可最最讓徐市想不明白的卻是,聽秦一白自己說過,他的修爲好像還只有元嬰境界嘛,而這御空飛行之術卻需要修成了神識才能操控,可這神識卻是要到化神境界之後纔有可能修成的好吧!你說,他怎麼就有了神識的呢?
徐市先前還想着要傳授些御物飛行的方法給秦一白呢,而現在看來卻是很有些多餘了。
還不等徐市這邊感慨完畢呢,秦一白那邊的首度飛行卻已經獲得了圓滿的成功,上下來去、左右騰挪無不得心應手,已然飛得似模似樣、駕輕就熟了。
看到這裡,徐市不禁的直翻白眼,心中也是直哼哼着:知道你變態,可也不要這麼打擊人吧!
至於這徐市心中如何的鬱悶就暫且不提了,只說這一路上,由於是初嘗飛行之樂,在秦一白七下八下的飛行戲耍當中,他們兩人的飛行速度可着實不慢,這還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便已經飛越了八九百里的路程!
而這時徐市對秦一白一招手,便領先向着下方落去。原來卻是徐市的念力有些後繼無力,需要休息恢復了。而秦一白卻正好相反,神識充盈無礙,倒是體內的元力有些消耗過度了,所以便也緊隨着徐市向地面落去。
徐市所選擇的這個落腳的地方,是在一片無人的山野中。剛纔在空中觀察過周圍的情況,此處距離最近的城鎮也還有二三十里遠近。以二人的修爲,當然也沒有必要像普通人似的去到城鎮中休息,只要在這山野中稍稍的調息一下也就可以了。
此時,已經是下午四五點鐘光景,所以這山野之間也見不到一點兒人影。二人便在相距不遠處,各自選了一個有樹蔭遮擋的地方,盤坐調息了起來。他們全都是修行有成之人,分神數用不在話下,倒也沒有被人摸到鼻子底下,尚還懵懵無知的顧慮。
山野之中一片寂靜,只有偶爾的幾聲唧唧蟲鳴不時的在林間迴盪着。
可剛剛調息還不到一刻的時間,徐市便已發覺周圍的情形似乎有些異常。在調息時的超然靈覺下他感到,剛纔這周圍百丈之內的靈氣,忽然有一瞬間竟被吞吸一空,這使得他的調息功法也被迫的停轉下來。但在下一刻間,卻又有靈氣散佈了開來,更爲古怪的是,這散佈出來的靈氣不但更加精純,而且愈見濃厚!
感覺到了靈氣異常,徐市心中卻是大喜過旺,以這種情形看來,定然是有什麼異寶出世了!自己苦尋多年天材地寶而不可得,想不到這回卻是時來運轉了。所以他立刻悄無聲息的站起身來,展開了凌空虛度之法便向這靈氣源頭處撲去。
只是當他還身在半空中之時便已經發覺情況不對,因爲好像這靈氣的源頭,就是來自於秦一白的靜修之處。
“難道是公子在用什麼異寶來恢復元氣,所以導致靈氣外泄麼?
此時,徐市心中也是有點兒猶疑。
“嗯,好像也只有這種可能了。可這不是在糟蹋東西麼,散失的這許多靈氣得夠我用多少年啊!”
這卻也怨不得徐市心疼,只因爲此時的地球靈氣實在匱乏的很,有太多的修者因爲靈氣不足而無法進境,像那秦一白曾經打過交道的黨氏兄弟,不就是因此而走入了尋求魂力來修行的偏門麼!
見到秦一白竟然如此的敗家,本打算轉身回去的徐市卻又繼續走了過來,徑自來到了秦一白調息的樹下,他卻是要勸說一下秦一白,可不能這樣的浪費好東西呀。
可等他到了近前,卻又不禁的狐疑起來。只因此時的秦一白於靜坐之中完全沒有其他的動作,兩手空空的疊放在小腹之前,這乃是最簡單的調息姿態。
這靈氣明明就是來源於這裡啊!這根源到底在哪兒呢?
繞着秦一白轉了幾圈,觀察了半天之後,徐市才終於能夠確定,這靈氣散發的源頭,卻正是秦一白的身體之內!
這回徐市可就更加驚奇詫異了!怪事年年有,今日特別多啊!
自從遇見秦一白開始,徐市就已經感覺到怪事多多、無奈連連,可眼前這怪異的情形,卻是有些超乎於他的認知之外了。
從古至今,這修行的人無論修爲高低,全部都是吐故而納新、吸清而斥濁,實際上便是吸納這天地中蘊含的自然靈氣而爲己用,以達到修身續命的目的。可像秦一白這樣,把自身的靈氣散到體外,那還修的什麼身、養的什麼命啊?
不明白,搞不懂!
可實際上,看到這種情形後,不僅僅是徐市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這修行界中只要是在問道境界之下的修者,都會提出這種疑問。
這只是因爲他們所修煉的功法,全部都是隻知道無度索取天地中的靈氣,而對這天地沒有絲毫回饋的偷天補己之法,他們本身也全是一些偷天之賊而還不自知。
俗話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可這些修真者們卻都是在幹一些逆天而行的齷齪事,而恰恰嘴中都還在說着尋求天道之類的遮羞話,豈不怪哉?
他們盜的既是天地靈氣,也是這天地中其它生靈們沐浴空靈、休養生息的權利。說他們這類修真者是這人世間最最自私的人卻也並不爲過。
而秦一白所修習的鍛體功訣,卻是元古有感於天地靈氣的不斷衰竭後,窮無數歲月苦思冥想方纔體悟出來的養天之法!
鍛體功訣的着眼之處大大區別於普通的修行方法。功訣開始運行時,雖然也是以這天地靈氣爲引,但運行之後卻是抽取的混沌初開時,充斥在這鴻蒙宇宙中的混元之氣加以熔鍊,轉換成天地元力而作爲鍛體之用。
這宇宙中的混元之氣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隨着鍛體功訣運行越久,其轉換而來的天地元力便也就越來越多,用來錘鍊身體之後還會有太多的剩餘。以秦一白此時的修爲,體內經脈中卻是無法容納這許多的元力,所以便通過他那被元古改造過的特異的身體穴竅,化爲了靈氣排到了體外的天地之中。
寓養於修。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養天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