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煙消雲散

開個頭,衆脣槍舌劍的意思雙方就都已經挑明瞭。誰曲墳引算放

曲端聽了這話,冷笑道:“那平陽義軍撤入河中府地界後,多行劫掠之事,官軍以爲是河東賊寇,這才起兵往擊。退一萬步說,就算明知是義軍,然行此禍害地方之舉,就算剿了他,也是理所安當!”

徐衛到沒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而是一抱拳,笑問道:“大帥,諸位長官,卑職還年輕,記憶當是不錯。事發當日上午,卑職親至帥府,想就此事請教大帥意見。然而不巧得很,大帥因公不在帥府。華州兵馬副鋒轄康隨,親口告訴卑職,帥府對此事一無所聞!當時,卑職隨行的數十官兵都聽了個真切!此事,大帥可承認?”

曲端面無表情,側首向旁道:“是又怎樣?”

“那好,既然帥府不知情,那就說明此事並非大帥授意,與大帥無關,而是下面的人擅作主張。卑職一來恭掌河東義軍總管,二來身兼河東招討副使,於公於私,於情於理,必然過問此事。

河東義軍,是本着忠君愛國。保衛故土的心思起兵抗金,大帥安坐陝西,大概是不知道河東情況的艱苦。義軍一無糧餉,二無裝備,就憑着一腔熱血與李逆女真周旋。然而,他們沒有折在女真人或是李植的手裡,卻到在官軍的刀箭之下,怎不人神共憤?怎不天怒人怨?”徐衛這番大道理論得冠冕堂皇,無可辯駁。就連坐在上頭的三司派員都頻頻點頭。

曲端似乎也沒想在這個問題上與他糾纏,不耐道:“義軍此許事,你不用如此大做文章。本帥只問一句,誰給你的權力擅自帶兵進入河中府,又是誰給你的權力繳械抓人!你作此勾當,往小了說,是火併,是內訌。往大了,”他聲調越來越高,語至此處,已經到達頂點。卻又嘎然而止。片刻之後,才補充道“那就不好說了。”

徐衛今天好像沒打算善罷甘休。一拍扶手,憤然而起道:“大帥不好說,卑職替你說!你的意思無非兩個字,造

他話沒說完,慌得那宣撫判官一口截斷:“徐知軍!”

徐衛一拱手,正色道:“三位大人。若認爲徐衛有異心,可即刻罷了卑職兵權,綁赴有司問罪,卑職絕無不從之理。”

此話一出,不光三位長官面面相覷,就連曲端也變了臉色,我倒看這廝了。

好大一陣之後,提刑司那位年輕的檢法官撫慰道:“徐衛,今日我等就事論事,不牽涉其他。再說,事情沒有明瞭之前,談不上追究責任。你且安坐,安坐。”

轉運判官代表的是轉運使,在沒有宣撫使之前,轉運使就是一路最高軍政長官。因此他的意見尤爲重要。拍了拍膝蓋,開口道:“紫金虎不必動怒,你自從徵以來,屢立戰功,紫金護河,杞縣劫糧,追窮寇於河北,剿李逆於河東,樁樁件件,公道自在人心。”

徐衛這才坐了下去,局面一時又僵持起來,誰都不說話,偌大個堂上,落針可聞。良久,提刑司檢法官向旁邊兩位一拱手詢問道:“徐衛是定戎知軍,雖身上還兼着河東義軍總管與招討副使,但貿然引兵入河中。繳械抓人,是乎不妥?”

曲端立即接口指出這位官員話中的漏洞:“不是貿然,是擅自,蓄意!也並非不妥,而是罔顧軍法。目無長官,若不嚴加查辦,這陝西路從今往後如何行事?”他這話的另一層意思就是說,我是陝華大帥,徐衛是我的屬下,他如今這種行爲,如果不處置,以後我還怎麼掌管一路?

檢法官輕咳兩聲道:“曲大帥,容卑職再提醒一句,在事情沒有明瞭之前,談不上追究誰的責任,而此事也需宣撫相公才能最後定誇,我們此來,只是查清事實。”

曲端看了徐了一眼,不再復言。

宣撫判官望向身邊兩位助手。試探道:“那麼,如今問題的癥結所在。便是徐衛有無權力進入河中府,將該地駐軍繳械,並抓捕統兵官。”

提刑司檢法官,轉運判官都點點頭,表示認同。宣撫判官見狀繼續道:“徐衛目前身上兼着三個差遣。其一爲定戎知軍,其二是義兵總管,其三爲招討副使。知草者,掌本軍政務兵務,緝盜禦敵,靖綏地方。無權過問他州之事。義軍總管據本官所知,節制各路義軍,傳達朝廷策令。雖然此次平陽義軍遇襲,徐衛確該過問,但也無權帶兵繳械抓人。”

聽到這裡,曲端方纔坐正身子。望着上頭。似乎理到現在,事情已經明朗了,徐衛越權枉爲,理當嚴辦!

“然招討使一職不常置,如果本官沒有記錯,大宋開國一百六十餘年以來,只設立過四次。朝廷去歲於陝西設河東招討使司,以宣撫相公款任招討使,徐衛副之。對於招討使的職權範圍,本官不敢妄加揣測。需得查詢清楚再作定論。諸位以爲如何?”

轉運判官,提刑司檢法官均表示贊同。其實現在事情衆人都能看個大概,曲端和徐衛上報京兆的陳述。雖然細節上有些許不同,但總體來說,並無二致。都承認確有此事。只是各自說法不同罷了。這事說來也簡單,現如今只需再詢問各方事主,將事情來龍去脈完全理清,上報宣撫使司,然後請有司下文解釋清楚“招討使”的職權範圍,此案也就結了。

當下,問了曲端和徐衛,都無異議之後。宣撫判官道:“今日就到此處,徐知軍,恐怕得勞你在華州住一夜了。”

徐衛面露難色,拱手道:“諸位長官,定成軍百廢待興,兵務政務纏作一團。幾次三番請宣撫使司派員協助,補齊缺口,可遲遲不見解決。無奈之下,卑職只能一個人頂十個用,沒奈何,請長官體諒。卑職趁天未黑趕回定戎理事,明日一早再來。”

他這話一說,幾個官員倒覺得於心不忍了。定戎那地方,從前賊寇紛起,有誰願意去作官?如今局面到讓紫金虎鎮住了,可到處都缺人。唉,不容易啊。

“既如此,就只能辛苦你了。”宣撫判官笑道。

“卑職告退。”徐衛逐一見禮。包

當日,三司派員將有關人等全部留在華州,單獨監管,任何人不能其面。次日開始,便招張中享,張中彥兄弟,平陽義軍首領等人,詳細審查事情經過,又派人到事發地審問參與士卒,以及各級統兵官。再到定戎,垂詢相關人等。一直弄了十幾日。到七月底,將事情基本摸清,上報京兆。

最後,問題只糾結於一處,那就是徐衛有沒有這個權力繳械抓人。李綱覆函華州,引援去年官家頒佈的詔書,指出招討使的職權範圍是“掌收、招、討、殺之事,軍中緊急事務,若不及上報,許便宜行事。”

其中:收,是指收編,招討使有權根據情況,收編整合軍隊聽用;招。是指招撫,招討使有權決定是否招安敵對一方;討,是指徵討,凡賊寇亂軍,一應剿除之;若說前三種職能都是對外,那麼最後的“殺”則是對內,凡文武官員。有不法之事者,招討使可臨機處置,甚至就地正法。

如此一來,徐衛身爲河東義軍總管,在義軍遇襲之後,以河東招討副使的身份舉兵入河中,繳械抓人。雖然並沒有知會任何一方,卻實屬職權範圍之內,並無不妥。

曲端聞聽此訊,大爲不快。直接指出,徐衛是我的下屬,卻身兼如此要職。我們倆到底誰管誰?以後遇到緊急軍情,到底是我指揮他,還是他指揮我?

李綱下文表示,河東招討副使一職。本該由陝華帥臣兼任,但當時陝華路尚未設置,因此只能委給徐衛。曲端聽這麼一說,纔不再鬧騰。

八月初,陝西宣撫使司對事件作了定性。平陽義軍撤入河中府地界時。確有擾民之舉,但河中府兵馬總管及副總管,張中乎張中彥,不查實事由,貿然舉兵襲擊,造成較大傷亡,有失查之責,各降官一等,留原職聽用,以觀後效。徐衛繳除胡堡鎮駐軍武裝,抓捕統兵官,屬職權範圍,予以免責。

案子就這麼結了,三司派員也在八月初返回京兆。可事情還沒完。曲端堅持認爲,你徐衛雖然沒有過錯,但你把河中府幾千兵全帶走了。不打算還?徐衛卻一個人不放。我是河東義軍總管,張家兄弟強行收編平陽義軍,我帶走那是理所當然。曲端自知理虧,說那你至少把裝備還給河中駐軍吧?鬧了許久。徐衛才還回了一部分,還盡是些破爛。結果,張家兄弟經這麼一折騰。把軍營撤離胡堡鎮,不挨着你這煞星。

曲端在結案之際,沒有過多爲難,原因有兩個。其一,他也爲難不了。誰讓徐衛一身兼三職?其二。是李綱那句“招討副使實應由陝華帥臣兼之”打動了他。所以,此事一了,他就等着陝西宣撫使司下命令,正式任命他爲“招討副使”徐衛也密切關注此事,招討使權力太大。僅次於宣撫使而已,掌管着生殺大權,還可以便宜行事。如果曲端擔任此職,對定成軍,對自己,可能都不是好事。

八月上旬,徐衛擔心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李綱正式下令,任命陝華大帥曲端爲“招討副使”本來。徐衛以爲這下杯具了,誰知,也合該曲大帥沒福。僅僅幾天之後,中秋之前,朝廷下發了皇帝詔命,鑑於宋金合議的生效,雙方確定了控制範圍,河東招討使司已經完成其使命,予以撤銷。

徐衛聞聽消息,沒閒心去幸災樂禍。此次事件,張家兄弟雖然受了處分,但他相信,如果沒有曲端的授意,張中乎張中彥不敢這麼做。曲大帥急着想招兵買馬,擴充實力,不管他是爲抗金也好,爲自己也罷。都可以理解。但用這種手段。未免下作。河東如今局面來之不易。我虎捷數千弟兄長眠小西山下,你一己之私,險些壞我大事!

現在徐衛才明白,爲什麼徐原告誡他對曲端要敬而遠之這個人。跟自己絕對尿不到一個壺裡,宣撫使司怎麼派他來當大帥?

不過此次事件也哼哼利的一面。那幾千平陽義軍被徐衛帶回定戎之後。他沒打算收編爲虎捷軍,因爲他們是馬擴的部下。千金易得,一將難求,何況還是馬擴這樣的全才。他不但能文能武,最要緊的,他恐怕是大宋唯一一個”熟知各國政治生態的人物。跟女真、契丹、党項都說得上話,而且據稱他出使遼國。與耶律大石有過深談,後者對其頗爲欣賞。促成海上之盟以及後來討還幽雲六州,他據理力爭,不卑不亢,女真人也高看他一眼。

這樣的人才,不能爲朝廷所用,那隻能說是趙家的損失。自己不能當那不識貨的主,現在時候不到。自然不說其他,至少把關係搞好。

有鑑於此,徐衛將義軍留在了定戎,專門挑選得力干將加以元練。而且不用自己掏糧食,以河東義軍總管的名義問李宣撫要。李綱雖然很看重徐衛,而且幾千人的軍糧也不多,但物資儲備現在在陝西是頭等大事,他正在攢錢攢糧,準備幾年之後。或者精確地說,兩三年至多三五年後與女真人的生死之戰。因此沒有立即答應,問徐衛,給我個理由?

徐衛還真就找出了個理由,而且不是瞎編的。他上報京兆陳述道。今後幾年之內,因爲靖康和議的約束,也因爲宋金雙方都需要時間喘口氣。大的戰事應該不會有,但李植在河東的擴張不會停止。這一段時間,河東義軍是遏制李逆擴張勢頭的重要力量。可義軍現在雖然有了統一的領導,但他們一無糧餉。二無裝備,都是自己解決,尤其是義軍缺乏正統儼謹的練,戰鬥力上不去。李軍八千軍人就能把平陽幾萬義軍擊敗,這就很說明問題。

這幾千人,我在定戎好生練幾個月,放回河東去,將是一支生力軍。而且,以後這事可以形成定製,時常從河東義軍中抽調統兵之官到定戎來受,一來彰顯朝廷的重視。可以振奮義軍軍心。二來,對提高義軍戰力,也有益處。李綱一見,什麼都讓這小子說盡了,自己還能說什麼?給吧。()

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606章 納妾記第56章 論邊事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118章 張憲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344章 力拔千鈞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4章 棋子第329章 收麥忙第七百四十八章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七百八十六章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66章 長輩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500章 政變(下)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八百五十一章第八百七十二章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47章 屠殺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344章 力拔千鈞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613章 蕙質蘭心第3章 千王之王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135章 苦果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95章 統帥第105章 內憂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52章 摸營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135章 苦果第552章 東京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243章 觀念問題第八百七十二章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八百七十一章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八百八十章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493章 內外洶洶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1章 徐家老九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663章 起兵勤王
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606章 納妾記第56章 論邊事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118章 張憲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344章 力拔千鈞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八百四十九章第44章 棋子第329章 收麥忙第七百四十八章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七百八十六章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66章 長輩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500章 政變(下)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八百五十一章第八百七十二章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47章 屠殺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344章 力拔千鈞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613章 蕙質蘭心第3章 千王之王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135章 苦果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95章 統帥第105章 內憂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52章 摸營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135章 苦果第552章 東京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243章 觀念問題第八百七十二章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八百七十一章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八百八十章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493章 內外洶洶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186章 滑州事變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1章 徐家老九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663章 起兵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