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

“呵呵呵,很好,如此,國庫將再度充盈。”

說起來,一場雍涼大戰,把關彝積攢了五年的家底花了個底朝天。不惟糧食,在發了本次大戰的撫卹後,錢也沒有多少了。現在這三十億到手,真真的解了燃眉之急。

“另外,下官已經和各家商定,明年一月一日起開始供貨。供貨地點統一集中在長安、朝那、成都、永安四個地方。所有貨物不論在哪裡出貨,出貨價都是一樣。商稅我大漢只收一次起運稅,值五抽一。”

“可,改之辛苦了。”

“呵呵呵,大司馬昨夜應對那幾個異域奸商,不也一樣辛苦。”

“哈哈哈~~這個倒也不見得。嗯,改之,他們都準備好了麼?”

“因爲今天的關係,所以昨夜雍涼地區的經銷權是最先發賣的,因此他們昨夜至少睡了兩個時辰。”

“善,那就先朝食,然後讓他們來我這裡。”

“喏!”

關彝和馬過嘴裡的他們,指的是雍涼的世家們。

從八月份季漢的軍隊進入長安,雍涼的戰事基本平息開始算起。近四個月的時間,關彝一直忙着安撫異族,撫卹本方士兵,安排降兵去向,賑濟百姓等。有一件事他一直沒有去做——對雍涼本地的世家攤牌。

攤牌的內容其實主要只有兩點:其一,世家子弟如何出仕——察舉制將再次迴歸,九品中正制要滾蛋。其二,戶稅的切實清查——必然的許多世家會面臨削減麾下佃戶農奴的問題。

當然,作爲穿越者,關彝知道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若是不給這些傢伙找到新的出路,季漢想推行察舉制和戶稅清查不是不可以——必然會遭到極力的反對和反抗。季漢當然可以用手中的刀強制推行下去,但這麼做的後果就是,一旦晉國或吳國進攻,整個季漢內部到處都是帶路黨——以前荊州派、東州派作爲客居士人,爲了壓制益州派會支持季漢的各項制度。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荊州派人才斷檔,東州派已經瓦解,益州派有了新的盟友——雍涼世家。若是強行推動改革,不要說雍涼,益州都要亂。

更不要說現在成都的那位皇帝已經在開始有小動作了。若是所有的世家都不滿意關彝,反而主動向皇帝靠攏呢?皇帝爲了拿回實權乾脆把季漢政權世家化以求得到世家的支持進而誅殺關彝呢?

權臣,每天都是在鋼絲上跳舞啊。

因此,關彝推出區域經銷權發賣,就是要給各地世家一個極大的甜頭:至少一個郡的商品專賣權啊,你們必然因此賺得壇滿鉢滿。那麼,這邊賺夠了錢,那邊是不是讓點利益出來呢?

當然,以關大司馬奸詐的個性,在這裡面肯定是塞了私貨進去的:改良的紙張這次作爲商品進入了大衆的視野,在衆多的新奇商品中並不顯得突兀。過一段時間,等大家適應了這個東西。而我這邊的局勢掌控得更穩當之後,我就推出印刷術……慢慢來,世家這顆毒瘤,終究我要將其徹底剷除。

用過朝食,一夜未眠的關彝閉眼假寐了一會後站起身來,強打精神的進入了議事廳。

“呵呵呵,諸位都來了啊,大家辛苦了。”

“不敢當,大司馬辛苦。”——說這話的,純屬客氣,根本原因是不熟。比如金城郡的麴氏、敦煌索氏、酒泉黃氏、武威賈氏、天水姜、任、閻、趙四大姓等。

(這些涼州大族單個的力量比起中原世家差得極遠,但勝在夠團結。在歷史本位面,前涼政權就是因爲這些世家的集體支持才得以支撐許久。)

“呵呵呵,只要大司馬見招,我們豈敢不來呢。”——這話,有點火藥味。基本上都是有過節或者不滿季漢政權的,以前雍涼的頂級世家。比如京兆的韋氏、張氏,安定的胡氏。

“哪裡辛苦啊,大司馬剛剛讓我等發了一筆橫財。這時候來見大司馬,定然是好事啊!”——能如此捧哏的,也就只有皇甫家了。

衆人坐定後,關彝開口問了一個問題:“敢問諸位,作爲家主、族長,你們孜孜以求的,到底是什麼?”

這個問題很大,但又直指人心。所以整個會場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在關某看來,其實無非四個字:‘長盛不衰’。諸位以爲然否?”

“……大司馬所言,確爲至理。”

“然而,世間萬物,有生有死,有榮有枯。長盛不衰的國家,沒有。長盛不衰的家族,好像,也沒有。正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譬如皇甫家,因皇甫義真而興盛至極。卻又因爲皇甫義真在朝堂的失敗而衰落。在座諸家,你們的家族,也都起起伏伏的過了很多年。誰敢說,自己的家族長盛不衰?”

這話真的是說到在座諸人的心裡去了。武威賈氏因賈詡而興盛,現在已經徹底靠邊站了。金城麴氏的麴義當年全殲白馬義從,何等聲威?現在也墮落成了一個小豪族。至於京兆的張氏,雖然現在還在京兆數一數二,但也僅僅限於京兆,比起張既在世時,威壓整個雍涼並在洛陽朝廷呼風喚雨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可以說,現在雍涼的世家,家家都有過鼎盛,但現在家家都存在難以維持的困境。

“如何才能長盛不衰呢?在本官看來,物質是基礎,人才是關鍵。所謂物質,就是錢、糧。有了足夠的錢糧,才能保障家族的子弟從小就能徹底脫離生產,一心求學習武,然後才能出仕。在朝廷獲得高官顯職後,用權力反哺家族,從而推動家族走向新的高峰。數百年來,諸位的先祖,諸位,都是這麼做的。你們拼命的兼併土地,隱瞞人口。就是爲了掌控足夠多的生產資料,從而生產出更多的錢糧。以此來維持家族的現狀,以此培養家族新一代的人才,從而獲得更大更好的發展。諸位,關彝說得可對?”

許久的沉默後,一聲長嘆。張殷張子盛作爲雍涼世家中最強大世家的家主(韋家家主現在在洛陽)接下了關彝的提問:“大司馬開誠佈公,所言句句打動張殷肺腑。縱觀各地世家,有的橫徵暴斂,有的詩書傳家,有的惺惺作僞,有的憂國憂民。但無論何種,其本質都是一樣的。但,爲何此路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還請大司馬繼續爲我等解惑。”

“關某之家祖,昔年不過是個平民。關家興盛,至今不過數十年。所以,解惑什麼的不敢當。關某就說說自己的感想吧。”

輕輕的喘了一口氣,關彝伸出一個指頭:“在關某看來,世家要發展無可厚非,國家也需要一定數量的世家來維持政權穩定。但是這裡有個度。這個度是什麼呢?最簡單的就是,國家掌控的人口和錢糧,不能低於世家掌控人口錢糧之總和。超過這條線,君王必不能安。或引導諸多世家內鬥,或利用武夫暴力解決,總之,必削弱諸多世家方能心安。”

“諸位,今日之東吳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諸位在雍涼,或許也曾經極爲羨慕荊揚的世家吧?他們是真正的做到了跨州連郡、閉門成市的超級世家。其子弟也基本把控了東吳朝堂。有的世家甚至蓄養了不下數萬的私兵……可是現在呢?關某剛剛收到諸葛行宗的報告。會稽虞氏,十一個兒子被集體夷滅三族,幾千人排着隊在長江岸邊被殺頭……昔年的虞家是不是你們羨慕、學習的對象?可是現在呢?這麼大一個家族,說沒有就沒有了?可是你們想過沒有?虞家倒下的時候,東吳其他世家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沒有?沒有,他們都在等着吞下虞家留下的土地和農奴!關某在這裡說句極不好聽的話,若是關某拿你們在座的某一家開刀,夷滅其三族。在殺人之前公開表示,這個家族被夷滅之後,他們剩下的土地和人口,朝廷吃大頭,剩下的各家吃小頭。諸位捫心自問,你們會不會站出來保護那個將要被夷滅的家族?”

“說完東吳,關某再來說晉國。無可否認,晉國的九品中正制比起我大漢的察舉制來,更讓你們喜歡,因爲你們的子弟可以從一出生就註定要做官嘛。可是,這官真的是這麼好做的嗎?”

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舉(二)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範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二零二章 我們的目標(一)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三二二章 詭異的建業(四)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範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二六八章 決戰的序幕(一)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二零五章 羣鴉的盛宴(一)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三四四章 五原的商路(二)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報(三)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晉國(三)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初陣(三)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奮迅(一)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陣(一)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一四三章 復興殲滅戰(十)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二九四章 晉國有新銳(三)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一五一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一五四章 戰爭與和平(十)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
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舉(二)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範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二零二章 我們的目標(一)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三二二章 詭異的建業(四)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範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二六八章 決戰的序幕(一)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二零五章 羣鴉的盛宴(一)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三四四章 五原的商路(二)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報(三)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晉國(三)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初陣(三)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奮迅(一)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陣(一)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一四三章 復興殲滅戰(十)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二九四章 晉國有新銳(三)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一五一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一五四章 戰爭與和平(十)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