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王圖霸業】

大梁的官制在前魏的基礎上有所改動,通過林清源在立國前夕的費心籌謀,以及在他過世之後高祖皇帝的調整,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文武百官互相制衡的體系。令

西府軍事院主官爲兩位軍機,另設三到五名知院,一般由行伍經驗豐富的武勳親貴擔任。知院的權力並不固定,如果遇到那種極爲強勢的軍機,也有可能淪爲跑腿打雜之流。

但是沒有人覺得裴越進入西府之後,也會變成這樣的角色。

以他的軍功、爵位和人脈,再加上與穀梁的親近關係,註定他只要進入西府就會擁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令人稍稍感到奇怪的是,右軍機蕭瑾並未立刻提出反對的意見,反而是穀梁主動出班奏道:「啓奏陛下,臣認爲此舉略有不妥。」

劉賢望着雙肩寬闊如山的中年男人,不禁想起開平帝臨終前的提點,便溫和地問道:「爲何?」

穀梁清了清嗓子,從容地道:「衛國公身負顯赫戰功,兼之在練兵打仗上頗有章法,足以勝任軍中任何一座大營主帥的位置。只不過,軍事院執掌國朝軍務,每一條政令都可能對全局產生長遠的影響,因此既需要主政者通曉各地軍情,也應選擇老成持重之輩,後者尤爲重要。」

這番話合情合理,裴越終究太過年輕,而且從他過往的履歷來看,他不像是那種爲了大局可以忍氣吞聲的性格。這樣的人坐鎮一座大營或許無礙,但要是讓他執掌統領大梁百萬雄兵的軍事院,稍有疏忽都會釀成極爲嚴重的後果。令

放眼滿朝文武,敢於當面說裴越資歷不夠還需要磨礪的人委實不多。

劉賢漸漸琢磨出一些意味,隨即微笑道:「谷軍機,你誤會了。」

穀梁微微一怔,縱然頃刻間便明白這句話的深意,他仍舊有些不太適應這位新君的行事風格。

何爲誤會?

穀梁之所以要當衆駁裴越的面子,當然不是嫉妒自己的女婿,而是從劉賢之前的大肆封賞中,逐漸感知到捧殺的危險。他知道劉賢被立爲太子離不開裴越的襄助,但這份交情究竟有多深厚,恐怕只有劉賢自己心裡清楚。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自然是人人豔羨的盛況,可是這種情況難以持久,而且一旦出事就會成爲衆矢之的。

但劉賢用這句簡單又直白的話告訴穀梁,

他不斷給裴越增加權力並非是要捧殺,而是真心實意想要讓他有足夠的權力實現胸中抱負。令

他緊接着說道:「朕有些話想對谷軍機和諸位卿家講明。」

羣臣無不垂首靜聽,包括裴越在內。

劉賢漸入佳境,愈發能理清自己的思路,不急不緩地道:「先皇平生最大的願望便是天下一統,朕一日不敢或忘。但是朕也知道,朝廷前兩年接連用兵,緊接着又有京營謀反一事,不論國庫還是軍中都需要時間恢復元氣,百姓亦要休養生息。朕並不着急,一切都要徐徐圖之。」

說到這兒,他微微一頓,眼神變得堅定又銳利:「但是,這不意味着朕會猶豫不決,朕要通過嘉賞衛國公讓大梁臣民知道,只要像他這樣忠心爲國矢志不移,朕便決不會虧待他!將來,大梁的疆域還會擴大,朕需要更多的人才治理國家,無論文臣武將都有一席之地!」

這番話依舊不夠含蓄,但是承天殿內的氣氛陡然一變。

這樣一來穀梁便無法再勸諫,因爲劉賢說得非常清楚,他不僅是在犒賞裴越的功勞,也是希望天下人都能明白朝廷的決心。

所謂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實現個人理想與加官進爵光耀門楣歷來都不衝突。令

有裴越這樣年少顯貴的例子存在,世人自然會更加積極地爲大梁朝廷貢獻力量。

穀梁暗歎一聲,他若是要強

行阻止劉賢的決定,豈不是與滿朝諸公及天下有識之士作對?君不見殿中很多大臣眼含熱切之色,恨不能像裴越那樣領軍征戰席捲八荒。

劉賢在說服穀梁之後,又感知到下方文武百官的激動情緒,不由得頗感欣慰。

他看向始終沉默平靜的裴越,溫言道:「衛國公,可願爲朕分憂?」

其實在穀梁開口的時候,裴越便已經明白雙方的想法,而且他想得還要更深一層。劉賢這樣做不僅是要千金買馬骨,順帶着將自己架在火堆上,還有可能是衝着穀梁而來。

他不清楚開平帝在臨終前有沒有將穀梁在刺駕一事中的角色告訴吳太后和劉賢,如今看來至少透露過一點風聲。

眼下他臉上並無異色,淡然地應道:「陛下厚愛,臣感激不盡,願爲朝廷竭盡心力。」令

劉賢喜道:「大善。」

除去新任五軍都督府大都督之外,朝堂和京營的主要職務皆已有了人選,這場朔望大朝也走向了尾聲。

文武百官喜憂不同,且大多沉浸於劉賢那番話勾勒出來的宏偉藍圖之中,故而沒有多少人在意都知侯玉最後宣讀的那道聖旨。

左庶子吳存仁擢爲翰林院侍讀學士,成爲這座被譽爲儲相之所的清貴衙門二把手。

翰林學士依舊由東府參政韓公端兼任。

吳存仁學識淵博文采斐然,起草過很多份極其重要的聖旨,譬如開平帝在遇刺之後委任輔政大臣的聖旨便是出自他的手筆。除此之外,年過三旬的他還是莫蒿禮最重視的關門弟子文道傳人,在清流文臣中擁有很大的影響力,被稱作年輕一輩中的文壇盟主。

裴越望着那位不卑不亢領旨謝恩的文臣,心中忽然隱約有種預感,在老一輩文臣逐漸凋零之後,這位吳學士極有可能成爲將來東府的掌舵人。令

從他的晉升路線便能看出,對方走的是真正的儲相之道,從翰林院修撰到詹事府太子屬官,再到如今的翰林院侍讀學士,將來即便沒有外放爲官的經歷,也只需要熬過一些歲月, 便能升任六部尚書繼而進入東府。

但是……

自己那一刀如果要砍下去,恐怕這位吳學士首當其衝。

劉賢並未察覺到裴越的神色變化,這場朔望大朝順利完成,他心中興奮與喜悅兼而有之。

他完成了吳太后交待的所有事情,並且沒有出現任何差錯,而且從文武百官的反應來看,自己那番鼓動人心的煌煌大論起到了極好的效果。

仔細思量一番,確定沒有遺漏的細節,劉賢便轉頭望向恭敬肅立的都知侯玉,後者心領神會地面向百官,高聲喊道:「退朝!」

百官恭送新君轉入後宮,而後三三兩兩地離開承天殿。令

其時,陽光明媚,風光正好。

右執政洛庭不着痕跡地看了一眼穀梁,後者微微頷首。

。:

159【姐弟】439【驚堂】1016【回望人間聽龍吟】945【一路向北】231【南下】831【天降大任】499【爭風吃醋】748【建安】926【都付笑談中】1132【北疆刀客】423【西行】1156【金剛怒目】924【玉如意】559【狩獵之術】647【俯首】826【十步一算】193【鬧事】63【酒與劍】100【破局】1007【明知山有虎】745【得時無怠】644【不瘋魔】154【輪轉】583【驕縱】212【進宮】153【後手】844【纏綿悱惻】691【仁心】1296【不瘋魔不成活】836【騎卷平崗】700【適可而止】795霧裡看花851【凜冽的少女】1210【長風破浪會有時】(六)582【盛氣凌人】152【膽大包天】285【公無渡河】317【東北偏北】(二)154【輪轉】1015【忽聞山川刀刃鳴】564【逃之夭夭】564【逃之夭夭】278【祭旗】聊聊陳希之及後續更新事宜122【籠中雀】1141【三支穿雲箭】1294【破局之道】901【裴越的力量】361【蟬鳴】869【北境之雪】829【名將之姿】210【竹樓】1096【天上的那片雲】741【事了拂衣去】690【未雨綢繆】78【念去去】620【金錯刀】668【何似在人間】(一十七)725【藏刀】210【竹樓】1249【家天下】842【定鼎之戰】(上)聊聊陳希之及後續更新事宜141【綺水之畔】394【洪流】(三)953【垂暮之年】743【紈絝子弟】915【醉中不知身是客】710【攤牌】198【月下】863【知我者】14【收徒】326【槍出如龍】1023【不破蠻族誓不還】909【不是不報】1152【世事二難全】511【撲朔迷離】1280【萬物忽驚秋】1147【迷霧中的契機】899【天地之間】204【敲竹槓】348【長歌當哭】(五)161【前奏】1166【大鵬一日同風起】42【亂紛紛】640【子欲何爲】1034【功名半紙】1045【絃動驚風雨】840【朝霞之中見紅衣】27【京都有雨】1237【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九)183【人世間】1038【投石問路】171【撥雲見日】492【帝王心術】716【班底】222【莫回頭】196【雨打風吹去】218【收官】34【武道】
159【姐弟】439【驚堂】1016【回望人間聽龍吟】945【一路向北】231【南下】831【天降大任】499【爭風吃醋】748【建安】926【都付笑談中】1132【北疆刀客】423【西行】1156【金剛怒目】924【玉如意】559【狩獵之術】647【俯首】826【十步一算】193【鬧事】63【酒與劍】100【破局】1007【明知山有虎】745【得時無怠】644【不瘋魔】154【輪轉】583【驕縱】212【進宮】153【後手】844【纏綿悱惻】691【仁心】1296【不瘋魔不成活】836【騎卷平崗】700【適可而止】795霧裡看花851【凜冽的少女】1210【長風破浪會有時】(六)582【盛氣凌人】152【膽大包天】285【公無渡河】317【東北偏北】(二)154【輪轉】1015【忽聞山川刀刃鳴】564【逃之夭夭】564【逃之夭夭】278【祭旗】聊聊陳希之及後續更新事宜122【籠中雀】1141【三支穿雲箭】1294【破局之道】901【裴越的力量】361【蟬鳴】869【北境之雪】829【名將之姿】210【竹樓】1096【天上的那片雲】741【事了拂衣去】690【未雨綢繆】78【念去去】620【金錯刀】668【何似在人間】(一十七)725【藏刀】210【竹樓】1249【家天下】842【定鼎之戰】(上)聊聊陳希之及後續更新事宜141【綺水之畔】394【洪流】(三)953【垂暮之年】743【紈絝子弟】915【醉中不知身是客】710【攤牌】198【月下】863【知我者】14【收徒】326【槍出如龍】1023【不破蠻族誓不還】909【不是不報】1152【世事二難全】511【撲朔迷離】1280【萬物忽驚秋】1147【迷霧中的契機】899【天地之間】204【敲竹槓】348【長歌當哭】(五)161【前奏】1166【大鵬一日同風起】42【亂紛紛】640【子欲何爲】1034【功名半紙】1045【絃動驚風雨】840【朝霞之中見紅衣】27【京都有雨】1237【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十九)183【人世間】1038【投石問路】171【撥雲見日】492【帝王心術】716【班底】222【莫回頭】196【雨打風吹去】218【收官】34【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