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風雲突變

算了,也不去管那麼多,無論中央誰上臺執政,陝西的既定方針都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哪怕你耿南仲向來主和,不可能你上臺之後就下令把西軍解散吧?國家到了如此地步,朝廷收拾這個爛攤子還來不及,陝西應該不至於有什麼變動。

只是,如果看得長遠一點,耿南仲上臺向女真人求和的話,一旦雙方達成約定,官家也必然返回行在。到時,也就是自己上書交待陝西問題的時候,至於天子怎麼處理,就不是自己能夠知道的了。但大膽地猜測一下,自己在陝西各項革新措施,正在深化之中,朝廷應該會考慮到這一點,或許不會將自己免職也未可知。

“罷了,如今我等俱是外臣,中央之事不是你我能夠左右的,隨他去吧。”徐紹隨口道。

王庶仍舊一臉晦氣相,握着手道:“如果事情有這麼簡單就好了。”

徐紹眉頭一皺:“怎麼?還有旁的?”

王庶作出了一個少有的舉動,他伸出手將徐紹拉到一旁,附耳輕語道:“官家在逃亡路上受了驚嚇,風疾發作,到福建時已經坐立不得,終日臥於塌上。”

徐紹瞪大眼睛看着王庶,確信對方沒有在開玩笑這可不是件小事天子乃國家之元首,雖然說有宰執大臣相輔佐,但凡遇軍事大事,最後均要由官家定奪。如今皇帝身患風疾,莫說走路,連坐都坐不起來,處理國家大事難免就成問題。這麼一看,也就不難理解官家爲什麼要讓耿南仲身兼首相次相,總管三省了。

耿南仲在官家還是太子時,就在東宮侍奉了十年之久。不用說也知道,他肯定是天子最信任的人,官家知道自己暫時無法理事,遂讓他主持朝廷日常事務。

如此一來,情況就又不同了。如果說皇帝沒事,耿南仲手抓政權還沒怎麼。但現在皇帝有疾在身,那麼可以想見,很多事情必然決于姓耿的。自己和他雖然從來沒有鬥得頭破血流過,但自新君登位時起,政見就不同

如今他掌了權,對待政敵會使出什麼手段,無法預料。但自己一旦上書交待陝西的問題,耿南仲很可能借題發揮。是去是留,只有天知道了。

“這事確信麼?”徐紹疑問道。

“確信無疑新任荊湖安撫使是下官同年,他是官家在逃亡路上直接派任的,他寫信給我透露此事,哪能有假?”王庶正色道。

徐紹仰面朝天,冥思苦想。這場戰爭打到現在,我方節節敗退,丟失大片土地城池,耿南仲上臺,向金求和幾乎是肯定的。但女真人答不答應,又是另外一回事。但無論議和能否達成,主和派大臣把持朝政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朝中政治風雲突變,將會有一大批主戰派大臣受到清洗,自己無疑是首當其衝的一個。偏生此時,又有了鄜州大敗一事,授人以柄啊……

想了一陣,不得要領,心煩意亂地說道:“不管如何,顧眼前是要緊。金軍長驅直入,兵臨鳳翔,姚希晏和徐子昂率殘兵敗將,恐支撐不住。如今徐原又陽奉陰違,拒不發兵入援,實在叫人頭痛。”

王庶一聽這話,更加憂心如焚。前任李綱去職之後,他暫時主持了陝西軍政一段時間,那時他就覺得徐原有些跋扈。及至後來徐紹上任,將曲端奪去兵權,轉交給徐原時,他又覺得如此一來,北路討司可能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威脅到宣撫處置司的權威。如今果不其然,徐宣撫還是他親親的叔父,如何?照樣不聽你使喚

“誠若如此,如之奈何?鳳翔若失,陝西危矣,甚至連四川也將受到直接威脅徐原如此跋扈,實在辜負了宣相一番希望啊。”王庶痛惜道。

徐紹不語,現在他也顧不得去想如何處置徐原,最要緊的是保住鳳翔。可現在他手裡也沒幾個兵了,西南兩路都損失慘重,北路又是那個鳥樣,實在是……現在只能指望姚徐二帥守住鳳翔了。

正月中旬,鳳翔城已經頂住了金軍十幾天的猛烈攻擊。初期進攻失利後,金軍改變戰術,全力填河,將鳳翔河幾乎完全填平非但鵝車等大型器械蜂擁而至,金軍士兵們甚至扛着簡易的雲梯就往上衝

姚平仲和徐衛兩個都誓言死守,戰況激烈之時,一萬餘秦隴義勇全部當成正規部隊使,直接參加戰鬥。搬運物資,協助官軍的任務,就落在了鳳翔百姓的頭上。鳳翔之民與官軍同仇敵愾,姚徐登高一呼,數十萬人羣起響應很多家庭都是全家男子齊上陣,老父搬運箭矢火藥,兒孫上城替軍漢們絞弓弦,擡傷員。

作爲徐衛的正室,張九月根本不顧什麼三品命婦應有的威儀,將女兒交由嫂子照顧,換上布衣,與其他許多軍屬一道照顧傷兵,協助醫官。

所幸,當初屯積在邠州的物資如今全在鳳翔城裡,士兵們吃穿不愁,哪怕打上半年也奉陪到底。而且,因爲擋住敵人十餘天的猛攻,讓數以萬計的金軍陳屍城下,使得因爲鄜州慘敗而受挫的士氣漸漸恢復。

反觀金軍,多日攻城不下,讓原本高昂的士氣受到影響。本來,金軍上下在鄜州打敗了紫金虎以後,簡直可以說是氣勢如虹,甚至有一舉蕩平南朝的雄心但是當他們進入鳳翔以後,先是在朱記臺小折一陣,如今又在鳳翔踢到鐵板一塊,這讓殺紅了眼的金軍將士們明白一個道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西軍雖然死傷慘重,可西軍終歸是西軍,它不是兩河的爛部隊紫金虎雖然戰敗了,可他終究還是一頭猛虎,他不是騾馬

強攻不成,馬五開始有些着急了。勸降這是想也不用想,紫金虎肯降那纔是怪事至於退兵,那是更不可能,好不容易逮着這麼一個機會,怎能輕言放棄?

就這麼一直僵持到正月底,事情纔出現轉機。但這個轉機,卻緣自江南。

鎮江府地界,長江南岸。

那浩淼的大江之中,戰艦林立大小數百艘戰船,整齊有序地排列在江中。大的,三層樓高,可容納近千名戰士。小的,卻是巡江快船,載十數人不等。這些戰船,有水師原就裝備的,也有折彥質留守之後,命工匠趕製的。這些戰艦在保衛江南的水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四戰四勝,讓金國大軍望江興嘆尤其是其中高三層的鉅艦,上面設置了一種遠程打擊器械,名叫拍竿。長十餘丈,上放巨石,下安軲轆,頂端繫有繩索。一旦敵船近,可便飛石擊打。

折彥質麾下的水師,絕大多數都是本地人,長於長江邊上,精通水性。架船作戰是小菜一碟。而金軍多是北方人,剛開始時,別說作戰,上船一晃就暈,嘔吐不止。好不容易習慣了,下江去和宋軍水師開戰,結果這些陸地上的百戰雄師,被宋軍區區水師打得找不着北。四次大規模的水戰,都以宋軍全勝而告終。

眼看着繁華的江南隔江相望,卻總是過不去,這讓兀朮非常惱火。而更讓他生氣的是,揚州至今屹立不倒,原秦鳳帥趙點率秦隴勇士堅守城池數月,打退金軍無數次進攻。這個消息傳到南岸,極大地鼓勵了守軍的士氣。

得益於折彥質領導的積極抗戰,江南人心惶惶,舉家逃亡的景象得到了扭轉,社會局面漸漸安定,很多逃到蘇杭的百姓都在打聽消息,考慮着是不是回來。

這一日,折彥質親自出面,至水師勞軍。他給英勇的水師弟兄帶來了豐富的禮物。賞錢、美酒、佳餚、一大堆任命狀。

在宴請水師將領的席上,折樞密高舉酒杯朗聲道:“水師威武四戰四捷,大挫北夷兇焰本相,僅以此懷,向將士們致意請”

“樞密相公請”衆將齊聲發喊,都是一飲而盡

折仲古一杯下肚,美得直搖頭:“這酒喝得有滋味想那金軍掃橫兩河,侵奪中原,兵鋒直抵長江然在我英雄水師將士打擊之下,抱頭鼠竄,狼狽撤回此誠爲北夷南侵以來,未有之敗本相樂觀估計,只要我等堅守防線,眼下已是開春,到了三四月,金軍必還彼時,再置豪宴,爲衆將士慶功”

聽了這許諾,那水師將領們個個歡喜,人人振奮真希望金軍多來幾回,再讓咱們勝幾陣,等官家回到行在,自然少不了加官進爵,封妻廕子

“衆位同袍,在下提議,敬樞密相公一懷想當初,大江南岸人心惶惶,軍無鬥志若不是樞相力挽狂瀾,哪有今日?”一名將領起身號召道。

他一挑頭,其他將領唯恐落了後,紛紛起身舉杯致敬。折彥質人逢喜事精神爽,表現出了將門虎子的風範,大手一揮:“這小杯喝着不痛快換大碗來”

“對換大碗”衆將齊聲高喝。

數十個大碗擺上桌,士兵們扛着酒罈子,一溜地倒過去,折彥質取了一碗,正要舉起時,他一位堂弟匆匆進來,到他旁邊輕聲說了幾句什麼。折彥質思索片刻,臉色不改,道:“你出去候着,我立即就來。”

語畢,仍舊豪情萬丈道:“衆將官,幹了”

不多時,滿面紅潤的他出了軍帳,快步上前騎了馬,向堂弟問道:“幾時到的?”

“昨天晚間,安排住在館驛裡,吵着立即見兄長。”

折彥質聞言暗思,他是官家的近臣,如今從福建回鎮江,必然帶來了官家的旨意,耽誤不得。遂快馬加鞭,往鎮江城趕去。

你道何事?副相黃潛善回到了鎮江

卻說折仲古與堂弟一路飛馳,進城已是下午,沒來得及歇上一口氣,他直接奔到了館驛。如今他是留守的最高長官,館驛裡上上下下都識得他,當即有人出來牽了馬。

“黃相沒出門吧?”下馬之後,他隨口問道。

“回樞相的話,吃過午飯後,出去了一趟,方纔回來。”牽馬的僕役回答道。

折彥質點點頭,快步入內。以黃潛善的品級,待遇自然極好,在館驛中住的是獨立院落,折彥質在驛丞引領下進去時,黃潛善正好在二樓的欄杆後站着。

“黃相”折彥質一進去就拱手喚道。

“哎呀,折樞密總算回來了”黃潛善一拍欄杆,轉身就奔下樓來親自迎住。他一把抓住對方的手,緊了又緊。“下官昨日就抵達鎮江,樞相怎麼纔回來。”

“哦,去江邊水師大營勞軍。”折彥質回答道。

“走走走,裡面說話。”黃潛善拉了他便投裡去。

至花廳坐定,驛僕奉上茶水,還沒喝,黃潛善就道:“聞聽聖駕出巡後,樞密相公率領軍民抗戰,連敗金軍於大江之中,保江南平安,這可是莫大的功勞,下官先在這裡道賀了。”

折彥質表現得非常謙遜,輕笑道:“軍民團結,將士用命,彥質怎敢居功?”

“哎,樞相這就過了。下官非常清楚當時的局勢,聖駕離了行在,可以說是軍無固志,民無依託,在如此險惡的情況下,樞相能夠擋住女真人,他日中興,表功當爲第一。”黃潛善這馬屁拍得太到位了。

折仲古聞言大笑:“斷不敢作此奢望”

客氣一陣,場面話說了不少,黃潛善放下茶杯後,便聽樞密相公問起天子情況來。

“自當日離了鎮江,先投杭州,上下恐難保全,又奔往明州。從明州出海,一直繞到福建,現天子百官暫居福州。”黃潛善回答道。

折彥質聽了這話,心裡雪亮。想必上至官家,下到百官,沒有誰對我守住江防抱希望。所以才一路逃亡,直到福建乃止。

“官家入閩之後,檢討近年來朝政得失。百官一致公論,此番失利,皆因主戰而起。而力主對金強硬的趙鼎等人,當負主要責任。因此,罷免趙鼎相位,貶嶺南安置。任命耿相兼任尚書左右僕射,總領三省事,改弦易轍,重整朝綱。”

黃潛善這番話聽得折彥質既驚且疑。這次抗戰的失利,怎麼能歸結到主戰上?不小心割到手,你不怪自己不留意,你怪刀子太鋒利,這是什麼道理?還有,趙鼎等主戰大臣負主要責任?最離譜的,便是耿南仲身兼首相次相,總領三省事,他算得老幾?他憑什麼?

“這……身兼首次兩相,總領三省事,怕是不妥吧?”折彥質雖出身將家,可他是文階,又處在宰執之列,所以可以毫不忌諱地議論政治。

黃潛善似乎料到對方有這個反應,嘆了一聲,面露憂色道:“樞密相公有所不知啊,官家在明州出海時,風疾發作,險些墜船,我們這些臣下都驚出一身冷汗。到福建之後,病情愈加惡化,一度口不能言,坐立不得,只能臥於塌上。後經御醫診治,也是勉強應付。一時之間,也無法處理朝政,所以這才……”

後頭的話他不用說,大家心知肚明。耿南仲是官家的老人,無論朝中風雲怎麼變幻,他從來沒有離開過權力中樞。

折彥質聞訊大驚,首先,他爲臣下,他當然是驚皇帝病情。其次,他自己也是主戰派的代表之一,現在黃潛善說,百官公論,禍根在主戰上,那是不是也包括我?我跟耿南仲向來不對路,說是政敵也不爲過,他現在上臺執政,想怎麼安置我?不過,既然耿南仲上臺了,黃潛善此來,多半跟他有關。但觀黃潛善態度言語,似乎並沒有什麼徵兆。

“唉,國家多事之秋,局勢已然如此,偏生天子又……叫人痛心吶。”半晌之後,折仲古嘆道。

黃潛善也頻頻點頭:“誰說不是?國難當頭,我等身爲臣下,當竭力爲君分憂纔是。當務之急,便是結束這場戰事。”

折彥質又吃一驚,要知道,現在戰爭的主動權在女真人手裡。要結束戰爭,得看女真人願不願意。但是,話是從黃潛善嘴裡說出來的,是不是隱含了什麼意思?

“黃相的意思是?”

黃潛善正色道:“實不相瞞,此番下官自閩地返回,便是奉官家詔命和耿相指示,前去和金人接觸。”

接觸?這個詞雖然用得隱晦,但傻子都知道,兩國交戰,你主動去接觸意味着什麼不就是想停戰麼?但戰爭主動權在人家手上,你想停戰,就只有一條路可走。

折彥質久在朝中,哪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雖然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聽了黃潛善的話後,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後者見狀,主動問道:“眼下金軍想是在江北,下官要過去,還請樞相安排。”

“這個好說,這個好說。”折彥質似乎在想着什麼事,隨口答道。主動向金求和,那就得作好一個心理準備,女真人不願意便罷,就算同意,也絕對會獅子大開口

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91章 援兵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125章 契丹人第109章 威望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593章 徐太尉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五百一十一章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84章 橋不能燒第73章 小種經略第八百二十二章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197章 傻了吧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四百一十一章第80章 新君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八百五十六章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四百三十六章第四百一十八章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768章 絕路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八百七十九章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八百五十五章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500章 政變(下)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141章 定情第52章 摸營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122章 冠禮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83章 驚變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98章 面君第四百一十一章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92章 又見援兵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三十六章第83章 驚變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728章 將二代
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91章 援兵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254章 收復昭德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705章 割據川陝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125章 契丹人第109章 威望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593章 徐太尉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五百一十一章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84章 橋不能燒第73章 小種經略第八百二十二章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197章 傻了吧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四百一十一章第80章 新君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八百五十六章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四百三十六章第四百一十八章第370章 趁夜突進第768章 絕路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八百七十九章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八百五十五章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500章 政變(下)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141章 定情第52章 摸營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122章 冠禮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83章 驚變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98章 面君第四百一十一章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92章 又見援兵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三十六章第83章 驚變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728章 將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