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生死關頭

“當然是越近越好!就調殿前司在行朝周邊諸鎮的部隊!”趙鼎說道。屬於“三衙”之一,但自從朝廷南遷以來,三衙有名無實,軍隊實際上都歸各大宣撫司節制。獨殿前司還保留有部分兵馬,以供衛行在,保護皇帝。

徐六點了一下頭,但隨即又搖頭:“不行!逆賊既然作得如此大事,之前必有所籌備!他們如何能忽視殿前司?殿帥張仲雄留在城中,恐也不保,殿前司的部隊是指望不上了!”

他兩個說話之間,趙諶已經等不了,伏下身子,奮筆疾書。沒一陣,他將那件黃袍抓起來,疾聲道:“徐卿,你持此袍前往調兵!”

徐六接過一看,只見黃袍的背面,寫着“賊子謀逆,朕陷彀中,社稷有累卵之危,朝廷有倒懸之急,召王師入援行朝,聽良號令,如朕親臨”這樣一句話。趙鼎湊上前來看畢,問道:“徐參政,你打算往何處召兵?”

徐六緊抓着黃袍,神情凝重道:“如今,恐怕也只有指望兩浙宣撫司的部隊了。”

趙諶一把拉住他的手,急切道:“不論調哪一路兵馬,徐卿當快去快回!遲了……”

“官家,這正是臣所擔心的!”徐六正色道。“逆賊既然有備而來,必欲執官家而回。此間只五百將士,倘若動起手來,絕計撐不了幾時!”

站在門前的朱勝非聽到這一句,失聲道:“那官家豈非要……”

趙鼎思索着徐良的話,沉聲道:“徐參政所言不差,我等能擋得了一時,然而絕計撐不過今天。倘若殿前司的部隊指望不上,就算徐參政在今天之內調得兵來,恐怕也救不了急。”

趙諶臉色煞白:“卿等的意思是說,朕無論如何避免不了被他們押回城裡?”

三位宰相都沉默,事情恐怕確實是這樣。趙諶無力地跌坐在凳上,他心裡清楚,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自己的父親必然已經在城中復辟。一旦自己被帶回城裡,馬上就會被軟禁,自己這些大臣也會被控制,隨後貶官遠竄……

一念至此,他不禁嘆道:“既然如此,那調兵還有何用?”

“官家,就算被逆賊所執,也斷斷不可作出一絲一毫的讓步!天子於德無虧,自即位以來,矢志恢復,天下軍民莫不感念!逆賊作亂,不得人心!只要官家不鬆口,臣就有希望!”徐良朗聲道。他只怕,自己去調兵的同時,皇帝被抓回城中,到時受太上皇和亂臣們的逼迫,答應退位。到時,就算自己調集到了軍隊,恐怕也無力迴天了。

趙諶緩緩地點着頭,無奈道:“既如此,賢卿速速動身吧,遲則生變。”

趙鼎也催促道:“徐參政,快動身吧。帶着十來名軍士保護,以防不測!”

“不!人多反而壞事!我獨自一人前往即可!朱相,趙相,倘若守不住山,回到城中,兩位無論任何遭遇,斷不可失了氣節!”徐六鄭重提醒道。

趙鼎勃然道:“這何須多說?便是舍了這條命,也絕計不作苟且之事!”

朱勝非驚魂未定,連聲道:“你放心,你放心。”

時間緊迫,不容多說,徐六將那件黃袍摺疊起來,揣在懷裡,正打算告辭時,皇帝道:“徐卿一身素服,恐惹人注意!趙卿,你快去取一套道袍來!”

趙鼎二話不說,轉身就往外奔去。趙諶又打量着徐良片刻,道:“徐卿,朕這件黃袍,你穿上。”

徐六一直還算鎮定,但聽到這句話,駭得臉都扭曲了,一下子拜倒在地上,顫聲道:“臣萬萬不敢!”黃袍只有天子能穿,臣子披黃袍,是想學太祖皇帝麼?

“非常時期,不要拘泥!”趙諶提高了音量。“你這揣在懷裡,反而惹人側目!”

徐良堅持不肯,不一陣,趙鼎抱着一團衣物進來。徐六扒了身上的素服,皇帝直接將黃袍拿起,披在他身上,堅持讓他穿着。無奈之下,徐良只得將有天子手詔的黃袍穿在最裡頭,外邊罩上寬大的道袍,他身材比皇帝要高大,那件黃袍緊緊裹在身上,倒也不會顯露出來。

剛穿好,下面一片喧譁,趙鼎奔出去問道:“何事驚慌?”

下面的大臣紛紛喊道:“亂軍圍山了!”

徐六在裡頭聽得真切,再不敢絲毫停留,拜於天子腳下,神情堅毅道:“臣此去,不成功,便成仁!”

皇帝親自將他扶起,咬牙道:“朕和朝廷,都在徐卿身上!”

徐六頓首,隨即站起身來,對趙鼎和朱勝非一揖,拔腿就朝外頭奔去。皇帝和宰相都追了出來,只看到他人已經竄到樓下,在衆大臣茫然的目光中奔出別院而去。

“但願他此去成功……”趙諶扶欄嘆道。

葛嶺所在的山,名喚寶石山,在西湖之西,面向杭州城的一側,有石階可上山。但山後,卻根本沒有路可走,因爲再往西,都是一片山區。徐六出了抱朴廬,到後山無人之地,將衣袍紮緊,順着並不陡峭的山體往下滑走。遇有近丈高的地方通不過,他竟然縱身一跳,動作十分敏捷。下了葛嶺,他趴在草叢裡,十分警惕地觀察着四周。然而禍事就在此時發生,他聽到了人聲!

“快!都麻利些!”一個雄渾的男聲吼叫着。徐六此時所在的位置,是棲霞嶺和葛嶺之間的一個山坳。他本打算從這裡下山去,但聲音從南邊傳來,顯然對方已經在往此處爬。想下山,已經沒有可能了。想出去,只有翻過面前的棲霞嶺!

打定主意,不敢遲疑片刻,起身就往棲霞嶺上跑。遇到陡峭處,抓草根,扯樹枝,奮力往上攀登。很難想像,一個進士出身,在朝堂上輔佐君王的副相,竟還能幹這些。當他爬到半山腰時,往下俯瞰,果然見到一羣士兵爬了上來,封鎖住了葛嶺。他如果在山坳裡多停留一陣,此刻怕是已經被逮捕了。

不敢出聲,甚至連大氣也不敢喘,拼命往棲霞嶺頂部攀去。所幸,這是在南方,山都不高,要是在西部,只怕一不xiǎo心,就要跌個粉身碎骨!翻越棲霞嶺後,眼前仍舊一片茫茫的山區,偶爾能看到幾戶人家,他也不敢去,專挑僻靜處行走。等他一直朝西,走出這片山區時,確定安全之後,又折身向北。估計走了大半天,終於走上了驛道。

一路上,他只顧低頭趕路,不與任何人接觸。便是有路人,見他一副道士裝扮,也沒誰生疑,更不會想到他是當朝參政。就這麼一直朝北走,直到腹中飢渴,才發現身上根本沒錢。遂問道旁的人家討了碗水喝,藉機問路,才知已到餘杭。

他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鎮江府,兩浙宣撫司所在地。他要去徵召兩浙宣撫使趙點,讓他起兵勤王!

再說另一頭,徐六走後,趙諶就得到報告,說是亂軍要強行登山。沈擇雖然掌握着內衛禁軍,可他畢竟是個宦官,而非戰將,下令官兵擋住之後,竟脫離前沿,跑回到皇帝所在的別院。

君臣十數人,戰戰兢兢,如臨末日……

危急關頭,次相趙鼎挺身而出,他倒不是要學朱勝非去跟逆賊理論,而是要去將事情弄清楚,哪怕就是死,我也得死個明白!上到皇帝,下到同僚,都不讓他去。但趙鼎堅持己見,皇帝沒奈何,只能讓他出面,刺探消息。

那葛嶺上山的石階中段,保護天子的官兵們已經架起了路障,他們不是野戰軍,此行也是儀仗的成分居多,所以連弓箭都沒有攜帶,只有腰裡的刀,手裡的槍。士兵們在路障後,將槍排成長林,而他們的對面,則是一片密密麻麻的軍陣!人家已經刀出鞘,箭上弦了!

趙鼎來到這裡時,山上的軍官正跟對方派來的人說着什麼,雙方都很緊張,路障後官兵手中的鐵槍,幾乎頂到來人的身上。

他一出現,那正說話的軍官就迎上來,顫聲道:“相公,如何是好?”

趙鼎雖是書生輩,但頗有膽氣,面對着山下黑壓壓的人潮,強作鎮定,盯着路障之前的幾人喝問道:“你等何人?識得趙鼎麼!”

宰相畢竟是宰相,除了皇帝,就數他了。那幾名軍官看到他,先怕了幾分,再聽他一喝,都俯身執禮道:“見過相公,我等皆殿前司軍校。”

“你們奉了誰的命令?”趙鼎問道。

幾名軍官不敢擡頭,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趙鼎見狀,大袖一揮:“去!找能說話的來!”那幾名軍官竟還真的乖乖退下去。

他們一走,身旁的那名“內殿直”都知說道:“相公,倘若真打起來,我們撐不了許久。”

“爾等皆在班直,乃天子近衛,皆武藝絕倫之輩,怎還畏懼逆賊?”趙鼎怒道。

那都知一聽,俯首道:“卑職不惜死,但恐聖上不測。我手下只五百人馬,對方則有數千之衆,而且……”

“而且什麼?”趙鼎追問道。

“相公,這山下的兵馬,都是殿前司在行朝諸鎮的部隊。”那都知答道。趙鼎心頭一緊,果然如徐六所料,殿前司被控制了!之所以說控制,而不是倒戈,原因就在於,當今張皇后,就是出自殿帥張仲雄家族,張家沒有任何理由反水。

此時,他望見一人,在士兵簇擁下,拾階而上。當看清此人是誰時,趙鼎怒火沖天!

“見過相公。”羅汝楫在路障前七八階下,就已經停住,士兵將他圍在中央,生怕有變。

趙鼎忍住滔天之怒,咬牙問道:“羅汝楫,你爲何在此?”

“奉詔而來。”羅汝楫大聲道,他有意要讓官兵們都聽清。

“官家在嶺上,並不曾傳詔於你!”趙鼎道。

羅汝楫卻不應他的話,而是提高聲氣,對着山上山下的人羣喊話道:“天子失德、失儀、失信,內不能安黎庶,恩朝臣,外不能和番邦,靖邊陲。我大宋,以仁孝治天下。官家窮兵黷武,非但結怨金人,更使得百姓遭禍,此爲不仁;太上居於德壽宮,官家數月不過宮探視,道君駕崩,竟又拒絕太上主持喪儀和出席法事,此爲不孝。朝中大臣商議之後,報請太上皇批准,決定迎太上皇復位,諸……”

趙鼎按捺不住,一口截斷道:“羅汝楫!你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完全是一派胡言!”語至此處,他振臂呼道“天子即位於危難之時!自登基以來,以天下爲念,以祖宗基業爲念!矢志恢復故土,驅逐北夷!並不曾有絲毫失德!羅逆汝楫等賊,趁官家爲道君盡孝之際,欲行不軌,十惡不赦!此等賊子,當天下共誅之,天下共討之!諸軍,有殺此賊者,當爲殊勳!”

他聲音哄亮,響徹四方,那山下諸軍,聽了此話,頓時一片譁然!羅汝楫聽得臉色大變,回首望去,只見軍隊騷動,慌忙搶道:“休要聽他妖言惑衆!太讓皇已然復辟,今我等奉詔而來,一是保護官家回城,二是捉拿朱勝非、趙鼎、徐良等佳n侫!名正言順,鬼神欽服!”

趙鼎大怒!一把搶過身旁士兵手中的長槍狠擲過去!那槍雖然被羅汝楫的衛兵撥開,但其人還是被駭得蹲了下去!心驚膽戰地吼道:“這廝惱羞成怒了!回去!快回去!”隨後,被士兵包裹着,倉皇逃下山去。

趙鼎面對千軍,聲傳四方:“諸軍聽好!聖駕在葛嶺,有誰敢登階一步,便是謀逆!必然禍及父母妻兒!若能反戈一擊,襄助平亂,則是大功一件!”

羅汝楫回到山下,張臂喊道:“趙逆蠱惑人心,休聽他聒噪!衝上山去,捉拿佳n臣!”他一聲令下,那將士們卻是面面相覷,拿不定主意。便是有人朝前,卻見同伴們不跟隨,也茫然地退了回來。

趙鼎見事態緊急,扭頭對那都知說道:“快去請官家來!”

葛嶺就那麼大一坨,趙鼎振聾發聵的喊聲,身在抱朴廬中的皇帝其實都能隱約聽到。當班直軍官前來請他出面時,大臣們都以爲天子不可以身涉險,但這位年輕皇帝只是稍稍猶豫了一下,便昂然而出。

大臣們一見,天子都不怕死,我們哪裡還有偷生的道理?罷罷罷,今日以身殉國!也落個名垂青史!

卻說羅汝楫正強令軍隊往山上攻,趙鼎也已下令守卒拼死一戰,保護聖上週全。冷不防,有人大吼一聲:“聖上駕到!”

喧鬧聲立時消失,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那石階的盡頭。只見皇帝趙諶,在以朱勝非爲首的大臣們陪同下,緩步而來。

山上的官兵們皆跪地高呼萬歲,這個舉動,使得山下的亂軍不知如何自處,咱們是不是也應該跪迎聖上?羅汝楫一見官家出面,心裡倒有些畏懼,但轉念一想,當年,徐紹朱勝非等人,不正是發動政變擁立了官家登基麼?我們今日作的事,與他們當年一樣,我爲何要怕?

這麼想着,底氣稍復,昂首挺胸立於陣前,並不行臣子之理。

趙諶來到路障下,看着山下密密麻麻的部隊,到底還是有些膽怯。他是作皇帝的人,哪裡見過這種場面?但非常之時,硬着頭皮也要上!

只是,這話從何起?

“官家,領兵前來的,正是羅汝楫,他誹謗聖上失德、失儀、失信。”趙鼎在旁提醒道。

一聽這話,趙諶就有話說了,只見皇帝輕輕撥開擋在他面前的一名軍官,洪聲喚道:“羅汝楫何在?”

羅汝楫就立在陣前,此時卻不敢應聲。

“不作聲?沒關係,朕有一言,諸軍靜聽!”趙諶腔調有些抖,但還算響亮。“苟且之徒,誹謗朕失德、失儀、失信。然朕自踐柞以來,每日激鳴則起,深夜乃臥!所爲者何?是因爲國土淪陷,黎民遭難!金人起於北,數十年間,掃蕩天下!奪我土地,害我子民!歷年來,王師浴血奮戰,雖收復區域,然兩河、中原、山東等地,仍在北夷手中。此間人民莫不翹首以盼王師北伐!朕每每想到此事,心如刀絞!恨德才淺薄,不能一舉驅逐狄夷,還我山河!”

“朕自問,即位以來,並無驕奢之舉,亦無倒行之狀!卻不知哪裡薄待了如羅汝楫之輩,以至於引兵犯上!刀槍最是無情,朕不忍見爾等流血!快快放下器械,莫揹負一個逆賊的名聲!”

趙諶一席話說出來,山下諸軍震動!羅汝楫聽得背後有異響,回頭一看,只見有軍官從馬背上下來,放下兵器,伏拜於地。軍官一帶頭,士兵們哪裡還敢遲疑,紛紛扔了器械,跪了滿地!

咱們只是奉命行事,可沒想對聖上不昨啊!再說,咱們也沒有這個膽子!

“你等作甚!太上皇已經復辟!說話之人,現在已不是大宋之主!快起來!快起來!”羅汝楫急得又竄又跳,氣急敗壞地喊道。

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三十六章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131章 人氣第八百六十五章第59章 裝備第120章 爛招第131章 人氣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94章 退兵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110章 衝突第91章 援兵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48章 戰果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636章 任得敬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401章 出事了第44章 棋子第258章 暗戰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606章 納妾記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105章 內憂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八百五十五章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99章 金腰帶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434章 回家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125章 契丹人第483章 軍閥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四百一十八章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55章 張叔夜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107章 怪事第八百五十一章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79章 逼宮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79章 逼宮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10章 牛逼老爹第826章 選秀第八百八十章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105章 內憂第148章 罷相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八百三十一章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56章 論邊事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397章 地下黨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126章 闖宮第406章 大變動第623章 擅自調兵
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三十六章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131章 人氣第八百六十五章第59章 裝備第120章 爛招第131章 人氣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94章 退兵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110章 衝突第91章 援兵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424章 鋼鐵雄師第48章 戰果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636章 任得敬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401章 出事了第44章 棋子第258章 暗戰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606章 納妾記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105章 內憂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八百五十五章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99章 金腰帶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434章 回家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125章 契丹人第483章 軍閥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四百一十八章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55章 張叔夜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107章 怪事第八百五十一章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79章 逼宮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79章 逼宮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10章 牛逼老爹第826章 選秀第八百八十章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105章 內憂第148章 罷相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八百三十一章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56章 論邊事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397章 地下黨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126章 闖宮第406章 大變動第623章 擅自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