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天一教

“是哪個瓜娃子偷我的東西?”

奚舟很不爽。

儘管這點國運之力,相比起現在每天上升的數量,根本算不得多少。

可再少,那也是自己的東西。

奚舟甚至可以爽快地給黑蛋分一點,但也不容許別人竊取!

他閉上雙目,開始感應整個漢郡。

漢郡百姓安居樂業,正處於政通人和之際,哪怕是犯罪都很少,並沒有查出什麼端倪。

“看來是在漢郡之外了。”

奚舟略微鬆口氣,漢郡作爲漢國國祚的基石核心,只要這裡不要出太大問題,那就不是很麻煩。

當然,這個“麻煩”,是對奚舟這個國運之神而言。

而對於奚政這些凡人來說,只要上升到國家層面,再小的事都不是小問題。

在漢郡之外,奚舟無法親自查探,只能讓奚政自己去留意了。

……

上谷支縣,劉家村。

劉家村的青壯尚還在漢郡,估摸着要到夏至時纔會暫時結束勞役。

劉老漢收到自家三郎的信,上面除了噓寒問暖之外,還有水利的進度。

按如今的速度,到夏至時,這些水利已經剛好能修到上谷境內,或許到時候支縣也能投入使用。

這預示着今年還能趕在今年冬時,能夠種上一季冬小麥。

普通農民百姓,一輩子就守着靠着那一畝三分地。

到了大災之年,守着地卻不能種,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要命。

這些消息在村裡傳揚,整個村子的百姓都充滿了希望。

劉家村,不過是整個大漢境內的縮影。

不過對劉家村而言,現在並不安寧。

這一切還要從幾天前,劉家村來了幾個穿着道袍的傢伙說起。

當時村裡正在忙着給聖君建祠堂,不料幾個道人突然闖入,說什麼借祠堂一用。

當今天下普遍信道,道士還是能得到人尊重的。

在這些老百姓心中,這些道士供奉的也是各種聖君,便把這聖君祠堂借給他們暫住。

從那天開始,這幾個道人就開始在村裡閒逛,沒事就給人傳道。

村裡人一開始並不在意,在閒着沒事的時候,村民們還去祠堂裡聽道。

甚至連村正,也偶爾會去祠堂,在拜完聖君後,順便坐下來聽這幾個道士傳道。

劉老漢對這些牛鼻子老道並不感冒,甚至還覺得這個人進了祠堂,是玷污了聖君。

一開始他看着村民們去聽道,還不以爲意,但這纔過去幾天,他突然發現有些不對勁。

這些去聽了道的村民,開始往祠堂帶糧食。

一經打聽,他才知道,他們這是去教入道費。

每個人入道,都需要繳納五斗米,不能多也不能少。

據說這五斗米讓道士們收去,是拿去賑濟那些更需要的人的。

本來這也無可厚非,可劉老漢越想越不對勁。

他們這些糧食,本來就是來自於朝廷的賑濟,這道人們,是要把糧食賑給誰?

難道是他國?

劉老漢現在自認爲是個漢國人,這些糧食要被帶到了他國,豈不是在挖漢國的牆角?

他頓時不樂意了,於是找到村正,反應情況。

論輩分,村正說起來還是他的堂侄。

而劉老漢雖然一輩子沒啥本事,但論輩分和年齡,在村裡都是長者。

所以他只要提什麼要求說什麼話,就連村正也會禮讓三分。

在聽了劉老漢的想法後,村正也開始警惕起來,覺得這會不會是他國派來的尖細?

於是他在聯繫縣裡官員的同時,也找來那幾個道人,打算套點東西。

“聖君降世,拯救天下蒼生,匡扶天下,難道還要把老百姓分個國家?”

“我天一教對天下人一律等同視之,吃上飯的人,捐出自己的部分,拿去接濟通道,有何問題?”

“我天一教,便是讓天下百姓都能吃上飯,讓天下再無紛爭,再無貴賤……”

這些話,也不知這幾個道士給那些村民說了多少遍。

就連村正,也覺得這天一教所行理念,是聖人之道。

然而他畢竟作爲一村之正,更是領了大漢的俸祿,所以利益權衡之下,還是將此時上報給了縣裡。

村正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支縣,也在發生着這樣的事。

甚至街上每天一到午時,就有信奉天一教的百姓涌上街頭,一同誦讀教義。

在聚集了兩刻過後,便自行散去。

支縣縣令一開始對此並不以爲意,大漢律法,也沒有規定不能信教。

然而當收到下面人的反饋的時候,支縣縣令突然覺得此事並不簡單。

這天一教,從每個入教百姓那裡收取五斗米,如今到底囤積了多少糧食?

這麼多糧食,他們拿來做什麼?

就算是賑濟窮人,可那也是賑濟的他國窮人!

並不是支縣縣令覺得他國窮人就該死,可這等作爲,於大漢而言,是此消彼長的損害!

大漢從上到下節衣縮食,據說連聖君一頓都只有一菜一湯,一日三餐,只有一頓葷腥。

爲的便是大漢能有更多的糧食,去賑濟百姓,令大漢國富民強。

也吸引了他國流民以及人才,間接達成了削弱他國,以增長大漢的目的。

但天一教如此行徑,卻是拿着大漢的糧食,去賑濟他國的百姓,替他國緩解了壓力。

百姓很淳樸,天一教的理念確實是百姓最樸素的願望。

但正是如此,這些百姓纔會被蠱惑。

支縣縣令趕緊將此事上報朝廷,否則到時候出了問題,難免會有個失察之罪。

內閣在收到支縣的上報後,立馬就將此奏摺交給了奚政。

這種問題,涉及到的不僅僅是民政,所以光他們處理不了,需要君上定奪。

奚政隱隱中覺得這跟老祖提醒的事可能有些許關聯,便連忙叫來曹操,讓錦衣衛着手調查。

這個天一教所作所爲損害大漢的利益,但奚政並不能輕舉妄動。

若天一教真的只是單純地爲賑濟窮人,哪怕損害了漢國的利益,奚政那也得吃這個啞巴虧!

畢竟這天一教,站在了大義的位置上。

不過,宗教從來都是某些野心家利用的工具。

以及一些國家的君王,爲穩固統治的一個手段而已。

這天一教不可能只是表現上那樣!

縱覽史書,宗教到最後就沒有一個是好東西!

在接到王令後,曹操也覺得此事事關重大。

疑心病重到了隨時連家裡人都懷疑的曹操,對這個天一教瞬間產生了警覺之心。

“哼,只是賑濟百姓?”

“看某不把你的狐狸尾巴給揪出來!”

曹操決定,此時他要去親自調查!

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問罪第二百零九章 今天,你註定隕落!第二百五十四章 門主的憤怒第一百零五章:破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照神的詭異第二百三十三章 籌劃與大周開戰第二十五章:黑山谷決戰,烏神再現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停雨止第二百一十二章:不信邪的天照神第六十八章:親征第二百零六章 讓天照神暴跳第十一章:寸土不讓第一百三十一章:何不食肉糜第一百零三章:燕國變故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照神的詭異第一百四十三章: 和談第二百三十章:衝擊之力震九霄第一百二十章:冒進第四十六章:國家利益第一百一十六章:內亂第二百一十六章:出手既無情第一百八十四章:開戰第八十一章:爭鋒相對第二百六十五章 吾乃大漢老祖第一百三十二章:獵兇獸第一百二十七章:憋屈的契丹人第七十八章:三國會盟第二百七十一章 李家族長,死!第六十章:利益當先第二十八章:克承大統,百廢待興第四十五章:求援第二百四十三章 賜下陣盤第二百一十九章:認不清事實第九十八章:導火線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問罪第五章:驍悍雄傑第二章:老祖幫你第一百三十三章:天下無飢餓第五十七章:和約第八章:站與跪第一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二章:老祖幫你第三十九章:政法分離第八十章:天下名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奚舟親自出手第二百一十三章:被逼入絕境的天照神第二百零四章:讓天照神畏懼第二百零一章:秘法,極寒冰劍第一百三十五章:漢周對峙第一百四十七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四十一章 仙法加持的軍隊第一百一十二章:遼東變故第五十二章:與虎謀皮第二百三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四十九章:初次交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遼戰建奴第二百四十四章 防禦大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爲生民立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玄門的滅亡第十三章:舉國禦敵第四十六章:國家利益第七十七章:燕王肖明第八十一章:爭鋒相對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夏老祖宗的觀測第三十八章: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楚率先開戰第四十五章:求援第六十四章:暴動第一百零五章:漢燕之戰(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停雨止第二百一十六章:出手既無情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地精華之物第七十二章:下落第一百一十三章:燕山縣第二百五十二章 奚舟的自信第一百四十四章: 志在天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賜下陣盤第六十二章:天一教第十九章:血祭英魂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戰在即第二百二十五章:大漢皇運拳的可怕第八十六章:土地兼併第二百六十八章 祥雲光雨,聖人行走第一百一十八章:契丹改遼第二百二十四章:奚舟的強勢霸道第一百零五章:破城(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籌劃與大周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燕山縣第二百三十章:衝擊之力震九霄第一百九十一章:來複仇的海盜第九十五章:商貿第二百三十四章 鬨堂大孝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夏老祖宗的觀測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魃第五十八章:陰陽書生第一百四十章: 楊再興的野望第一百一十四章:破城(上)第六十章:利益當先第七十九章:遇襲第二百零一章:秘法,極寒冰劍
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問罪第二百零九章 今天,你註定隕落!第二百五十四章 門主的憤怒第一百零五章:破城(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照神的詭異第二百三十三章 籌劃與大周開戰第二十五章:黑山谷決戰,烏神再現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停雨止第二百一十二章:不信邪的天照神第六十八章:親征第二百零六章 讓天照神暴跳第十一章:寸土不讓第一百三十一章:何不食肉糜第一百零三章:燕國變故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照神的詭異第一百四十三章: 和談第二百三十章:衝擊之力震九霄第一百二十章:冒進第四十六章:國家利益第一百一十六章:內亂第二百一十六章:出手既無情第一百八十四章:開戰第八十一章:爭鋒相對第二百六十五章 吾乃大漢老祖第一百三十二章:獵兇獸第一百二十七章:憋屈的契丹人第七十八章:三國會盟第二百七十一章 李家族長,死!第六十章:利益當先第二十八章:克承大統,百廢待興第四十五章:求援第二百四十三章 賜下陣盤第二百一十九章:認不清事實第九十八章:導火線第一百五十六章: 仙人問罪第五章:驍悍雄傑第二章:老祖幫你第一百三十三章:天下無飢餓第五十七章:和約第八章:站與跪第一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二章:老祖幫你第三十九章:政法分離第八十章:天下名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奚舟親自出手第二百一十三章:被逼入絕境的天照神第二百零四章:讓天照神畏懼第二百零一章:秘法,極寒冰劍第一百三十五章:漢周對峙第一百四十七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四十一章 仙法加持的軍隊第一百一十二章:遼東變故第五十二章:與虎謀皮第二百三十五章 往事如煙第四十九章:初次交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遼戰建奴第二百四十四章 防禦大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爲生民立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玄門的滅亡第十三章:舉國禦敵第四十六章:國家利益第七十七章:燕王肖明第八十一章:爭鋒相對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夏老祖宗的觀測第三十八章: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楚率先開戰第四十五章:求援第六十四章:暴動第一百零五章:漢燕之戰(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停雨止第二百一十六章:出手既無情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地精華之物第七十二章:下落第一百一十三章:燕山縣第二百五十二章 奚舟的自信第一百四十四章: 志在天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賜下陣盤第六十二章:天一教第十九章:血祭英魂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戰在即第二百二十五章:大漢皇運拳的可怕第八十六章:土地兼併第二百六十八章 祥雲光雨,聖人行走第一百一十八章:契丹改遼第二百二十四章:奚舟的強勢霸道第一百零五章:破城(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籌劃與大周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燕山縣第二百三十章:衝擊之力震九霄第一百九十一章:來複仇的海盜第九十五章:商貿第二百三十四章 鬨堂大孝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夏老祖宗的觀測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魃第五十八章:陰陽書生第一百四十章: 楊再興的野望第一百一十四章:破城(上)第六十章:利益當先第七十九章:遇襲第二百零一章:秘法,極寒冰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