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靖康和議

北在徐四徐十兩兄弟進兵紛州訂州。對太原形成夾擊刨勢川。他們在河東的一連串軍事行動,已經震驚天下!首先是在京兆的李綱,接到徐衛的戰報之後欣喜若狂,忍不住對有司官員讚歎道“被堅執銳,率王師復兩河者,必斯人也。”

狂喜之下,他撰寫奏本,以銀牌快馬加急送往東京。趙桓一接到陝西奏報,接連問了三次,果有此事乎?當得到肯定答覆之後,聖心大悅,奮然有用兵之意。一個徐衛率萬把馬步,就能出潢關一路把李金聯軍攆回去。聯若起西軍精銳出陝西,不說兩河,至少河東唾手可復!

但在詳議司與羣臣討論此事時,很意外,包括部分主戰派大臣在內。均表示反對大規模用兵。他們的理由是,國家連年戰亂,兩河被女真人摧毀殆盡。禁軍損失之嚴重。開國以來未有。現在朝廷所能依靠的,只有西軍,斷斷不可亂用。再者,兩河百姓,南逃西遁的十之七,就算收復了失地,又怎麼能守得住?朝廷眼下的方針是,休養,練兵,以陝西爲前沿,抗拒女真入侵。至於反攻,時候未到。

甚至有個別大臣提出,軍虛報功勞以遙賞的陋習由來已久,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徐衛虎捷鄉軍成軍不到兩年,區區萬餘兵力與數倍於自己的李金聯軍展開野戰,居然能打個平手,還迫使敵人後撤?這未免有些令人難以置信吧?應該讓陝西方面好好查一查纔是。

樞密副使折彥質當即駁斥了這種說法,他是臣裡面少有的與徐衛有交情的人,對虎捷鄉軍的情況比較熟悉。他指出,虎捷鄉軍成分單純。清一色的兩河弟,作戰勇猛賣命也在情理之。再有,虎捷刮練嚴酷,各級統兵官都出身低微,有效死之心。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徐衛這個主將。不單有運籌帷幄的卑謀,更有蹈死不退的勇氣,所謂青年才俊是也。

趙桓一時無策,只得先降下詔書,褒獎徐衛和虎捷鄉軍的忠勇,所部官兵賞賜提拔等事務,命陝西宣撫使司從優辦理。

與朝堂上的“冷靜”相比,民間那是輿情沸騰。首先知曉消息的。是東京的太學生,經他們一傳,整個東京城都知道官軍收復河東大片土地,已經兵臨太原的捷報。百姓奔走呼告,於茶館酒肆等地終日談論,更有在京大儒寫了一篇《破眸聞官軍收河東》,在京城廣爲流傳,老少皆能誦讀。一時間,民間士林要求收復失地的呼聲高漲。尤其是從河東河北逃難過來的,思鄉之心愈加急切。甚至有人天天準備着行裝,以便隨時迴歸桑樟。

正月下旬,完顏突合速率兵出城。在太原南大門榆次縣境內,與徐勝所部交戰,不分勝負。次日完顏活女率軍趕到,徐勝爲防有失,退到遼州平城縣。與徐衛一起等候陝西方面的指示。

粘罕見徐家兄弟對太原虎視曉眈,似無退兵之意,又命完顏妾宿將兵萬餘增援太原。徐家兄弟刺探到消息,這才引軍南還澤州,在小西山安葬陣亡將士。徐衛趁這個機會。又行給陝西宣撫使司,指出河、繹、解、澤這一府三州之地,物產豐富,且多山河,宜固守,以爲陝西屏障。又將馬擴當日那套“以一府三州爲陝西緩衝”的理論重申一次,建議派兵駐守此地。他預料到。朝廷下令班師是早晚的事情,此次招討河東本是爲了威懾李逆,如今目的已經達到,陝西方面肯定不日就將下令自己還師定戎。必須在命令下達之前,先把這事提出來,否則我帶一萬多弟兄出來,引七千回去,連巴掌大的地方都沒討回來。我吃飽了撐的?

果然,幾天之後,李綱的命令就到了前線。“賊逆勢大,未及恢復之時,當還師爲宜對一府三州的歸屬問題,隻字未提。作爲軍人。命令下達自當執行,可徐衛把李綱這道手令翻來覆去看幾遍,最後判定,這不是一道嚴謹的軍令。要麼你就嚴令我撤回定戎,要麼就明說留兵駐守,甚麼叫“當還師爲宜?”遂回書說,李金聯軍雖退,然河東境內多賊寇,恐怕得耽擱些時日。

徐衛猜得沒錯,李綱接到他的上報後,深以爲然。然而這時,朝廷命令撤軍的公已經到了京兆,李綱不便拒絕,因此下了這道莫摸棱兩可的命令。同時又向朝廷上奏。陳述徐衛的意見,要求將一府三州之地納入陝涪範圍,派任官員司儀行鼓。同時建議,衆塊地區在軍斥工小以單獨劃作一路,任命帥臣領兵據守。

可李綱的奏本前腳剛送進東京。金國使臣後腳就進了城門,這事就被擱置下來。澤州距離陝西有段距離。況且百姓大多逃散,徐家兄弟不可能在此一直等下去,補給就是一個大問題。李綱以河府接壤同州。便命同州知州徐勝退守河府,又命徐衛退守解州,方便補充糧草物資。

徐衛臨走之前,以河東義軍總管的身份專門找來了各路義軍領袖。指示他們,從今往後河東南部這些州縣,是大有可爲之地。官軍雖然撤了,但你們可以“便宜行事”馬擴等人領會了他的意思,虎捷鄉軍前腳一撤,他們立即佔據了城池。以免再度落入李植之手。有些性急的,居然跑到太原門口去佔紛州遼州,結果被完顏活女打得大敗而逃。

到了二月開春,趙桓以尚書右承黃潛善爲井議使,與金國使臣展開和談。女真人這回來,目的只有一個,休兵罷戰,要求南朝把紫金虎的軍隊撤回陝西去。前線將士們打了勝仗,黃潛善這位談判代表說話也就硬氣了,你說我撤我就撤?河東是祖先遺留的基業,徐衛在大宋領土上有什麼不對?

金國使臣顯然是有備而來,說對。我承認你們的老虎刻悍。但貴國也不希望咱們在河東大幹一場吧?說句實在話,兩河的行政軍事機構。是蕩然無存的,好些州縣是百里無人煙,徐衛他能呆多久?

黃潛善反脣相譏,你們二太的東路軍被人徐太尉打得片甲不留。聽說斡離不逃進真定城的時候,身邊只有幾十騎?

宋金雙方大臣挖苦諷刺不亦樂乎。愣沒談出個鳥來。最後,趙桓見和談沒有進展,命樞椎徐紹親自幹預此事。才定下來“正視現實”的談判方針。女真人口頭上還是要求南朝承認他們佔領兩河的合法性。並讓兩河境內所有宋軍撤回,哉定疆界。徐紹嚴辭拒絕,如果你們金國抱着這種想法,那就不用談了。

此次出使大宋的金使,是從前遼國的舊臣,對南朝情況非常熟悉。他適時地作出讓步,提出了一個方案,咱們不叫“劃定疆界”但總得把控制區域分一分,這纔好罷兵停戰嘛。這實際上就是“軍事分界線”也就是避開到底是誰的領土這個問題,只說軍隊的實際勢力範圍。

金使提出,以黃河爲界,除陝西外。以南是大宋控制範圍,以北是女真。這個提案雖說不是讓南朝割讓兩河,但也等於說兩河是金軍佔領區,宋軍還是得完全撤出。徐紹豈能看不透這種把戲?提出,以宋金兩軍目前實際佔領區域來劃分。近而停戰,這才叫正視現實。

金使一聽,有這種好事?徐衛雖說一度打到太原門口,但現在已經退回去了,你這還是以黃河爲界嘛。徐紹卻道,別急,現在河東南部的一些府州縣,是兩河義軍佔據的,這也要作數。金使極力反對,他指出“義軍”是自發組織起來的。並不是大宋朝廷官方的行爲,不能作爲依據。

徐紹據理力爭,徐衛就是河東義軍總管,各路義軍首領那是受到朝廷冊封的,身上都配着官印呢,這怎麼能不是大宋朝廷官方行爲?這事金使卻是知道的,那些河東義軍領袖,一受朝廷封官,立即打出旗號。惟恐別人不曉得。

這樣一來,河東的平陽府、昭德府、威勝軍、澤州、修州等地,眼下都有義軍活動,都應戈?在大宋一邊。談判僵持許久,一直拖到二月旬,金國方面才鬆口。說成,就這麼辦,但有兩個條件。第一,威勝軍的義軍必須撤了,此地距離太原太近了。第二,韓昉你們得放了讓我帶回去。這兩個條件,缺一樣都不用談了。

徐紹想了半天,韓昉是誰?哦。走了,當初金國的使臣,爲了矇蔽大宋君臣,掩蓋金軍即將大舉南侵的意圖而出使南朝。後來被徐衛給秘密抓捕,一直囚禁到現在。據說此人是遼國壬辰科狀元,投降後深受金主信任,尤其被二太斡離不引爲座上賓,成爲斡離不的“謀主”處斬郭藥師時,有大臣想起了他,深恨此人外表忠厚,實則包藏禍心,欲殺之,趙桓不允。

第138章 佈防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八百五十九章第八百七十四章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79章 逼宮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724章 西部王第150章 入夥第493章 內外洶洶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78章 進軍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400章 堵新郎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53章 梟首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464章 突火槍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146章 升官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四百一十八章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95章 統帥第57章 饅頭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632章 插旗燕雲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八百四十七章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108章 賞賜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八百七十七章第214章 鐵浮屠第91章 援兵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56章 論邊事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八百七十二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8章 土匪來了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八百三十四章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八百六十章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606章 納妾記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八百五十三章第80章 新君第261章 炮車互射第八百四十三章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八百五十章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八百八十二章
第138章 佈防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八百五十九章第八百七十四章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79章 逼宮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724章 西部王第150章 入夥第493章 內外洶洶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78章 進軍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400章 堵新郎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53章 梟首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464章 突火槍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146章 升官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四百一十八章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95章 統帥第57章 饅頭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632章 插旗燕雲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八百四十七章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108章 賞賜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八百七十七章第214章 鐵浮屠第91章 援兵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56章 論邊事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八百七十二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8章 土匪來了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540章 早渡黃河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八百三十四章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八百六十章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606章 納妾記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八百五十三章第80章 新君第261章 炮車互射第八百四十三章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八百五十章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八百八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