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而折彥質在旁邊則暗暗叫好!因張浚所言,與他意見如出一轍!他最開始持此議時,沒人肯信,再想說時,已不敢出口。張浚現在點破,但願皇帝能夠聽進去!現在收手,爲時不晚!倘若真到了宋遼反目成仇,大打出手時,一切都遲了!到時,真如張德遠所言,大禍將至!

半晌之後,趙謹問道:";張卿,依你之見,這事該當如何?”

張浚顯然是有備,當即有條不紊有說道:";臣建議,倘若女真答應聯手,我朝可以各種理由推託,總之讓這‘聯手’有名無實。它若要去伐遼,那是它的事。至於契丹人,解決起來更容易,只要朝廷重開邊境,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秦檜此時就要說話,張浚早防着他,又搶在前頭道:";聖上,聯金制遼,風險巨大,後患無窮,且勝負難料。若敷衍女真,安撫遼人,則非但無害,反而有利。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趙謹聽了,低頭不語,秦檜見狀不好,大聲道:";聖上,張浚之言萬不可信!這聯金制遼已然是箭在弦上!此前,金趙王完顏褒南下欲聯手,我朝回絕。今番,不得已,又主動北上。倘若事成,我朝又反覆,這豈不失了信義?也勢必得罪女真人!這纔是大禍將至!”

張浚針鋒相對:";女真人見我與契丹不曾開戰,豈敢造次?契丹人志在復國,我朝志在復疆,害怕的,應該是女真人!”

秦檜終於發作:";張浚!你爲河東宣撫,正面女真,責任尤其重大。倘若大宋與金交惡,你首當其衝!怎還口口聲聲替遼人說話?契丹在邊境屢屢生事,奪我金肅,殺我將士,這樁樁件件你難道視而不見?反倒要重開邊境,去討好契丹?你置大宋國威於何地?你居心何在!”

張浚本來還記着徐衛的囑咐,就事論事,不將矛頭對準秦檜,但此時見他如此態度,頓時火冒三丈,怒道:";秦檜!你身爲宰執大臣,不以國家爲重,不懂趨吉避凶,爲你一己之私,竟置大宋安危於不顧!貶謫功臣,構陷忠良,矇蔽聖聽,專權跋扈!你登臺以來所作所爲,俱是倒行逆施,以至天怒人怨!你怎當得聖上信任,怎作得朝廷次相!”

這一通狂噴,直喝得秦檜臉色鐵青,切齒攥拳!竟一時無言以對!

趙謹聽他如此激烈的言辭,亦覺不妥,道:";張卿!說話要有分寸!你於君前如此抨擊宰相,不是大臣該有的禮儀!”

張浚卻全然不懼,直言道:";聖上,臣所言,句句屬實!徐良乃中興名臣,何故遭貶?徐衛軍功彪炳,治川陝有政聲,何故構陷?陝西民怨沸騰,諸羌叛走,軍心浮動,而劉光世志在並軍,一遇變故則手足無措,全無應對!何故矇蔽?我入朝述職,先至中書,政事堂屬官先報於秦檜,檜不出面接見,便連首相也不敢見我!這豈非專權跋扈?”

秦檜聞言,震驚莫名!因爲張浚對他的指責實在太過嚴重!

便連折彥質也沒有想到張浚會如此激烈的抨擊秦會之!這力度,簡直跟朝中以“敢言”著稱的胡放砲不相上下!可這時,他已經不是先前的“暗暗叫好”,而是爲張浚“暗暗擔心”。

果然!

趙謹在先前張德遠抨擊秦檜之時,也只是勸停而已,並未加以責備,但此時拉下臉來,沉聲道:";張卿,你說的這些,朕是知情的。對個別大臣的處置,也是朕同意的,怎麼?你不滿?”

張浚一時無言,片刻之後,俯首道:";臣不敢。”

“不敢?朕看你敢得很。不宣而入禁中,已是失禮,君前咆哮,已是失態,妄議重臣,已是失儀。你此番還朝,是述職,還是要替徐良徐衛鳴不平?”趙謹問道。

張浚已經感受到皇帝的怒意,但稍稍沉默之後,還是道:";臣此番奉詔還朝,本爲述職,然徐良徐衛身上確有不公之事,因此,臣不得不言。”

“你是說,朕苛待功臣,行事不公,對麼?”趙謹壓着怒火問道。

張浚心知開弓沒有回頭箭,此時反倒挺直腰板,昂然道:";臣豈敢指責人主?只恨這朝中奸侫矇蔽聖聽,以至聖上無法作出正確判斷!”

“大膽!放肆!”趙謹縱使是個好脾氣,也被他激怒!

張浚一見,從容不迫地跪將下去,絲毫不見慌亂之態,倒像是例行公事一般。趙謹見他不服軟,將御案一拍:";退下!”

“臣,告退,待罪!”張浚大聲說完,再拜,而後起身後退,過秦檜身邊時,微微側首,示之以不屑之情,方纔轉身昂首出了勤政堂。

趙謹自徐良被分權,乃至最後被迫辭職以後,幾乎是聽不到任何一點點“雜音”,首相次相率領朝臣們都順着他的意思,藉以邀寵。他已經習慣了這種沒有人指正他,忤逆他。突然闖出這麼一個在地方上任職多年,疏遠中樞的“二愣子”來,一通狂噴,怎叫他不怒?

張浚離開勤政堂以後,趙謹還餘怒未消,跟那兒憋着不說話。折彥質始終不發一語,哪怕張浚跟他是同榜進士,而且還有舊。秦檜此時都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跟趙謹一樣,自打坐上次相的位置,誰敢如此抨擊指責他?這張浚簡直就像是從石頭裡磞出來的一樣,完全不識時務!連徐衛這等地位聲望的人都避而遠之,你倒大大咧咧來打抱不平,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現在觸怒了皇帝,我看你還能神氣?

秦檜憋見趙謹模樣,小心翼翼地勸道:";聖上息怒,張浚自恃資歷,出言無狀,恐怕不止是他個人的意思。”

趙謹聞言問道:";你是說……”

“這裡頭,怕是有徐衛的原因。他此番回朝述職,專程繞道四川,又親自登門拜會。想必是徐衛影響了他。否則,一個在外多年的大臣,豈會如此形狀?”秦檜說道。

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148章 罷相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八十二章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四百一十八章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八百五十六章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八十章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四百二十章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八百七十一章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319章 震天雷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116章 太上皇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八百五十九章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762章 淮西軍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814章 服不服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一十三章第四百一十章第53章 梟首第769章 朱仙鎮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八百五十七章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46章 死戰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54章 兩軍對陣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八百七十章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122章 冠禮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141章 定情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464章 突火槍第792章 攤牌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68章 美女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八百八十二章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101章 問婚第72章 開戰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
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148章 罷相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八十二章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四百一十八章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八百五十六章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八十章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四百二十章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八百七十一章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319章 震天雷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116章 太上皇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八百五十九章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762章 淮西軍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814章 服不服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一十三章第四百一十章第53章 梟首第769章 朱仙鎮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八百五十七章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46章 死戰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54章 兩軍對陣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八百七十章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122章 冠禮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141章 定情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464章 突火槍第792章 攤牌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68章 美女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八百八十二章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101章 問婚第72章 開戰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