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利益一

38利益一

“自遠東爆發戰爭後,以德奧爲首的軸心國集團明顯地站在了中國人一邊,他們允許中國人在歐洲發行了數十億美元的戰爭債券,來購買他們的工業產品、軍火和機器。軸心國集團藉機控制了整個中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從而把美英等國排除在了中國市場之外,華盛頓方面一直懷疑其中包含有秘密的協約……在西太平洋地區,中國已經全面倒向了協約國集團,而德國人正在利用中國人在這一地區進行擴張,將有可能直接威脅到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安全……”

《基督教箴言報》1937 年11月7 日,《警惕——龍與鷹的合作》

在白宮橢圓形的辦公室裡。

放下手裡的報紙,羅斯福轉過身來,注視着背後牆壁上懸掛關的大幅世界地圖,稍微皺了一下眉頭。歐戰的戰果和《馬德里和約》並不是美國想看到的結果,英國人一直在衰落,但他們手裡掉下來的果實卻被德國人給搶走了,整個歐洲基本上形成了由德奧集團主導的局面,而且他們還在非洲得到了大片的殖民地,整個的國力比戰前更爲增強。

當遠東陷入戰火的同時,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依舊掙扎於經濟大蕭條中,英國人利用他們廣泛的殖民地體系築起了高額的關稅壁壘,而控制歐洲的軸心國德奧兩國卻利用他們所控制的歐洲、南美和中國市場早在1934年就開始了經濟的全面復甦。

可是美國呢?在歐戰中幾乎什麼也沒有得到,依然被排除在歐洲的事務之外,而且在南美和亞洲市場,德國人憑藉着技術優勢逐漸在蠶食着美國和英國的市場,雙方的矛盾變得越來越尖銳。

在1929年的經濟大危機之後,美國經濟就一直陷入到低迷的大蕭條中。復甦乏力,所謂的“羅斯福新政”只不過是自欺其人的宣傳手段而已。倒是每年對俄國近二十億美元工業品的出口稍稍緩解了國內的危機,特別是自遠東的戰爭開始之後,來自蘇俄和日本的大量工業品訂單使得美國經濟終於走了了低迷,根據第三季度的經濟統計數據,美國工業生產比第二季度增加了百分之十八。這簡直就是一次飛躍式的發展。

“總統先生,日本方面的特使已經到了華盛頓,他們希望能夠在美國和英國發行戰爭債券,就象當初日俄戰爭期間他們所作的一樣。”國務卿赫爾用平淡的語氣說道,“銀行家們對此倒是有些興趣,但大部分國會議員們對此持反對的態度,認爲我們不應當捲入到遠東的衝突之中。”

實際上美國對於遠東的戰爭抱有一種矛盾的心理,如果日本人和俄國人重新瓜分了中國,那麼就立刻會成爲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對手。另一方面,美國人也不希望看到中國的崛起,甚至於在一定程度上,把日本人視爲牽制中國的最佳工具。

事實上,日本也確實在發揮着這樣的作用,如果不是因爲俄國人和背後美國人在撐腰,面對德奧兩國的警告,日本人肯定不會冒然向中國發動進攻。

日本人的野心是控制遠東的滿洲和蒙古地區。這是他們邁向大陸的踏板。日本人一直在宣傳說這些地方從來就不屬於中國,中國人自古就生活在長城以裡。這些地盤是上天賜給日本人的禮物。

問題是除了日本人自己,整個世界都不認可日本人的說法。

中國人利用俄國人內亂的時機,收復了很大一部分過去被沙皇搶走的領土。但現在紅色政權只利用短短的十五年時間就重新成爲了一個軍事強國,雖然這一成就是在全力壓榨工人和農民的基礎上取得的,但還是有很多人對於紅色政權的這一發展方式特別感興趣,認爲俄國人走在了一條成功的道路上。

“國會有時候也會犯錯誤。就和每一個人一樣。大部分議員對於中國人的遭遇持同情的態度,但問題是那個國家正被德奧所控制,將來會成爲我們全球戰略的一個很大的障礙。美國想要更好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市場,但你們看看整個世界。一半被英國人所控制,另外一半落在了德國人手中,而我們所謂的‘利益共享’政策卻沒有人去理會,沒有人會在乎美國的聲音,他們正利用高額的關稅壁壘,把美國排除在全球市場之外。”羅斯福緩慢地說道,“我們需要重新改變這個世界的格局,這場戰爭就是最好的機會。”

“俄國人希望用他們的礦石和原料交換我們的機器甚至是軍火,我認爲這是一種合理的貿易,並不應該對這樣的貿易採取什麼限制措施,相反,我們應當鼓勵這種交易。”辦公桌一旁椅子上坐着的霍普金斯說道,他是總統的首席顧問,一直視德國爲美國崛起的最大障礙,並鼓動總統加強與俄國的合作。

霍普金斯一直認爲俄國是美國控制歐洲的希望,朱亞什維利政權一直對《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耿耿於懷,那個條約讓他們失去了立陶宛、半個拉脫維亞和小半個白俄羅斯,德國的東普魯士地盤擴大了三倍,同時奧地利人侵佔了德涅斯特河右岸的所有領土和克里米亞半島。

在歐戰中俄國人失去了波蘭、烏克蘭、頓涅茨-頓河下游地區、高加索地區和遠東,朱亞什維利在講話中已經數次談到了要恢復沙皇的領土——以主義的名義,在遠東的軍事行動只是一個開端和試驗,很快,歐洲又會重燃戰火。

要讓俄國人變得足夠強大起來,這也是美國的機會。

所以美國自從1931年開始,就向俄國出口了數十萬臺機牀,大量的工礦機械,並幫助俄國人建立起了數十家和軍事工業密切相關的大型工廠,現在俄國人的工業能力已經超過英國,成爲繼美、德、奧三國之後的第四大工業國。俄國人有足夠的資源,能從美國交換出大量的機器和機械,這也是美國人最需要的。

現在對蘇俄的出口已經佔到了美國出口總額的百分之十八,機器出口的一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霍普金斯是華盛頓政客中派的代表,這種勢力得到了軍火商和銀行家們在背後的大力支持,當然他的這種在自己看來,多少與商業因素不無關係,實際上很多派對中國的反感,實際上美國的反德勢力大部分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正如在華盛頓有着一定勢力的“親日派”一樣,亦同樣是因爲產品出口的因素。

問題是日本人只進行了三個多月的戰爭就已經支持不住了。

四一整軍九二斯卡格拉克五104 緬甸二37 逆海三60 高加索空戰二九改裝計劃148 制導火箭68 積蓄二69 挪威海一150 反攻二五十目標地中海118 蘇門答臘六四三塞爾米亞二109 生產一五一察裡津二一五三翻版馬歇爾一一一二日落法蘭西一九二斯卡格拉克五一二六動盪五來自遠東的訂單四五普熱米爾一108 庫班戰役四二十布拉瓦約十博洛耶維奇二新的開始一三四埃及戰記八六二帝國結構四十凱旋115 蘇門答臘三27 援助48 海軍司令部一六一援建計劃92 海嘯五18 西班牙黃金二56 戰爭二五五爭執十七貪婪的威廉131 菲律賓四128 菲律賓一一〇〇在船廠二一伏擊八七牽制作戰32 武昌一一三五激流一740 騙局148 制導火箭135 奇襲紐約四九六斯卡格拉克九一四七海神之戟十11 海空對抗二二一伏擊一五七烏拉爾一三六宣戰128 菲律賓一169 南洋艦隊一一二日落法蘭西一32 武昌一六八海軍計劃七十五塞爾維亞一二七埃及戰記一25 大葉尼塞戰役五三八意外相遇八十裝甲師126 駛向戰場四三塞爾米亞二一一〇託卜魯克三八六海上力量158 琉球海戰六三四水櫃159 琉球海戰七63 戰略三三超級無畏艦九四斯卡格拉克七三三海軍司令部二四新概念109 生產十四投資78 黃色計劃一164 歐洲劇場六三東方來客六二帝國結構60 高加索空戰二十七貪婪的威廉一〇一皇位與王位一二四鄧尼金133 奇襲紐約二163 復仇之火四26 日本參戰73 怒海爭鋒一一〇八託卜魯克一167 絕望一二九埃及戰記三3118 蘇門答臘六一四四海神之戟七八四比薩拉比亞二一五三翻版馬歇爾一九五斯卡格拉克八一四九曙光
四一整軍九二斯卡格拉克五104 緬甸二37 逆海三60 高加索空戰二九改裝計劃148 制導火箭68 積蓄二69 挪威海一150 反攻二五十目標地中海118 蘇門答臘六四三塞爾米亞二109 生產一五一察裡津二一五三翻版馬歇爾一一一二日落法蘭西一九二斯卡格拉克五一二六動盪五來自遠東的訂單四五普熱米爾一108 庫班戰役四二十布拉瓦約十博洛耶維奇二新的開始一三四埃及戰記八六二帝國結構四十凱旋115 蘇門答臘三27 援助48 海軍司令部一六一援建計劃92 海嘯五18 西班牙黃金二56 戰爭二五五爭執十七貪婪的威廉131 菲律賓四128 菲律賓一一〇〇在船廠二一伏擊八七牽制作戰32 武昌一一三五激流一740 騙局148 制導火箭135 奇襲紐約四九六斯卡格拉克九一四七海神之戟十11 海空對抗二二一伏擊一五七烏拉爾一三六宣戰128 菲律賓一169 南洋艦隊一一二日落法蘭西一32 武昌一六八海軍計劃七十五塞爾維亞一二七埃及戰記一25 大葉尼塞戰役五三八意外相遇八十裝甲師126 駛向戰場四三塞爾米亞二一一〇託卜魯克三八六海上力量158 琉球海戰六三四水櫃159 琉球海戰七63 戰略三三超級無畏艦九四斯卡格拉克七三三海軍司令部二四新概念109 生產十四投資78 黃色計劃一164 歐洲劇場六三東方來客六二帝國結構60 高加索空戰二十七貪婪的威廉一〇一皇位與王位一二四鄧尼金133 奇襲紐約二163 復仇之火四26 日本參戰73 怒海爭鋒一一〇八託卜魯克一167 絕望一二九埃及戰記三3118 蘇門答臘六一四四海神之戟七八四比薩拉比亞二一五三翻版馬歇爾一九五斯卡格拉克八一四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