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

十幾萬的俘虜,若是放到東吳,那簡直不要太輕鬆。幾百上千家大小世族,每家分個幾百千把人就都消化掉了。至於這新分來的千把人到了莊園不肯老老實實的當農奴?哼哼!東吳的世家大族,哪家手裡沒有幾百上千的私兵?敢不老實,都給我死啦死啦滴!

可是蜀漢就不能這麼搞,堅持自耕農經濟爲主體的蜀漢,壓制世家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把這些人都分給世家大族?再說了,沒看到這場戰爭中益州世家大族的表現麼?等老子這邊騰出手來,是要清洗殺人的,怎麼還會給他們分人?

那麼,怎麼辦呢?好辦!

“在彝從新都出發之前,關於新都戰場上的那兩萬多俘虜,曾經建議尚書檯做如此安排……所以,彝的意思是,這陽安關俘虜中的四萬民夫,也同樣參照處理。以十人爲單位,分別安置在巴五郡的各個亭中,分給他們土地,讓他們成爲我大漢的自耕農。”

實話實說,這裡坐着的一羣人,除了關彝從涪陵郡、江陽郡帶來的班底外,其他的人都是軍略強於政略。但正因爲這些人長期和曹魏打交道,所以更清楚一點:雖然蜀漢對自耕農的剝削很殘酷,但比起還在部分實行屯田制的曹魏來講,這剝削程度算是很溫柔的了——曹魏的自耕農極少,普通農民很少擁有自己的土地。因此,這四萬民夫雖然因爲家眷不在這裡,短時間內或許會有些其他念頭。但最多隻需要一年,他們就會非常高興的成爲蜀漢的子民——農民,一生念茲在茲,都是爲了擁有自己的土地啊。

“善!”“可!”

“好,接下來再說這九萬魏軍。”關彝蒼白的臉上這時候也浮現出一抹血色:“彝的涪陵郡,各項產業方興未艾,極缺人手。可以接納一萬人!”

一萬人,差不多就是涪陵郡現在的極限了。因爲涪陵郡的生豬產業鏈雖然越做越大,但關彝要把更多的就業機會留給武陵山裡的畢茲卡們。那些人是他的基本盤之一。

然後關彝對張遵說道:“令行你的自貢亭能吃下多少?”

“嗯,這次我江陽郡的鹽工們陣亡兩千餘人,重傷兩千餘人。若是剩下的五千多人全部回到自貢亭維持穩定的話,可以吃下一萬人!”

是的,鹽工槍陣要重建,自貢井鹽的生產在這次戰役後不光是恢復的問題,而且還要擴大生產。需要大量的精壯勞動力。但是這也不能把這些人全部吃下——要不然鹽工槍兵們就彈壓不住。

“嗯,這就還剩七萬人了。我的意思是,把他們中的五萬人,賣給東吳!”

“啊?啥?賣給吳狗?他們吃得下?”

怎麼會吃不下呢,他們只會嫌少啊。這五萬人,要是不怕引起東吳皇帝不安的話,光是以步協爲代表的荊州土地主們都能全部吃下。

在場的諸人中,屬霍弋長期在南中,那裡和東吳的交州接壤,算是瞭解一些東吳的內情。所以他開口問道:“子豐,賣給東吳當然可以,但是這價錢怎麼算?”

“哧~~~我賣給他們的都是精壯啊。耕田有力氣,必要的時候打仗也很厲害。這樣的好東西,他們怎麼都得多出點價錢吧?我也不貪,一個魏軍降兵,他們拿一個半的山越人來換。同時負責這十幾萬人相互週轉安置的所有費用。”

“好啊,這山越人來了我們大漢,有了自己的土地,肯定對我們感恩戴德。而且子豐,你要換的話,肯定是要那些山越人一家子一家子的進入我大漢吧?”

“哈哈哈,紹先公所言正是!”

“善!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辦法,如此,我大漢將再添七八萬的自耕農。對我們的國力將是極大的補充。”

哼哼哼,七八萬算個啥,等老子把這堆破事忙完了,回了CD就開始清洗這次通敵叛國的世家大族,到時候摧毀他們的莊園,釋放他們的家奴,這麼搞一輪下來不再多個十萬人我跟你姓!

“呃,子豐,還有兩萬呢?”

“嗯,大將軍、王監軍,你們兩家各吃五千,就地將其轉爲我方戰兵沒問題吧?”

姜維和王含聽到這個建議後很是沉思了一陣。過了一會兒,姜維開口道:“我機動兵團可以吃下五千,但只能是洛陽中軍,不能是雍州兵。”

而王含也答應道:“這個,左將軍,現在漢中兵團只有七千餘人,吞五千是吞不下的。最多吃下兩千人。而且也只能是洛陽中軍,不能是雍州兵。”

“誒,王監軍,這是彝待會準備說的。既然你提到了,我就先說一下。這次紹先公帶來的五千羽林,全都暫時不回去了,就地編入漢中兵團。”

“那漢中兵團就恢復到了一萬兩千人……即使這樣,吃下五千還是太多。最多三千人,不能再多了。”

“好吧,那就三千人。如此,還剩下一萬兩千人……”

“子豐,要不再賣給東吳?”

“呵呵呵,紹先公。這些人,我準備讓你帶回南中去。說起來,要不是怕你南中兵團人太少,我真想讓這九萬人全都跟你去南中。”

“啊?我南中兵團一共就五千人,這次大戰折損也近一千。怎麼可能吃下這麼多?”

呵呵呵,因爲,你那裡有好東西啊。

若論在漢末三國時代,什麼行業最能接納大量勞動力。那答案只有一個:礦業!

而在這個時代,什麼礦最掙錢?毫無疑問,還有比貨幣的主要原料銅礦的開採更掙錢的嗎?

華夏族佔據的這塊東亞大陸最肥美的土地上,銅礦一直都不少,但是壞就壞在他分佈不是很均勻,是集中式分佈。在江西、東北、山西、甘肅、安徽、中條山和雲南七大銅礦分佈帶中,目前蜀漢切實掌控的,也只有雲南銅礦帶(南中七郡中的雲南郡和建寧郡)。

“子豐,南中確實有銅,但分佈太散,每個礦出產有限,這麼多人去……”

“呵呵呵,紹先公,咱們可以這樣啊。讓這一萬兩千降兵分爲六到十組,分別在不同的礦山開採。然後我大漢的世家分別與其簽訂採買協議。降兵負責開採,售賣。我大漢的世家負責採買、運輸。國家負責鑄幣。只要有了第一次,這些降兵的心就安穩下來哪!而且,就是要讓這些降兵相互競爭,然後他們自然就抱不成團,之後紹先公就可以高枕無憂哪!”

“咦?居然有如此妙招。好啊,那子豐,可不可以多給一點俘虜?”

滾粗,你個死老頭。這個時代,雖說錢糧並重,但糧食纔是一切的根本。你那裡人多了,先不說稀釋不好容易產生叛亂的問題。關鍵是我這邊拿去換農民的戰俘少了,誰來給我種地?還有,這銅礦的採買權是我將來殺了一批益州世家大族後拋出來安撫另一批益州世家大族的蛋糕——這個時代,我不可能與全部的世家爲敵,那是在自尋死路!我不能讓世家掌控土地和人口,那就只有讓他們掌控錢——有了錢他們就會想辦法把錢花出去。從哪裡花?在國內找不到地方,自然就會變得有侵略性,變得願意支持北伐!

但是,他們手裡的錢也不能太多,所以,銅礦的開採,這勞力也不能太多。

“好,俘虜的問題就這麼處理吧。接下來說說咱們這幾支軍隊的去向。大將軍?”

剛纔一直默默的看着關彝在那裡指點江山,姜維的內心只覺得一陣深深的無力感:大家議論了兩天都找不到解決方法的難題,他一覺睡醒,馬上就把難題變成了人人都有利可圖的好事。怪不得前兩天大家爭論不下的時候,復興系的官員們一點都不慌亂——反正老大醒了什麼都能迎刃而解。這已經是多年經驗所證實的了。

所以,當關彝請他發佈軍令的時候,他又來了一句:“子豐的意思呢?”

對姜維的詢問,關彝也不客氣,畢竟,他現在其實很危險,很多事情如果安排不好,他會死得很慘。所以,就算姜維真的先發令,如果不合他的心意,他也會據理力爭的。

“北地王,大將軍,安南將軍,諸位同僚。彝有一點淺見,請各位指正。”關彝站起身來,先給大家行了一圈禮:“彝認爲,我們在打贏了這一仗後,若是司馬昭沒有發瘋,是不會在短時間內派兵再次攻打了。但未雨綢繆,我們還是要做一些準備。因此,彝想將這次安南將軍帶來的五千羽林,就地編入漢中軍團。然後請王監軍、蔣護軍、柳參軍率領新組建的漢中兵團,完善興勢等要塞的防禦。”

興勢,是箕谷的南端出口。當年曹爽入侵,王平就是在這裡擺下大陣迎擊曹爽。關彝提出重新修建興勢等地的要塞,其實就是要恢復以前魏延、吳懿、王平等人的漢中守備方略:禦敵於國門之外,再也不要像這次玩心跳了。

王含等人還沒有表態,姜維已經重重的點頭:可!

“多謝大將軍。”真誠的向着姜維鞠躬後,關彝接着說道:“大將軍的機動兵團整編完成後,可以揮師西進,拿回陰平、武都。重點是:祁山大營!”

可以說,祁山大營是諸葛亮、姜維等人大半輩子痛苦記憶的根源之一。這座山其實並不高,相對於周圍的平地,也不過就兩百多米。但曹魏始終在這裡駐紮重兵。蜀漢北伐的時候,這裡的魏軍根本不聞不問。但漢軍主力一旦通過了這裡,就意味着糧道受到極大威脅——運糧隊兵少,祁山大營的魏軍就出來搶糧或者燒糧。而給運糧隊配置過多的士兵,那成本又太高了。而蜀漢的歷次北伐,糧食跟不上,始終是困擾諸葛亮、姜維的一大問題啊。

而現在,隨着隴西軍團近乎全軍覆沒。祁山大營現在幾乎是空的。實乃奪取這個戰略高地的最佳時機。

“善!維也是這麼想的。這一次一定拿下祁山大營!到時候維就親自駐紮在這裡。”

“呵呵呵,大將軍出馬,必然成功。不過大將軍,此去祁山,請把仲英帶上!”

當關彝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非常欣慰的看到,姜維一點難爲的表情都沒有。相反,是非常的欣喜。

好啊,我的大將軍,就是要徹底放下私怨啊。

“接下來,我復興軍會押解大部分俘虜回到大漢內地進行安置和交換事宜。而紹先公也會回到南中安置俘虜。諸位,彝深信,要不了多久,我們在座的諸位,就會重新聚集在一起,那時候,就是我大漢再一次北伐之時!”

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四七二章 大陸澤之戰(七)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六十九章 佈局江陽郡(一)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二三七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三九八章 異族的準備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一四八章 戰爭與和平(四)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晉吳(二)(爲書友王映翔加更!)第一二五章 復興反擊戰(七)第三九八章 異族的準備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二九九章 異族的未來(二)第三七九章 處處是南中(三)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二七九章 關中大決戰(四)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五三九章 漢室已復興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奮迅(一)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四六二章 鍾會的謀劃(一)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晉吳(二)(爲書友王映翔加更!)第一二二章 復興反擊戰(四)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二八四章 關中大決戰(九)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
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四七二章 大陸澤之戰(七)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六十九章 佈局江陽郡(一)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二三七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三九八章 異族的準備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一四八章 戰爭與和平(四)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晉吳(二)(爲書友王映翔加更!)第一二五章 復興反擊戰(七)第三九八章 異族的準備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二九九章 異族的未來(二)第三七九章 處處是南中(三)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二七九章 關中大決戰(四)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五三九章 漢室已復興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奮迅(一)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四六二章 鍾會的謀劃(一)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晉吳(二)(爲書友王映翔加更!)第一二二章 復興反擊戰(四)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二八四章 關中大決戰(九)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