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

經、賦、駢文、詩、詞、曲、小說、戲劇、話劇……

中國的文化表現形式,總體而言就是越來越通俗易懂。如此,纔能有更多的人能夠接受文化的薰陶。

作爲穿越者,關彝非常清楚:即便是文盲已經近乎消失的現代社會,最受歡迎的文化表現形式,也是電視劇和各種綜藝節目而不是什麼詩詞歌賦。即便是音樂界,通俗歌曲的受衆也絕對比什麼歌劇、交響樂的受衆要多得多。

所以,你層次足夠,要追求高雅是可以的。但是在宣傳方面,要想在大衆層面收到良好的效果,那就一定要俗不可耐!

季漢司聞曹的評書宣講已經持續很多年了。在他們的示範和帶動下,現在在長安、成都、江州等閒散人羣比較多的大城市裡,已經開始有了專門以說書求生的職業存在。而且果然是高手在民間,現在關大司馬早先的那些個話本都有些落伍了。新出現的說書先生們現在各種段子吹得天花亂墜。關大司馬的形象早就突破了手撕逆賊的範疇,成了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神祗一般的存在。

不過身爲穿越者,你們這些土著只能模仿我啊,怎麼能被你們超越呢?所以關大司馬直接一步到位,推出了話劇這一表現形式:光聽說書先生說有啥意思,你還得自己去腦補。話劇多好啊,直接演給你看,什麼都不用想了。多好!

西元271年的四月,關大司馬親自操刀,抓了一批靚男美女,粗製濫造了一部《特洛伊》的話劇在長安公演,結果激起了熱烈的反響:大家普遍表示,非常好看,就是那個演海倫的女主角脂粉氣太重了一點,一看就是從秦樓楚館裡跑出來的。

之後《特洛伊》陸續在長安、成都、江州等地多次公演,雖說每場演出的門票都在五百錢以上,可謂價值不菲,但卻依然是場場爆滿。在大司馬意料之中,卻出乎所有大漢官員們意料的是,很多官員的女眷們在觀演中表現出來的狂熱,着實讓人感到驚歎。

相當一部分女子都狂熱的愛上了無敵的阿喀琉斯,也有一部分女子覺得穩重、堅忍的赫克託耳更值得託付。還好,此時大漢的價值觀還比較正,絕大多數人都對帕里斯和海倫嗤之以鼻。

所以,季漢的宣傳手段已經革新到了極高的高度,現在司聞曹要做的,就是通過說書甚至話劇演出的形式,把晉國的民心徹底搞亂。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光是司聞曹是不行的。他還需要晉國基層政府的配合。

“關一,我讓你聯繫你父親那邊,現在他是一個什麼態度呢?”

“回稟大司馬,家父已經回信了。就四個字,好自爲之。”

“哈哈哈哈~~~石仲容真是個妙人。嗯,晉國那些取得了我復興社商品關東專賣權的世家們怎麼說?”

“呵呵,說到這個。屬下就要恭喜大司馬了。截止到今日,一共收到三十二封回信。有七家表示大力支持,全力配合。有二十五家表示靜觀天命。破口大罵或者嚴詞拒絕的,一家都沒有。”

“非常好!你去安排一下,明確表明態度的七家,從下個月起,在我復興社拿貨,價格降低兩成。其餘的二十五家,降低一成。剩下的沒有回信的,必須要求他們表明態度,否則我們就斷貨!”

“諾,屬下明白了。”

“剛纔我和仲樂商量的事情你都聽到了吧?此事,你全力配合仲樂去辦,務必要保證我們在晉國民間的暗子啓動後,起碼有基本的人身安全!”

“屬下領命!”

爲了這一場的大戰,關彝卯足了勁做各種準備。錢糧是不缺了,兵源的問題也解決了,情報戰線也有了定案。接下來,就剩下裝備了。

十月下旬,關大司馬出巡五原郡。

這次出巡,非常的低調。他知道晉國有能人,肯定能看破他虛攻潼關主攻幷州的方略。對幽州這一路呢,他隱約覺得應該逃不過晉國能人的法眼,但內心深處還是保有一定的希望:萬一沒人看出來呢?要知道,算直線距離,這一路的後勤簡直就要讓人崩潰啊。誰會傻乎乎的走這條路啊?

“下官(末將)等恭迎大司馬,大司馬一路北上辛苦了。”

“哈哈哈哈,仲深、次騫、子陽,看到你們身體康健,本官很是欣慰。說起來,這長安到五原的直道修通後,本官一路上過來的很快,也就十天左右的路程吧。所以,談不上辛苦啊。倒是你們,北地風沙不小,你們的皮膚,一個個都比以前差了不少。”

“爲國家辦事,談不上辛苦。”

簡單的寒暄後,關彝馬鞭一甩:“那邊重重的高爐,便是子懿先生的鍊鋼廠麼?”

“然也。呃……大司馬,文鴦有個不情之請。”

“既然是不情之請,那就不要請了。”看了一眼被噎得無語的文鴦,關彝哈哈大笑:“本官和次騫開個玩笑,怎麼,你想做先鋒麼?”

“哎,一切都瞞不過大司馬。大司馬這會到了我五原郡,一來就要看鍊鋼廠,聯想到前些時候的全國徵兵令,我們終於要對晉國動手了麼?!”

“然也,具體發兵時間還沒定,不過遲早是要動手的。到時候本官很是期待次騫的武勇。”

“這一點大司馬請放心。按大司馬以前說的那樣,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我對此深信不疑。”

一羣人說着話,很快就來到了不遠處的鍊鋼廠。劉徽等人已經站在廠房外迎接了。

“子懿先生辛苦了!”

“不苦不苦,有了大司馬的支持,徽可以把以前很多存在於頭腦中的東西付諸於實踐,這真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樂,說起來徽纔要感謝大司馬呢。”

“嗯,閒話我們待會再說吧,想來先生也聽說我大漢發佈了全國徵兵令。所以……”

“徽已經從皇甫太守和文將軍那裡聽說了此事。只是不知道大司馬要把軍隊擴張到何等程度?”

關彝轉身看了看周圍,其他的人趕緊的自覺離開兩人數丈遠。然後關彝才貼近了劉徽的耳朵輕輕吐了一句:“三十萬!”

劉徽的面色稍微變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復如常,也貼着關彝的耳朵回答道:“若今年發兵,全軍的兵器可全部換裝。但是甲冑可就有些不夠了。”

“本官知道了。”輕輕的回答了一句之後,關彝再次把聲音放大:“來,子懿先生,請帶我參觀你的傑作!”

“呵呵呵,大司馬請。”

前文所述,五原郡這塊地方的地下,有大量的煤,也有大量的鐵礦,而且緊鄰黃河,水資源極爲豐富。所以,這裡是天然的鋼鐵生產基地。自三年前拿下這裡後,關彝往這個地方砸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生生的在這裡建起了這個時代最大的鋼鐵和兵器甲仗生產基地。

“大司馬請看,這是徽改良過的鍊鐵豎爐,鐵水出產量比前漢時期的豎爐大約要高三成,鐵質的純度也比以前要高得多。”

“嗯,這裡有多少高爐?每日出鐵水量有多少?”

“十五座高爐,每日出鐵量兩千斤。”

“嗯。”關彝點點頭,非常的滿意。

每天兩千斤鐵水,一年就是七十三萬斤。這點產量,大約是初唐時期的三分之一,北宋的十分之一。不過一方面這只是一個鐵礦的產量,另一方面,這個鐵礦現在才正式投產兩年多。他的產能,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現在社會最常見的高爐鍊鋼法,在中國其實早就有了雛形。關彝能做的,就是給劉徽做出理論上的提示:比如熱的傳遞方式,如何更好的散熱或者更好的防止熱量的損失等。剩下的事情,只能交給劉徽帶着其他的技術人員去慢慢的改良。

“這裡出產的刀具,其質量如何?”

“呃,這個,大司馬,僕按照您的指示,在本地各個地質明顯不同的地方挖取不同的泥土混合鐵礦石進行冶煉,其出產的刀具什麼的,其音色確實有一定的不同。但要說有質的改變,這個恕僕還沒有做到。”

哎,看來用稀土加入鐵礦中冶煉,改善其質量什麼的,對這個時代來說還是太早了。

看着關彝的臉上微微露出失望,劉徽趕緊補充道:“大司馬,雖說這裡出產的刀具,對上益州蒲元世家的刀具,無法一刀兩斷。但是這裡的刀具並不像蒲元家出產的精品那樣量少。相反,其產量極大,而且在捲刃之前可以使用更長的時間。所以,若是用這裡的武器對我大漢的軍隊進行換裝,我軍的戰鬥力其實是隱形的增加了。”

“嗯,這樣就好啊。子懿先生,本官三年前跟你說過的板甲呢?現在庫存有多少了?”

“豈敢忘了當初大司馬念念不忘的東西,大司馬請隨我來。”

兩人領頭,衆人繞開熱火朝天的鍊鋼廠,來到了廠房的背後。

這裡緊鄰黃河不說,附近還有多條流速較快的溪流,一看就知道這裡的河牀被人爲的改變了坡度,使得水流變急,由此可以帶動更笨重的水力機械。

作爲一個農耕民族,中國古代對水力的利用很早,各種奇思妙想也層出不窮。可惜的是這些發明多是用在農業生產上不說,而且往往由於古代中國士大夫對科技的輕視而得不到有效的推廣、改良。

不過作爲穿越者,關彝可是眼饞板甲很久了。

水力鍛機的原理對於一個農學生來說並不難,難就難在缺乏動手能力的學渣無法親自造一臺出來。而有了劉徽之後,關彝的很多理論都有了可以付諸於實際的人。

作爲冷兵器時代防禦力最強的甲冑,板甲的優缺點都非常明顯。優點自不必說,缺點則是士兵着全甲後不夠靈活,而且全身套在鐵皮籠子裡的士兵,若是周圍的溫度稍微高一些,就會容易中暑——這也是中東地區的奧斯曼帝國,哪怕屢屢被裝備了板甲的歐洲士兵打敗,但仍然堅持使用鍊甲的原因之一吧。

“大司馬,這板甲呢,按照您的要求儘量加強頭胸的厚度,減少四肢的厚度,如此算下來,現在定型的全身板甲,全重三十斤,其中耗鐵二十五斤左右。”

“現在庫存的板甲有多少了?”

“大司馬恕罪。”劉徽說到這裡面色發苦:“五原鐵礦實際投產不過兩年,而且第一年的產量遠不及今年。所以,兩年多來,一共也就出產了一百一十五萬斤鐵。這些產出,大半還要打造刀具、槍頭、箭矢,所以,這板甲的庫存現在只有兩萬副左右……我等辜負了大司馬的期望,還請大司馬恕罪。”

“哈哈哈哈~~~不錯了不錯了。子懿先生,你們做得很好,何罪之有啊?板甲這個東西,優缺點都太突出了,本官可沒打算全軍都用這玩意!不過兩萬副板甲,也足夠給司馬家一個驚喜了!”

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二八九章 關中大決戰(十四)第二七零章 決戰的序幕(三)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四)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一二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九二章 晉國有新銳(一)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一二一章 復興反擊戰(三)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四四三章 幷州之會戰(四)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四零七章 何爲穿越者(二)(超大章節,爲盟主李嘉木加更!)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四四零章 幷州之會戰(一)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一二五章 復興反擊戰(七)
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二八九章 關中大決戰(十四)第二七零章 決戰的序幕(三)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四)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一二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九二章 晉國有新銳(一)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一二一章 復興反擊戰(三)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四四三章 幷州之會戰(四)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四零七章 何爲穿越者(二)(超大章節,爲盟主李嘉木加更!)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四四零章 幷州之會戰(一)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一二五章 復興反擊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