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

西元268年四月初五,洛陽皇宮。

從去年的十月初西蜀入寇以來,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半年之久。

四十年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蜀漢以前所有北伐聲勢最大的一次,但其持續時間也只有半年吧。

現在,半年了,可是關子豐那個無恥背盟之徒還賴在郿縣不肯走。收復隴西的日子也遙遙無期。算上胡奮丟掉的那五萬人,晉國已經陸陸續續的投進去二十多萬人了,還前所未有的借重了異族的軍隊——這麼搞是要在後來付出代價的!

多年以來,異族之所以在諸夏國家的正規軍面前不堪一擊,主要的原因就是武器代差和軍隊無組織。要是讓這些異族的軍隊在戰爭中彌補上了這兩點,就算這一次大戰勝利了,將來要想鎮住這些異族,需要花費的力氣可是成倍於以前!

晉國上下並不是看不到這個隱患,可是不這麼做又有什麼辦法?石苞被姜維拖住不敢南下指揮,郿縣城外的司馬望一天到晚的叫苦,要錢,要糧食,要兵。可是國家的力量因爲這場戰爭已經被催動到了極致!沒看到洛陽與長安之間,搬運糧食的隊伍綿延不絕麼?抽調這麼多的民夫隨軍,不要說關中了,就是洛陽這邊的春耕也出了大問題!

“陛下,以上就是今年春耕情況的報告。總的來說,由於司州地方抽掉了三萬民夫從軍,導致河南尹的春耕受到了影響,翻耕的田地比去年少了一成多。而青徐兩州由於大量屯田兵被抽調進關中和洛陽,翻耕土地更是少了三成。此外爲了讓南匈奴出兵,我們又在幷州讓出了十萬畝土地給他們做牧場……綜上,今年秋收的時候,國家的收入總體大概要少一成。”

“哎……”當了皇帝從未開心過的司馬炎,這一年才三十二歲,可是兩鬢都開始出現白髮了:“現在國家糧食庫存有多少啊?”

“回陛下,除去增撥給關中、荊州前後五百萬石糧食之外,關東這邊,洛陽、許昌的糧庫還有四百萬石存糧。鄴城有一百五十萬石。下邳有二百萬石。加上其他各郡郡治所在的庫存,一共是八百三十萬石。”

“關中和荊州軍團的存糧如果現在停止增加,他們能維持多久?”

“呃……光是供應軍隊,一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節約點兩年都沒問題。但是……”

“但是?”

“但是關中今年春天大旱,當地官員報告,今年關中春耕翻土的時候全是揚塵,種子播下去之後難生秧苗。估計關中今年秋天又要減收。”

“哎,外敵入侵,老天也不賞臉。這……”

下面的話司馬炎不說了,做大臣的也沒法接:按照天人感應學說,老天爺這麼不給你面子,不就是說晉國這個國家他老人家不喜歡嗎?

所以,必須再開一個新的話題。

但是書房裡的衆人還沒來得及開口,一個身穿淺色官服的低級官員就匆匆的彎腰趨步而來:“陛下,琅琊王急報!”

聽到這五個字的司馬炎一個腳步不穩,差點就摔倒了。

琅琊王司馬伷,這會兒坐鎮壽春,是晉帝國的揚州兵團司令官,他的急報意味着什麼,還用問嗎?!

果然,打開奏表,一股焦慮不安的情緒就撲面而來:“臣伷急報陛下,三月二十日,東吳江北三郡突然涌入大量士兵。同時無數重車亦自江南登船,於江北卸下。揚州之進奏曹拼死打探,探明重車所載皆爲糧草。我朝置於東吳朝堂之暗子亦已證實,東吳僞朝已經達成定議,將於四月十日出兵入寇!臣忝爲鎮南大將軍,坐鎮國家之東南,若吳寇來犯,定然奮戰到底。然,揚州兵團,滿員只有八萬餘人,後方青徐軍團已經全部抽調,故而有後繼無力之感。而據進奏曹消息,吳寇此次發兵不下二十萬,如此事爲實,則臣無半點勝算……懇請陛下早日調發中軍來援,臣伷泣血叩首!”

雖然早有預感,不過內心多少存了一點希望。但是現在,希望破滅了。

說起來,漢、吳兩國雖爲同盟,但以前對曹魏作戰的時候,很少有同時入場作戰的。究其原因,蜀漢方面是國力弱小,經不起長期的消耗戰。東吳方面則是世家太扯後腿。一般情況都是蜀漢這邊都撤兵了,東吳方面還沒有準備好。這樣的時間差,足夠曹魏中軍打完這頭再去按另一頭。更不用說蜀漢方面自從諸葛亮去世後,國力迅速衰落,姜維的北伐基本都是雍涼兵團就可以擋住,極少驚動洛陽中軍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蜀漢的持久力明顯增強,東吳的執行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昔年諸葛亮和孫權一直夢寐以求的局面終於出現:雙方同時投入重兵,讓北方的中原政權顧此失彼!

“哎……”長嘆了一口氣,司馬炎頹然的坐下:“都議一議吧,吳狗入侵,如何應對?”

短暫的沉默後,裴秀站了出來:“陛下,吳狗入侵,決然不會是揚州這一路。荊州那邊也一樣會有軍情,想來奏報之日,就在最近幾天。”

“嗯。”對這個問題大家都沒有疑問,司馬炎緩緩點頭道:“尚書令請接着說下去。”

“謝陛下。陛下,荊州方面,雖然兵力較少,但是有玄衝(王渾)、叔子(羊祜)在。我料吳狗必無所作爲。但爲求穩妥,陛下可下旨在上庸的大將軍,讓他暫緩清剿魏逆餘黨,先率軍後撤到南鄉郡的筑陽。這個地方交通便利,既能鎖住上庸三郡的出口,也能對襄陽及時進行支援。如此,可保襄陽無虞。而只要襄陽不丟,吳狗是不敢繼續北進的。”

“准奏!茂先,立即給大將軍擬旨。就按尚書令說的辦。”

“遵旨!”

“尚書令,如此,荊州算是穩住了,但是揚州呢?朕雖然不知兵,但也清楚那裡纔是吳狗的主攻方向。”

“陛下所言精當。陛下,揚州的兵力雖然只有八萬,但淮南一線,我大晉的堅城要塞可謂密佈無數。吳狗的國力,頂天投入二十萬人,就這點人,想要一個個要塞的敲下來再北進,是決然不夠的。所以吳狗的方略無非是蝟集重兵攻擊合肥。我大晉現在西線尚未打開局面,故而在東線只能以防守爲主。所以正好用合肥堅城,來消耗敵人的銳氣。故而陛下只要一員善守之將坐鎮合肥,當可高枕無憂!”

“尚書令可有人選?”

“有!平北將軍,幽州刺史衛灌衛伯玉。此人雖然跟隨鍾會伐蜀大敗而還。但戰敗之責主要不在其人,而且衛伯玉這些年在北境,恩威並施,使得北方的鮮卑始終不能對我大晉造成威脅。有此人坐鎮合肥,只要糧食足夠,可保合肥兩年無虞!”

“善,茂先,立刻按照尚書令的意思再擬旨意。嗯,尚書令,請繼續。”

“陛下,守城第一要務,就是不能單純死守。要讓守城將士心存希望。也就是說,固守的城池外面一定要有一支有力的援軍時刻待命。比如玄衝守襄陽,旁邊就有大將軍的部隊呼應。所以伯玉守合肥,陛下也應該派遣一員猛將,率領精銳騎兵駐紮在合肥旁邊。如此,合肥守軍的士氣纔會不墜,才能長期堅持。”

“善於統帥騎兵的猛將啊……尚書令可有人選?”

“有的。陛下,臣舉薦東光孟觀孟叔時領兵,此子雖然去年纔剛剛加冠,但兵法韜略乃至武藝,無一不是上上之選!”

“呵呵呵,孟家的虎子啊。此人朕也是知曉的。善,那就派他去吧。嗯,洛陽中軍抽調一萬騎兵給他應該夠了吧?”

“足夠了!”

“善!”剛纔咋然一聽到東吳即將入侵的消息,司馬炎差點沒哭出來。可是這會兒聽裴秀這麼一分析,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嘛?洛陽這邊只需要投入一萬援軍就夠了?

“呃……尚書令,洛陽這邊真的只需要一萬援軍就夠了?需知西蜀那邊十二萬人,我方前後投入兵力二十五六萬,即便如此仍然讓蜀賊囂張一時。可這吳狗,到底是可以動員二十萬以上兵力的國家,如此應對,會不會有些託大?”

“呵呵呵,陛下不必擔心。蜀賊和吳狗完全不同。於蜀賊而言,不拿下雍涼,則遲早是坐困而亡。所以蜀賊入寇是爲了求生存。而吳狗呢?其轄下地廣人稀,那裡的世家、大臣主要想的就是如何佔據更多的土地和更多的人口。寇犯我大晉和搶佔無主良田比起來,顯然是後者要輕鬆得多。所以吳狗的入寇,更多的是東吳僞帝的個人意願。這個問題不解決,不管東吳的僞帝多麼勵精圖治,吳狗的戰鬥力都不值一提。所以陛下,即便吳狗來勢洶洶,其實也不必過於擔憂。”

“善!那就按照尚書令的意見辦吧。嗯,尚書令還有什麼要說的?”

司馬炎這句話出口後,裴秀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狠狠一咬牙:“陛下,臣請陛下明確權責。現在,關中有大司馬和義陽王,雖然陛下明確指示大司馬總掌關中,但現在大司馬手下的直轄兵力卻不足義陽王三分之一。此外荊州有大將軍和汝南王。揚州那邊,衛伯玉去了之後如何與琅琊王相處。這些,陛下都要早作決斷!”

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四三七章 會戰之前奏(三)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範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五三六章 橫掃如卷席(十一)(爲書友“一串很長數字ID的書友”加更)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五一三章 碾壓的快感(四)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壯士(六)第四八二章 洛陽是雒陽(十)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五一零章 碾壓的快感(一)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五八章 郿縣防禦戰(三)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五三九章 漢室已復興第一零一章 鄧艾的決心(二)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六十章 請放馬過來(一)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四三七章 會戰之前奏(三)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二八四章 關中大決戰(九)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
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四三七章 會戰之前奏(三)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範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五三六章 橫掃如卷席(十一)(爲書友“一串很長數字ID的書友”加更)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五一三章 碾壓的快感(四)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壯士(六)第四八二章 洛陽是雒陽(十)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五一零章 碾壓的快感(一)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五八章 郿縣防禦戰(三)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五三九章 漢室已復興第一零一章 鄧艾的決心(二)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六十章 請放馬過來(一)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四三七章 會戰之前奏(三)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二八四章 關中大決戰(九)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