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臣這話是發自內心的,他不是不願意幫這些百姓,只是,叫他去城隍廟拜神求雨,真的是難爲他了。
求來雨則罷了,若求不來雨,他這堂堂中書舍人豈不顏面盡失?
良臣是上午剛到的,此地屬廣寧中左衛所,名牛安堡,是個只有數百人居住的小鎮。
自八月以來,遼東大地就一直缺雨,寧錦一帶還好些,過了錦州,廣寧這邊連同南邊的金州、蓋州等地,真可以說是滴雨不落了。
老天不下雨,人能活,可地裡的莊稼就活不了。地裡的莊稼活不了,來年,遼東的百姓只怕就得吃高價米,進而賣妻賣女,流離失散了。
遼東米價和交通運輸的困難,良臣可是實實在在的看在眼裡。
從錦州過來時,一路上他也看到不少地方官員帶着士紳百姓拜神求雨,只可惜,他們的心倒是誠了,可幾天下來,還是沒有下雨。
良臣隱隱擔心,因爲他很清楚,天氣的惡劣轉變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也不是突發性的,而是會持續數十年。
這意味着,明年後年,遼東的災情會更嚴重。
久災之地,民力自然衰竭,再有大戰,糜爛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建州崛起,能在遼東支撐下來,靠的可不是八旗子弟勤勞耕作,與老天爺鬥,而是靠的屠盡三百萬遼東漢民才活下來。
三百萬漢民,祖輩積蓄,少的可憐的糧食匯聚在一起,這才保證了八旗子弟不被餓死,保證他們有能力繼續擄掠。
奈何就算知道,良臣現在也是有心無力,一來官卑職小,所謂人微言輕。二來,這大規模的惡劣天災,在眼下,非人力可挽回。
就拿缺水來說,若在後世,幾千幾萬臺工程機械用不了多久就能開挖出一條大運河來,現在,就是填上幾十萬條人命,也做不到。
歷來治水修河,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都是屍骸累累的。
被挑河工弄死的可不單單是隋朝,還有那僞元。
良臣可不會頭腦發熱,給萬曆上一道萬言書,洋洋灑灑勸他在遼東興修水利什麼。
因爲,做不到。
說句不中聽的,就算萬曆也意識到天災對他的江山社稷有着致命影響,從而同意遼東大規模動工興修水利,開挖河道,以緩解災情。
那樣的話,只怕,明朝會死的更快。
用不着奴爾哈赤七大恨,遼民就能先來個三大恨。
在錦州時,良臣聽說熊廷弼上書朝廷,稱遼地多有閒田,要求興辦屯田,每年在八萬兵額中用三分人力屯田耕種。這樣一來可以減輕遼地百姓負擔,二來可以讓遼軍自食其力。
要屯田,就必須先得修水利。
無水無田。
熊廷弼顯然也意識到災情會影響到明朝在遼東的統治,他沒有上書請求徵用民力,而是請求調撥駐軍屯田。
之所以如此,可能和魏良臣想的一樣,知道“大工”在眼下的遼東,根本不可能實施。
萬曆準了熊廷弼的奏疏,下詔要遼東督辦。不過,良臣在錦州見到的卻是文武官員對此都沒有熱情,好像就幾個衛所下面搞了搞,其餘地方動都沒動。
不用腦子也能想出,遼東那些軍頭怎麼能容忍自己的兵替朝廷屯田,然後收下來的糧食歸朝廷分配。
不用屯田,就現在這樣挺好,百姓就算餓死,當兵的總有皇糧。況且,手下的兵現在也不是閒着,他們也在種田。只不過,是替自己種田,而不是替朝廷。
熊廷弼從大局出發,要辦屯田。
遼東的將領們從自身出發,堅決不辦。
反正,你朝廷敢不撥錢糧看看?
自古,沒有皇帝差餓兵的。
熊廷弼,想做事,難啊。畢竟,只是個七品巡按。他的權力僅僅是巡視,上書彈劾,具體要辦實事的,還是那些遼東官們。
在曹莊驛被葉赫東哥“強迫”,做了那羞羞之事後,良臣就出發前往錦州。
他此次出關的最終目的地是撫順,但是在此之前,他要去雙山臺。高淮雖然倒了,但他創建的那支稅兵飛虎軍卻一直叫良臣惦記着。
如果有可能,良臣打算將這支飛虎軍保留下來,雖然萬曆派了通灣稅監張曄接管了遼東礦監稅使事,這支飛虎軍就算保留下來,也是歸張曄統帶,和他魏良臣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李永貞認爲,張曄不會保留下這支稅兵,因爲這位張公公雖然也是礦監稅使一員,但其與外朝的關係並非如高淮這種勢不兩立,反而和司禮監的掌印太監陳炬一樣,和外朝走的極近。否則,外朝也不會容忍他在通州要地設關卡稅。
因此,李永貞認爲,現在張曄是以“救火員”的身份兼管遼東礦監稅使事,而關門軍變雖然平息,高淮也被鎖拿,但很多事情具體還沒有辦。
如果張曄仍就和高淮一樣,重用他留下的人,繼續辦他從前辦的事,必然會引發新的矛盾,從而再生軍變。
故而,李永貞提醒魏良臣,張曄肯定會大張旗鼓的裁撤從前高淮的人事,飛虎軍現在是遼東的公敵,張曄鐵定不會保留。
這就讓良臣決意介入了,爹不親,娘不疼,飛虎軍現在就像是個被拋棄的孤兒,所有人都不要他,如果他要了,並且能夠給飛虎軍上下一個妥善的安排,這個孤兒的心,便能系在自己身上。
良臣已經想好了,只要張虎肯跟自己,他就跟萬曆說,把飛虎軍從稅兵轉變礦兵——護礦隊。
讓飛虎軍再充當收稅的爪牙,肯定是不行了,但是安排在遼東各礦當礦兵,卻是可行的。
錦州的官員們還算不錯,認了魏良臣這個中書舍人的身份,給了他一些方便。並且良臣到錦州時,遼東總兵官李如梅派了個叫沈煉的小旗官等侯他,說是要護送他前往撫順。
在和沈煉交談時,對方無意透露了一個消息,朝廷派來的督辦錢糧欠餉事的正使已經出關。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十年後薩爾滸之戰的統帥——楊鎬。
據說,萬曆有意重新啓用楊鎬爲遼東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