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狀

這就是兩世爲人,讀書知史的好處了。

魏良臣之所以來寧波拜沈一貫這山頭,最大的原因不是浙江是他四明相公說了算,而是這個四明相公和他魏公公是一條戰線上的,甚至可以說他們應該是親密的戰友。

一來,浙黨一直是東林黨的最大政敵。

二來,閹黨的骨幹成員中,浙黨佔了很大一部分。

二叔在天啓年間能夠從各地收上不少商稅,最大的原因就是浙黨從中出了大力。

而浙黨願意替二叔幹活,甚至讓出一部分私利的原因便是,他們要不這樣做,就會被東林黨徹底從朝堂趕走。

要客觀來說,沈一貫雖是浙黨領袖,但一開始和東林黨倒也不是水火不容,畢竟浙黨和東林同是南方人,彼此利益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甚至還是互助互補。

江南的貨物想要出海獲取利潤,走的就是浙黨的海貿這條線。

因此,可以說是雙方是合作的關係。

至少在國本之爭中,浙黨雖有人和鄭家眉來眼去,但是沈一貫這個浙黨領袖卻是和東林黨人一樣,堅定站在皇長子這邊,並最終促成朱常洛入主東宮的。

原本可以繼續合作的兩黨之所以鬧的不可開交,沈一貫臨退還要把東林黨的次輔沈鯉拉下臺,純粹是楚宗案鬧出來的。

更準確的說,是四明相公收人錢財替人辦事,可東林黨那邊卻非要壞他名聲,並想趁機把四明相公搞下臺。

於是四明相公不服氣了,非要和東林黨那邊論個一二三四,越理越亂,最後,便是今天這個結果了。

事情是由魏良臣姘頭、東宮悍婦李翠兒她老公朱常洛的老師郭正域惹出來的。

郭正域雖是東林黨人,但實際卻是楚人,不過他和楚黨不對付,反而和東林黨關係好。

不知是風聞還是確有其事,反正郭正域在家時聽到一個傳聞,就是當下楚王並非宗室後代,而是一個冒牌貨。

國初,太祖洪武皇帝封第六子朱楨爲楚王,藩地在湖北。朱楨第七世孫楚恭王朱英筠在位二十年,遺腹宮人胡氏﹐得孿生子朱華奎﹑朱華壁,由王府內監郭綸照料。

萬曆八年,萬曆封朱華奎始嗣王爵,即楚定王;朱華壁受封爲宣化王。然而,對於楚王朱華奎的出身,楚府上下始終有人充滿了懷疑。

當確定襲爵的時候,府內儀賓(郡主之夫婿)汪若泉曾奏稱,華奎弟兄並非恭王所生,但當時沒有引起重視,華奎因而得襲王爵。

朱華奎即位之時,年幼不能理事,由叔父武岡王朱顯槐代理府事。

朱顯槐“習知其所名子狀”,對華奎滿腹怨氣,所以不斷盜取王府財物。楚府中人擔心朱華奎的身世問題外傳,惹不必要的爭紛,因而始終抱着息事寧人的態度,任由朱顯槐盜取財物。

後在湖廣巡撫趙顯的干預下,改由其族兄弟東安王朱顯梡任宗理。從此懷疑朱華奎合法性的宗人漸漸不復奉約束,楚府上下如同一盤散沙。

朱華奎親政後,對犯罪諸宗採取了嚴厲的懲戒,但手段缺乏通融,致使羣宗不滿。

到了萬曆三十一年二月,素來強悍的楚府宗人輔國中尉朱華赿因事得罪了楚王而遭訓斥,心中不滿,聯合了同宗的29人,遣人上告,謂朱華奎爲假王,並言朱華奎與朱華壁皆非楚恭王子。

華奎系恭王妃兄王如言的侍妾尤金梅之子,華壁乃妃族人王如綍家人王玉之子,都是出生數月而後抱養於楚王府的。又言華赿妻即王如言女,可爲人證,故華赿知之甚詳。

此說爲許多楚宗室如東安王朱英燧、武岡王朱華增、江夏王朱華蠧等認可,並由此引發了一次曠日持久、波及範圍甚廣的楚王與楚宗之爭。

明朝對混亂宗室血統一事處罰極嚴。

成化年間,韓王府漢陰王曾經有養育異姓、冒充己子的先例,後來敗露。已故的漢陰王朱徵鍉被追削爲庶人,王母妃平氏、王妃周氏、以及冒封的郡王、縣主全都賜死,王妃之父周恂凌遲,其妻妾子女皆斬首。

晉王府方山王朱鍾鋌之弟、鎮國將軍朱鍾鏕也取夫人之弟媳所生子爲己子,死後敗露,追削封號,夫人張氏和冒充爲子的朱奇漺賜自盡,張氏父母皆斬。方山王朱鍾鋌知情而爲其扶同,革爵。

現在楚王親藩鬧出假王案來,那可真是天大的事了。

朱華赿的奏疏首先到通政司。

在奏疏尚未到達皇帝手中時,楚王朱華奎不願爲此事再起爭端,致家醜外揚,便重賄內閣首輔、浙黨領袖沈一貫,令通政使沈子木勿上其疏。

通政使沈子木是浙黨中人,見事情複雜,就按照首輔沈一貫的指示,暫把奏疏壓下。

通政使是通政司長官。通政司負責錄臣民建言、陳情、申述及軍情災異等事,送所司辦理,大事則請旨定奪,故沈子木有此權力。

事過月餘,楚王朱華奎劾朱華赿“強悍無禮”、“欺罔”等四罪疏也到,此事才被報到萬曆處。

萬曆命令交禮部查辦。

朱華赿聞訊,請楚王宗室與名者二十九人聯名奏疏,親自攜帶入京,告通政使司邀截實封和朱華奎行賄等事。

時任禮部侍郎的郭正域因爲從前聽過楚王乃假王事,所以對此事格外上心,還打聽到楚王送了一百兩金子給首輔沈一貫,並許諾日後再送一萬兩銀。

這一下郭正域坐不住了,他認定楚王送禮給首輔,就是心虛,由此可證明這個楚王就是假的。

而首輔沈一貫納賄包庇今楚王,本身就是瀆職,是國家的大蠹,便上疏向皇帝揭露此事,請皇上勘問。

沈一貫是收了楚王的錢,可他不認爲楚王是假,只認定這是楚宗內亂,是朱華赿等人蓄意陷害楚王。

郭正域把這事捅上來,還揭他收楚王錢,這可把沈一貫氣的夠嗆,也是坐不住了。

楚王朱華奎那邊聽說此事後,很是惶恐,便派人同樣送一百兩金子給郭正域祝壽,並許諾如果郭不再追究此事,也送上一萬銀子。

這是把郭正域這個禮部侍郎和首輔當一個檔次看了,可郭正域拒絕了楚王的行賄。

楚王惶恐不安,他雖是親藩,可只能在王府中擺威風,京師朝堂,哪裡容他插手。

這個時候,沈一貫出手了。

首輔大人相當地道,收人錢財就替人辦事,並且一定要把事情辦好辦園。

在首輔大人的授意下,他的親信門人錢夢皋上疏彈劾郭正域“陷害親藩”。事情是由郭正域而起,只要解決掉郭正域,則自然無事。

雖然郭正域是東林黨人,但沈一貫這時也顧不得東林黨那邊怎麼看了,要不把郭正域弄掉,他這首輔可是麻煩。

萬曆在知道此事後,並沒有輕易雙方說辭。他親自命司禮太監張誠調來相關在相關奏疏、宗室文檔,破天荒的親自核實。

最終,萬曆以“憑據不足”爲由,否決了郭正域的“楚王假王”一說,並降旨申斥郭正域,將其罷官。

本來,這事到此就能結束了。

浙黨和東林黨的關係不會因爲一個人而破裂。

可四明相公這人是個睚眥必報的性子,對郭正域無端打擊自己餘恨未消,恰巧此時發生“妖書案”。

沈一貫便借題發揮,派兵包圍了郭府,抓走了郭家的乳母,誘其出首。接着又派兵包圍了已離京暫住百里外楊村的郭的臨時寓所,並嚴禁郭家家人外出。

郭夫人見日用據拮,無奈中摘下簪珥等頭上首飾,派女兒入村去買柴米,以解無糧之困。

郭正域深感處境危險,知道沈一貫這是想要自己死,於是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派家人逃出楊村,去京城太子伴讀太監王安住處,求他速請太子朱常洛設法營救。

王安也是有擔當的人,第一時間就向太子稟報此事。

老師有難,朱常洛當然要救。

堂堂太子,連自己的老師都不敢救,不免寒了外人心。

在王安的建議下,朱常洛火速召見了提督東廠的司禮監掌印陳矩,用哀求的口氣請陳矩看在他的面子上,饒了郭先生。

陳矩身爲司禮掌印太監,同時提督東廠,可謂名符其實的內廷第一人,同時也是支持朱常洛的,和東林黨那邊也是走的極近。但他並不清楚沈一貫捕拿郭正域的事,可太子都如此向他這個老奴哀告了,他可不能不管,便決定干涉此事。

這樣,一來賣太子情份,二來也賣東林黨面子。

至於沈一貫那邊,陳矩倒是不怕。要知道沈一貫未入閣前,可是一心想要巴結他陳公公的。

在陳矩的授意下,東廠派人提來了郭家的乳母龔氏及其十歲的女兒,問:“你們見到你家老爺屋中有妖書嗎?”

女兒回答道:“有一滿屋子。”

陳矩聽後,笑道:“妖書僅兩三頁,何其多也?”遂當場釋放了龔氏母女,又下令撤回了包圍楊村郭家的緹騎。

司禮掌印發話,包圍楊村的錦衣緹騎自是不敢不奉,郭家之難遂解。

沈一貫聞知陳矩出面,又知是東宮向陳矩求的情,知殺不得郭正域,但也不甘心,便藉口郭有嫌疑,讓東廠將郭正域關於牢中,不得釋放。

這一點,陳矩倒是給了沈一貫面子,只要人不弄死,他也能向東宮交待。

與此同時,時任禮部尚書的沈鯉也在想辦法營救郭正域。他將此事告知了漕撫李三才,希望李三才能夠出面調解。

李三才任漕撫多年,威望很重,乃督撫重臣,沈一貫固爲首輔,也須賣李三才面子。且沈一貫對李三才也頗爲看重,若李三才出面,此事倒有轉機。

接到沈鯉書信後,李三才立即寫了一封信給沈一貫,信寫的很是巧妙,先替郭正域剖白,指郭對沈並無成見,在楚王一事上是就事論事,絕非和沈一貫有私仇。

沈一貫讀信後,考慮到東宮一心營救郭正域,他未必就能置郭於死地,且司禮秉筆陳炬也不同意處死郭,倘若他沈一貫堅持置郭於死地,他日東宮登基後,必無他沈一貫好下場,司禮監那邊怕也有些麻煩,因而,便放過郭正域。

此事便告一段落,沈一貫的浙黨和東林黨沒有因此事大打出手,雙方明面上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導致浙黨和東林徹底翻臉的導火索還是內閣之爭——即二沈之爭。

沈一貫對沈鯉。

因閣臣出缺,而沈鯉在朝臣中很有人緣,廷推閣臣時,吏部將其列爲首推之人。

時東林黨勢大,出了不少重臣,科道勢力也極大,沈一貫擔心東林出身的沈鯉入閣後會取代自己,打壓浙黨,所以便想阻止沈鯉入閣。

他思來想去,明着阻止肯定不行的。廷推乃是聖意,也是合法程序,公然否決沈鯉入閣資格,無疑是和滿朝文武做對,單他浙黨之力,實是做不來的。

於是,沈一貫給李三才寫了封信,信中稱歸德公(沈鯉)來,內閣必有相爭,於國事不利。你李三才和沈鯉是一黨之人,不如你給出個主意,看看這事如何化解。

表面看來,沈一貫把李三才視作自家人,在向他諮詢對策,實際上沈是想借李三才之口,傳話給沈鯉,暗示內閣存在殺機,迫使沈鯉知難而退,不入內閣。

李三才精明過人,豈不知沈一貫心思?

但沈鯉入閣於東林是一大利好,這種事他李三才盼都盼不來,如何會阻止。所以他並沒有如沈一貫所願阻止沈鯉入閣,而是催促沈鯉儘早上任,這樣有沈鯉在內閣爲釘子,就能打破沈一貫浙黨一統天下的局面。

但李三才還是要給沈一貫回信的。

這封信中,他極力稱讚沈鯉爲人忠厚,不會奪他人之美,更不會給沈一貫造成麻煩,以旁觀者的角度勸說沈一貫當與沈鯉同心同德,以社稷爲重。

讀了李三才的信,沈一貫自是知道李三才的打的什麼主意,從此便不再與李三才聯繫,將這漕撫視爲小人。

果如沈一貫所料,沈鯉入閣之後立即和他發生了正面衝突。

事情是由礦稅問題引起的。

蘇州發生民變,以葛成爲首的蘇州織工,因反對稅使孫隆加徵稅銀,開始遊街,幷包圍了稅署,打死了織造衙門稅使數人,嚇得織造太監孫隆越牆逃走。從此只敢呆在杭州,再也不敢往蘇州一步。

事情報上來後,萬曆自是憤怒,同時也是不安。因爲自他廣派礦監稅使以來,各地確是多有民變逐殺礦監稅使,可江南卻從來沒有發生過。且江南織造稅收頗多,經此民變,只怕稅收會大減,影響內庫收入。

萬曆便下諭內閣,問閣臣有何良策。

沈一貫對皇帝的心意十分了解,清楚這位皇帝是不可能停罷礦稅的,當年皇帝突然下旨要罷礦稅,結果天一亮又反悔,就是他四明相公沒能堅持,遂使撤礦一事成爲泡影。當時的司禮太監氣的指着他鼻子大罵,此事也是他心中耿耿於懷的事。但他也明白,就算他不交還旨意,皇帝也不可能真的就罷了礦監稅使。

所以他思量半天,提出“包稅包礦”的辦法,即責成各省官員,按礦監稅使覈定的數目包徵稅銀。或將稅收指標一次性下發民間,由當地摺合成銀子上繳。

如此做法,既能使皇帝的內庫稅收不減,也可以減輕地方壓力。因爲包稅具體落實下去,地方官府和富戶並不會因此多交稅,最終增稅的還是普通百姓。

萬曆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可是沈鯉當場就反駁說首輔提出的這個辦法換湯不換藥。

沈鯉認爲眼下要緊的不是變換收稅方式,而是要將遍佈全國各地的礦監稅使全部撤回,以息國人之怒,使百姓安居樂業。

萬曆一聽,議都不用再議,拂袖而去。

按沈鯉的說法,萬曆這些年就全白忙活了。

也罷,孫隆被趕到杭州就杭州吧,少了蘇州的稅至少還能有杭州的稅,可要是照沈鯉的說法,把所有稅使全撤回來,那萬曆就什麼稅都見不着了。

沈一貫對沈鯉當着皇帝面反駁自己,自是不滿。

此後各地陸續生事。

在如何處置上面,沈鯉的意見全和沈一貫相左,首輔次輔一個要朝東,一個要朝西,使得內閣難以運轉。

有陝西稅使樑永,請求皇帝批准他接領“鎮守”一職,因沈鯉從中阻攔而止。再有,遼東礦監高淮打算以進貢的名義,率領統練的甲兵入京向皇帝陳情,沈鯉連夜進宮向皇帝密奏,加以阻止……

這一切,沈鯉都是直接越過首輔沈一貫獨自行動,令沈一貫大爲不快,明白沈鯉如此做的目的就是想取代他。

萬曆曾因國本之爭貶了不少官員,沈鯉認爲現在國本已定,應將被貶被免官員起復,但沈一貫卻不同意。萬曆那邊倒是同意了,也發了恩詔,但卻被沈一貫封還。

這事進一步加劇二沈之爭。

沈一貫尋思如何趕走沈鯉,沈鯉同樣也在密謀驅逐沈一貫。

沈鯉的幫手就是李三才。

他授意李三才上書攻擊沈一貫,於是李三才上了一個題爲《極陳國家治亂大關疏》,力攻沈一貫。

李三才在疏中說沈一貫這人向來心懷鬼胎,擔心復職官員會報復他,所以阻撓它實施。

又說皇帝的恩詔既已頒發,但又中途擱置,使得天下人和言官們認爲皇帝只不過是一時高興說說而已。

萬曆在乾清宮聽太監讀時,拂然不悅,他認爲李三才是借言官之口來攻擊自己,是大不敬,便下詔給予李三才罰俸處分。然而,萬曆對於沈一貫陽奉陰違,不積極落實聖諭也是有不滿的。

沈一貫也知自己封還皇帝恩詔有所不妥,便裝病在家,但朝中大事件件皆知。

當聽說皇帝生氣並責罰了李三才,四明相公心中一陣暗喜,連忙給皇帝寫了一封密信,信中提議逮問李三才、沈鯉、郭正域三人,按結黨亂國治罪。

萬曆讀了首輔的密信,大感驚詫,他對掌印太監陳矩說道:“閣老果真病了!簡直是匪夷所思,朕怎能因他的一篇奏言,就隨隨便便逮捕一閣臣、一督臣、一侍郎?”

說完,萬曆抓起筆,在沈一貫的密信上批道:“卿既然患病,稍後聽朕的安排就是了。”

顯然,萬曆是有意讓七十二歲的沈一貫離職還鄉了,畢竟,這位首輔並不是太聽話,尤其在國本上的態度始終讓他介懷。換了別的首輔,東宮儲位怕是至今未定。

要說起來,真正讓萬曆感到放心的首輔還是王錫爵,可惜,卻是不能再起復了。

司禮掌印太監陳矩和東林黨的關係十分緊密,雙方自有聯絡渠道,很快遠在鳳陽的李三才就從陳矩那裡得知了皇帝的態度。

不愧是東林智囊,李三才從中看出皇帝對沈一貫已經十分不滿,徹底趕走沈一貫、打壓浙黨的機會到了。當下火速寫了一篇奏疏,疏中強調由於沈一貫心胸狹隘,造成首輔與次輔沈鯉不合,致使政令不暢。並揭露了沈一貫貪贓,收受若干賄銀等。

遠在無錫的顧憲成鼻子一樣靈敏,馬上也寫信給在京的東林官員,讓他們一起發難,務必擊倒沈一貫。

東林黨人、吏科給事中陳良訓、御史孫居相等立即行動起來,散佈“四明大勢難久!”的謠言。

在李三才的指揮下,東林把控的科道紛紛上疏參劾沈一貫“結黨”、“奸貪”,事情越鬧越大,沈一貫在朝中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了。

不久,沈一貫在內外的壓力下,終於告退回原籍浙江。自己告退總比皇帝趕自己走的好。

不過臨行前,沈一貫顧慮到沈鯉若留在內閣,會對浙黨官員不利,便派人收買皇帝身邊的內侍,授意他們可在皇帝面前,多說沈鯉的不是,使沈鯉不能安其位。萬曆本來就有些嫌沈鯉入閣之後把個閣事鬧的亂紛紛,索性也把沈鯉趕走。

沈一貫成功拉沈鯉下馬後,又擔心李三才日後肯定會飛黃騰達,升任總憲,那時東林黨一定會取代浙黨把持朝政,於是便授意親信門人瞅準機會就參劾李三才,尤其是一定要阻止其升任總憲,或入閣理事。

讓四明相公驚喜交加的是,就在他回鄉一年後,李三才突然因爲盜取皇陵木被皇帝下旨貶爲平民了。

這無疑是天降甘霖,樂的四明相公多喝了兩杯。

而這件事,便是魏良臣的投名狀。

................

這章可以說我水,我承認的。

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清,能做到麼?第九百三十九章 心中有正義,正義便永存第二百一十四章 奪了熊蠻子的氣運第六百一十三章 你替咱家殺個人第四百四十章 你有錢麼?第三十八章 團結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狀第一百七十七章 太監,也要戰鬥!第四百五十一章 凡事都有變通第二百一十二章 鄉親們,你們聽我說第五百二十九章 怎麼辦?用刑唄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憶錄(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揚州三把刀第一千一十二章 貴妃就交給你了第五百二十章 做侄子,得牛逼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公,你叔完蛋了第三百零三章 黑圖阿拉易幟第二百九十九章 只要魏公公同意,東廠就照辦第五百八十四章 假太監都該剮了第二百五十章 嗆死辮子奴第九百零六章 貴人來了,歡迎歡迎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三百五十五章 躲也躲不過第一百七十三章 楊漣,你個奸賊!第九百五十五章 當爹的德性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天魏公公第二百七十一章 背信棄義者,人人得而誅之第二百四十四章 怎麼,還怕咱保福王登基不成?第三十三章 飛到半空中的鈕祜祿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軍黑圖阿拉第九百二十三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二百九十九章 只要魏公公同意,東廠就照辦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不負天下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與咱做對食吧?第五百三十一章 要他生便生,要他死便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都合戰第八百八十章 咱家,分文不取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人昨能不喝酒第九百零九章 段子手害死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國之基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埔殲擊戰(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實彈演習第二百九十章 聽我一番話,勝讀十年書(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去東宮第九百二十七章 日出東方,唯我不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魏公公的親密戰友第一百三十章 大哥,來新人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個是魏朝?第一百五十章 好好幹,下一個縣長就是你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憶錄(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央集權制第二百三十三章 魏公公的歷史是否清白?第二百零一章 公公何以使女真諸將?第二百七十章 乾清宮第七十章 圓滿第五十四章 親密第六百一十七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七十章 生子當如魏太監第三百二十章 天命汗之死第十八章 只求莫橫死第六百章 不如來個大的第十八章 棒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負心郎第六十二章 摩天嶺第一百四十六章 旅團長閣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說說吧,怎麼回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混蛋,你們這是叛國!第八百三十三章 爾等可是值錢的很第九百六十六章 娘娘,我還您清白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有靠山,你們怕什麼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呆子,是你麼?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忠不孝的傢伙第五百六十四章 風聲雨聲不如數錢聲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人的書第一百二十四章 牢獄之災第九十一章 我能降嗎?第七十章 生子當如魏太監第九百九十五章 娘娘,我不要緊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爺過不好,咱就不好過第二百九十九章 只要魏公公同意,東廠就照辦第八百二十四章 殺良冒功第九百八十六章 錢去哪兒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殿下的求知慾第五百八十章 給小舅子丟人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旅團長閣下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行了,快扶我上去第八百三十六章 放權升官第二百八十五章 籌碼互換第八百六十九章 咱是個講理的人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一百一十一章 升官發財自己來第七百零七章 東林十二將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自身功名,欲天下人自省第八百八十六章 侯爺,魏太監去你家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海上三大寇第一百六十三章 欲破浙黨,先誅魏閹第二十一章 沒有剪刀有大刀
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清,能做到麼?第九百三十九章 心中有正義,正義便永存第二百一十四章 奪了熊蠻子的氣運第六百一十三章 你替咱家殺個人第四百四十章 你有錢麼?第三十八章 團結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狀第一百七十七章 太監,也要戰鬥!第四百五十一章 凡事都有變通第二百一十二章 鄉親們,你們聽我說第五百二十九章 怎麼辦?用刑唄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憶錄(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揚州三把刀第一千一十二章 貴妃就交給你了第五百二十章 做侄子,得牛逼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公,你叔完蛋了第三百零三章 黑圖阿拉易幟第二百九十九章 只要魏公公同意,東廠就照辦第五百八十四章 假太監都該剮了第二百五十章 嗆死辮子奴第九百零六章 貴人來了,歡迎歡迎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三百五十五章 躲也躲不過第一百七十三章 楊漣,你個奸賊!第九百五十五章 當爹的德性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天魏公公第二百七十一章 背信棄義者,人人得而誅之第二百四十四章 怎麼,還怕咱保福王登基不成?第三十三章 飛到半空中的鈕祜祿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軍黑圖阿拉第九百二十三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二百九十九章 只要魏公公同意,東廠就照辦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不負天下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與咱做對食吧?第五百三十一章 要他生便生,要他死便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都合戰第八百八十章 咱家,分文不取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人昨能不喝酒第九百零九章 段子手害死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國之基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埔殲擊戰(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實彈演習第二百九十章 聽我一番話,勝讀十年書(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去東宮第九百二十七章 日出東方,唯我不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魏公公的親密戰友第一百三十章 大哥,來新人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個是魏朝?第一百五十章 好好幹,下一個縣長就是你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憶錄(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央集權制第二百三十三章 魏公公的歷史是否清白?第二百零一章 公公何以使女真諸將?第二百七十章 乾清宮第七十章 圓滿第五十四章 親密第六百一十七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七十章 生子當如魏太監第三百二十章 天命汗之死第十八章 只求莫橫死第六百章 不如來個大的第十八章 棒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負心郎第六十二章 摩天嶺第一百四十六章 旅團長閣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說說吧,怎麼回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混蛋,你們這是叛國!第八百三十三章 爾等可是值錢的很第九百六十六章 娘娘,我還您清白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有靠山,你們怕什麼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呆子,是你麼?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忠不孝的傢伙第五百六十四章 風聲雨聲不如數錢聲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人的書第一百二十四章 牢獄之災第九十一章 我能降嗎?第七十章 生子當如魏太監第九百九十五章 娘娘,我不要緊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爺過不好,咱就不好過第二百九十九章 只要魏公公同意,東廠就照辦第八百二十四章 殺良冒功第九百八十六章 錢去哪兒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殿下的求知慾第五百八十章 給小舅子丟人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旅團長閣下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行了,快扶我上去第八百三十六章 放權升官第二百八十五章 籌碼互換第八百六十九章 咱是個講理的人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一百一十一章 升官發財自己來第七百零七章 東林十二將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自身功名,欲天下人自省第八百八十六章 侯爺,魏太監去你家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海上三大寇第一百六十三章 欲破浙黨,先誅魏閹第二十一章 沒有剪刀有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