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

“小弟拜見兄長,好久不見,兄長似乎瘦了不少。”

“哎,一天到晚各種事情,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覺。不瘦纔怪呢。”

“嘿嘿嘿,兄長,也就你才這樣吧。想當年,蔣大司馬一天到晚都醉醺醺的上班。費大將軍呢,曹爽十萬大軍都打到興勢了,他還在涪城和執慎將軍(來敏)下棋。所以,放寬心,放寬心。”

“哎,這兩位,真是學不來啊。好了,閒話少說,簡無雙,你這梓潼郡今年的秋收怎麼樣?”

“挺好,前年安置了不少俘虜,再加上去年清查戶稅後。現在的梓潼郡治下有口十二萬三千五百。這些人名下一共有糧田一百八十五萬畝。今年重新開始收稅,累計應該收繳田稅三十七萬石。已經全部足額繳納並且入庫了。”

“甚善,那麼戶稅和算賦口賦呢?”

“嗯,本郡上戶三十一戶,中戶一千八百五十六戶,其他的都是下戶。累計收取戶稅九百多萬。至於人頭稅嘛,這個還真的不多,只有兩百多萬錢。”

“可以了。”看到一向不着調的簡單,把梓潼郡的各種數據背得滾瓜爛熟,關彝心裡也是非常的滿意:“晉國的使者已經從漢中向成都出發了,爲兄也要馬上趕回成都。時間很緊,有幾個事情交待你注意一下。”

“喏,請兄長示下。”

“第一件事,梓潼乃是成都平原和漢中之間的交通要道。所以爲兄將在明年開始啓動的架設飛索工程,梓潼是最主要的施工地點。你要提前對郡內人口進行摸底。到時候我這邊一聲令下,你要立刻給我抽調三千民工。”

“嘶~~兄長,這明年一月動工,到底要多久才能完工?不要耽誤了春耕吧?”

“儘量不耽誤吧。如果耽誤了春耕,爲兄從成都庫房裡抽調糧食來補貼你。反正現在成都庫房存了七百多萬石糧食。你知道的,爲兄是最不喜歡手裡有太多錢糧的。”

“遵命。弟一定做好所有準備。確保能夠迅速開工。嗯,今年秋收結束後,弟就讓展飛先對各亭亭長進行培訓好了,這樣應該可以縮短工期。”

“很好。第二件事情,我出來之前已經和伯耀和伯玉都說好了。以後涪陵郡那邊的生豬產業鏈各項產品主要供應荊州、揚州。而益州、雍州、涼州這邊,主要由梓潼郡供應。”

“哎呀!兄長的意思是說,准許我梓潼郡再造一個生豬產業鏈嗎?”

“是的。我們的蠟燭、香皂、果酒等諸多產品,一直供不應求。現在是時候再造一個生產基地了。伯玉那邊已經爲你準備了種豬三百頭,母豬兩千頭。現在應該從涪陵郡起運了。另外還給你抽調了各類作坊的熟練工人一千人。而你要做的是……”

“多謝兄長。小弟馬上派人開始建造屋舍,招攬工人。”

“善,啓動資金什麼的,我以復興社的名義給你調撥一億。明年秋收後歸還,可有問題?”

“哈哈哈哈,兄長未免太小看我了。雖說養豬這一塊我比不上定烈,但做生意,除了兄長,其他兄弟們誰能比得上我?”

“這倒也是。”

“只是兄長,小弟不是自找麻煩啊。小弟的意思是,漢中不是離晉國更近嗎?而且定烈這麼多年一路辛苦過來,您不在巴郡給他弄點好處嗎?”

“無雙這麼想,可見是把我復興社的利益和兄弟情分置於私利之上了。爲兄很是感激。不過他們幾個都各有任務。令行在漢中,主要就是操練兵馬、修築糧倉儲備糧食。爲將來的北伐做準備。伯玉在涪陵繼續做好生豬產業鏈,承祚在江陽做好鹽業生產和高度酒生產,國威在巴西郡主要的任務是安撫、吸引氐人歸附。令伯在蜀郡嘛,蜀郡可是我大漢現在最大的糧倉,每年上繳的田稅都是三百多萬石。他把這個事情做好就不錯了。至於定烈,他在巴郡,主要的任務是修建戰艦,操練水軍。”

“嘶~~兄長,你,你不會想對東吳動手吧?”

“大打出手倒不至於,但最近可能要小打一場。”

“這,兄長,不是小弟不聽你的啊。現在雖然魏晉禪代了,但當今之世,三國並立,晉國獨強的局勢沒有改變啊。”

“呵呵呵,你放心。我其實就是去東吳接一家子人過來。”

“啊,哈哈哈哈~~~我明白了,那一家子人可不少啊。而且,恐怕接了一家子還有一家子吧?”

“嗯,或許吧。這樣做,東吳的那位孫策再世也開心,我們也增強了實力,何樂而不爲呢?”

“兄長深謀遠慮,小弟拜服。”

“其他話不要說了。我提前給你交個底。明年大司馬府準備出臺兩項新政。其一是佔田令。其二是考成法。”

所謂佔田令,是歷史本位面上,司馬炎統一華夏後出臺的政策。三國時代,由於常年的戰爭,導致地廣人稀。整個華夏大地有大量的荒地。而佔田令的主要特點就是:限定老百姓繳納賦稅的上限,從而促使老百姓開荒種田。

比如說,在歷史本位面上的佔田令這樣規定:一個成年男子,不管你名下有多少田地。都只按五十畝田徵稅。五十畝,田稅定額爲四石。相當於每畝繳納八升。按照當時每畝田地一般產出不超過六石來計算,差不多相當於漢代的三十稅一。

那麼,如果你實際有六十畝田,那多出來的十畝呢?免稅!

當然,司馬炎可沒有關彝這樣心善——一個農民,即使是在北方那樣的大平原上,開墾五十畝田地其實也差不多是極限了。而且如果一個家裡沒有健康的壯勞力,實際開墾土地不足五十畝呢?對不起,還是按照五十畝進行徵稅。

這其實是改變了漢代以實際收成來收稅的做法(那樣算起來相當麻煩),改以定額稅——朝廷旱澇保收,反正有多少田就有多少稅。而老百姓呢?也有一定好處——玩命的多開墾新田唄。

具體到現在的蜀漢來說。蜀漢國境內,一望無垠的平原極少(整個成都平原也就一萬平方公里左右)。更多的是丘陵山地。這樣的地形,一是開發起來投入勞力很多,二是這種地形雖然可以產糧,但其產出和平原上的良田比起來還是遠遠不如的。如果蜀漢政府還是繼續以前的政策,你開了多少荒地,我都按三十稅一的比例徵稅的話,那老百姓是沒有多少開荒的積極性的。

看看蜀漢政府民冊上人口和田地的比值吧。蜀漢每個人頭下的田地,從來沒有超過二十畝。是蜀漢的老百姓懶惰嗎?不是的。是政策不好,抑制了百姓的生產積極性。

所以關大司馬版的佔田令是這樣規定的:成年男子,按二十畝規格徵稅。每人每年繳納田稅兩石。成年女子,按十畝徵稅,每人每年田稅一石。未成年男子徵稅額度等同成年女子。未成年女子不納入田稅繳納範圍。

所以,這麼算下來,一個最小的二人家庭,起碼要擁有三十畝以上的田地纔有賺頭。所以,大家還是積極起來,主動去開發那些旮旯角落裡的大量荒地吧。

至於老百姓多開了無數荒地,產出的糧食國家無法徵稅怎麼辦?嗨!老百姓吃不完的,他不知道拿出來賣麼?賣了錢幹嘛?買復興社生產的各種東西啊!繞了一圈。錢還不是回來了?而且,老百姓手裡餘糧多了,萬一哪年碰到點天災人禍,他的抗破產能力是不是要強一點呢?這樣世家大族的擴張是不是又可以緩一緩了呢?

至於考成法,當然是參考了張居正大神的創造。但是關彝也做了一定的改良。

首先,國家要求地方官每年要辦的事情,全部備案。到了年底進行清查,沒有完成的,問原因。排除不可抗力後,視情節輕重,分別予以警告、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罰款、撤職乃至追究刑事責任等處罰。

關彝對明代的考成法主要的改良點,在於賦稅。

明代的考成法一個重要的考覈指標就是:每個縣每年實際收到的賦稅,不得小於國家給這個縣定額的百分之九十。這就導致地方官拼命的壓榨農民,導致農民大量破產逃亡。而地方官爲了完成任務,就更狠的去壓榨還沒有逃跑的農民,然後……

關彝的改良是:國家每年只看你這個縣,民冊上的戶口多了多少,繳稅的田地多了多少。至於實際繳納的賦稅是多少,不做具體要求——人和田都多了,那賦稅不是自然就該多嗎?然後,你們這些地方官都拼命的去查戶稅,殺大戶,吸引少數民族下山歸附吧。不然,這政績啥的可就沒有了哦!

“兄長真是天人,好吧,這話我說了很多次了。”

“哎,什麼事情,都要實際去做了才曉得到底如何。明年爲兄想先在梓潼和巴西郡試行一年。”

“嗯,梓潼和巴西人口、田地都不算少,但比起蜀郡、巴郡又差得遠。效果好,示範作用也強。效果不好,對國家傷害也不大。兄長確實深謀遠慮。小弟沒有二話,定當全力施行。”

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壯士(六)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十一章 來個下馬威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三七章 會戰之前奏(三)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二六八章 決戰的序幕(一)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五一零章 碾壓的快感(一)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一一一章 魂壯綿竹關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四八二章 洛陽是雒陽(十)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四二一章 一戰取晉陽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二九三章 晉國有新銳(二)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三四二章 國家的未來(四)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壯士(一)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被荒草章推了……第一五六章 戰爭與和平(十二)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關於2018年的更新說明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七十章 佈局江陽郡(二)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
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壯士(六)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十一章 來個下馬威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三七章 會戰之前奏(三)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二六八章 決戰的序幕(一)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五一零章 碾壓的快感(一)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一一一章 魂壯綿竹關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四八二章 洛陽是雒陽(十)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四二一章 一戰取晉陽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二九三章 晉國有新銳(二)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三四二章 國家的未來(四)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壯士(一)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被荒草章推了……第一五六章 戰爭與和平(十二)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關於2018年的更新說明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七十章 佈局江陽郡(二)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