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

“嗚嗚嗚~~~”陰暗的晉國太廟主殿裡,司馬炎帶着司馬衷、司馬柬、司馬景等皇子,跪在司馬家的先人靈位前,壓抑而低微的輕輕抽泣。

這已經是司馬炎連續三十天帶領能夠獨立行走的皇子們來到這裡了。

魏蜀吳三國的創始人出身都不算什麼高貴,家世都有些弱。所以其宗廟制度也不太完善。到了晉這一代,河內司馬家到底是家世淵源,源流清晰。所以晉之宗廟,現在供奉着六尊靈位(等到這一朝的真正開創者司馬炎駕崩入廟後,晉之七廟就齊全了)。

漢徵西將軍司馬鈞、漢豫章太守司馬量、漢京兆尹司馬防、晉宣帝司馬懿、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三昭三穆,六個巨大的靈牌,無言的傾聽着司馬炎的哭訴。

“嗚嗚嗚~~~先人篳路藍縷,歷盡艱險,終於使得天命歸晉。然,不孝子孫司馬炎,開國不足四年,竟使祖宗之基業毀損近半!真是,真是愧對先人啊!”

這一次漢、吳兩國同時北伐。晉國在揚州雖然獲得大勝,但其在合肥的守軍也死傷慘重。荊州這邊雖然部隊折損不大,但襄陽重鎮卻是丟了。但吳國在揚州慘敗,襄陽終究是不能單獨持久堅守的。所以,吳國吐出襄陽是遲早的事情,損失的無非是襄陽附近的幾萬百姓——還可以接受。

但是雍涼這邊的打擊就實在是太大了啊。二十多萬大軍,那麼多名臣良將,全都折戟沙場。雍涼二州十七郡,以及兩州民冊上的七十多萬口,全都沒有了!

前些時日,雖然驚聞茂陵大敗,本方在關中的大軍近乎全軍覆沒的噩耗。但司馬炎反而以更勤奮的工作態度來面對這一場戰事。而到了八月十三日,馬隆發來報告,說是蜀賊已經從潼關城下推走後。司馬炎的精神一下子就全跨了。

然後,他就天天的跑到太廟這裡來哭泣、請罪。

“父皇,國家雖然遭遇劫難,但正是如此,才需要加倍振作。而這些,都要靠父皇帶領全國臣民去實現。所以,還請父皇暫熄哀痛,收拾心情。帶領我們振興大晉!”

能說出這番話的,當然不是太子司馬衷。而是司馬炎和楊豔的第三個兒子,司馬柬。

“呵呵呵,皇兒說的好啊。”伸出手,摸了摸司馬柬的頭。然後又看了一眼目光仍然呆傻,嘴角還留着口水的司馬衷。司馬炎微微一笑,另一隻手緊緊的在大袖裡握了握。

這一個月來,司馬炎並不是光在太廟裡哭泣了。相反,他想了很多很多。也確實想明白了一些問題。

“吱呀”聲中,太廟的大門從內而外打開了。司馬炎輕輕的用手遮擋了一下眼睛,待得適應了外面的光線後,對着身邊的宦官道:“傳旨,招安平王、齊王、尚書令、車騎將軍、張尚書、楊尚書到御書房覲見。”

“遵旨。”

看着一個小黃門匆匆離開後,司馬炎回過頭來,對着自己這位滿臉呆萌的次子看了好半晌,終於還是長嘆了一口氣:“來啊,送太子,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回宮休息。”

“遵旨。”

最後,他伸出右手,對着司馬柬道:“皇兒,隨爲父來。”

“喏,父皇。”

兩父子牽着手,慢悠悠的來到書房。司馬孚、司馬攸、裴秀、賈充、張華、楊珧等六人已經在那裡等着了。

牽着司馬柬的手坐上主位,並讓司馬柬在其下方也坐下後。司馬炎說的第一句話就讓在場的諸人嚇得不輕。

“朕意已決,明日昭告天下,更換儲君,立柬兒爲太子。”

在場的六人中,司馬孚的眼皮微微跳了一下,但很快就回復了正常。倒是司馬攸開了口:“皇兄?”

“朕一開始是想差了。”這個時候的司馬炎,完全沒有剛纔在太廟裡的小女兒姿態。相反,此時的他,面容之上滿是堅毅。

“朕以前想,吳蜀兩國,淖爾之邦,在朕的有生之年是一定能夠將其平定的。到時候天下一統,就算衷兒的能力稍稍差一些,做個太平天子也是沒什麼大礙的。但是現在看來,呵呵……”自嘲的一笑後,司馬炎道:“在朕的有生之年,沒有看到大晉滅亡就已經是很幸運了吧。”

“陛下慎言!我國雖然遭遇大敗,但論其底蘊和實力,吳蜀兩國,仍然不能單獨對上我國戰而勝之。”

“叔祖這話說得很對。但是朕也想通了,就算吳蜀滅不掉我們,但我們要想滅掉他們一統天下,沒有數十年積累,恐怕也難以成功。而且我大晉遭逢如此大敗,重要的是如何收拾人心。所以,衷兒是不適合做太子了。”

應該說,在如何收拾空前絕後的慘敗上,司馬炎這個切入點是找得極準的:換太子。

在不能換皇帝的情況下,換太子,真是統治者振作刷新的最強信號和表示了。而且司馬家的現任太子是出了名的智障,這種太子在太平年月並沒有什麼,但是在當前局勢下,如果司馬衷還是太子的話。恐怕諸多世家大族都會對晉國這個政權的未來感到悲觀和失望。

因此,換太子,就是明確的向全國發出信號:大晉要振作,大晉的未來還有希望!

這是大敗之後收拾人心的第一步。在場的諸人都是人精,稍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裡面的關竅。

所以,在司馬炎稍稍做出解釋後,六個人都表示了同意或者默認。

“接下來朕要說說各個邊境地區守將的人選。首先,朕認爲,吳蜀經過此番大戰,短時間內已經沒有再次進犯的可能。所以,當前各個邊境地區應該是安穩的。但我大晉遭此大敗,三五年內也無力發動反擊。所以接下來的幾年,即便吳蜀對我大晉挑釁,我們也只能以防守爲主。”

看着坐在主位上說話都不打忒的皇帝,下面的六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那麼一點陌生的感覺。

果然,挫折是使人成長的最佳食糧啊。

“先說幽州,這裡的鮮卑諸部,如慕容、段、宇文、拓跋等,已經越來越強了。朕需要一人去那裡以強硬的姿態加以震懾。朕意,讓孟叔時去擔任幽州刺史,鎮北將軍,護鮮卑中郎將。”

接着,司馬炎根本沒有一點和其他人商量的意思,自顧自的繼續說了下去:“接下來是幷州,那裡的匈奴也不是善類。而且那個地方已經和蜀賊剛剛拿下的馮翊郡接壤了。所以也得有能征善戰同時又善於治政的大將鎮守。朕看那個王士治很不錯,孤軍撤退,居然還撤回來了。就是他了。朕讓他擔任幷州刺史,鎮西將軍。護匈奴中郎將。”

“然後是司州,司州的命門在潼關。這一次馬孝興在潼關做得很不錯。朕意,讓他還是做安西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加司隸校尉,封東平侯。繼續爲大晉鎮守潼關。”

“再次是荊州。大將軍到底是老了,讓他回來致仕吧。荊州的問題在於漢江總是氾濫,民生總是不能安穩。所以荊州的治理,民政高於軍政。朕意,讓羊叔子擔任鎮南將軍,荊州刺史。全權負責荊州事宜。”

“最後是揚州。呵呵呵,吳狗終究還是吳狗,就讓衛伯玉繼續在那裡坐鎮吧!”

隨着司馬炎的出口成憲,晉國在丟掉雍涼後,重新組建的五個地方軍團的司令官就這麼定下來了。

司馬孚等六人對此並沒有什麼異議:這是非常正確的安排。是當前局勢下最佳的選擇。

“在前些時候,朕接到了馬將軍的一封信。看了馬將軍的信,朕才知道,朕就是個瞎子,明明有着絕世名將不用,偏偏要重用親戚。若是此人一開始就有足夠的權柄,關、姜賊酋如何能夠跳梁一時!”

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一四三章 復興殲滅戰(十)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一零一章 鄧艾的決心(二)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二六八章 決戰的序幕(一)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三四三章 五原的商路(一)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二八九章 關中大決戰(十四)第二九二章 晉國有新銳(一)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
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一四三章 復興殲滅戰(十)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一零一章 鄧艾的決心(二)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二六八章 決戰的序幕(一)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三四三章 五原的商路(一)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二八九章 關中大決戰(十四)第二九二章 晉國有新銳(一)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