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

後世歷史學家在評論諸葛亮的時候,雖然爭議一樣不少。但是惋惜之情往往是共同的:諸葛亮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但是很可惜,歷史只給了他一個小國寡民的舞臺,讓他戴着鐐銬在益州的土地上作畫。

現在,季漢已經掌控天下十五州之中的十一州,其國力優勢已經對東吳實現了徹底碾壓。之所以留着東吳苟延殘喘,不過是爲了保留一點外部壓力,以便更好的促進國內改革罷了。

大司馬關彝終於有了可以全力施展手腳的超大型畫卷。

西元274年十二月初,在關東八州所有部隊乃至司聞曹都已佈置到位,地方上六成以上的郡守、縣長已經更換爲季漢東征之前的臣子。各個亭的亭長絕大多數已經更換爲季漢的老兵,這一年的秋收全部結束,冬小麥也全部實現種植後。大司馬關彝回到了漢都長安。

“大司馬,我們現在開始麼?”

“開始吧,陛下。臣不敢說萬事俱備,但是全國的大勢已經在我們的有效掌控之中。這一步踏出去,或許叛亂會此起彼伏,但是臣深信這些傢伙翻不了天!”

“善,那就開始吧,大不了朕把關東八州全部丟出去,以後再重新打一次而已。但是,這一場變革,必須進行!”

“陛下好志氣!那就請陛下下旨吧!”

大漢歸元三年十二月五日,皇帝陛下的專用機構尚書檯與大司馬府連下數道命令。

其一,招歸元三年兗、豫……八州中中及以上品士子入朝爲郎令。

兩漢的察舉制,是由地方上根據本郡人口多少,按照一定比例推舉孝廉。這樣的孝廉產生後,先要到長安或者雒陽接受統一的考試。考試合格後入朝做郎官至少一年。一年之後,根據士子們表現,再行安排具體官職。

在這一年裡,剛剛出仕的士子,其起點就是中央各個部門堂官的秘書或者皇帝本人的侍從。如此安排,一方面士子們能夠非常迅速的熟悉政務,一方面士子的眼界從一入仕開始就變得非常廣闊。而且皇帝和各部堂高官也能和這些年輕人培養感情,並從中選拔優秀的人才。

雖說到了察舉制的後期,各地舉薦上來的,也大都是世家大族子弟。但到底是有皇帝親自考覈並長期觀察,所以地方官還是不敢隨便弄個智障上來——你一年兩年三年都推選智障上來,皇帝當然會認爲你也是智障。

而九品中正制就沒有了這一道考覈觀察程序,而且由於大中正的實權增加,導致官員選拔落到了頂級世家的手中。

現在,季漢的這一道命令,其實就是變相的否定了九品中正制,並且取消了大中正的權力。

嗯,你用九品中正的方法品鑑、選拔人才,我認可啊,我說今年繼續實行九品中正制也不算言而無信啊。但是對不住,以前品鑑完了直接給官職的事情不能做了,按大漢的老規矩來,先到朝廷做郎官,學習一些基本的爲政之道。郎官也是官嘛……

哦?你不來?那隨意好了。反正呢,不走完郎官這道程序,朝廷不負責安排官職哦。

第二道命令。更改朝廷官制令。

在這道命令裡,首先說明的是,爲了永遠的紀念偉大的諸葛丞相和姜大將軍,大漢以後的官員職位上,將永遠不再設立丞相、大將軍。

之後則是裁撤尚書檯,建三省六部制。

皇帝之下,設總理一人,副總理若干。總理由皇帝任命,統攝三省。

總理之下,設中書令、門下令各一人,掌管中書省、門下省。兩省辦公地點在宮內,直接對皇帝負責。負責政令的起草、審覈、監督、考覈與修改。

尚書省具體負責政令的執行,爲主體行政部門。下設吏(人事)戶(財政)禮(教育祭祀)兵(國防後勤)刑(司法、執行)工(建設)六部。副總理與六部尚書人選,均由總理任命。

三省六部之外,另設宗正府(皇族管理)、少府(皇帝私人金庫),以上兩個衙門,在級別上低於總理但高於尚書,而且其人事任命權在皇帝。

另有鴻臚寺和理藩院:前者主管外交,負責與大漢敵體的國家進行平等交往。後者主要負責大漢境內的諸多異族和附近屬國的各類交涉事務。其主官人選,也由總理任命。

民政部門之外,爲了防止文武分途後,尤其是天下一統後軍人地位低下。依舊保持了大司馬府,專掌軍事。(劉諶的意思是,關彝之後,就改大司馬府爲大都督府,大司馬也將成爲一個永遠的榮譽職位。)

大司馬府(大都督府)與兵部的職權劃分,既要防止後世武人地位衰落,也要防止武人權力過大而犯上作亂。嚴格來說就是軍令、軍政分離。

大司馬府管徵兵、訓練、軍官晉升和任職調動、作戰、戰略戰術計劃制定、軍校設置與管理等。兵部就是專門爲大司馬府以上的所有計劃做後勤保障的:糧食供應、俸祿發放、國防建設專款撥付、裝備供應與改良、退役士兵的安置、陣亡將士的撫卹等。簡而言之,若是和後世相比,大司馬府的職權大約類似於後世中央軍委下的總參和總政,兵部的職權大約類似於總後與總裝。

軍政、民政之外,還有兩個獨立的機構:最高法院(審判)、廉政公署(監察)。這兩個機構的主官,由皇帝任命。而且一旦任命,除非瀆職,否則任期終身。

最後,拆分司聞曹。一部分仍爲司聞曹,負責對外情報刺探、暗殺、扶持境外友好勢力或者發動國外百姓暴動等。一部分命名爲錦衣衛,主要負責國內民情監控、引導。不過作爲穿越者,關彝給了對外的司聞曹便宜行事的權力,卻對錦衣衛的職權範圍做了明確限制:只有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但是沒有手——有探聽權、報告權,但是沒有執行權。當然也沒有後世錦衣衛那樣有自己的監獄、司法審判權力等。

中央之下,州級行政部門弱化,審判、監察、內情掌控部門強化。郡級有完整的應對中央諸多衙門的各級部門,也設立各郡法院和廉政公署。而縣級則是行政部門全部對應上級一一設置,但審判、監察部門則沒有:在這個時代,把法院建在縣級真的是浪費而且沒有必要。縣長一人繼續身兼行政、司法纔是符合這個時代的安排。而在目前縣作爲最低一級國家行政單位的前提下,你在縣裡設廉署也是真的沒什麼用:監督監督,上級對下級都未必有效,平級監督那就……

隨着這道命令下來的,當然還有各級政府主官的任命。

總理、大司馬:關彝。

副總理:簡單、樊建、裴秀。

吏部尚書:郤正,侍郎:張華。

戶部尚書:糜照,侍郎:和嶠。

禮部尚書:諸葛京,侍郎:任愷。

兵部尚書:田續,侍郎:皇甫闓。

刑部尚書:張殷,侍郎:諸葛靚。

(前者爲雍州大族族長,後者出身琅琊諸葛氏,而且先後出仕魏、吳兩國,對關東和江南世家極爲熟稔。)

工部尚書:孫剛,侍郎:李翔。

大司馬府長史:馬過、霍在。

大司馬府記室:石喬。

最高法院院長:李密。

廉政公署長官:常忌。

宗正府大宗正:甘陵王劉永。

少府正:麴冗(金城豪族)。

大鴻臚:趙廞,鴻臚少丞:黃華(酒泉豪族)。

理藩院院正:孟琰,理藩院少丞:李特。

司聞曹正:呂雅。

錦衣衛指揮使:艾非。

這是一份各方反覆商議,彼此妥協的名單。在這份名單中,復興社的元老們當然佔據了主導地位。但是也儘可能的容納了益州、雍州、關東世家乃至異族的人員。相對而言,涼州在這分名單中佔據的分量實在偏少。但是涼州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確實缺乏超級世家。而在關大司馬的教育改革沒有完成之前,固有的家族內部培養體制下,涼州人才雖然也層出不窮,但更多的卻是武將。在軍權必須牢固掌握的情況下,也只有暫時委屈涼州人了。

不過,涼州的代表這一次也撈到了外交部的副部長和皇帝私人金庫總管。這其實也是很有潛力的兩個職位。所以他們的怨氣倒也不是很大。

總之,任何官職的任命都不是那麼簡單的,關彝在保證復興社衆人基本利益的前提下,也盡最大可能的去團結了另外一部分人。

七月不定期兩更吧,中午的算加更。這一章,感謝月半窗書友一年以來不斷的打賞和支持!

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二九九章 異族的未來(二)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二九九章 異族的未來(二)第一三零章 誰敢比我慘(一)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三二章 新聞直播間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二七九章 關中大決戰(四)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壯士(一)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報(三)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陣(一)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四五七章 老驥不伏櫪(一)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四四七章 幷州之會戰(八)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
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二九九章 異族的未來(二)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二九九章 異族的未來(二)第一三零章 誰敢比我慘(一)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三二章 新聞直播間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二七九章 關中大決戰(四)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壯士(一)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報(三)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陣(一)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四五七章 老驥不伏櫪(一)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四四七章 幷州之會戰(八)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