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

萬年護軍胡烈,最近幾年真的很背。

想當年胡玄武威風凜凜的拿下陽安關,爲司馬昭的伐蜀之役拿下首功。結果一轉眼就在同一個地方成了階下之囚。被調到荊州了吧,又在司馬亮的瞎指揮下莫名其妙的丟了襄陽……非止如此,等他回過神來。啊?怎麼我那兄長被羌人取了腦袋不說,連老家安定也丟了?

這次被羊祜派出來支援司馬駿,一開始他還想着憑自己經年宿將的身份,怎麼也能撈上一個主攻。結果被安排了一個押糧官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明明那邊司馬駿已經派出苟晞率領騎兵前來支援,眼看第二天就可以和苟晞合兵一處了,結果就在今天,他的糧船果然不出所料的遇到了襲擊。

說起來,經歷過多次失敗的胡烈已經很謹慎了。這一次運糧,乃是從荊州地方來的五萬石糧食。爲了防止被敵人一鍋端,他非常小心的動用了一百條糧船,每條船上只裝有五百石糧食。更多的噸位,他拿來裝了士兵。

非止如此,一旦糧船即將航行到河岸比較平坦的地段前,他都會讓船上的士兵先下船一部分,在平坦的河灘上先行列陣進行警戒。待得船隊再次駛入兩岸都是山丘的地段後再讓士兵重新登船。

可以說,他已經把能做的都已經做到了最好。

可是,敵人根本就不按規矩出牌啊。

十一月二十日,楊縣以西,木蘭塞以東。這一段漢江,主要是在大山之中穿行。河流蜿蜒曲折,河面也因爲兩岸山勢的壓迫而收窄。因此河水流動速度加快,對於逆流而上的糧船來說,這一段的行程是最爲困難的。

所以,到了這一段的時候,不光隨船的民夫,便是部分船上的士兵,也要到船艙底部努力的划槳,否則糧船便會不進則退。對此局面,胡烈一邊命令部分士兵去船艙幫助划槳,一邊命令部分士兵下船:減輕船隻重量的同時,繼續在岸邊加強警戒。

然後,敵襲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

敵人根本就沒有上船搶糧的打算,也沒有預料中的抵近江邊用弓箭射擊。而是隔得老遠就開始用投石機招呼:對,就是用投石機朝着江裡招呼。而且投石機用的全是火油彈!

“哎,騎都尉,老夫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看着匆匆而來的苟晞,老將胡烈滿臉愧色:“當時的情況,只聽見一聲綁子響,半山腰上的不少樹木一下子就斷了,然後就露出了樹木隱蔽下的投石機。那火油彈的密集程度啊,哎……老夫事先派出的兵爬上半山腰的時候,賊人非但沒有撤走,反而藉助地勢進行了居高臨下的射殺。等老夫把對岸的兵和船艙裡的兵派出去的時候,賊人已經全部撤走了……”

“哼,這必是賊子早就預備好了的伏擊地點。”看着起伏不定的山丘,以及山丘上茂密的植被,苟晞也覺得滿嘴發苦:“我的汝陰王誒,你給我騎兵能有什麼用啊?”

“哎,現在賊子熟悉地理,這數百里糧道,有了投石機之助,可謂到處都是賊子可以攻擊的地點,這實在是防不勝防啊。”

“這個嘛,將軍容稟,末將倒覺得不一定。”

“哦?騎都尉想到什麼了?”

“胡將軍,聽你的描述,賊子只是單純的在半山腰上發射火油彈,完全沒有下來搶糧的意思?而且等你的後續部隊集結起來後,雖然還有少量糧船未被引燃,但賊子還是迅速退走了?”

“正是如此。”

“嗯,由此可以推斷。其一,賊子不缺糧。其二,賊子的兵力不足。”

“騎都尉後生可畏。那麼從這兩條可以推導出什麼呢?”

“呵呵,將軍這是在考校我呢。那麼我就說說我的想法,請將軍指正。”

“指正不敢當,騎都尉真是少年有才,老夫洗耳恭聽。”

“胡將軍,賊子不缺糧的原因,當然不是他們自己種糧。而是事先就從西城那邊帶了一部分糧食出來。而且,若是末將所料不差的話,賊子肯定有好幾處糧食的埋藏點。按一個士兵既要揹負糧食,又要攜帶刀具、工具甚至部分投石機的關鍵部件來算。一個士兵身上最多能揹負三到五天的糧食。所以他們的攻擊點和糧食的埋藏點,肯定隔得不會太遠,有了一個暴露的攻擊點,末將只要肯花時間,就能找到他們的一個或者多個糧食埋藏點。而敵人暴露的攻擊點越多,其糧食埋藏點暴露的可能就越高。一旦其糧食埋藏點暴露,呵呵,這支在外面流動作戰的賊軍,定可不攻自破!”

“騎都尉分析得有道理。只是雖然如此,但是你看此地山巒起伏,植被茂密,便是賊子只能在一到兩天的路程內機動,也是不好找的啊。”

“將軍,正是因爲此地植被茂密纔好找啊。需知人要在此地穿行,怎麼可能不披荊斬棘留下痕跡?若是得汝陰王令,從南鄉郡等靠近秦嶺的州郡調集一些善於跟蹤的獵戶前來,豈不事半功倍?”

“真是……騎都尉確實有大才。哎,騎都尉放心,待會老夫就向汝陰王起草請罪表,但老夫也會把你的分析都寫進去。一切行止,都請汝陰王定奪。”

“末將多謝將軍關愛。”

“誒,提攜後進乃是美德。騎都尉若是不嫌棄,讓老夫先爲你取個表字如何?”

“固所願也,不敢辭。”

“嗯,晞者,拂曉也。旭日東昇,大道將行。便字‘道將’吧。”

“苟晞多謝胡將軍賜字!”

……

“諸位,這是騎都尉,不,現在他有表字了,哎,本王怎麼就沒想起給他起表字呢。如此才俊,居然讓胡玄武這老貨給搶了先。罷了罷了,說正事,大家對道將的分析怎麼看?”

嘖嘖,你都說了如此才俊了,叫我們怎麼說?不過呢,這個分析真的很有道理呢。

“大王,我等認爲可行。”

“善,那就從荊州軍裡劃撥三千人,從我們這裡劃撥兩千人給道將指揮,由其全權負責絞殺賊子。嗯,一開始是本王想當然了,這次把騎兵全部收回,然後讓道將統帥步兵剿賊。”

“諾,屬下等稍候便去安排。”

……

“臣駿頓首陛下,十月初十,王師南下平叛。賴吾皇天威,逆賊望風遁逃。王師一路高歌猛進,先後收復新城、上庸兩郡。現逆賊龜縮於西城一隅,滅亡之日已在不遠。然,西城城高牆深,賊衆集於一地。一時之間急切難下。又有少量悍賊,於漢水兩岸襲擾我軍糧船。故而戰事當不能在短期內善了,臣已命……臣既受命討賊,必恪盡職守,定斬賊酋曹悌者首級而還。”

十二月月初,司馬駿的表章送到了洛陽。司馬炎立即召集裴秀、賈充、杜預、楊駿等人議事。

“衆卿,看完汝陰王的報告,有什麼看法?”

我們能有什麼看法?什麼收復新城、上庸兩郡?斬首呢?一個斬首都沒有的話,那隻能說明這兩郡是敵人主動放棄了的唄。現在戰局明顯得很嘛:我軍沒能佔到任何便宜不說,這糧道也受到了威脅。

“陛下,現在的局勢很清楚。賊子集中在一城後,汝陰王的兩萬戰兵就顯得數量有些不足了。若是朝廷不加派援軍的話,至少在西城,汝陰王的部隊無法強攻,只能將之圍困。只是這時間長了的話,糧道確實不太安全。而且,也難說有什麼變數。”

“嗯,糧道維護的問題,這個苟道將的方法不錯。臣覺得可以採納。”

“杜卿,你覺得可以加派援軍麼?”

“陛下,援軍可以加派。只是臣要提醒陛下的是,按照陛下上個月的旨意,爲了牽制蜀賊在雍州的部隊,現在我國在幷州、潼關的部隊都已經開始徉動。要派援軍,就只能從洛陽中軍和荊州軍裡抽調。但是洛陽中軍現在的八萬人裡,有六萬人的訓練時間都不足一年。臣擔心把這些人送上戰場,可能死傷會比較慘重。”

對於司馬炎來說,他出生的時候司馬家已經是曹魏的高官了,一直以來,由於祖輩、父輩的庇護,他完全沒有先輩們在行伍中打滾的經歷,連真正的戰場都沒上過。所以士兵的生命對於他來說,僅僅是一個數字而已。

但是最近這些年,這個數字的變動那是觸目驚心啊。所以,再怎麼不接地氣,再不把普通人的性命當回事,他這個皇帝也不能隨意的揮霍洛陽中軍了。

所以,杜預這麼一說,他馬上就熄了加派中軍的想法。

“那麼荊州軍呢?”

“陛下,荊州軍現在全員三萬,已經派出一萬支援汝陰王了。現在東吳的動向不明,若是再抽調荊州軍……”

“哼!這些吳狗,不會又想背盟吧?”

這個,真的難說啊。事實上,不管是曹魏還是司馬晉,從皇帝到官員,都更喜歡和季漢打交道:簡單明瞭嘛。這個東吳啊,真的是讓人琢磨不定啊。

“陛下,臣建議,讓汝陰王先把西城圍起來。然後加緊剿滅山林中的賊子,維護糧道安全。同時密切注意東吳的動向。臣的進奏曹發來消息,說是東吳的揚州軍團先後抽調出大量兵力前往荊州、交州。若是東吳真的按照盟約對蜀賊動手,則我們可以從荊州乃至揚州抽調兵力支援汝陰王。”

“車騎將軍之言,實乃老陳謀國之論。善,那便如此給汝陰王回信吧。嗯,那個苟道將很不錯,我大晉優秀的年輕人還是不少的嘛。這樣,杜卿可以重點關注一下他。若是在接下來的剿滅賊人的戰鬥中表現不錯,就加他爲驍騎中郎將好了。”

“臣等遵旨!”

“茂先,準備筆墨,朕要給吳國的僞帝寫信。兩國盟約還要不要堅持了?他再不出兵,朕就要翻臉了。”

第四四零章 幷州之會戰(一)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四三章 幷州之會戰(四)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晉國(三)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四六四章 無奈的晉臣(一)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二二九章 晉國的太子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五一八章 太祖屠龍術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五一八章 太祖屠龍術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晉國(四)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五三六章 橫掃如卷席(十一)(爲書友“一串很長數字ID的書友”加更)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
第四四零章 幷州之會戰(一)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四三章 幷州之會戰(四)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晉國(三)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四六四章 無奈的晉臣(一)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二二九章 晉國的太子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五一八章 太祖屠龍術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五一八章 太祖屠龍術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晉國(四)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五三六章 橫掃如卷席(十一)(爲書友“一串很長數字ID的書友”加更)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