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力挽狂瀾

小文興一逃。身後士卒齊聲喊,那鵝車上。城牆下正囁“頑強抵抗打得暈頭轉向的官兵一聽,顧不得許多,退潮般縮了回來。身在高處之人走脫不得。竟有索性躍身一躍,摔個手斷殘的。偏城上宋軍受此激勵,弦如霹靂。箭似飛蝗,只聽得呼嘯之聲不絕於耳,後撤之敵紛紛倒地,哀號之聲,響徹原野”

方跑回後方,數騎阻住去路,那金軍千夫長揚刀躍馬而來,歇斯底里地狂吼着。

李文興不用聽解釋也知道他在說什麼,大聲道:“此處守軍乃西軍精銳,極是刻悍,急切之間難以攻克”。

千夫長聽了身後漢官解釋,嘴角一陣扯動,咬牙將刀往前一遞,直放在李文興脖子上。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了一句。馬上重整隊伍,再去強攻!否則小立行於陣前!

還去?李文興回頭一望,數千士卒倉皇而回,此時銳氣已失,士氣此消彼漲,再回去只不過是徒增傷亡而已。可任憑他如何解釋,對方只是不聽,那把彎刀在面前揮舞了十幾回。心裡恨得緊,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向潰退下來的士卒,再次布了攻城的命令。這一下,卻捅了馬蜂窩了。

那數千降兵攻打不到兩個時辰,看看通許城下吧,橫七豎八卦亡的弟兄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照這麼打下去,不消到晚飯時分,全軍都將完蛋。咱們當初拿的大宋軍餉,吃的南朝糧食,也不見這般賣命。現在卻要替女真人作英烈?姥姥!不論統兵之官,或是普通士卒,均怨聲四起,李文興彈壓不住。只得向女真千夫長說明原委。那千夫長臉色鐵青,突出驚人之舉!催動戰馬,疾馳至一名降軍都頭身前,手起刀落,只見人頭墜地。噴薄而起的血霧悄得嘈雜的兵羣立時死寂一般!

李文興心中也是一震,看着千夫長那尚在滴血的彎刀,直感後背徒然一涼。今天無論如何。女真人是不會放過自己的,若硬攻城池,最後的結果顯然是火上添油,除燒盡之後,別無他法。自己降金,所倚仗的不過就是這羣弟兄。若都是給賠在通許城下,那以後自己還算根鳥毛?與其這般,不如跟他拼了!

可這個,念頭只在腦袋裡轉了轉,立玄消失不見。蒼天,眼前可是女真人,金軍鐵騎!那衝殺之威,雷霆之勢,能摧至山嶽。阻寒江河!普天之下,誰是他們對手?戰則必敗,反則必死,左右是個死,自己何

念至此。李文興突然放聲狂吼:“弟兄們!散了罷!”一說完,調轉馬頭,猛抽幾鞭。戰馬負痛之下瘋奔而去。無論女真騎兵,或是他麾下部曲,都被這驚人之變弄得一時反應不過來。一陣之後。數千士卒忽然大亂,四面八方潰逃而去。一彪人馬緊緊跟在李鋒轄之後。

戰馬嘶鳴。盛怒之下的女真人顧不得去追殺四散逃竄的降兵,認準李文興逃跑的方向尾隨而去。可憐那習慣性跟從主將的士卒,爹孃生就的一雙肉腿如何跑的過女真人的戰馬?只聽得身後蹄聲愈急,女真人呼喝之聲愈近,忽地背後劇痛,栽倒地上,,

卻說李文興慌不擇路,埋頭只顧策馬狂奔,也不知東南西北,反正只要不往東小就不會落在女真人手裡。風馳一陣,回望去,但見那數百精騎緊隨其後。心中暗暗叫苦。猛然聽到破空之聲大作,嚇得他趕緊伏在馬背上不敢擡頭。又奔一陣,不知到了何處,他的騎術如何能與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女真人相比?眼看着距離越拉越近,李文興亡魂皆冒。拔了腰間佩刀,就欲自裁!

“想我李文興。自幼習武,少年投軍,戰功不曾少立,徵方臘時還得到官家嘉獎。做到真定路兵馬鉢轄,一旦身陷賊營,卻落得如此下場。早知有今日,當初何不以死報國,還博得忠烈之名,”

正悔不當初,抱定死心之際,忽見前方一堵黑牆正移過來。定睛一看,哪是甚麼黑牆。分明是一支已經排好陣勢的步兵!再看,卻見步兵之旁,亦有數百騎押陣。老天無眼吶,前有強敵,後有追兵,我李文興上天無路,下地無門。還是自尋了斷罷!想到此處,將刀往脖前一橫,作勢欲拉!不對!來的定然是宋軍!我若落在女真人手裡,保證是十死無生!可若是再度投向宋軍,卻還有一線生機!

“友軍同袍救我!”緊緊貼在馬背上,李文興高聲喊道。奔到陣前,卻無人理他,這支部隊所有人都望向他身後!勒停戰馬回望去,女真追兵此時業已勒住繮繩,正向這邊看來。果然是菩薩顯靈,否則,哪有這般運氣。正遇上宋軍?渾身冷汗溼透,大口大口喘着精氣,李文興仍舊心有餘悸。

卻說那數百金騎。突然遭遇宋軍。不知虛實,因此停滯,再細細觀察,現這部宋軍俱是居然已經排開陣勢,那前頭全身重鎧,持斧立盾的步兵正虎視曉眈。身後弓弩手扣箭待,旁邊騎兵也伺機出動。如此嚴密之陣形。只在李固渡與滑州城下見過,難道這便是 若突擊作戰,必討不到便宜。若李文興這廝卻務必捉拿回營,活的不行,死的也要!否則如何交待?金軍千夫長細想一陣,也不知打的甚麼主意,竟派出一人,打馬向宋軍陣前過來。

距敵陣尚有百十步距離。那騎兵突然栽下馬去。胸口一支鐵箭,只露出半支箭桿!

千夫長大怒!連那光禿禿的頭殼似乎也泛着紅光!他派出一騎,本是想向宋軍索要叛將李文興,哪知這部宋軍吃了熊心豹膽,竟敢如此!將彎刀一揮,就欲衝殺過去。卻被部下勸住,這部宋軍已經有備,且我方騎兵不過四百,此處又是宋軍防區,不可戀戰,應當早早退去爲宜。至於李文興,不過就是條狗而已,用不着計較。

猶豫不決之際,聽得宋軍陣中一聲呼喊,那前頭重甲步兵齊步向前,兵器銳利,鎧甲鏗鏘,竟有排山倒海之勢!那千夫長怒火中燒,又欲衝陣,部下苦勸乃止。望着如牆而進的宋軍,狠狠一錯牙,下令退兵!

陳留縣城內,一處大宅的雜物間中,李文興已脫去鎧甲,只穿棉衣坐於柴草之上。面前地上,放着幾個空碗。尚有食物殘留。此時的他,早已不見絲毫軍人威儀,頭散亂,面容憔悴,鬍鬚上還沾着面屑,一雙凸起的眼睛如死魚一般,茫然地盯在地上。

門嘎然作響,他迅糊九上躍起,看向門口。只見兩名全副武裝的士卒先進來,立於左右,隨後,便有一人,進入屋內。約莫二十左右,端得是好相貌!身形既挺拔。氣度更不凡。兩道劍1眉揚英,一雙鷹眼奪人!步伐穩健!盼顧生威!穿一身簇新袍,腰束一根金帶,副以魚袋,李文興一看便知,那是二十兩重的御仙花帶!卻不知這位小官人是何方神聖?

那人進來後,便有一名士卒隨後而入擺上一條長凳,對方坐下,並不急於說話,而是打量着自己。一陣之後,終於開口:“姓名,職務

李文興聽他語氣平緩。心中稍安,躬身一揖,回答道:“罪將李文興,原真定路兵馬鋒轄。真定城陷,諸軍潰逃,不得已身陷金營,今負罪來歸,請大人看在,”

那小官人正襟危坐,聽到此處一口截斷:“我且問你,斡離不還有多少人馬?軍中存糧幾何?但凡你知道的情況,務必據實以報說到此處,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時你有好處。”

李文興如獲大赦,連連點頭道:“是是是,罪將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按住激動的心緒。細想一陣,這才如實道來。

那斡離不出兵之際,本有六萬人馬,一路南下折損不少。

尤其是強渡黃河與滑州血戰時,傷亡最大!如今將收編的大宋叛軍計算在內,也只不到五萬而已。其軍中存糧本是不敷,但因破真定等府州,又加上河北部分守將不經任何抵抗開城投降,其糧草物資得到極大補充,能應付多久不得而知,但至少短期之內,沒有缺糧之虞。

金軍分作三處大營,斡離不居後,親統女真兵三萬。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議和之心,之所以與宋廷商議1河爲界之事,不過是故伎重施,意圖麻痹南朝君臣。其真實目的,就是在等西路粘罕會師於東京城下!這一切的主張,多出自叛逆郭藥師之手!

“日前斡離不與郭藥師還打算與東京虛與委蛇,因宋軍守將凌辱金使,截殺遊騎,斡離不大怒。因此趕走大宋使臣,誓言掃平東京四郊!不過,據罪將得知,這路金軍爲求進,盡棄插重,攻克真定時所用的諸般攻城器械,一無所攜。如今之所以不直接攻向東京,也與此有關。李文興講究,偷看對方,見那小官人沒有任何表示,若有所思一般。

良久,起身一抖衣襬,徑直向外走去。李文興一怔,脫口道:“這位官人,那罪將”

“呆着暖 ”對方扔下這句話,人卻已經出了柴房而去。東京皇城,禁中垂拱殿。

徐紹抱着劣板,着一品大員紫色公服,束金佩魚,頭頂烏紗立在殿外,雙目微閉,如老僧入定一般。局勢惡化,國難當頭,這位掌大宋軍務的執政這些日子似已蒼老不少。

旁邊,耿南仲、唐恪、李邦彥等人聚在一起,小、聲議論,不時側望他,滿臉鄙夷之色。執宰之中小議和之論甚囂塵上,官家已經被議和派大臣所“綁架。”正謀劃着再派使節,以更“優惠”的條件求金緩師。今日面君,便是敲定此事!

“諸位看他那老神在在的模樣,真叫人恨得緊吶!”李邦彥指向徐紹言道。

耿南仲看也不看,冷哼道:“不識時務,不察局勢,庸人也。我三省都堂之宰相,都持和議。偏此人獨霸樞密院,專主戰議。等着吧,尋個時機,叫他下臺!”

李邦彥一聽,上前探出半個身半,作恭敬狀:“耿相,擇日不如撞日,何不今日就,”

“不可!”張邦昌滿面黑鬚似乎都在顫動,“今日之有重千敲宴議和事項真人耀兵幹京師若不用趴礴和使其退後,遲則必生大禍!徐紹此輩,冢中枯骨而已,早早晚晚,官家必罷其職。”

耿南仲此時又接過話頭:“徐紹到可緩圖之,唯城外姚徐二將,年紀既輕,便不免狂放,不如老將持重。萬一生事端,觸怒女真,如之奈何?公等務必同心協力,勸諫官家,撤換姚平仲徐衛。”

衆官一想到女真人眼皮子底下,隨時都有可能揮兵扣城,個個心驚,人人膽寒。哎,官家是怎麼回事?我等在此候了半日,怎地還不見召?大難臨頭了,大宋一百六十六年基業危在旦夕了!咱們君臣應該同心同德,儘早完成議和纔是,這可拖延不得喲。

又等許久,方見內侍出殿,言官家召執宰大臣入見。

耿南仲等人一聽,都轉步向內,徐紹也正側身往裡,卻被他等搶先。擠到殿門之外。李邦彥甚至還瞄了樞密相公一眼,面有得色。後者也不計較,待他所有人進殿之後,方纔擡步。尚未進去,卻被那內侍一把拉住。

“樞密相公,我有今有一言。不得不冒險相告。”那內侍小聲說道。

徐紹素與宦官沒有來往,聞言一怔,問道:“冉事?”

“萬不可專主戰議。明哲保身。言盡於此,樞相珍重。”那內侍匆匆說罷,轉身便往殿裡而去。徐紹卻是狐疑不解,我與這內侍錢成非親非故,往日無交,近日無情,何故善意提醒?

殿頭之上,那哪還是往日飛採飛揚的趙官家?雙目失去光澤,臉頰也已深陷,竟有些尖嘴猴腮的氣質出來了。

坐於椅上,漠然地望着執宰大臣入內,推金山,倒玉柱,三拜九叩,高呼萬歲。

“金人已至城外。聯真能萬歲麼?”趙桓突出之語,讓一衆大臣聞言們然。 牙尖嘴利如李邦彥等輩,此時也無言以對。殿上一片死靜,良久,趙桓方纔一聲長嘆。衆臣以爲他要話了,又等一陣,不見動靜。耿南仲自侍皇帝東宮舊臣,上前奏道:“陛下,金人陳兵京畿,社稷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懸之急!臣爲家國天下計,懇求陛下再提和議,以莫大之誠意示於女真,促其早日退兵。”

身後爪牙齊聲附和。獨徐紹黯然無語。

趙桓聞言,似已麻木。面無表情道:“前番金人提出戈河爲界,聯忍辱含垢,予以同意。可金人步步進逼,竟將“軍前計議使,亂棒打出,中斷和議。事已至此,還能怎樣?”

耿南仲不語,輕咳一聲,唐恪會意,上前奏道:“陛下,金人起于山林,所圖者,非天下。不外金銀、虛名、美色而已。今我朝許以哉1河,爲其所拒。臣私以爲,可再增金帛以動其心,加尊號以移其志,如此,議和可成矣。”

趙桓似乎聽出些意思。雙眼一眯,問道:“便是專京城之地入土三尺,也拿不出金人所耍之數目。況且,金人此前要求聯尊其爲叔伯之國,後又拒絕,再加尊號,愛卿之意,莫非是要聯向金稱臣?”

唐恪察覺皇帝有不悅之意,一時膽怯,不敢復言。耿南仲連咳幾聲,不見迴應,心頭不禁惱怒。垂肅立的李邦彥一見,以爲獻媚時機已到,趕緊出班奏道:“陛下!昔日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忍辱負重,終得一雪前恥!今日之事,”

“李愛卿!”趙桓鼎聲一呼,打斷他的話。 “越王勾踐,爲圖自保曾親嘗吳王糞便。其王后也侍寢如娼,還送西施討吳歡心。你是想川

李邦彥大駭!慌忙伏拜於地,磕頭如搗蒜:“陛下息怒。臣斷無此意!斷無此意!”

耿南仲等人此時無不咬牙,匹夫豎子,不足與謀!我等怎與此輩爲伍!你舉的甚麼鳥例子!撮鳥1蠢貨,勝贊廝!你他孃的是怎麼混到宰相之位的!

衆臣頭皮麻。擔心官家震怒之時,忽聽殿頭上趙桓驚聲道:“徐愛卿,你這是

耿南仲一夥側望去。也不禁滿頭霧水。樞相這是怎麼了?此時,徐紹正執着劣板,暗自垂淚。耿唐之流摸不住他是何用意,均面面相覷,這是唱的哪一齣?

“陛下,臣身爲執政,受陛下信任,職責重大。然如今金寇猙獰,山河破碎,以致君上受辱,黎庶遭難。臣每每念及此處,五內俱焚,心膽俱破。臣聞“君辱臣死”今陛下爲難如此,我等下臣,皆該萬死!”徐紹大聲疾呼。情緒十分激動!直哭得老淚縱橫,哀傷不

耿南仲之輩你看我。我看你,心裡都道,要死你死,咱可不陪着你。

“愛卿忠義之心。聯素知之,國勢如此,非人力所爲。愛卿不必悲傷”趙桓似乎也受感染,雙眼泛紅,輕聲安慰道。

徐紹忽又面色一凜。迅從懷中取出一物,高舉過頭頂:“陛下!徐衛急奏!”()宋閥

第99章 金腰帶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675章 徐郡王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33章 川陝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八百六十八章第615章 養寇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76章 死戰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593章 徐太尉第八百三十九章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八百四十六章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76章 死戰第75章 阻擊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八百三十五章第487章 權臣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389章 劉子羽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七百四十八章第78章 進軍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649章 徐郡王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500章 政變(下)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八百七十一章第八百五十九章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366章 民變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102章 張九月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四百一十一章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346章 打吧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53章 梟首第四百四十五章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299章 皆大歡喜
第99章 金腰帶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675章 徐郡王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33章 川陝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八百六十八章第615章 養寇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76章 死戰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593章 徐太尉第八百三十九章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八百四十六章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76章 死戰第75章 阻擊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八百三十五章第487章 權臣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389章 劉子羽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七百四十八章第78章 進軍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649章 徐郡王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500章 政變(下)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八百七十一章第八百五十九章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366章 民變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102章 張九月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四百一十一章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346章 打吧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53章 梟首第四百四十五章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299章 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