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西部王

當一大羣內侍簇擁着一個少年人講入德壽宮時.就證明了一件事情。皇帝,不總是有“天日之姿,龍鳳之表”,,他也很可能長得如同大街上一塊板磚扔過去都能砸倒七八個那種。現在的嘉王,立刻就要變成皇帝的趙謹,就屬於這種類型。

在現場那些身長七尺的武臣相比,他算是矮的,但跟他有風疾一直坐着的老爹相比,他算高的。模樣不能說醜,也不算俊,反正一眼看過很難給人留下印象,若非要說這位親王身上有什麼與衆不同的東西,那就是他的神情顯得很忐忑。有可能因爲他還不知道要發生什麼事情,也有可能是因爲他知道了。

在滿朝文武注視之下,嘉王走到中央,對太上皇一禮,然後兩支手就一直藏在袖子裡,非常不安。趙桓心情可謂五味雜陳,但沒有辦法,木已成舟,現在,他這個次子即將成爲大宋新一任的皇帝!

““大行皇帝不幸殯天,經百官朝議,擁立嘉王謹繼承大統!取黃袍來!”趙桓這句話還算說得響亮。

記得趙諶要黃袍加身時,他抵從不死,甚至滿堂亂跑,打死不肯披上黃袍,最後還是由道君趙佶親手給他穿上。但嘉王卻不同,他儘管很緊張,但當父親持黃袍在手,召喚他過去時,他猶豫了片刻,然後緩步而前,不時張望四周的大臣,眼神中透着一股茫然。

趙桓等他來到面前,強撐着站起身來,將那件代表至高無上的黃袍披在他的身上,低聲道:““大宋兩百年的基業,就交到你手裡了。”

“兒,兒怕......”趙謹似乎想說什麼。

““不要說話,接受百官朝賀。”趙桓說罷”坐了回去。趙謹仍是處於一種慌張的狀態,直到父親示意他轉身,他才吞了唾沫,甚至還飛快地舔了舔嘴脣,這才慢吞吞地轉過身來。

徐良正好掐在他轉過身來的那一刻”帶頭跪拜下去,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宰相一帶頭,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文武百官齊刷刷一片跪下去,山呼萬歲!趙謹深吸一口氣,伸手道:““平.平,平身吧。”

當然,這算不是正式的登基大典。因爲新君趙謹要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替他沒有子嗣的先帝哥哥主持喪事,然後才能正式稱制。

建武九年,臘月,大宋皇帝趙諶駕崩,享年二十六歲。羣臣商議之後.上了一串長長的諡號,廟號肅宗,由新君趙謹主持喪禮,入土爲安。趙諶在位時間並不長,但他的影響極大”軍民百姓,朝廷大臣記住的,是他銳意進取”迎難而上,以驅逐北夷,洗雪國恥爲己徑的豪情壯志,以及功業未成,中道崩殂的悲涼。

或許,死對趙諶來說,也有一個好的方面。至少”他不用再沒日沒夜地操勞,不用天天重複“雞鳴則起”夜深乃臥”到辛苦。但他留給繼任者的,卻是一個蓬勃向上”大有可爲的有利局面。

正是因爲如此,在舉行登基大典之時,新君趙謹當着羣臣的面表態,將繼承先兄的遺志,竭盡全力完成其未競之事業。這讓大臣們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滯留杭州行在的金國使者聞聽趙諶駕崩,也表達了“1哀思”,併火速向金廷報知此消息,並指出,儘管宋帝死得突然,造成一個很大的囚局,但大宋朝廷很快推出了繼任者,並沒有出現嚴重的亂象。

因爲擁立有功,趙鼎徐良等大臣得到了他們應得的賞賜。徐良被晉爵國公,仍舊擔任“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並且皇帝對他表示了極大的信任,親口對他說,我哥哥在位時,倚卿甚重,朕今初登大寶,軍國重事悉委卿等。

徐良隨即建議皇帝,大赦天下,升賞羣臣,趙謹無不聽從。正月,改年號興熙,昭告天下。這位新君屁股還沒有坐熱,就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對於女真人的求和,怎麼迴應?一個十八歲,從來沒有想過會當皇帝的少年,自然是毫無主張的,只能問計於大臣。

徐良適時提出,宋遼是盟國,對金開戰,也是聯合出兵。要議和,可以,女真人必須得和宋遼雙方同時談判,只有宋遼兩國都同意,和談纔可以進行。

皇帝對此毫無異議,批准執行。金國使臣一聽這話,知道壞了,麻溜地離開杭州北上,回國報信去了。

大宋興熙元年,大宋的軍民們都還沉浸在對先帝逝世的震驚之中。朝廷正式向天下昭告,稱肅宗趙諶因““入冬以後,數冒大寒,遂至彌留”。消息到川陝,已經是興熙元年的正月了,徐衛同時收到兩個消息。一就是皇帝駕崩的噩耗,一就是他被新帝改封“東莞郡王”,川陝宣撫處置副使,權河東宣撫使。

乍一聽,徐衛還以爲這位新皇帝也是個穿越衆,居然連““東莞”都封出來了。但這裡頭,其實有內涵。在宋代,封爵前綴的地名,一般由受封者活動或者立功的區域來定。比如當年童被風爲?“廣陽郡王”

就是因爲他?“收復”?了燕雲的部份敵區。?而在古代,燕京那一帶曾經設立過“.廣陽郡,”,所以封““廣陽郡王,”以彰顯其功。徐衛之前的““天水郡王””也是同樣的原因,秦州在古代曾經設置過““天水郡,”。

而這次改封““東莞郡王,,,跟穿越無關。山東莒縣,在晉代曾經設立過““東莞郡,,,而““東莞郡,”又是徐氏的郡望,所以,改封他爲““東莞郡王,”,乃是根據其郡望,以彰顯榮寵。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天水,”是趙家的郡望,朝中有大臣認爲““天水郡王,,不合適。

總之,天水郡王也好,東莞郡王也罷,只是換個名頭而已,其他一切照舊。徐衛仍舊以川陝宣撫處置副使的身份,總領川陝軍政。至於暫時代理““河東宣撫使,,,從河東半壁收復以後”徐衛就一直管着,現在不過是由朝廷正式下文,以求名正言順而已。對於趙諶英年早逝,徐衛還是覺得挺可惜的,小夥血氣方剛.力求上進,一心想當個中興之主,驅逐北夷,再造山河,哪知天不假年,這麼年輕就去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他應該感到慶幸,如果說.趙諶不是這麼早死,再活上個三五年的,他日子就不好過了。甚至說,趙諶哪怕多活個三五月,對他的影響都將極其重大。

因爲就在趙諶去世之前的數日,他還跟內侍沈擇在討論徐衛的問題。一個連女真人都忌憚得不行的人,又怎麼能使杭州安心?

過完新年之後,徐衛就開始籌備着給契丹人助拳了。蕭翰裡刺幾次派人來溝通”表明遼軍報復的很強烈,已經不容許西夏再存於世。徐衛遂給涇原帥王稟發下命令,此次討伐党項,由涇原帥司出兵協助遼軍,進兵路線是由邊境上的威州出境.過瀚海,直接打擊西夏王廷的中樞所在。

宋遼聯軍的總體策略,是遼軍從河西出兵”蕭合達自夏州出兵,再加上西軍涇原帥司,三路並進,企圖一舉亡夏。

而党項人自然也知道他們自己大禍即將臨頭,一方面不厭其煩地向金廷求援,另一方面動員舉國之兵加強防備。晉王察哥率領西夏精銳主要防備契丹,而被封爲““西平公,”的任得敬由主要應付蕭合達和西軍。

一場決定西夏是否留在地圖上的戰爭.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正月末”興元府,川陝宣撫處置司。

春天是個萬物復甦的好時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東莞郡王的臉上也洋溢着春天般的溫情。那匹耶律大石送的汗血馬到衙門前時.

徐衛勒住繮繩,跳下馬,還拉着繮繩輕輕撫摸了一陣馬脖子,這才交到士兵手裡,昂然往衙門而去。

剛踏一步臺階,忽聽幾聲悅耳的鳥號,擡頭看時,只見一顆從衙門圍城裡伸出來的大樹上,有一窩喜鳩搭了巢。

在民俗中,喜鳩叫象徵着吉祥,徐衛雖然不迷信,但聽在耳裡倒也覺得舒服。看來,今年一開始,就有了個好兆頭。

到了正堂上,幕僚們已經等着他主持會議了。徐九脫下身上的披風,扔給小吏,徑直往主位上一坐,也不拿案桌上佐吏替他準備的文書,直接道:““涇原要出兵了,一應調度命令,儘快辦好,這是首要之務。另外,快開春了,檢查各司營田的情況也該着手準備。德遠。,”

““下官在。””張浚聞聲起立道。

““你看今年誰去?,”徐九問道。到開春時節,宣撫處置司都會準備派出““勸農使,”,到各地檢查春耕,尤其是檢查陝西幾個帥司的營田任務,以及重建事宜,是件大事。

張浚想了想:“.要不派韓向走一趟?,”

徐衛一擡下巴,向着一名官員道:““雪奄,你辛苦一趟?,,““下官責無旁貸。,,那官員起身道。

徐衛點點頭,忽道:““我先來衙門時,怎麼見西門那邊路爛得不成樣子?過年之前就那樣,還不弄?讓興元府趕緊處理了,怎麼,年還沒過完呢?,,衆官皆笑,徐衛喝口茶,繼續道:““我要說的說完了,諸位同僚可有事?,”當下,各幕僚將自己負責的事要議的提了出來,能馬上拍板的,當堂決定,不能的,也記下來。

““大王,今有成都府、綿州、漢州、梓州四地官員上書.....,”張浚說到這裡,從身邊取了文書,起身送到徐衛案桌上。

““哦?所爲何事?,”徐衛一邊同,一邊拿起來看。

““成都知府和其他三州的知州,均認爲,四川轉運使趙開在川大變酒法,已招致議論。今數年之內,又大舉變草茶法鹽法,四川各界頗有怨言,呈請宣撫處置司罷去新法,一切以舊制爲準。,”張浚說這話的時候很小心,因爲他知道,趙開這兩上字在,在宣撫處置司裡很容易引起爭執。

果不其然,徐衛聽他這麼一說,看都沒看完,就將公文扔在案桌上:““以舊制爲準?倒回去?這幾個怎各想的?,,可

一直不聲不響的万俟商此時道:“大王,既然四川各界有怨言,宣撫處置司就不得不重視。四川爲戰事已經耗盡民力,府庫爲之一空百姓也是怨聲載道。此時,仍強行推進新法,與民爭利,恐怕不合時宜。”

“與民爭利?”徐衛皺眉道。“万俟宣判,話不能這麼說。先論這酒法從前是公賣,每歲官府得利幾何?於百姓又有甚好處?再說這茶法,之前是由提舉茶馬司負責,跟夷人耍的什麼把戲?打白條,一年推一年,非但惹得邊境不安寧,諸夷都有怨氣,茶農乾脆自己把茶樹扒了寧願地裡長草。我看不出來,在趙開變法之前,人民有什麼利可言。”

万俟商仍舊端坐,雙手放在袖子裡,也不看徐衛,就看着地面道:“此坊間流言,不足採信。”

“不足採信,你就去翻往年的舊賬再不然,到成都去,約談士紳商賈,看看趙開到底是在與民爭利,還是與某此人爭利。”徐衛有些不悅。這万俟商到任以後基本上沒什麼建樹,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不知這廝到底怎麼回事專拿趙開開刀,凡是碰上四川轉運司的公事,到他手裡就沒有順順當當辦得下來的。不噁心徐衛幾回,絕不簽字聯呆而任用趙開變法,正是徐衛經營四川的一個重要措施。

“下官正有此意。”万俟離突然道。

“哦?宣判有何高見?”徐衛問道。

“從前只是民間有意見,今次一府三州的官員上書,非同小可。

下官認爲宣撫處置司已經派員下去調查,瞭解四川各界的想法。”

万俟離不緊不慢道。

徐衛看他一眼:“也查四川轉運司?”

“這是不可迴避的。”万俟離道。

徐衛一時不言從鼻孔裡深吸一口氣,隨口道:“罷此事容我考慮,誰還有事?”

早會開完之後,徐衛板着一張臉進了自己的辦公堂。喜鶻給他帶來的那點好心情,就被一顆老鼠屎給敗壞了。坐在椅子上想了片刻,又將方纔沒看完的公文重新拿起來閱畢,越發惱怒。孃的,這酒法都變了多久了?現在一府三州的長官才上書說“與民爭利”,早你媽幹啥去了?

徐衛雖說是川陝最高軍政長官,陝西他玩得順溜,各司各府各州,他的命令通行無阻。但在四川就不一樣了,尤其是万俟離來了以後,真有些針插不進,水潑不透的感覺。就說這回一府三州上書這事,恐怕也脫離不了万俟離的影響。這貨不能再留在跟前礙眼...

“大王。”張慶立在門口敲了敲門,另一支手裡還拿着文本。

徐衛一擡頭,示意他進來,後者來到他案前,將公文攤在桌上道:“這是去年在河東殉職細作間者的撫卹。

””

徐衛拿起來看了一遍,便一手提着袖子,一手取了筆在上面簽字,口中問道:“只是去年的?有沒有...“.”

“哦,都包括在內。凡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超過五年的,也一併撫卹了。”張慶道。

“嗯,行了,你記住,除了明文規定的撫卹金外,再由宣撫處置司撥一部分。”徐衛吩咐道。他手下的細作間者遍佈陝西河東,這裡頭暴露的,殉職的,不在少數。若是士卒殉國,不光有撫卹金,家人還有糧拿,若是軍官,其子女都可以有優待。唯獨這些細作間者,作的貢獻並不比官兵少,但他們的待遇實在無法相提並論,死了給筆撫卹,其他什麼也沒有。如果碰上那種失蹤的,若是從前,基本上自認倒黴,因爲有司沒法證實你是死是活。直到徐衛立下新規,凡是失蹤超過五年,沒有任何音訊的,也給予家人撫卹。當然,這隻包括由各司派出的人員,收買的,投誠的,不在此列。

“是,即刻就辦。”張慶應允道。語畢,拿起簽好字的公文不要往外走,剛轉半個身,見徐衛把筆一扔,臉色不好看,又回來道“大王在爲堂上的事生氣?”

徐衛不言語。

“說來也怪,這成都府按說是趙開變法受益最大的,幾個新法都是先在成都試點,再全川推廣。誰上書,也不該是成都府啊。”張慶道。

徐衛冷哼一聲:“我相信,四川肯定有人有怨言,這是避免不了的。但這些人是小題大做,危言聳聽。還呈請本司罷除新法,一切以舊制爲準。。亨,這幾個難道不知道,他們能按時足額拿到錢,都有趙開的功勞?”

張慶思索片刻,建議道:“有的人不宜輕動,但有些未必。這次上書的,輕就斥責,重就調離,敲打敲打四川那幫人。”

徐衛有“便宜黜涉”權,比如這回上書的成都知府,以及三州知州,他可以用反對變法的名義將他們調離,根本不算什麼大事。

@!!

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49章 欲擒故縱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七百四十八章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54章 兩軍對陣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75章 阻擊第八百二十二章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329章 收麥忙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593章 徐太尉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七百八十六章第八百零三章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302章 粘罕第121章 大捷第498章 政變(上)第81章 議戰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487章 權臣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八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二十章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639章 上本子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148章 罷相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八百七十六章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225章 下馬威第八百四十三章第775章 勝利了第八百五十章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225章 下馬威第八百二十二章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110章 衝突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10章 牛逼老爹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
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208章 威震河東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49章 欲擒故縱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七百四十八章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54章 兩軍對陣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75章 阻擊第八百二十二章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329章 收麥忙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593章 徐太尉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七百八十六章第八百零三章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302章 粘罕第121章 大捷第498章 政變(上)第81章 議戰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487章 權臣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八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二十章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179章 徐家無賴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639章 上本子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148章 罷相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八百七十六章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225章 下馬威第八百四十三章第775章 勝利了第八百五十章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225章 下馬威第八百二十二章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110章 衝突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10章 牛逼老爹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