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

季漢歸元三年(274)十一月下旬,在被徐州任所上的衛灌多次寫信催促後,衛密帶着自己的四個弟弟,磨磨蹭蹭的來到了長安。

所謂磨蹭,倒不是故意走得很慢。而是不得不走慢一點——牛車嘛。

從過了華陰開始,這一隊牛車就不斷的引來路人側目:沒得辦法,由於關大司馬的帶頭示範,益雍涼三州的男人出門辦事,要麼騎馬,要麼步行。便是貴族高官的女眷出行,至少也是坐的馬車。而牛車這個東西?除了前些日子司馬家的人來長安朝拜時用過,後面就沒有看到了。而且當時司馬家的隊伍太過於龐大,季漢的士兵又一直在外側監護,根本無法圍觀。所以,這一次衛家子弟的西進,就遭到了關西人的強勢圍觀。

在關西老農的眼裡,牛這麼一身力氣,拿來耕地纔是正途。拉車?那麼慢的速度,走路都差不多了!所以,一路行來,不長的路途上,衛家的車隊遭到了各種恥笑。

“哎喲,關東的那些傢伙原來就是這樣的德性啊。”

“哈哈哈,以前宣講的先生說關東的世家子弟皮薄骨脆,受不得顛簸,出門只能坐牛車。我原本還半信半疑的,現在,哈哈哈哈~~~”

“哼,你這傢伙。宣講先生什麼時候欺騙過我等?”

“嗯,那是,那是啊。”

一開始,有人嘲笑衛家車隊的時候,衛家五子裡年齡最小的衛裔還要打開車窗和外面的百姓爭辯幾句。可是關西的百姓好像和關東的那些看到牛車就滿臉豔羨卻又躲得很開泥腿子完全不一樣。他們非但沒有面對貴人的畏懼感,反而顯得及其彪悍。

也是,皇帝都經常下來和俺們一起割麥,你一個關東世家子算個啥?

所以身嬌體軟的衛裔,其嬌嫩而又微弱的聲音很快就淹沒在了關西大嬸們無盡的嘲笑中。

“呼~~總算是到了長安城了,那些野外的愚夫愚婦,真真是無可理喻!咦?來接我們的人呢?安奴那個臭小子呢?左右,你們可事先通傳了嗎?”

“回稟少主,在下早在五天前就到了長安,並見到了姑爺。姑爺親口答應來此迎接的。”

“姑爺?別叫得那麼親熱。小妹還沒和這廝完婚呢!而且就憑他今日這個態度……哼!”

作爲定了親事的兩家人,加上衛家五子的入學手續又是關彝特批的。所以,衛家五子來到長安後,理所當然的應該由關家接待。衛家對此進行了通傳,關家也派出了關輝前來迎接。

但是問題在於:衛家五子的行程實在太慢,按照關輝的計算,衛家的人早在三天前就該到了。結果他來等了兩天,對方居然還沒有到:關二少現在還是龍首原學院的學生,這會兒正是期末考的時候。可沒有那麼多時間來浪費。

於是關二少直接閃人了,臨走前給城門的值守留了話:衛家的人到了就安排一下,然後小爺接到消息後馬上過來。

至於如何辨識衛家的人,嗨!牛車啊,而且是裝飾很豪華的牛車!

這當然算是公權私用,不過關家的少爺們總體而言都很自律,對下人什麼的很是客氣。而且關二少很是知情識趣的先給了城門值守通傳費。所以,這事兒就這麼談定了。

於是,就在衛家的少爺們發脾氣的時候,一個右手完整,左手明顯短了一截的殘軍就笑呵呵的迎了上來:“敢問諸位貴人,可是衛家的公子?”

“正是,你是?”

“哦哦,在下黃三,乃是這長安城東門值守。今日早晨剛剛下值,受我大司馬家二公子之命,在此等候多時了。”

關安奴,你也太過分了。居然派個守大門的殘疾人來迎接我們!

不過,衛密到底是三十多歲,而且在晉國的官場上摸爬打滾了好些年的中年人。所以這會兒也沒有爆發:“如此,就請勞煩你帶我們去關府吧。”

“諾,在下領命,貴人們請隨我來。”

黃三在前面領路,衛家人的車隊跟着進了長安城。

此時的長安,由於政治地位的改變,已經不再僅僅是魏晉時期的西部軍事重鎮了。作爲季漢的首都,他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貨物。更爲特異的是,由於季漢打通了西域和泰西的交通,所以此時的長安城內,便是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和黑髮粗壯的羅馬人也是不稀罕的。

不過,到底是商業發展還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因此關彝對於這座城市的管理,模仿了後世唐朝長安城的做法:商業買賣只能固定在某一區域進行。所以衛家兄弟入城後,雖說覺得人羣密度很高,但是倒也沒有感受到喧譁嘈雜。

坐在牛車上,衛家五兄弟很是高興的發現:長安城裡的居民果然素質要高得多。因爲一路行來,投向他們這一隊的目光,或許一開始是有些奇怪的,但要不了多久,馬上就變得極爲尊敬。更有那些路過的軍人朝着他們微微的彎腰。

“嘿,大兄,到底這長安是大城啊。看到我們的行伍,也知道咱們不是一般人。”

“哎~~”長嘆了一口氣,衛密轉過頭來對着衛裔道:“五弟,你真的看清楚情況了嗎?”

“怎麼?”

“這些路人不是在對着我們行禮,而是前面的那個黃三啊。”

“這?這怎麼可能?”

“哎,罷了,停車。”

牛車停穩之後,衛密下車,對着黃三施了一禮。

“貴人這是何意?”

“敢問這位兄臺,我們一路行來,爲何路人們大多都對你行禮?”

“哦,您問這個啊。那是因爲我胸前的勳章吧。”

“勳章?”

“然也,我家大司馬一個多月前上奏陛下,建立勳章制度。我是第一批授勳的。”

“勳章之事,朝廷的邸報上倒是說過。可惜在下沒有過多關注。呃,敢問兄臺現在胸口上彆着的就是勳章麼?”

“然也,喏,貴人請看。俺胸前是兩枚勳章。一枚是五級大漢勳章,這個不算什麼,只要是爲國效命導致殘疾的,都可以拿到一枚。所以現在我大漢國內能夠佩戴此種勳章的,起碼不下三五萬人。喏,貴人請看您的左前方,就有一位戴着五級大漢勳章的殘軍。”

順着黃三的手指,衛密朝前看去,果然發現一名少了一條腿,杵着柺杖仍然快速前行的青年男子。

“此人好像胸前只佩戴了一枚勳章?”

“哈哈,貴人眼力不錯。”說到這裡黃三臉上的神色變得豐富起來,他稍稍的靠近了衛密一點,壓低了聲音說道:“只有五級大漢勳章的人,一般都是新兵蛋子,剛上戰場還沒來得及立下戰功就被敵人給弄殘了……這和我們可不一樣。”

“呵呵,那黃兄弟這另外一枚勳章?”

“哈哈,這可是二級伯約勳章啊!目前大漢上下,能夠拿到這種勳章的,可不會超過一百人!”

“黃兄弟果然不是一般人,敢問,要如何才能拿到這種勳章呢?”

“大司馬令裡寫得很清楚的,做將軍的,能夠順利達成戰略目標,同時本方損失不到對方五成的。或者以不足敵人一半兵力仍然達成目標的,可以拿到三級伯約勳章。在此之上,殲滅敵人而不是擊潰敵人,且損失不足對方三成的,二級伯約勳章。而我們做士兵的就比較單純了,數人頭唄。二十級以上,三級伯約。五十級以上,二級伯約……”

當黃三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不自覺的帶上了以前在戰場上一往無前的殺氣。搞得原本和他站得很近的衛密不自覺的倒退了兩三步。

真是丟人啊!居然被這麼一個下人給弄得差點跪了。

“黃兄弟,這勳章有什麼好處麼?”

“好處?當然有啊,這一路行來,貴人不都看見了麼?”

“呃,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有什麼錢糧、俸祿方面的好處麼?”

“怎麼可能?俺從軍的時候,朝廷給了安家費。殘廢了退伍,給了遣散費。還負責給俺找了一份活計。這勳章只是過去的榮譽證明,怎麼能拿來掙錢?這位貴人,俺現在覺得挺好啊,走到哪裡都有人尊重。當然,俺做事也得更認真一點,不然可對不起胸前的這兩枚勳章!”

“原來如此……”長嘆了一口氣,衛密擡起頭望向了長安的天空:“沒想到關西才被大漢拿下不過六七年,這裡的民風變化居然如此之明顯。看來,這一次到長安來遊學,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呢。”

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三八三章 進擊的關索(三)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二四三章 街亭爭奪戰(三)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三四二章 國家的未來(四)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一一一章 魂壯綿竹關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三四四章 五原的商路(二)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一一一章 魂壯綿竹關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五一零章 碾壓的快感(一)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初陣(三)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一五二章 戰爭與和平(八)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二二九章 晉國的太子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
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三八三章 進擊的關索(三)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二四三章 街亭爭奪戰(三)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三四二章 國家的未來(四)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一一一章 魂壯綿竹關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三四四章 五原的商路(二)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一一一章 魂壯綿竹關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五一零章 碾壓的快感(一)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初陣(三)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一五二章 戰爭與和平(八)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二二九章 晉國的太子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