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

曹魏餘脈在魏興郡揚旗,對於晉國中央來說,是沒得選擇的:必須出兵將其鎮壓!

晉吳兩國,都不是穿越者執政的季漢。兩國的統治者從內心深處都不認爲普通百姓是國家的倚仗,也認識不到泥腿子們的力量。所以,當關彝力排衆議,在六年前藉着查處貪官的契機,派出司聞使在季漢各個主要縣城展開宣講,把國內外大事進行通報的時候。兩國統治者都對其舉動報以鄙視和嘲笑:到底是棗販子出身的下賤胚,完全不懂禮法。居然妄想跟泥腿子講道理。

可是現在這種局面下,司馬炎才明白,這宣講,其實是有好處的。

對於關彝來說,由於實行大規模宣講,所以季漢全國的輿論權不屬於世家,而是屬於大司馬府。就這次曹魏揚旗事件,關彝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向雍涼益三州百姓承認:是,以前曹魏篡了漢,現在我們卻支持曹魏的餘脈稱王。爲什麼呢,此一時彼一時嘛。我們現在最大的敵人是晉國,能夠威脅我們大漢生存的也只有晉國。誰能給晉國添麻煩,我們就支持誰。要不然,等着晉國積聚好了力量來消滅我們麼?晉國消滅了大漢,你們這些老百姓有什麼好?三十稅一的政策變爲五十畝徵稅上限,未成年人的算賦口賦要加收,貪官污吏土豪劣紳要來欺壓你們,九品中正制迴歸,你們將永世爲奴……所以啊,我們不能讓晉國消滅我們,我們要不斷給晉國找麻煩。

這麼一套宣傳堅持不懈的四五年搞下來,至少益州的老百姓們早就對大司馬府有了盲從心理。而晉國則被徹底妖魔化了。所以,這一次季漢政府一改以前把曹魏描述爲十惡不赦的篡逆賊子的風向,反而公開的第一個承認了魏王國。季漢的百姓們一點都不覺得難以接受。

至於季漢政府內部,肯定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官員,或者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還是大罵關彝毫無原則毫無底線。不過他們的聲音,誰關心?又有多少人能聽得見?

但是同樣的問題到了晉國,那就完全不同了。

晉國的百姓們只是負責耕田繳稅,保障老爺們醉生夢死的牲畜而已。他們又聽不懂人話,發不出人言。所以也不會對任何事情發表意見。

能夠稱之爲人的,只能是晉國的士大夫們。

而晉國的士大夫分三種。

其一,沒事吃吃五石散,閒了就清談。說起來,當年李密出使洛陽,大談了一陣“貴無論”。此時的清談名士們,清一色的偏向貴無——不講實務,講實務的都是賤人。所以啊,曹魏揚旗不揚旗關我們屁事?俗!還是來選選今天清談的話題吧。

其二,張口忠孝,閉口節義的僞君子。這些人在聽到曹魏揚旗後是喊打喊殺聲最大的。

其三,實用主義者。裴秀、賈充、杜預、馬隆等人都是。在這些人看來,曹悌稱不稱王,也只能盤踞在上庸三郡。因爲那裡羣山起伏,所以曹悌不稱王晉國要剿滅也很難。同樣因爲那裡地瘠民貧,曹悌稱王了他也打不出來。所以,最好是別理他——國家在雍涼大敗纔剛剛過去一年,我們還有很多正事要去辦呢!

而這羣實用主義者,現在掌控了晉帝國的行政權、財權、軍權乃至情報權。所以,雖然那羣僞君子們叫嚷的聲音很大,但單要壓制這羣傢伙,還是不太難的。

可惜,晉國和很多王朝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的宗室力量非常強大!

前年和去年那場大戰,因爲司馬望鈍兵不前貽誤戰機,因爲司馬亮胡亂指揮導致襄陽失守。所以那時候司馬炎一口氣把所有坐鎮地方的親王全部召回,宗室們沒敢吭聲:那時候他們也怕萬一在戰場上到處失敗,晉國一下子就這麼滅了怎麼辦。

但是現在時間過去了一年,擁有大量地盤和人口的宗室們不滿意了:怎麼回事啊,這個國家到底是姓司馬還是姓牛啊?我們這些風姿綽約,才華橫溢的宗室們怎麼能長期靠邊站呢?

這次曹魏揚旗事件消息一傳開,宗室們,尤其是宗室裡的年輕人們,全都興奮起來了:出兵!討平叛逆!既是身爲司馬家的一員必須要盡的責任,也是抓兵拿權的好時機!

趙王司馬倫爲首,義陽王、汝南王、平原王、琅琊王等等,數十位親王集體上書,要求朝廷發動大軍討伐叛逆,非如此不能顯示晉帝國之正朔。如此強大的壓力,輕而易舉的摧毀了裴秀等人想把這件事壓下來的一切努力。

所以,在緊接着召開的大朝會上,根本沒有討論要不要出兵的問題。

“陛下,叛逆曹悌從鄴城潛逃,乃是臣監管不嚴。故而臣深感責任重大,願意戴罪立功。請陛下給臣五千兵馬,臣去上庸將那叛逆擒來,交由陛下發落!”

作爲司馬懿的小兒子,司馬倫從小不需要像他的哥哥那樣爲了將來支撐司馬家而揹負太多責任。加之他成長的時候司馬懿的健康已經完全垮了,根本沒多少精力來教育他。所以這位趙王爺的性格一直都非常輕佻。這一次,居然以自己辦事不力爲藉口,直接找自己的侄兒要統帥權了。

“趙王且住口。”自己的這位九叔是個什麼樣,登基以來連受挫折的司馬炎其實心裡是很清楚的。他無論如何都不會讓這個叔叔做統帥。但是呢,宗室渴望重掌兵權的要求他心裡也是清楚的。所以,這個時候他罕見的對着司馬攸開了口。

“齊王乃是天下兵馬大元帥,這次出兵,何人適合統兵?齊王可有人選?”

“陛下,魏逆揚旗,乃是影響國本的大事。臣願親自統兵前往。”

“誒,齊王在洛陽協助朕處理國事,朕片刻離不得齊王。所以齊王親自掛帥的事情,就不要再說了。”

哎,自己這位哥哥看來還是對自己深具戒心啊。可是除了自己,這司馬家還有誰適合統兵呢?

司馬孚麼?老人家已經九十高齡了,這會就天天窩在家裡等死,朝都上不了。司馬望麼?這位近些年身體也是極爲不好的,這會兒站在朝堂上也就比死人多一口氣而已。怎麼上陣?

可是除了這兩位,司馬家就真的沒有能打的了啊!相對而言,司馬攸對自己倒是信心多一些:我深知自己不善兵事,若是我來領兵,我就找一個大將做副手,然後給他做好後勤保障就行。我去的話,總比那些自視甚高其實毫不知兵,專權瞎指揮的愚蠢王爺要好吧!

但是,司馬攸心裡也很清楚:第一,宗室要重新拿權的反彈是如此的強烈,再加上這次平叛是所謂的國本之爭。所以統帥這個人選無論如何得姓司馬。第二,司馬炎同樣也不肯派趙王司馬倫。這個時候讓自己出來推薦人選,其實就是讓自己去得罪司馬倫的。

長嘆了一口氣,司馬攸對着司馬炎躬身:“啓奏陛下,臣舉薦汝陰王司馬駿擔任討逆統帥。”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刻響起了一陣嗡嗡的議論聲。

汝陰王司馬駿,乃是司馬懿第七子。這位王爺的母親是司馬懿的寵妾伏夫人。他小時候是個神童,開慧極早。長大後因爲司馬家已經掌控了曹魏大權,所以他身上的職務也很多。也兼任過不少軍職。但是這些軍職基本上都是內地州郡的虛銜,概而言之,他沒上過真正的戰場。

其實呢,主要是穿越者改變了歷史。這位司馬駿在歷史本位面還是有一定軍功的:禿髮鮮卑叛亂,第一次被鎮壓下去,是文鴦出手。而在文鴦身後爲其遮風擋雨的,就是這位司馬駿。在唐代修的《晉書》裡,房玄齡把西晉宗室一陣狂批,只認可了三個人,其中就有司馬駿。

總而言之,這位王爺名聲極好,只是欠缺實際經驗。所以大家對司馬攸的這個推薦,有些遊移不定。

“呵呵呵,齊王總是能爲朕分憂啊。如此,七叔,可能擔當此任?”

“臣願爲陛下效力,赴上庸討伐叛逆。只是臣多年來雖然擔任過不少武職,但從未真正上過戰場。所以還請陛下拔下一位經年老將,爲臣參贊謀劃。”

“嗯,七叔這點說得好。那麼,諸位臣工,你們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三零五章 戰後的餘波(五)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二六八章 決戰的序幕(一)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五十八章 幕後的交易(一)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一五二章 戰爭與和平(八)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二九四章 晉國有新銳(三)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壯士(一)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三零零章 異族的未來(三)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一七零章 殺完給顆糖第四八二章 洛陽是雒陽(十)第五十八章 幕後的交易(一)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變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三五一章 一路向西行(六)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
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三零五章 戰後的餘波(五)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二六八章 決戰的序幕(一)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五十八章 幕後的交易(一)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一五二章 戰爭與和平(八)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二九四章 晉國有新銳(三)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壯士(一)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三零零章 異族的未來(三)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一七零章 殺完給顆糖第四八二章 洛陽是雒陽(十)第五十八章 幕後的交易(一)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變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三五一章 一路向西行(六)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