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要戰便戰

李世輔並不答話,將他幾個押入一處軍帳,劈頭問道:“你等究竟何人?來此作甚?”

那漢子一抱拳,表明身份道:“在下馬擴,秦鳳經略安撫司參議官,奉大宋川陝宣撫副使,陝西制置使徐帥鈞旨,攜禮拜會夏軍主帥。”

聽到“馬擴”這個名字,李世輔心中一動。前段時期,他引軍替西夏平“青面夜叉”叛亂時曾經聽說過有南使名馬擴者出使夏國一事,當時還特別留意打聽了一番,不想竟在這裡,以如此方式見面。

“既是徐衛使者,我不與你爲難,我軍主帥軍務繁忙,無暇見你。且在營中盤桓,等候接見。”李世輔說道。

當下,便命馬擴獨居此帳,隨從另行安排。下當他率士卒要押其他人出帳時,馬擴叫住:“這位官人,我料定貴軍此來非爲援金。倘若不假,夏國此番極有可能開罪宋金雙方。在下前來,固然使命在身,但從貴國立場上來說,在下此來,也是爲夏。”

李世輔聽聞此言,一時不語,良久,命士卒引餘衆出帳,轉身問道:“你怎知我軍此來非爲援金。”

“若是援金,爲何止步於平戎,作觀望之狀?你當知我大軍一屯延長,一屯甘泉,已對延安形成合擊之勢。爲何不趨軍南下,與金人一道合擊我軍?”馬擴問道。

李世輔不能答,深深看了對方一眼,轉身步出帳去,命士卒嚴加看守,不得使宋使出帳一步。他自己則匆匆趕往王樞帳中,報告此事。

“馬擴?又是他?”當王樞聽聞來使是馬擴時,頗覺意外。前番此人出使我國,受地方軍政官員接見,促成重開榷場一事,上下對此人印象頗佳。他這回來,怕是爲遊說,以求勸退我軍。

“馬擴說,他料定我軍此來非爲援金,又說此番我國若處置不當,極有可能開罪宋金雙方。”李世輔如實彙報道。

王樞聽罷,臉上一沉,因爲對方此言正說中要害。沉思半晌,嘆道:“世輔,你當初來投,問我主借兵復仇。當時,我主答應你,若能立功,則不惜借兵。你平定青面夜叉之亂,我主大喜,這才使我等將‘步跋子’四萬,‘鐵鷂子’兩萬,來取鄜延,爲你復仇。可現在徐衛進展神速,我軍方至延安,他已打到跟前。你說現在,我軍是攻金,還是攻宋?”

李世輔不假思索,答道:“此非卑職可以左右,還請樞密相公裁奪。”

王樞看他一眼,也不逼迫,自言道:“若是攻打金軍,取了延安,既觸怒了大金,又開罪了大宋。若是助金抗宋,倒全了金夏君臣之義,只開罪大宋。孰輕孰重?”

李世輔沒說其他,只一句:“若如此,於大夏何利之有?”

王樞沉默,片刻之後,命世輔自去。他在帳中一時猶豫起來,此次出兵,替李世輔報仇當然只是個由頭,最主要的,便是夏主恨金人數次毀約,想趁西軍大舉東進之際,奪取鄜延。

可現在的情況卻無比複雜。首先,人家宋軍已經打到延安來了,要是舉兵去奪,就把兩國得罪個乾淨,弄得裡內不是人。如果幫助金軍,顯然不是我方願意的。再說了,正如李世輔所言,我們若助了金國,對大夏有什麼好處?

女真人轉面無恩,毫無信譽可言。要用你的時候比親爹還親,用不着你了就把你當個屁。我幫它打退了宋軍,它能割地給大夏麼?

如果就此退兵,倒是誰也不得罪。可國家興師動衆,發數萬精兵南下,不可能連口湯都沒得喝吧?

“唉,難。”王樞搖頭嘆息道。

馬擴及隨從被扣留在夏營多日,王樞命人厚待,卻一直不見。在此期間,韓常也不斷派遣使者來平戎,催促夏軍進兵,王樞起初還接見一番,到後來乾脆讓部下去應付。

而觀宋軍方面,丹州糧道一打通,軍糧即輸入軍營,後勤保障沒有了顧慮。再加上姚平仲奪取了蒲津關,後顧無憂。徐衛也不願意冒着跟兩國軍隊開戰的危險匆忙進攻,延安戰場一時沉寂。

九月初七,熙河帥姚平仲來報,於河中府發現金軍集結跡象,可能是韓常的援兵到了。爲了保險起見,他已命部隊全力扼守黃河西岸的壁壘浮橋,並派兵在風陵渡設防,又不時遣遊騎沿河巡弋,以防金人偷渡。

而一直到九月初,金國使臣還在杭州行在跟大宋方面交涉,指責西軍挑起戰端,大宋是否沒有和談的誠意?又威脅,如果西軍不勒兵回師,那麼大金國將中止和談,兩國重回敵對狀態。

皇帝趙諶到底是個少年天子,被這一嚇有些動搖,幾次召宰執詢問。徐處仁和徐衛二卿到底有無把握收復陝西?這場仗打勝了還好說,萬一戰敗,和談沒指望事小,金人再起大軍來攻,那後果可就堪憂了。

而太上皇趙桓也不斷地給兒子施加壓力,連哄帶嚇,說徐衛只要一戰敗,陝西就得丟個乾淨,還得連累四川。金人見此情況,必然罷和議,盡起大軍來侵。

非但皇室如此,朝中部分大臣此時也開始改變立場。認爲既然北面有誠意議和,還是讓西軍別打了,先談吧。

徐紹頂着極大的壓力,老實說,他也不敢保證徐衛就一定能戰勝。但是,不要干涉西軍行動,是他極力主張的,現在箭已發出,哪有收回的道理?因此,也只能硬着頭皮,堅稱西軍必能收復失地。

趙桓逮住這個把柄,這話是你說的啊,戰敗了怎麼辦?你負責?徐紹被逼得沒辦法,將心一橫,我負責西軍若是戰敗,我引咎辭職

九月初八,猶豫不決的王樞終於願意接見宋使馬擴了。他想聽聽徐衛有什麼說法,從而權衡利弊,決定進退。

李世輔進入馬擴所居之帳,發現對方正在帳中活動筋骨,遂問道:“馬參議身處夏營,爲何還如此悠閒?”

馬擴抹了一把汗,笑道:“你們又不會殺我,怎不悠閒?”

“你就如此肯定?”李世輔問道。

“當然,你此來,可是奉夏帥之命,請我去相見?”馬擴也問道。

李世輔一怔,不得不點頭承認。馬擴見狀,即取了衣服穿上,說道:“那煩勞引路。”

李世輔卻未動,沉思半晌,轉身至帳口,將士卒遣開,而後回來直視着馬擴,沉聲道:“參議官人當日問我是否漢人。”

“你一口陝北鄉音,不問也知。”馬擴笑道。在西夏也有漢人,這不是什麼稀奇事。

“在下李世輔。”李世輔終於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聽聞此言,馬擴不禁色變道:“你就是李世輔?令尊可是李永奇?”

“正是。”李世輔鄭重道。

馬擴一搖頭,扼腕嘆惜道:“當時,你父子遣人來報,欲迴歸大宋,徐宣撫還命環慶帥劉光世接應,哪知……”

聽他提起這個,李世輔情緒激動,眼眶泛紅:“當年鄜延淪陷,金人授我父子官職,先父聚子弟泣曰‘我宋臣也,世受國恩,乃爲彼用邪’然身陷賊營,無可奈何,只得忍辱含垢,無時不在謀劃歸國。及徐帥總節關輔,西軍兵威日隆,我父子便欲舉事,怎料事泄致敗,我全家老小皆爲金人所害,此不共戴天之仇,世輔如何不報”

馬擴安慰幾句,便問道:“雖然事敗,但你卻逃出生天,爲何不西來投奔,反而去了西夏?”

“當日,我只餘二十六騎,無顏面見徐帥,只得一路北逃入黨項地。夏主接見了我,問明緣故,我本想向夏主借兵復仇,夏主許諾若我能建功則不惜借兵。在下負着血海深仇,領兵平定有叛亂,夏主大喜,使命王樞、移訛和在下領精兵六萬南來,欲取鄜延。”李世輔道出了其中隱情。

馬擴驚疑不定,夏軍此來,果然是爲爭利的對方意在鄜延,我方亦然,這矛盾可避免不了

見對方不說話,李世輔懇切道:“前日,官人問我是否漢人,我不答,因爲我是党項人。但,自唐以來,我家世襲蘇尾九族巡檢,累受國恩,如何不報?”

馬擴未知真假,隨口道:“真忠義之士也”

“世輔此來,雖爲復仇,但徐宣撫大軍既已兵臨延安,我豈有敵對之理?現在,便是我歸國之時願效死於徐帥麾下,光復全陝,報我大仇”李世輔這幾句話說得鏗鏘有力,馬擴聞之,也不禁感動

但轉念,他就察覺到此事難辦,問道:“你受夏主之命而來,便欲忠義歸朝,但王樞等人如何肯走?”

李世輔顯然早已主張,接口道:“參議此去,可好言相勸,曉以利害。若王樞移訛肯從自然是好。”

馬擴心頭一跳,挑眉道:“若對方不從……”

李世輔神情變得決絕起來,咬牙道:“若不從,我便當場斬殺此二人引本部兵馬隨參議赴徐帥軍前夏軍失其帥,必退無疑”

馬擴多次出使外國,可算是見過大場面,經過大風浪之人,但此時也嚇得面無人色他倒不是怕李世輔失手,而是怕他成功試想,徐宣撫費了牛勁想要跟西夏改善關係,好不容易現在有點進展,你這把夏國重臣一殺,當陣反水,這得跟西夏結下多大的仇恨?我敢保證,這麼一搞,西夏肯定是鐵了心靠向女真。若如此,就算我們收復了全陝,恐怕也坐不安穩

因此趕緊制止道:“萬萬不可今川陝宣撫司極力改善對夏關係,世輔萬不可因小失大稍後見了王樞,我自當曉以利害,你切不可輕舉妄動”

李世輔聽他這麼說,也表示答應,但馬擴唯恐對方意氣用事,再三囑咐之後,方纔隨他一道,往見王樞。

卻說王樞知馬擴來,便與招撫副使移訛同坐帳中等候,倒也沒有擺什麼刀斧手和沸油鍋,只是武臣移訛全副戎裝,捉刀在手,大有一言不和,就要拔刀相向取馬擴首級之勢。

李世輔引馬擴至,後者曾經見過王樞,因此快步上前拜道:“大宋秦鳳經略安撫司參議官馬擴,見過王樞密。多時不見,王公風采依舊。”

王樞不爲所動,拉長着臉道:“此會旨在公事,不敘私誼,馬參議不必如此。”

碰這麼個釘子,馬擴也不惱怒,又與移訛見了禮,李世輔自立帳下。

“參議此來,可是爲了遊說我軍退兵?果真如此,則不必空廢口舌,大金乃我國宗主,你們徐宣撫起兵來攻,我是奉命來援。”王樞詐道。

馬擴聞言一笑:“樞密相公怎如此相欺?若來援金,我軍一在延長,一在甘泉,爲何不來相攻?莫非懼了虎帥威名?”

“哼你們徐制置雖兵多將廣,威名赫赫,但我黨項銳士又豈會懼怕?”王樞冷笑道。

馬擴將手一攤,作色道:“那還說個甚打罷我宣撫相公起數十萬西軍精銳收陝西,志在必得”

那坐在旁邊的移訛一聽此話,也是勃然色變

王樞一怔,忍不住問道:“你真是來遊說的?”

“樞密相公當面相欺,馬某就是來作說客,又哪有說話的餘地?”馬擴正色道。

帳內一時沉默,李世輔見狀,悄無聲息地將手搭上刀柄。跟他作同樣的動作的,還有移訛。

王樞知道馬擴不是尋常之輩,當下開口打破僵局:“罷,我與你也不是頭次會面,實話告訴你,我軍此來,志在鄜延。”

“那我也實言相告,馬某此來,是奉宣撫相公鈞旨,攜黃金二百斤,送呈樞密相公帳下爲禮。”馬擴道。

王樞道:“無功不受祿,怎能收你財貨?”

“實不相瞞,徐宣撫請貴軍退出我境。”馬擴鄭重提出。

王樞還沒答話,那大夏陝西招撫副使移訛一聲冷哼:“徐衛好大的口氣,一句話就想讓我二十萬步騎卷旗而退?”

馬擴看他一眼,說道:“眼下延安之局勢,相信兩位有所察覺。我軍已對金賊形成夾擊之勢,取延安必矣。貴軍既不是爲了援金而來,又何必惹這是非?不若退兵,免傷和氣。”

“傷了和氣又怎地?”移訛捉刀問道。

“哈哈。”馬擴大笑,“我素知夏軍有‘步跋子’可以登山據險,如履平地,又有‘鐵鷂子’可以馳騁平原,衝鋒陷陣。但我西軍健兒,皆關西悍卒此番,爲復桑梓,迎還父老,皆奮不顧死要打,西軍也不會畏懼這一點,相信兩位都清楚”

王樞和移訛當然清楚,大宋的西軍跟党項的夏軍打了幾十年的仗,互有勝敗。但到了後期,西軍已經拓邊極廣,佔據了很大的優勢。尤其是橫山天都山一線的丟失,導致西夏沒有了天然屏障,在西軍步步進逼中,已經處於劣勢。若不是當年道君皇帝趙佶腦袋一熱,把剛剛經歷苦戰的西軍主力調去攻遼導致大敗,再加宋金戰爭爆發的話,估計西夏現在夠嗆。

見他兩個不說話,馬擴續道:“今貴我兩國,已在邊境重開榷場,互市贏利,休兵罷戰久矣。還望不要因一時意氣,再結仇怨。”

王樞仍舊沉默,他知道馬擴的話都是實情。本來此次出兵,就是想趁宋金混戰,從中漁利。若奪下鄜延,大宋日後肯定要來討回,到時也有談判的本錢。可是以現在的情況,夏軍想要奪取鄜延已經不可能了,援金又非我所願……

王樞持久的沉默,讓馬擴不得不去猜度他的心思,良久,試探着說道:“馬某來時,宣撫相公囑咐,只要貴軍肯退兵,我方承諾,在鄜延光復之後,將於邊境再開榷場,擴大互市規模,並增加貨物種類。”

王樞頗爲心動,若能再開榷場,擴大互市,這對大夏來說,可算是好事。只是,拿這個作爲退兵的報答,好像有那麼點不夠意思。我號稱二十萬,實際精銳步騎六萬出境,不能白跑一趟吧。

馬擴好像知道對方的心思,但他沒有再增加任何價碼。我們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送給西夏歲幣。因爲這個口子一旦再開,那將會是個極大的麻煩。以後,只要我們一跟金軍打仗,党項人就來這麼一手,趁機勒索,那還得了?

帳中好大一陣沒有動靜,雙方都各懷心事,盤算着,權衡着。

“罷,馬參議。”王樞終於開口。

“樞密相公有何吩咐?”馬擴應道。

“此事容我細加思慮,請參議暫在我營中盤桓。”王樞說道。

馬擴心知對方這是託辭,無非就是想加碼而已,也不去接招,起身道:“既如此,那馬某就叨擾了。”

王樞笑笑,打出送客的手勢,一面道:“世輔,送馬參議回帳,好生款待。”

馬擴衝他施一禮,又給刀柄都攥出水來的移訛一禮,與李世輔昂然而出。王樞看着他的背影,嘆道:“此人亦文亦武,當真難得。”

移訛此時問道:“以樞密相公之見,我軍是進,是退?”

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139章 競爭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44章 棋子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八百四十八章第768章 絕路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43章 蔡大忽悠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312章 鬥神不死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337章 想後路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八百四十三章第52章 摸營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一十一章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102章 張九月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61章 恩怨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七百八十八章第八百七十三章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五百一十一章第八百三十五章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86章 盾陣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728章 將二代第552章 東京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八百零三章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八百四十二章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149章 佈局第四百零八章第63章 來了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43章 蔡大忽悠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104章 內情第八百八十二章第八百五十一章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八百二十二章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697章 太原!太原!
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139章 競爭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44章 棋子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八百四十八章第768章 絕路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43章 蔡大忽悠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289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312章 鬥神不死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337章 想後路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八百四十三章第52章 摸營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一十一章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102章 張九月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61章 恩怨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七百八十八章第八百七十三章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五百一十一章第八百三十五章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86章 盾陣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728章 將二代第552章 東京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八百零三章第259章 戰前誓師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八百四十二章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149章 佈局第四百零八章第63章 來了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43章 蔡大忽悠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104章 內情第八百八十二章第八百五十一章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八百二十二章第799章 川陝躍進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697章 太原!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