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兩儀之理

4.兩儀之理

“水火匡廓圖”或“三五至‘精’圖”,也是值得分析的。後兩圖傳爲五代彭曉爲詮釋《周易參同契》而畫的圖,而經查《正統道藏》,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中並沒有這兩幅圖,而只有一幅“明鏡圖”。

退一步說即使彭曉作過這兩幅圖甚至哪怕《參同契》中就有這兩幅圖,也不能斷定它就是太極圖的源頭,其道理同上述一樣,從這兩幅圖的圖形上看不出可以推衍出太極圖的痕跡,但卻有思想淵源關係。《參同契》首章說:“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特別強調坎離,坎離爲日月、日月爲“易”。坎爲‘陰’中有陽,離爲陽中有‘陰’。“水火匡廓圖”正是對坎(水)離(火)二卦的形象表示。

這種‘陰’陽相合,‘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消長流變的思想不正是太極圖的基本思想嗎?從袁桷等人所敘流傳譜系看,太極圖道教是很有關係的。武夷君白‘玉’蟾是道教內丹派南宗第五祖,“蜀之隱者”可能就是蜀中道士。

思想上的淵源關係並不等同於圖形上的淵源關係。看來要考察太極圖源自於什麼圖是很困難的事。

真正的太極圖應當是內爲‘陰’陽魚互糾圖案、外爲八卦或六十四卦環形圖案。至於陳摶所傳的“龍圖”、“先天圖”是不是這種圖形,已無法考證。

因而難以判斷陳摶就是作此圖的第一人。薛翁、蜀之隱者是否作此圖,同樣無考。檢索現存文獻資料,發現最早的一張太極圖在南宋張行成的《翼玄》中。

張行成,生卒年不詳,約生活於公元十二世紀,紹興(113l~1137)進士,乾道二年(1166)向皇上進呈易學七書,其中《翼玄》即載有此圖。

今人郭或先生在《周易研究》1995年第4期發表《易先天圖--渾天象非張行成之圖》,其理由有四點:(1)張行成的“太極觀是具體的六爻卦,是形而下的。”“與後來朱熹、蔡元定以《先天圖》環中之‘中間虛者`爲太極的宇宙論是不同的”。(2)洪邁沒有提及,朱熹也沒有評論。(3)邵雍並不以渾天術言天。(4)《翼玄》是註釋《太玄》的,“用以明三元符號系統《太玄》的書中,又怎能有此二元符號系統的圖呢?”

第一,無論是“形而上”太極觀還是“形而下”太極觀,與‘陰’陽魚太極圖都沒有直接關係,郭氏說:張行成“既不以先天圖中間虛處爲太極,就不會有此《易先天圖渾天象》之圖”。真不知這兩者之間有何關係?‘陰’陽魚太極圖中間並不是虛處,而恰恰是實處(由黑白兩‘色’‘交’互構成),如按郭氏的說法,恰是“形而下”,由“形而下”的太極觀演變出“形而下”的圖形不是更自然、合理嗎?倒是“中間爲虛處”的所謂“形而上”太極觀只能派生出空心圓太極圖,而難以派生出“‘陰’陽魚‘交’互”這種“形而下”太極圖。

шшш⊙ ttκΛ n⊙ ¢O 第二,說掌管國史圖書的洪邁如果見到‘陰’陽魚太極圖就不會以黑白半圓表示兩儀(“六十四卦生自兩儀圖”)。這種推測是沒有說服力的。無論洪邁是否看見‘陰’陽魚圖,都沒有理由強迫他不許採用黑白半圓太極圖,他可以不喜歡‘陰’陽魚圖而更偏愛黑白半圓圖。事實上,當時大多數人都是偏愛黑白半圓太極圖的,因爲它簡單明快地表示了太極生兩儀之理。

如朱熹評論:“龜山取一張紙,畫個圈子,用墨塗其半,雲:這便是《易》。此說極好!《易》只是一‘陰’一陽,做出許多般樣。”(《朱子語類》卷六十五)“圖左一邊屬陽,右一邊屬‘陰’”。(同上)再說朱夫子無論怎樣“博學多識”,也可能有未見到的東西。以此作爲論據是站不住腳的。

而事實上紹熙四年(1193年)朱熹託蔡元定入蜀尋找易圖,蔡從蜀之隱者手中求得三圖後,可能給朱熹看過,因爲慶元二年(1196年)朱熹在給蔡季通的信中說:“前日所說磨崖刻河、洛、先天諸圖,適見甘君說閣皁山中新營‘精’舍處,有石如削,似可鐫刻,亦告以一本付之。‘先天`須刻卦印印之,乃佳。......三圖須作篆,乃有古意,便當遣人送伯謨處也。”(《朱文公文集續集》卷二《答蔡季通書》六十、六十一)這裡說的“先天”圖很可能就是這張“先天太極圖”(外套六十四卦的‘陰’陽魚圖)。可是到了次年(慶元三年,1197年)刻在閣皁山的圖都只有“河圖”、“洛書”兩幅。

第791章 燒旗香第143章 萬噸支柱第18章 湖底生靈第585章 黑棺約體第660章 磊棺三石第174章 變顏龍怒第13章 枝魚本性第591章 “嘎拉哈”第570章 吧嗒蟲子第670章 墳地霧繞第473章 北方南色第129章 亮珍珠扣第416章 四指皮兵第758章 大妃殉葬第358章 探棺意外第580章 巫師索杆第172章 日月同輝第139章 翻轉千沙第645章 辭靈之飯第674章 封底銅鐘第894章 焦四之盜第555章 九套之棺第40章 奇門遁形第360章 聯兵攻城第880章 十八鑲第423章 萬指紋牆第850章 靈魂等級第77章 遁移之術第424章 金沙覆頂第717章 鼓棺人皮第298章 棼布毀棺第371章 布人入棺第305章 珂棺黑骨第131章 絕色雙橋第447章 蟲子曲道第622章 克溫門神第311章 暗室族長第140章 九宮之術第305章 珂棺黑骨第562章 掌上單梅第161章 藍光繞岸第674章 封底銅鐘第761章 《推背圖》第715章 圈棺掛葬第789章 伊都幹第773章 七重九鼎第585章 黑棺約體第415章 七孔七星第97章 媚女手中刀第399章 扁蟲降頭第403章 復入祖陵第203章 尋天之邊第371章 布人入棺第80章 紅幔漆牀第765章 君臣出狩第439章 美人魚菜第686章 六個聚合第421章 魚膏爲燭第552章 七線蟲洞第603章 梯棺倒蓋第433章 鉗剪椴椅第26章 一逝石階第418章 沙粒懸板第97章 媚女手中刀第676章 天書無解第160章 水鹿水珠第439章 美人魚菜第899章 鬼神皆避第698章 亡失馬駝第817章 倒金字塔第433章 鉗剪椴椅第703章 有香火情第573章 狂控狸貓第489章 仿湖仿村第127章 鈕釦排釘第457章 七獸之威第498章 陰書陽傳第110章 天機天緣第901章 青色滿雕第663章 崇煥之道第319章 廣陵奪命第437章 韃靼披綠第337章 契城契計第512章 骨結動物第841章 真虛妄第427章 金光大道第555章 九套之棺第342章 屍布跑位第18章 湖底生靈第465章 光刀光羽第86章 圈形線藍光第15章 湖底城堡第112章 陰陽二心第488章 人石成狗第413章 坑陵千旗第190章 通道折孔第92章 青壁古鉢第456章 七角七獸第96章 陰陽刀相割第232章 天火降罪
第791章 燒旗香第143章 萬噸支柱第18章 湖底生靈第585章 黑棺約體第660章 磊棺三石第174章 變顏龍怒第13章 枝魚本性第591章 “嘎拉哈”第570章 吧嗒蟲子第670章 墳地霧繞第473章 北方南色第129章 亮珍珠扣第416章 四指皮兵第758章 大妃殉葬第358章 探棺意外第580章 巫師索杆第172章 日月同輝第139章 翻轉千沙第645章 辭靈之飯第674章 封底銅鐘第894章 焦四之盜第555章 九套之棺第40章 奇門遁形第360章 聯兵攻城第880章 十八鑲第423章 萬指紋牆第850章 靈魂等級第77章 遁移之術第424章 金沙覆頂第717章 鼓棺人皮第298章 棼布毀棺第371章 布人入棺第305章 珂棺黑骨第131章 絕色雙橋第447章 蟲子曲道第622章 克溫門神第311章 暗室族長第140章 九宮之術第305章 珂棺黑骨第562章 掌上單梅第161章 藍光繞岸第674章 封底銅鐘第761章 《推背圖》第715章 圈棺掛葬第789章 伊都幹第773章 七重九鼎第585章 黑棺約體第415章 七孔七星第97章 媚女手中刀第399章 扁蟲降頭第403章 復入祖陵第203章 尋天之邊第371章 布人入棺第80章 紅幔漆牀第765章 君臣出狩第439章 美人魚菜第686章 六個聚合第421章 魚膏爲燭第552章 七線蟲洞第603章 梯棺倒蓋第433章 鉗剪椴椅第26章 一逝石階第418章 沙粒懸板第97章 媚女手中刀第676章 天書無解第160章 水鹿水珠第439章 美人魚菜第899章 鬼神皆避第698章 亡失馬駝第817章 倒金字塔第433章 鉗剪椴椅第703章 有香火情第573章 狂控狸貓第489章 仿湖仿村第127章 鈕釦排釘第457章 七獸之威第498章 陰書陽傳第110章 天機天緣第901章 青色滿雕第663章 崇煥之道第319章 廣陵奪命第437章 韃靼披綠第337章 契城契計第512章 骨結動物第841章 真虛妄第427章 金光大道第555章 九套之棺第342章 屍布跑位第18章 湖底生靈第465章 光刀光羽第86章 圈形線藍光第15章 湖底城堡第112章 陰陽二心第488章 人石成狗第413章 坑陵千旗第190章 通道折孔第92章 青壁古鉢第456章 七角七獸第96章 陰陽刀相割第232章 天火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