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新君

看着面前站立的這個猥瑣漢子,何灌不禁感到奇怪,徐衛這小子搞什麼?這樣的人都能當兵吃餉?轉念一想,也替他感到爲難,朝廷給的待遇實在太低了一些,要不是有斬級賞錢撐場面,恐怕連這樣的人都招不來。

“你是徐九部下?你們鄉勇營現在何處?你又怎麼到了東京?”何灌問道。

對方從懷裡取出一封書信,咂舌道:“小人是徐指揮使麾下都頭李貫,奉命前來東京求見太尉。若不是張樞密幫忙,險些進不來!”

“本官在問你話!”何灌皺眉道。

李貫一個激靈,趕緊雙手把信奉上:“我部與女真人遭遇,打了一仗,現已向西轉進,尋找種少保部會師。小人奉指揮使軍令,有書信一封在此,請太尉過目。”

何灌接過信,關切道:“哦?與金軍遭遇?戰況如何?”

李貫將戰況詳細報告給何灌,後者聽罷大感意外。徐衛的鄉勇營竟殲滅了一千餘金軍?確定是一千餘金軍?沒有虛報?李貫再三保證,都有敵人首級爲證,絕無半點虛假。何灌大喜過望,拆開徐衛書信讀了起來。

在信中,徐衛並無支言片語提到自己的戰功,反倒是建議何灌:女真人肯定會威脅東京,但眼下都城之外已經雲集數十萬勤王之師。金軍必然不會來強攻,多半是會提出議和條件,逼迫朝廷接受。但金軍糧草已經不濟,他與种師道會合後,金軍不知虛實,只要再咬牙撐一陣,敵必退無疑。

何灌看罷書信,一聲長嘆。難得這小子如此用心,可惜啊,你們在前頭流血犧牲,後頭盡在幹些拆臺子捅棍子的事。官家被急昏了頭,居然派郭藥師出使金營,那廝至今沒有任何消息傳回來,怕只怕……

“你回去告訴徐九,千萬不可與敵硬拼。我這邊會想辦法支援他。”何灌起身取過寶劍系在腰上,大聲說道。李貫領命告辭而去,何灌剛要出門。外頭又報來,太常少卿李綱求見。李綱?在這個檔口,他來作甚?

大宋宣和七年歲末,作爲這個國家至高權力的中樞,汴京內廷被一片投降逃跑的氛圍籠罩着。朝中重臣,包括幾名宰相在內,紛紛建議官家留太子監國,南逃江淮地區。但以李綱等人爲首的忠直之臣冒死力諫,趙佶左右爲難,進退不得。

而就在此時,壓垮這位道君皇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出現了。郭藥師奉詔出使金營後,倒也的的確確向金國二太子斡離不轉達了宋廷方面求和的意思。但斡離不此時野心勃勃,絲毫沒有議和之心。況且郭藥師初爲遼將,就與女真人作戰,後來投降大宋,再度與女真人爲敵,如今還敢來充任使節,你當我女真人的戰刀不利麼?斡離不一怒,又要來一個斬將祭旗。

郭藥師倒也有幾分膽色,面對明晃晃的彎刀穩如泰山,只一句“太子若取藥師之首,無異自損十萬雄兵”,就迫得金國二太子放下屠刀,追問緣由。郭藥師這纔回答說“兩河虛實,我盡知之,願助太子一臂之力”。斡離不疑其言,並未深信,但也沒有殺他,只是扣留軍中,散播消息,言大宋燕山副守郭藥師已歸順大金,企圖瓦解大宋軍心。

趙佶聞訊,萬念俱灰,連罵也懶得罵了,倉皇準備南逃。但哪怕在這種關頭,他也沒有忘記保持自己的“明君”形象,在給太子監國的詔書中標明,“此非左右大臣建明,出自朕意”。意思就是說,不是大臣逼我,我才命太子監國的,是我自己覺得用人不當,把國家弄到這個地步,心中有愧,纔將權力交給儲君。

可你交倒是全交啊,太子監國只是暫時的,你還是霸着皇位沒挪窩呀。朝野人心不穩,在京大臣絕大多數都在收拾行裝,準備跟隨皇帝南逃。李綱等人察覺到危險,決定立即行動逼迫趙佶退位。因趙佶只要還是皇帝,文武大臣跟隨他南逃就是名正言順的事情。如果擁立新君,誰還有藉口出逃?

給事中吳敏第一個發難,上奏請求趙佶禪位,並援引李綱的言論。可悲的是,他說動趙佶的手段必須藉助這位道君皇帝崇信的怪力亂神之說:“神霄萬壽宮所謂長生大帝君者,陛下是也。必有青華帝君(太子趙桓)以助之,其兆已現於此。”趙佶聞言,只是長嘆數聲,若有所思。後又召李綱上殿,李綱倒的確是個忠心爲國的君子之臣,刺破手臂寫下血書,言明利害關係,頓首叩求趙佶禪位。

趙佶急欲南逃,無心和這幫主戰派大臣糾纏,遂答應禪位。可詔書送到趙桓面前,這位儲君並沒有按照歷朝歷代的慣例,一推二拒三接受,而是真心不想在這個時候坐上龍椅,因爲他明白,一旦登上皇位,他老子留給他的,並不是一個歌舞昇平,四海臣服的大帝國,而是一副爛攤子!他再三推辭,甚至因爲急怒攻心而病倒。可君無戲言,九五至尊的位置你坐也得坐,不坐也得坐!

宣和七年的最後一天,趙佶命人“押”來太子,正式傳位於他,強行將黃袍披在他身上。可笑的是,當年趙家老祖宗趙匡胤也是被強行黃袍加身,可那是半推半就,心裡暗爽。趙桓卻是滿腹委曲,真心推辭。現在御袍披在身上,只等正式登基,接受羣臣朝賀,他便大宋第九代君王。

文德殿上,身披黃袍的趙桓面無表情地接受着李綱等一班主戰派大臣非正式的朝賀。這位二十五歲的新君,與其父一樣,生得脣紅牙白,風liu倜儻,翩翩佳公子,真真趙王孫。看着殿下大臣,他心亂如麻,根本不知道這個國家的前途在哪裡。

“陛下!新君即位,當升賞羣臣,大赦天下,鼓舞三軍士氣。臣等願追隨陛下,雖肝腦塗地,九死不悔!”李綱的形象,讓人很難將他和民族英雄聯繫起來。如果不是一身官袍,這位不到五十歲,滿面風霜,佈滿皺紋,鬚髮花白的老者,看起來與農家老丈無異。

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64章 官油子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639章 上本子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498章 政變(上)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793章 角力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86章 盾陣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147章 暴亂第22章 驚動皇帝第140章 小娘子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284章 種家軍第764章 徐家莊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八百八十三章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92章 又見援兵第八百六十一章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51章 風將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八百五十四章第122章 冠禮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八百七十二章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八百五十八章第56章 論邊事第109章 威望你奸我不第724章 西部王第397章 地下黨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108章 賞賜第110章 衝突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147章 暴亂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632章 插旗燕雲第104章 內情第134章 徐家將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八百七十五章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八百三十九章第389章 劉子羽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四百零九章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七百四十二章第八百四十四章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八百六十六章第82章 出逃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68章 美女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八百七十四章第593章 徐太尉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110章 衝突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65章 後生可畏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616章 進攻第474章 未有之敗
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64章 官油子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639章 上本子第556章 三鎮節度使第498章 政變(上)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793章 角力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86章 盾陣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147章 暴亂第22章 驚動皇帝第140章 小娘子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284章 種家軍第764章 徐家莊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八百八十三章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92章 又見援兵第八百六十一章第358章 黃雀在後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51章 風將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八百五十四章第122章 冠禮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八百七十二章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八百五十八章第56章 論邊事第109章 威望你奸我不第724章 西部王第397章 地下黨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108章 賞賜第110章 衝突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147章 暴亂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632章 插旗燕雲第104章 內情第134章 徐家將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八百七十五章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八百三十九章第389章 劉子羽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四百零九章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七百四十二章第八百四十四章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八百六十六章第82章 出逃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68章 美女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八百七十四章第593章 徐太尉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110章 衝突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65章 後生可畏第462章 圖窮匕見第616章 進攻第474章 未有之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