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斯維爾紀元1360年之前的主要大事年表

發生在斯維爾紀元1360年之前的主要大事年表

這裡簡要地講述了一下各個國家的形成過程和其他的信息,新人首次寫稿子,還是希望多多支持

**************************************************************************************************

※斯維爾紀元前463年

埃勒溫薩人領袖蒂姆•瓦爾西多帶領數千埃勒溫薩人越過寇塔克山脈,進入南面的斯維爾平原地區,在此定居。在此後的100年間,不僅是埃勒溫薩人,還有數量衆多的民族遷徙而來。

※斯維爾紀元前182年

佔據了大片土地的埃勒溫薩人與爲奪取更大生存空間的諸多民族展開爭鬥,早期的西姆克度人首領杜克雷•辛帕和其他領袖率領着20000人於安德福瑞斯河畔與15000埃勒溫薩人鏖戰,埃勒溫薩領袖胡迪亞•瓦爾西多戰敗身亡。

※斯維爾紀元前180年

於安德福瑞斯戰敗後,埃勒溫薩人被一路向東驅趕,面臨存亡關頭。北方部族首領,胡迪亞•瓦爾西多之子——芬迪亞•瓦爾西多決意向東而去。而傑出的南部部族領袖小羅洛•烏勒薩帶領18000人涉險越過特文特爾大河,進入了南方大平原。雖然至此僅剩8000人,但是爲了感激小羅洛的領導,人們建立起一座城市,並冠以他們領袖的名字——羅洛。

※斯維爾紀元前5年

蘇爾人越過山脈,向南而來。到了第二年,蘇爾人的人口已經佔據了北方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他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是依靠爲當地人牧馬爲生。

※斯維爾紀元元年

北方埃勒溫薩統領斯潘薩斯•瓦爾西多宣佈成爲埃勒溫薩人的國王,建立起埃勒溫薩王國。其領地爲後來的南斯瓦、達文蘭、庫蘭、弗萊恩、惠林斯頓、米希爾伊、辛耐及一片海島——帕沃倫。斯潘薩斯•瓦爾西多自稱爲“偉大者”,並在斯瓦省內建立起一座龐大的城市,作爲王國的首都,命名爲斯里亞多。併爲以此作爲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

※斯維爾紀元1年

南方小羅洛•烏勒薩後裔米亞希爾•烏勒薩拒絕斯潘塞斯•瓦爾西多要求其歸順於北方埃勒溫薩人的腳下,以求埃勒溫薩王國的真正建立的要求。作爲迴應,米亞希爾•烏勒薩在羅洛城自稱國王,建立埃勒溫薩南方王國,以特文特爾大河與北方埃勒溫薩王國劃清界限。隨後,其他民族紛紛效仿,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北方王國林立,西姆克度人、克斯特人、傑西特克人、杜曼人、卜拉爾伯亞人先後建立王國。

※斯維爾紀元10年

卜拉爾伯亞人爲了征服北方盆地,僱傭大批蘇爾人入伍,並僱傭當時威望頗高的蘇爾人——夏瓦爾•惠林出任統帥,蘇爾騎兵連戰數場,大獲全勝。併爲卜拉爾伯亞人掠奪了大片原本屬於西姆克度人與傑西特克人的土地。被俘的傑西特克統帥說服夏瓦爾•惠林不再爲其主賣命,“如以閣下實力,實爲北方的統治者的不二人選。”一句驚醒惠林心中的野心。第二年春,惠林率領7000騎兵擊敗卜拉爾伯亞人的大軍,在其領土上建立起蘇爾人的王國。

※斯維爾紀元29年

夏瓦爾•惠林的野心日益變大,經過將近20年的準備,於29年親帥25000大軍橫掃整個北方地區,各個部族皆俯首稱臣,唯獨北方埃勒溫薩王國否認其地位,當時的埃勒溫薩統治者爲“貧弱者”福林•瓦爾西多,掌管王國區區3年便撒手人寰,無嗣,其叔馬爾科科•瓦爾西多繼任國王,此時也已上了年紀,人稱“衰老者”。此人在邊境築起堡壘,以抵禦外族襲擊,對於蘇爾人在“肆意妄爲”全然不顧,引起大多數人的不滿,自認爲的北方統治者卻無視他人的挑戰。紀元35年,新君伏米希•瓦爾西多即位,此時的蘇爾也已儼然是對埃勒溫薩虎視眈眈。伏米希•瓦爾西多爲了解除這個威脅,傾盡全力,集中30000大軍出征,一路向西。夏瓦爾•惠林此時也已老態龍鍾,卻雄心不改,親自帶領9000騎兵在託瓦迪亞全殲埃勒溫薩主力,消息傳至斯里亞多,埃勒溫薩全國震驚,昔日的榮光不復存在。

※斯維爾紀元35年

蘇爾大軍進入斯里亞多,北方埃勒溫薩王國滅亡。夏瓦爾•惠林將這座輝煌的城市其命名爲沃倫柯西亞,遷都於此。並開始整頓力量準備橫越特文特爾大河,征服南方王國。此時作爲北方統治者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其龐大野心。可是在冬季剛至,他的大軍還未出徵,夏瓦爾•惠林逝世,後人尊稱其“馬上之王”。他死後,斯維爾迎來了數百年的和平時光。

※斯維爾紀元782年

北方埃勒溫薩王國滅亡後,南方埃勒溫薩王國名正言順地成爲了全埃勒溫薩人的王國,但是至“望風者”卜林思•烏勒薩之前的國王們皆業績平平,毫無作爲。782年卜林思•烏勒薩成爲王國的統治者,決意勵精圖治,恢復埃勒溫薩在北方的領地及權力。他廢除了王國沿用百年的地區傭兵制度,實行義務軍團制,爲了開闊疆域,卜林思下令,無論出身尊貴還是出身平庸,只要向西開進取得的土地將賜予獲得它的主人,只要向國王宣告誓言,就可以一躍成爲貴族,這一舉措,使得在3年間,埃勒溫薩的土地擴大了兩倍,一直向西至人跡罕至的提瑞桑,向南一直到大海。此時埃勒溫薩成爲了真正的斯維爾的南方王國。

※斯維爾紀元789年

卜林思•烏勒薩經過7年準備,欲向北進發,但是王國內部舉棋不定。北方王國滅亡之事已經遠去,人們更加希望安於現狀,何況此時的埃勒溫薩面積已經相當龐大,數百年的和平時光消磨了大多數人的光復的信念。一日,卜林思國王在睡夢中看見一匹健壯的大馬一路向北飛奔,而北方更是金色耀眼,國王深信這是神明在告訴他前去光復埃勒溫薩的預兆。於是國王親自率領40000大軍,分兵兩路橫跨特文特爾大河,向蘇爾進軍。

※斯維爾紀元790年

大軍先後佔領了蘇爾的南方兩省——惠林斯頓、米希爾伊,包圍了倫迪爾和吉斯瓦爾。

※斯維爾紀元791年

埃勒溫薩軍隊主力與蘇爾軍隊主力在吉斯瓦爾的“血淚之地”(在此戰之前,此地並無名稱)展開會戰,雙方血戰一天一夜,屍橫遍野,皆損失慘重,並一度以爲自己佔據上風,第二日一早,蘇爾後備軍和北方民族的僱傭軍姍姍而來,一舉將埃勒溫薩軍隊擊退。卜林思帶領手上的數千殘兵涉險返國,在冬季渡過冰封的特文特爾河,返回埃勒溫薩,當年出征軍士中返鄉者十里無一。其後大批北方人趁火打劫,大舉入侵埃勒溫薩,幸得守軍力戰,守住了特文特爾的三處渡口要塞,避免了災難降臨。

※斯維爾紀元784年

卜林思•烏勒薩逝世,在去世之前爲了保護埃勒溫薩免遭相同劫難,立下誓言於其子:世代埃勒溫薩國王不得再向北進軍。

※斯維爾紀元804年

在卜林思•烏勒薩去世整整20年的時間內,埃勒溫薩的國王們一直遵照他的遺願,沒有再妄圖收復北方埃勒溫薩的失地。到了804年,埃勒溫薩的國力再次強盛,並徹底掃清了安德福瑞斯大河以西的所有異己,此時埃勒溫薩由國王威爾頓•烏勒薩把持,此人雖雄才大略,卻深陷讒言魅惑。到804年底,西姆克度人及一些其他北方人再次率軍入侵,被埃勒溫薩人擊敗,損失慘重。殘剩的軍隊被圍困在莫瑞丁,迫在眉睫。第二年夏季,蘇爾以北方統治者的名義協助聯軍,並派出了8000名騎兵趕往馳援。結果在莫瑞丁折損了2000騎兵,大敗而歸。

※斯維爾紀元806年

蘇爾撤回北方使得威爾頓國王心生北進的意圖,但是有先王卜林思•烏勒薩遺願爲禁,威爾頓變得難以定奪。此時,摩斯瓦隆軍團長勸說道:“卜林思國王雖有禁令,但是那也是防止埃勒溫薩陷落與無能的國王之手,對於戰功彪炳的陛下則完全不同,蘇爾剛敗在您的手裡,正是征服他們的絕佳時機。您將會成爲衆王之王,斯維爾的主人。”威爾頓聽信摩斯瓦隆,任命其爲軍團元帥,負責掌管出征的20個軍團的事務。

※斯維爾紀元808年

第二次北進戰爭爆發。埃勒溫薩大軍攻佔了米希爾伊,並迫使蘇爾人從辛耐及帕沃倫撤走。

※斯維爾紀元810年

經過兩年血戰,埃勒溫薩軍隊佔領了惠林斯頓南部地區。

※斯維爾紀元812年

埃勒溫薩突破在惠林斯頓的防禦,開進弗萊恩省,將其付之一炬,隨後擊敗趕來增援的由國王親自率領的蘇爾援軍,蘇爾國王戰死。到了冬季,大軍的三個軍團已經逼近斯瓦省邊境。

※斯維爾紀元813年

經過冬季的短時準備,摩斯瓦隆在斯瓦邊境上部署了6個軍團11000多名士兵,準備向蘇爾首都——沃倫柯西亞進軍。蘇爾新任國王,素有“森林騎士”之稱的弗拉託德•惠林率領2000騎士率先發起反擊,奇蹟般地戰勝了5倍於己的埃勒溫薩人,弗萊恩北部屍橫遍野。隨後的兩個月,埃勒溫薩人更是經歷了“黑色兩月”,在一路撤退回惠林斯頓的過程中,折損了剩下的人數的一半,等到回到惠林斯頓時,僅剩3000人。

※斯維爾紀元814年

蘇爾收復惠林斯頓,並得到盟友相助,開始圍攻米希爾伊。在國內的威爾頓此時迫切需要派遣援軍馳援,但是貴族們也是野心勃勃,無人響應號召,靜觀其變。此時蘭馨•安洛公爵,是實力最爲強大的貴族,他佔據着西部的安洛,面積將近全王國的五分之一,手上更是軍力強大。到了七月,公爵率領4000精兵進入弗瑞塔亞的羅洛城,要求獲取獨立的權力。威爾頓無可奈何,只有答應其要求,公爵亦承諾:公國與埃勒溫薩結爲盟友;歷代公爵絕不會自稱國王。

※斯維爾紀元818年

經過四年的鏖戰,雖然在蘇爾的埃勒溫薩軍隊陷入不利之境地,但是仍然堅守住了米希爾伊、辛耐、帕沃倫的領地。雙方由於承受不住戰爭的殘酷,隨即宣佈罷兵停戰。

※斯維爾紀元819年

由於11年的遠征,使得埃勒溫薩面臨新的危機,效忠於國王的勢力在戰爭中損失嚴重,而貴族們伺機而起,除了蘭馨•安洛之外,有實力與國王一較高下的貴族還有羅瑞蘭姆的尼多•米爾斯蒂亞公爵、蘇利亞的博斯門德•瑪薩蘭託公爵、敖麗羅伯爵等貴族,他們爲了爭奪領地,甚至內部戰鬥不斷,而小貴族爲了自保,各自尋求大貴族的保護,逐漸埃勒溫薩形成了多股勢力,這些勢力甚至不聽從國王的號召。這一時期也被人們稱爲了“諸王時代”時期。

※斯維爾紀元823年

埃勒溫薩爆發內戰,起因爲亨特艾羅伯爵布蘭森特•迪斯發兵佔領了莫瑞丁,宣佈自己成爲兩個地區的共同主人。國王威爾頓大爲惱怒,意圖剝奪迪斯家族的貴族權力,無奈自身已經老弱,在王國的權威也日漸下落。布蘭森特•迪斯立馬聯合了羅瑞蘭姆的米爾斯蒂亞公爵、蘇利亞瑪薩蘭託公爵,提瑞桑伯爵與卜迪亞伯爵也加入其中,假借羅洛周圍的其他貴族居心叵測,維護王國爲藉口率軍進入弗瑞塔亞以控制威脅國王。而同時敖麗羅、拉斯、肯瑞、達拉克斯等行省組建起效忠於埃勒溫薩國王的軍隊向他們發起挑戰。雙方在整個埃勒溫薩的西部和南部鏖戰數年。

※斯維爾紀元825年

爲了抵禦貴族的軍隊進入羅洛城,人們在城外的原野外圍建立起一堵高大、堅固的石牆以保衛城市,並稱之爲“奧加布蘭迪亞石牆”。在後來的幾十年的時間內,石牆之內發展成一座龐大的城市,並取代了羅洛的名字,人們更多地稱這座城市爲奧加布蘭迪亞,成爲了埃勒溫薩的新都。

※斯維爾紀元828年

安洛公爵蘭馨•安洛出面調停戰事。

※斯維爾紀元829年

米希爾伊、蘇利亞聯軍在吐溫吐芮的維爾斯登普與敖麗羅、拉斯、達拉克斯的聯軍進行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戰役,米希爾伊、蘇利亞聯軍獲勝。

※斯維爾紀元830年

安洛出兵,蘇利亞退出同盟。兩個月後,威爾頓國王在安洛公爵的陪同下進入米希爾伊,要求迪斯伯爵交出權力。迪斯家族被貶爲平民。內戰結束。迪斯家族瓦解後,米希爾伊在今後的56年之間沒有一個真正的統治者而四分五裂,主要被在內戰期間和抗擊北部侵略者而獲取戰功的新興貴族們瓜分,一時間,米希爾伊城堡、要塞建起無數。一直到因戰功卓越而再次被授予伯爵的迪斯家族後裔奧維德勒•迪斯纔再次擁有一個米希爾伊的統治者。

※斯維爾紀元835年

蘭馨•安洛忽然逝世。蘭馨•安洛的長子古德菲爾•安洛正率軍與北方少數民鏖戰。次子馬福安託•安洛賄賂了大多數的官員,在首都霍爾克雷頓發動政變,收買了掌管都城衛隊的軍官,開始大肆逮捕反抗他的人員,關押擁護古德菲爾•安洛的軍團長官,又花重金收買了僱傭兵以控制局勢,增強自己的實力。

※斯維爾紀元836年

馬福安託•安洛派出官員到埃勒溫薩,請求埃勒溫薩國王承認其安洛公爵的地位。威爾頓國王年事已高,爲了能避免爭端引發戰爭,所以接受了請求,同時又派人到古德菲爾•安洛,將一份相同的授權書交予手中。到了夏季,古德菲爾•安洛在丹洛以北重創北方人軍隊,迫使敵人與之休戰。一個月後,古德菲爾•安洛在安洛騎士的擁護下回到霍爾克雷頓,廢除了馬福安託•安洛。

※斯維爾紀元841年

埃勒溫薩國王威爾頓去世,繼任的洛菲•烏勒薩天性和平,享有“仁慈者”之稱,他派人到北方商議和平條約,與蘇爾人約定150年內兩國絕無戰事。這一條約使得斯維爾在“馬上之王”死後第二次得到了長久的和平。隨後的十幾年內,國家的人口極具提升,沒有戰事,也使得大片的荒地得以耕種。而人們也第一次與斯維爾大陸以外的民族交流。弗拉古(埃勒溫薩人對該民族的稱呼)商人第一次抵達埃勒溫薩王國南岸,人們也開始知道在這片大陸以南還有其他的大陸,可限於遠洋船隻的建造,斯維爾人還沒有辦法航行如此的距離。

※斯維爾紀元986年

蘇爾國王巴倫鐸•惠林與杜曼人展開爭霸戰爭。杜曼人原是東部少數民,一支充當各國的傭兵而享有名聲,在和平時期人口發展迅速,雖然沒有固定的領土,但東部埃勒溫薩和蘇爾的交界處一直都是其主要定居點。杜曼人首領卡瑪•戴文恩率領一萬杜曼武士入侵蘇爾,卻在庫蘭與蘇爾軍隊會戰遭受慘敗。戰敗後被迫向南轉移。

wWW ●TTKдN ●¢Ο

※斯維爾紀元989年

南遷的杜曼人進入埃勒溫薩,進佔了米希爾伊。

※斯維爾紀元990年

埃勒溫薩國王福米爾科克•烏勒薩率領南方援軍抵達北方與杜曼人激戰,最終幾乎全殲敵軍。杜曼人再次回到北方,可實力大不如從前、日漸衰微。

※斯維爾紀元991年

“洛菲和平”的最後一年,埃勒溫薩人害怕北方人會發起強大的攻擊,許多北方諸省的人都向南遷移。由於人口的遷移,一些退役的武裝人員或者是民間武士也大量進入了南方,在後面的5年內,出現了武裝騎士團。這些武裝騎士團有些效忠於某些領主,有些是獨立自由的武裝組織。其中有名的有“洛克•菲特”騎士團、“玫瑰”騎士團、“洛尼爾•瓦特”騎士團、“平湖”騎士團、“薔薇”騎士團。一些政治力量也時常利用這些武裝力量滿足自己的私慾。

※斯維爾紀元1005年

南方的人口成了統治者的新問題,大量的人力勞動需求得到了滿足的同時,多餘的勞動力卻無所作爲,而北方則是變得人煙稀少,開墾的土地也越來越少。到了卡斯烏里昂•烏勒薩執掌王國的第7年是,南方出現了大片的饑荒,爲了能解決這個問題,統治者決定向南方的省份徵收額外的重稅,以迫使人口重新回到北方。而這一決定雖然使得部分人回到了特文特爾大河以北的區域,可也嚴重地激怒了南方省份的貴族。

※斯維爾紀元1008年

到了第三年,已經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南方人口前往北方。可不願承受重稅的部分貴族暗中煽動民衆武裝抗議,一些南行商人亦暗中提供武器與資金。到了夏季,抗議者就已經多達一萬人。而此時,埃勒溫薩軍隊卻在抗議地區能夠集合起來的隊伍不足兩千人。王國的主力軍都隨國王北上,因爲此時,蘇爾國王烏南提議將“洛菲之約”延續150年,並邀請卡斯烏里昂•烏勒薩於邊境會談。卡斯烏里昂•烏勒薩於是率領三萬人會約,以顯示埃勒溫薩王國之強悍。

※斯維爾紀元1009年

伏迪亞、肯瑞、卜迪亞三省領主決意僱傭“平湖”騎士團與“洛尼爾•瓦特”騎士團鎮壓抗議。並允諾騎士團的大團長可以在其領地內建立獨立城堡和要塞設施。騎士團和埃勒溫薩軍隊與貢德湖畔擊敗抗議着組建的武裝軍隊,大幅削弱了南方抗議勢力,隨後“薔薇”騎士團在得到相同的條件下也加入戰爭。

※斯維爾紀元1010年

起義基本平息,卡斯烏里昂•烏勒薩也降低了稅收。可此時在伏迪亞和肯瑞、卜迪亞已經建立起來了七座城堡要塞,騎士團的力量變得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來的強大,甚至在其管轄區內成了一個個小王國,擁有自己的教堂、土地、徵稅標準。同時,騎士團之間或是與當地貴族之間的摩擦也愈演愈烈。

※斯維爾紀元1023年

“平湖”騎士團的大團長侄子在伏迪亞的一場槍術比賽中被“洛尼爾•瓦特”騎士團的大團長的兒子挑落下馬,摔傷致死。爲此藉口,“平湖”騎士佔領了一座沒有武裝的“洛尼爾•瓦特”騎士團管轄的城堡,並將住民全部驅逐。爭端引發了南方騎士團的惡鬥。“平湖”騎士團與“薔薇”騎士團聯手對抗“洛尼爾•瓦特”,在一片稱爲圖崴尼的平地重創“洛尼爾•瓦特”騎士。

※斯維爾紀元1024年

元氣大傷的“洛尼爾•瓦特”騎士團與“洛克•菲特”騎士團合併,後者素以“助貧扶弱”而聞名南方各省。“洛克•菲特”騎士團的大團長卡尼奧•庫勃蘭特將新組建的騎士團重名爲“俠義”騎士團。遵守原“洛克•菲特”騎士團的教條。卡尼奧•庫勃蘭特邀請“玫瑰”騎士團的大團長向“平湖”騎士團與“薔薇”騎士團斡旋,想以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可後者在金錢利誘下,意外背叛,雙方再度開戰,而此時,伏迪亞貴族也意識到騎士團的勢力崛起,便暗中幫助“俠義:騎士對抗其他諸騎士,雙方在冬季於法拉亞——一片沼澤帶展開會戰,最終統帥1200名騎士的諸騎士團聯軍敗於人數僅有自己一半的“俠義”騎士。貴族趁機施壓,沒收騎士團財產和領土,並逮捕其成員。到了第二年,除了“俠義”騎士團之外,其他的騎士團基本上是名存實亡。

※斯維爾紀元1053年

埃勒溫薩北境莫瑞丁及亨特艾羅相繼與蘇爾人交戰,埃勒溫薩王和蘇爾王相互指責對方蓄謀挑起戰爭。

※斯維爾紀元1054年

預言者馬克•德隆出現,並預言了即將爆發的瘟疫。

※斯維爾紀元1055年

馬克•德隆預言的“灰病”擴散,造成大量的死亡,到斯維爾紀元1060年埃勒溫薩全境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而北方的蘇爾王國有約五分之一的人口滅亡。預言者將其歸咎爲上天對即將到來的戰爭的懲罰。同年,雙方君主都承諾,亨特艾羅及莫瑞丁與倫迪爾之間發生的戰爭皆不違反和平條約。

※斯維爾紀元1060年

“灰病”得到控制,逐漸消失。馬克•德隆同時預言南方王國與北方王國重開戰事之際,上天將“賜予”更爲可怕的災難,將會派遣一支“黑軍”橫掃斯維爾,將其所有民族皆盡數殺戮。在此危言之下,兩國在兩百多年之間皆罷兵不戰。

※斯維爾紀元1300年

蘇爾人再度入侵,倫迪爾騎士、吉斯瓦爾騎士及庫蘭騎兵時常進犯邊境。埃勒溫薩國王切爾尼德•烏勒薩重筑北境長城以抵擋入侵。這種騷擾式的入侵持續了五十年。人們並未見到天災的發生,便愈發肆無忌憚,毫不畏懼馬克•德隆的預言。

第二十六章:喘息(上)第一百零七章:光明燈(下)第四十五章:林中伏擊(上)【完結篇】第八章:天堂路口(四)第三十七章: 騎士受封第十三章:喪子之痛(上)第九十九章:林中小憩(下)第三十二章:自由的隕落(四)第十五章:無功而返第九十九章:林中小憩(下)第九十六章:俠義騎士團(上)第五十章:孤身之行第二十二章:多弗蘭斯之圍(下)發生在斯維爾紀元1360年之前的主要大事年表第八十二章:拂曉惡戰(一)斯維爾大陸以外的民族第五章:化友爲敵第九十二章:鷹頭犬(上)序章:惠林斯頓之戰(下)第五章:化友爲敵【完結篇】第四章:天堂路口(一)第九十九章:林中小憩(下)第三十三章:自由的隕落(五)第一百零五章:罪惡長夜(下)【完結篇】第二章:援軍而至第五十三章:卡熱布拉女主人(中)第一百一十三章:王者歸來第九十五章:預言者第一百章:染血的白斗篷(上)第十四章:喪子之痛(下)第一百一十三章:王者歸來第十一章:入侵前夕第四十三章:領袖的崛起(三)第九十一章:北方騎士第七章:蘇爾戰士斯維爾大陸以外的民族第二十九章:自由的隕落(一)第四十二章:領袖的崛起(二)第三章:戰爭的陰影第十六章:戰爭陰影第一百一十四章:王冠間的抉擇第四十六章:林中伏擊(下)第一百零三章:黑與白的對立(下)第六十七章:背叛者(下)第七十八章:援軍而至第九十章:“落琳人”第八章:鐵錘破盾第四十五章:林中伏擊(上)第二十章:溪流激戰第十八章:以惡報惡,以恩報恩第五十六章:亨特艾羅的命運前夕(中)第八十七章:拂曉惡戰(六)第一百一十一章:黑夜中的突襲者(中)第一百零七章:光明燈(下)第一百一十二章:黑夜中的突襲者(下)第六十六章:背叛者(中)序章:惠林斯頓之戰(中)序章:惠林斯頓之戰(下)【完結篇】第三章:御駕親征第十八章:以惡報惡,以恩報恩第六十八章:黑夜的鳴泣者(上)第六十四章:冰湖激戰(七)【完結篇】第二章:援軍而至第五十一章:烏鴉第二十五章:劍的挑戰(下)第七十八章:援軍而至第五十一章:烏鴉第五十八章:冰湖激戰(一)第七十五章:勇士歸去(下)第三十章:自由的隕落(二)第四十四章:領袖的崛起(四)序章:星辰隕落第五十八章:冰湖激戰(一)第七十一章:潛在危機(上)第五十章:孤身之行第一百一十三章:王者歸來第三十六章: 燃眉之急第九十八章:林中小憩(上)第一章:新的起點(上)第七十二章:潛在危機(中)第一百一十三章:王者歸來第三十二章:自由的隕落(四)第三十一章:自由的隕落(三)第一百章:染血的白斗篷(上)第三十三章:自由的隕落(五)第八十五章:拂曉惡戰(四)第九十四章:或黑或白的計謀第六十章:冰湖激戰(三)第四十八章:軍團議會(中)第七十八章:援軍而至第一百零九章:昔日歲月第一百一十三章:王者歸來第三十四章:槍術賽場(上)第一百一十一章:黑夜中的突襲者(中)第三十四章:槍術賽場(上)第二十四章:劍的挑戰(中)第十章:米希爾伊的迴應第一百一十四章:王冠間的抉擇第九十一章:北方騎士
第二十六章:喘息(上)第一百零七章:光明燈(下)第四十五章:林中伏擊(上)【完結篇】第八章:天堂路口(四)第三十七章: 騎士受封第十三章:喪子之痛(上)第九十九章:林中小憩(下)第三十二章:自由的隕落(四)第十五章:無功而返第九十九章:林中小憩(下)第九十六章:俠義騎士團(上)第五十章:孤身之行第二十二章:多弗蘭斯之圍(下)發生在斯維爾紀元1360年之前的主要大事年表第八十二章:拂曉惡戰(一)斯維爾大陸以外的民族第五章:化友爲敵第九十二章:鷹頭犬(上)序章:惠林斯頓之戰(下)第五章:化友爲敵【完結篇】第四章:天堂路口(一)第九十九章:林中小憩(下)第三十三章:自由的隕落(五)第一百零五章:罪惡長夜(下)【完結篇】第二章:援軍而至第五十三章:卡熱布拉女主人(中)第一百一十三章:王者歸來第九十五章:預言者第一百章:染血的白斗篷(上)第十四章:喪子之痛(下)第一百一十三章:王者歸來第十一章:入侵前夕第四十三章:領袖的崛起(三)第九十一章:北方騎士第七章:蘇爾戰士斯維爾大陸以外的民族第二十九章:自由的隕落(一)第四十二章:領袖的崛起(二)第三章:戰爭的陰影第十六章:戰爭陰影第一百一十四章:王冠間的抉擇第四十六章:林中伏擊(下)第一百零三章:黑與白的對立(下)第六十七章:背叛者(下)第七十八章:援軍而至第九十章:“落琳人”第八章:鐵錘破盾第四十五章:林中伏擊(上)第二十章:溪流激戰第十八章:以惡報惡,以恩報恩第五十六章:亨特艾羅的命運前夕(中)第八十七章:拂曉惡戰(六)第一百一十一章:黑夜中的突襲者(中)第一百零七章:光明燈(下)第一百一十二章:黑夜中的突襲者(下)第六十六章:背叛者(中)序章:惠林斯頓之戰(中)序章:惠林斯頓之戰(下)【完結篇】第三章:御駕親征第十八章:以惡報惡,以恩報恩第六十八章:黑夜的鳴泣者(上)第六十四章:冰湖激戰(七)【完結篇】第二章:援軍而至第五十一章:烏鴉第二十五章:劍的挑戰(下)第七十八章:援軍而至第五十一章:烏鴉第五十八章:冰湖激戰(一)第七十五章:勇士歸去(下)第三十章:自由的隕落(二)第四十四章:領袖的崛起(四)序章:星辰隕落第五十八章:冰湖激戰(一)第七十一章:潛在危機(上)第五十章:孤身之行第一百一十三章:王者歸來第三十六章: 燃眉之急第九十八章:林中小憩(上)第一章:新的起點(上)第七十二章:潛在危機(中)第一百一十三章:王者歸來第三十二章:自由的隕落(四)第三十一章:自由的隕落(三)第一百章:染血的白斗篷(上)第三十三章:自由的隕落(五)第八十五章:拂曉惡戰(四)第九十四章:或黑或白的計謀第六十章:冰湖激戰(三)第四十八章:軍團議會(中)第七十八章:援軍而至第一百零九章:昔日歲月第一百一十三章:王者歸來第三十四章:槍術賽場(上)第一百一十一章:黑夜中的突襲者(中)第三十四章:槍術賽場(上)第二十四章:劍的挑戰(中)第十章:米希爾伊的迴應第一百一十四章:王冠間的抉擇第九十一章:北方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