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機會來了

徐原向來偏愛他的長子,所以要叫個兒子回來作陪時,想也不想就是徐嚴。聽徐九這麼一提,他點頭:“也好。”

徐吳氏上了年紀,絮叨慣了,正好趕上小叔子來,忍不住叫苦道:“老九,你這哥哥自打從慶陽回來,看誰都不順眼,跟自己都不過去,你替嫂子好好勸勸他。”

徐原大爲光火,吼道:“哪那麼多廢話還不快去我和九弟有正事要談,婆姨家攪甚麼攪”

徐吳氏嘀咕幾句,這才退了出去。她一走,徐原起身道:“走吧,這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上花廳去,容我披件衣裳。”

徐衛聞言一笑:“這不挺好麼?這才叫坦誠相見。再說了,又不是外人,何必客套?”

“你好歹也是制置使,現在西軍數你最大,我在臥室裡跟你見面,這叫什麼事?”徐大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

徐衛收起笑容,把手一揮:“罷了,閒話打住。大哥,這次來渭州,一是看望你,二是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

徐大一聽,心裡多少舒服一點了。老九雖說是西軍總帥,但看看,遇到事還不是要來跟我商量商量?遂取了件直裰披在肩上,坐回桌邊,點頭道:“說吧,什麼事?”

徐衛沉默片刻,象是在思考要怎麼說。好一陣後,才道:“此番,我軍兩個戰場都取得勝利。朝廷有不少慶祝的事宜,這本來跟咱們陝西也搭不上邊。不過,前些時候有內侍到陝西來傳詔,提到一個事。”

徐大好像很感興趣,認真地聽着。

“說天子打算按慣例,讓陝西派員去杭州獻俘。此番作戰,我軍俘僞韓齊王高孝恭之子高宛,以及金韓兩軍中高級將領多名,應該說還是拿得出手的。”徐衛道。

徐大的興趣更濃了,逢重大軍事勝利,朝廷召前線派員去京獻俘。首先是在宣德門舉行隆重儀式,而後奉派之將入講武殿朝賀皇帝報功,這是慣例。但是,誰去獻俘,誰就等於撞大運了。原因就在於,一般來說,奉命去獻俘的人軍階都不會太高,但是一定要有背景。因爲這個人是鐵定會受到官家接見,一睹天顏,這是給皇帝留下印象的好機會。從前,种師道就幹過這事。

“嗯,確實,那你打算派誰去?”徐大試探着問道。

徐衛直視着他,似笑非笑道:“大哥以爲呢?”

看堂弟這副表情,徐大心裡就活動了,趕緊道:“你是制置使,這事還不是你說了算?你讓誰去誰就能去老九,你看……”話至此處,自覺有些不妥,就沒再說下去。

徐衛卻緊追不放:“怎麼?大哥可有提議?”

“沒有沒有,這事我又作不得主,你說你說。”徐原推託道,心裡卻盤算着該怎麼向堂弟開口。

徐衛忽地一嘆:“其實這事我也作不得主,因爲趙官家在詔書裡說得明白,讓我派徐家子侄赴行在獻俘。我估摸着,這是對我們徐家的一種榮寵吧。”

徐大兩眼一瞪,心裡憋着的話幾乎就要脫口而出。但還是忍了忍,趨身向前,小聲道:“那你打算派誰?”

徐衛故意賣關子,輕笑道:“我反正是還沒兒子。”

徐大幹笑兩聲:“你沒有,老四老五不都有麼?徐仲已經作了副統領,咳咳,不過就怕這娃年紀太小,沒什麼見識,到時見了天子,連個屁也不敢放……”

徐衛突然大笑笑得直拍桌子這倒讓徐大摸不着頭腦:“我這話有什麼可笑的?”

徐九邊笑邊搖頭道:“行了,大哥,咱們都別揣着明白裝糊塗。除了你兒子還能是誰?”

徐大頓時心花怒放,責怪道:“你這廝,既然早有主意,你還裝模作樣問甚?我還以爲……”

“哈哈,大哥,老實說。這一回徐家子弟中,數徐成功大,高宛就是他逮住的。除了他,誰還有資格去行在獻俘?我不過是跟你玩笑罷了。”徐九笑道。

徐原也不知怎麼地,竟愣了一愣,隨後才緩緩點頭道:“哦,徐成啊,是,此番他出力不少,這小子總算有點眉目了。”

他這一點小變化哪能逃過紫金虎的眼睛?徐九心裡雪亮,大哥偏愛長子,多半是想着讓徐嚴去吧?那對不住,這事我說了算。徐嚴他憑什麼?此次作戰,他留守渭州,並無尺寸之功,怎麼可能讓他去?

只是這些話不方便明說,徐衛接過話頭:“不錯,小的逐漸出息了,你這作爹的也該省省心。我是這麼想的,徐成侄兒去一趟杭州,官家少不得要格外賜見封賞,回來之後大哥你看合適的話把他提一提,也能替你分擔一二不是?”

徐原一時無話,從慶陽府回來以後,他就一直在琢磨一個事情。今天徐九來了,又提出獻俘的事,他正盤算着有沒有必要把這事跟對方商量商量。

其實說簡單也簡單,就是接替的事。西軍和其他宋軍不同,有自己獨特的傳統。西軍將帥很多都是兄終弟及,父死子替。比方說,他自己就是接老子徐茂的班,作了涇原帥;現在的熙河帥姚平仲,他老子姚古從前也是熙河路經略安撫使;還有劉光世,他老子劉延慶當年也是西軍帥守之一;便說徐九,他老子徐彰,曾經也是西軍大將。

儘管,子弟接父兄的班,並非直接世襲,總要四處歷練一番才委給重任。但現在不是亂世麼?亂世不講究那麼多陳規舊習,徐原的算盤就是,他退了之後,讓他兒子接涇原帥位。但這事,是他說了就算的麼?顯然不是,這件事情首先就要有徐衛支持,他既是制置使,又是秦鳳帥,他的話分量尤其重。

其次,川陝宣撫司要同意。不過,如果徐衛同意了,川陝宣撫司相信也不會有太大的異議。至於杭州行在,恐怕也管不到這麼遠。問題就在於,徐九能不能點頭?

思前想後,權衡再三,徐大終於在堂弟連聲催問中打開了話匣子:“老九,既然你今天來了,大哥也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

徐衛看他一眼,點頭道:“兄長請說。”

徐大一捋胸前的長鬚,嘆道:“爲兄今年六十有三,黃土算是埋在脖子來了,也沒幾年光陰可過……”

“你能說點吉利的麼?這話我怎麼就那麼不愛聽?”徐衛皺眉道。

“爲兄說的是實話。想我徐原上陣一生,受創無數,如今這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尤其是此番從慶陽回來以後,全身都痛,從裡痛到外估計大去之期不遠。”徐大自嘲道。

徐衛面露不耐的神色,卻見堂兄制止道:“你聽我說完。我兩眼一閉,反正是了無遺憾,這一輩子捨身許國,大仗小仗也打了好幾十場,死在我手裡的人沒十萬也有五萬,值了。但……作長輩的,不能不替小的着想,你說對麼?”

徐衛聽到這裡,已經猜到堂兄大概是要說什麼事。因此不輕易表態,只點了點頭。

“我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男已娶,女已嫁,孫子也都快成人了。不過,讓我放心不下的,也還就是徐嚴徐成兩個。他兩兄弟長於行伍之中,自小便在軍營中摸爬滾打,也不會別的,這一輩子註定只能帶兵打仗……”

紫金虎剛開始還耐心地聽着,但看到一貫耿直豪爽的徐大拐彎抹角,始終不往正題上奔,索性直接道:“大哥,我不是外人。”

徐大給噎得說不出來,緩了半天勁,終於沉聲道:“徐家在陝西已經兩世,雖比不上折家世鎮府州,種家三代爲帥,但西軍將門裡,怎麼着也有我徐家一席之地吧?九弟,涇原的情況很複雜,不是什麼人都能鎮得住的,倘若有一天我不在了,涇原帥位誰來坐?”

徐衛聞言暗思,不就是這點事麼?說白了,你希望自己百年之後,這涇原一路的兵權由自己的兒子承襲是麼?這事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難在,雖然西軍有自己的傳統,但畢竟不是搞世襲。易在,以陝西今日之局勢,再加上自己的運作,要扶一個侄兒上馬也不是不可能,但那得有個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

見對方不說話,徐大繼續道:“你兩個侄子,徐嚴勇略兼備,處事沉穩。徐成畢竟年輕一些,驍而寡謀……”

後頭的話,徐衛就沒怎麼仔細聽了。原因很簡單,只要我徐九還是制置使,徐嚴就不可能坐上帥位。要推,我也得推徐成。拋開個人喜惡,才幹對比不說,徐成是受我恩蔭作的官,也是在我軍中歷練起來,他作涇原帥,我放心。

當徐大洋洋灑灑一大篇說完以後,徐衛表態道:“大哥的心思,我曉得。只是,現在說這個尚嫌太早,再者,這也不是我能裁奪的。反正,我放心上了。”

宋建武元年七月,徐衛收到風聲,原僞韓的陝西宣撫大使劉豫被金國召回,兵敗鳳翔的赤盞暉也被召回。因爲金軍眼下只佔據着鄜延一帶,遂轉而任命韓常爲鄜延經略使,張深副之並知延安府,以剛剛病故不久的老將完顏婁宿之子完顏活女爲都統制,降張俊爲鄜州知州兼兵馬都鈐轄。整合境內的金軍和原來的韓軍,於各處道路要衝經營佈置。

女真人這個舉動讓徐衛很納悶了一陣子。在鳳翔之戰以後,他就預測,女真人一定會惱羞成怒,事後,十有八九會派遣重臣來經略陝西。就算兀朮本人不來,至少也得讓馬五這種級別的大將來坐鎮反撲。怎麼着也不該是把韓常拔起來吧?

紫金虎並不知,此時金國國內正進行着激烈的政治鬥爭。傾心漢化的金帝完顏亶磨刀霍霍,準備收拾權傾一時的粘罕。徐衛的勁敵馬五,現在已經是個沒有兵權的閒官。而且嘉定三年的宋韓之戰,西軍損失也不小,短時間之內無力發動大規模的反攻。有鑑於此,女真人並不急於要在陝西扳回一城,讓韓常上位,就是讓他堅守,不作別的想法。

再者,鳳翔之役以後,金國朝廷算了一筆帳。自宋金開戰以來,金軍的損失,十有七八,是折在西軍手裡。這些年以來,金軍西軍之間,有勝有敗,反反覆覆,這不禁讓女真權貴們對打開川陝,再沿江東進滅宋的構想產生了懷疑。以關中平原爲中心,跟西軍征戰幾年都費了牛勁了,那麼剩下的陝西西部山區和四川蜀道之難,豈不更棘手?

都知道借道川陝這個辦法可行,但問題是,西軍擋在那裡,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沒能拿下全陝。再耗下去,我們有多少兵可以往裡填?真正女真族的人口才多少?婁室進軍陝西之初,金軍裡女真本軍可以佔到一半以上,但越到後來越不濟,以至於去年陝西的戰爭中,拋開人數衆多的韓軍不說,單是金軍裡,漢軍籤軍就佔了一大半。

還有,去年僞韓發動的戰爭,儘管損兵折將,丟人現眼,但有一件卻讓女真人眼前一亮,那就是宋軍動用兩個宣撫司的兵力拼命救襄漢。要滅宋,並不是非要借道川陝,我若打下襄漢,向西則使川陝與宋廷失去聯繫;向東則有順江之勢;向南則荊湖門戶大開。既然效果都一樣,那爲什麼非要去跟西軍死磕?

若把趙宋比作一條蛇,那麼杭州所在的江南就是蛇頭,川陝爲蛇尾,襄漢乃七寸所在。打蛇打七寸,破襄漢而收江南,再回頭取川陝,就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了。罷罷罷,且讓紫金虎囂張一時,將來有機會修理他。

儘管徐衛不明內情,但他從金國這一系列佈置看得出來,金軍是暫時不打算在陝西大規模用兵了。這對他來說,比鳳翔大捷還重要。連年的征戰,使得陝西滿目瘡痍,百業蕭條,西軍也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有了這個機會,正好努力經營,積蓄力量。不論是公,還是私。

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109章 威望第八百八十三章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498章 政變(上)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八百五十二章第55章 張叔夜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126章 闖宮第34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四十三章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73章 小種經略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八百七十章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八百三十八章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70章 陰招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41章 抱大腿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八百五十九章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22章 驚動皇帝第141章 定情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161章 三路強援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150章 入夥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八百六十五章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827章 天倫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八百三十七章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八百七十二章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136章 失控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243章 觀念問題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八百四十五章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四百一十九章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137章 轉機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624章 文武爭權
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109章 威望第八百八十三章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498章 政變(上)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八百五十二章第55章 張叔夜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126章 闖宮第34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四十三章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73章 小種經略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八百七十章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八百三十八章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70章 陰招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41章 抱大腿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八百五十九章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22章 驚動皇帝第141章 定情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161章 三路強援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150章 入夥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八百六十五章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827章 天倫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八百三十七章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八百七十二章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136章 失控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243章 觀念問題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八百四十五章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四百一十九章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137章 轉機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624章 文武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