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

西元263年八月,司馬家掌控下的曹魏,對蜀漢發動了滅國之戰。

由於曹魏的國力遠勝蜀漢,所以和蜀漢多年以來一直是單向出兵,只攻擊一個點或一個面不同。從曹真時代起,曹魏對蜀漢的進攻從來都是多路齊發,全面進攻。而到了這個時候,相較於雙方剛剛建國時,曹魏和蜀漢的國力差距更爲懸殊了。所以,這一次,司馬昭一樣祭出了全面進攻的大手筆。

曹魏的這次進攻,分爲三路。

西路軍統帥是徵西將軍鄧艾,金城太守楊欣、隴西太守牽弘、天水太守王頎均服從其指揮調度。四路兵馬共計三萬餘人。其戰略目標是:各路軍隊同時往蜀漢陰平郡的沓中進發,將蜀漢大將軍姜維統帥的蜀漢機動兵團牽制在陰平郡,使其不能向東救援。

中路軍統帥是雍州刺史諸葛緒,統轄兵馬三萬餘人。其戰略目標是:從祁山大營出發,在姜維或蜀漢其他軍隊支援之前,搶先佔領武都郡橋頭這一交通要道。只要佔據了這裡,蜀漢西北角的陰平郡就和蜀漢本土失去了聯繫。到時候不管鄧艾是否拖住了姜維,姜維都不能順利東返漢中。

東路軍是曹魏本次伐蜀的主力,其統帥是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的鐘會。其麾下兵力達到了十一萬。分別從子午谷、褒斜道、陳倉道從北向南三路齊攻蜀漢的漢中郡。這一路的戰略目標是:在姜維被鄧艾、諸葛緒等人拖住不能回援的前提下,儘快拿下漢中郡。然後打破陽安關,趁勢進入盆地。

另外漢中東面,位於安康盆地的曹魏魏興郡太守劉欽率軍一萬,於各路大軍中最先出發,從東向西攻入漢中郡。其戰略目標是,搶先佔據子午谷、褒斜道、陳倉道的南面出口,防止鍾會的大軍被堵在谷內不能進入漢中盆地。鍾會的大軍到了之後,便歸於鍾會麾下,一起進攻漢中各城。

可以說,司馬昭在戰略上是非常重視姜維的——用六萬人去拖住姜維——只是要求拖住姜維而已。在姜維被拖住後,剩下的十二萬主力盡快從北向南打。滅不滅蜀漢不一定,但一定要把漢中拿到手。只要漢中到手,司馬昭封公爵的事情就穩了。

如此龐大的軍隊調動,當然瞞不住任何人。蜀漢和東吳的情報機構飛快的向本國發回了報告。

八月一日,魏興郡太守劉欽出兵。

八月二日,鍾會在長安誓師出兵。

八月五日凌晨,得益於信鴿的快捷,復興社在CD的張紹、糜照等人最先得到曹魏出兵的消息。

八月五日上午,江陽郡張遵等人得到消息,並立即開始了總動員。

八月七日上午,涪陵郡的關彝等人得到消息。當天下午,涪陵郡下屬五個縣全部開始動員。

然而,復興社的高效並沒有什麼卵用。

八月八日,CD皇宮。

“中常侍,陛下在哪裡!我等已經在宮門外求見陛下整整三天了!”

“張僕射、虎騎監,咱家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陛下現在正請了巫女在做法事。需要持續禱告五天。在此期間,不能接見你們。”

“僞魏已經發動十八萬大軍分三路打過來了!這時候調兵遣將加以應對纔是正理,還做什麼法事?!”

“大膽!虎騎監,你是在非議陛下嗎?”

“我TM……”眼看糜照就要暴走,張紹趕緊的拉扯住了他:“伯耀,沒用的。”

“哎~~~又讓關子豐那個傢伙說中了!朝廷的反應果然遲鈍!敵酋八月一日出兵,走子午谷起碼要花去十二三天,走褒斜道需要花費的時間只會更長……我復興社這些年花了那麼多心血和代價培養出來的信鴿系統,爲朝廷整整爭取到了十天以上的時間,可……可全TM被浪費了!”

不光是糜照急,廖化、張翼這些留在CD的老軍伍也急得跳腳。可是沒得辦法,蜀漢建國已經四十二年了,君主對軍隊的掌控已經比較牢固,沒有劉禪先生點頭。武將們調動不了一兵一卒。

八月九日,隴西,狄道城,徵西將軍鄧艾駐地。

“徵西將軍,現在三位太守的軍隊已經全部出發了,我軍還不行動嗎?”

“嗯,師司馬還請再寬限幾天。”

“將軍還在等什麼?鎮西那邊估計已經進入子午谷了。若是我軍出發晚了,姜維逃了怎麼辦?”

“姜維不會跑的這麼快的。司馬安心。”鄧艾胸有成竹的一笑:“姜維是個苦命人啊。西蜀國小力弱,姜維總是在兵力、糧草都不及我軍的情況下與我作戰。算是窮怕了的。這會兒是八月初,沓中的麥子已經成熟,以姜維的吝嗇,就算他收到我軍大舉進攻的消息,也一定是想收了麥子再走。”

“這……軍國大事,豈可因一季小麥的收穫而耽擱?”

“司馬久在洛陽,不知道我們前線的苦啊。我們還好一點,背後就是涼州,兵糧什麼的是不缺的。而姜維就不行了。一季小麥,那可是他的命根子。再說了,以我對姜維的瞭解,這傢伙膽子大,愛冒險,總是心存僥倖。不需要問他,我遠在數百里之外就能知道他在想什麼。”

“…….好吧,這事算是揭過。可是將軍,姜維不走我們就不出發嗎?”

“當然不是了,主要是我派到羌人部落去招募羌族戰士的人還沒有回來。司馬,這一仗,是對西蜀的滅國之戰。怎麼謹慎都不爲過的。我這次招募了五千羌族騎兵,這些人的戰力可是不俗哦。到時候一定可以發揮出很大的作用。”

“我方整整十八萬大軍,你那五千人來不來都不傷大局啊。鬼才信你的了。”當然,這話師纂也就是心裡想想,說出來是不敢的——他是被司馬昭派到鄧艾的部隊裡來監軍的。這軍隊沒有打仗的時候,監軍很威風,主將得一直陪着笑臉。可是一旦進入戰局,全軍上下當然都是主將說了算。出兵前和鄧艾撕破臉皮,爽是爽了。可一旦打起仗來,鄧艾分分鐘都可以弄死他師篡——師司馬,前方敵人有三千人控制了那個高地,請你帶一百人去把它拿下來……這種命令你聽不聽呢?聽,戰死。不聽?畏敵不前,砍死。

所以師纂也只有說道:“徵西將軍考慮周全,某無異議。不過某還是建議將軍給大將軍寫個報告,把這些事情詳細的說明一下。不然大將軍有了什麼誤會就不好了。”

鄧艾的政治覺悟並不高,但這麼明顯的軟釘子還是聽得懂的。他臉上稍稍露出一點不快,還是點頭應允了。

送走了師纂,整個大帳裡只剩下了鄧艾和鄧忠父子倆。鄧艾的臉色一下子就黑了下來。

“父親,雖說大將軍這次伐蜀把我們擺在了輔助位置,但軍令如山……”

“爲父知道!”鄧艾非常惱怒的拍了桌子。

這一次十八萬大軍三路伐蜀,最窩火的就是鄧艾了。

當年王經在洮水大敗,隴西精銳丟了個乾淨,是誰接手這個爛攤子?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就重建隴西軍,然後取得了段谷的大捷?是我鄧艾啊!

七年以來,是誰在隴西嘔心瀝血,和姜維盡力周旋?是我鄧艾啊!

可是這一次伐蜀,你司馬昭在搞什麼啊?!居然讓我服從鍾會那個小年輕的指揮?

這樣也就罷了,分給我的任務是什麼?拖住姜維!哦,我拖住姜維,讓鍾會去摘桃子。最苦最累最容易失敗的事情我去做,到了後來分功的時候卻是拿下空虛漢中的鐘會功勞最大。這真是豈有此理!

司馬昭!你也犯了那些世家大族的通病!對我們這些出身貧寒的人各種瞧不起,對同爲世家大族的子弟各種優待。在這一點上,你比你父親差遠了。

(司馬昭:兄弟你真冤枉我了。我是身體扛不住急着要篡位啊。可兄弟你居然懂不起我的意思,我只有讓懂得起我本意的人來做統帥了啊。)

“哼!既然如此,那我就把姜維放回漢中去。讓鍾會那個豎子看看,姜維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不這樣做,你們還真的體會不到這些年我在隴西的辛苦。”

話雖如此說,但鄧艾至少不會公然的放姜維回師。所以很快鄧艾軍的命令也發下來了:“全軍整備行裝,三日後全軍南下!”

第四零七章 何爲穿越者(二)(超大章節,爲盟主李嘉木加更!)第四二五章 異族的英豪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一三八章 復興殲滅戰(六)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一三八章 復興殲滅戰(六)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晉國(三)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五三二章 橫掃如卷席(七)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一五三章 戰爭與和平(九)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四八七章 東吳的認知第一六二章 江東之英主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
第四零七章 何爲穿越者(二)(超大章節,爲盟主李嘉木加更!)第四二五章 異族的英豪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一三八章 復興殲滅戰(六)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一三八章 復興殲滅戰(六)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晉國(三)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五三二章 橫掃如卷席(七)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一五三章 戰爭與和平(九)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四八七章 東吳的認知第一六二章 江東之英主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