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將計就計

“難道讓我猜中了?”張憲腦袋裡冒出這樣一個念頭。和他持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張俊這個時候派人出來,怕是十八九了

徐衛不動聲色,問道:“人在哪?”

“正在外頭剝個精光,且搜着。”徐勇回答道,萬一是個刺客呢?徐衛今時今日的地位於陝西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絕不能有任何閃失。像從前那樣親自參加是想也別想的事,更何況,你處在一個決策者的位置,不需要去執行,拿主意就成。

“馬上帶進來,看看張佰英想幹什麼。”徐衛吩咐道。

不一陣,兩名士卒掀開帳簾,一人步入牙帳。在場的西軍將帥齊齊望去,但見來人三十多歲模樣,麪皮黝黑,留幾縷短鬚,個頭不甚高,但極精壯,很容易就看得出來這是個久經沙場之輩。

一進來,見許多雙眼睛盯着他,也沒人介紹,這漢子顯得有些侷促。上得前來,二話不說,先跪下去,拜道:“小人乃城中軍官,奉長官命,求見徐宣撫。”

“去你母親……”楊彥剛起個頭,就被馬擴制止了。隨後自己問道“奉哪個長官之命?”

“奉張俊張都統之命。”那漢子仍跪在地上,不擡頭,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所爲何事?”馬擴又問。

對方似乎有些猶豫,欲言又止,片刻之後,說道:“張都統吩咐,務必見到徐宣撫本人。”

徐衛開口道:“我就是徐衛,說吧。”

那漢子稍稍擡頭,打量徐衛幾眼,又俯下首去:“斗膽請宣撫相公……”

“不必這帳中沒有不相干的人,有話直說,起來吧。”徐衛截斷道。

對方起身,正想詳細報出自己的名字軍籍,涇原副帥徐成突然喝道:“孃的我說怎麼看着眼熟齊武,認得我麼”

那叫齊武的軍官尋聲望去,仔細打量着徐成,忽地臉色一變,再次跪了下去,顫聲道:“小人見過,見過小帥”涇原軍中自有傳統,在徐衛的大伯徐茂去世以後,被稱爲“老帥”,徐原就成了“大帥”,再後來生了徐嚴徐成,軍中便稱“小帥”。徐成自小在軍營里長大,那齊武原是涇原軍官,如何認不得?

“怎麼?涇原的?”王稟問道。

“哼這廝是綠林出身,先父見他有些手段,收於帳下聽用。他是張俊的部下,當年隨那撮鳥一同降了金”徐成憤憤道。這叫丟人現眼孃的,涇原軍竟然出了這麼多的叛徒

那齊武伏拜於地,額頭直貼到地面上,顫聲道:“小人,也是身不由己”

“呸你個豬狗一般的東西你可知道你一家老小還在涇原”徐成大罵道。

齊武磕頭不止,不敢再作任何辯駁。何止是他?很多涇原降兵降將的家屬都還在陝西。若是碰到從前的朝代,你敢投降,全家給你殺絕只是趙宋不搞這種事,哪怕是將領投降了敵國,留在境內的家屬也不會受到牽連。歷史上,南宋甚至還由朝廷出資養着降將家眷。所以,到底是趙家胸懷豁達,仁心仁德,還是腦袋被驢踢了,見仁見智。

徐衛此時發話道:“齊武,張俊派你出城作甚?”

“回宣撫相公,連日來,西軍攻勢猛烈,城中已漸漸不支。此前,宣撫相公兩次投書勸降,今次,張都統自知難敵。因此派小人出城拜見相公,欲開城投降。”齊武疾聲道。

一語既出,帳中將帥面面相覷,還真讓張宗本猜準了今天這一驚,張俊還真就動了投降的腦筋

這倒也好他自願開城投降,免了我軍多少弟兄的傷亡只是讓人痛恨得緊,他這一降,便保了自己性命。似張佰英這等小人,留着也是個禍害

徐衛一時不語,他推敲着齊武的話,良久問道:“本帥問你,城中還有多少兵馬?”

齊武不回答,徐成一怒,暴喝道:“相公問你話”

“尚有馬步軍一萬數千之衆”齊武滿頭大汗。

“有多少存糧?”徐衛又問。

“足可,足可支應半年。”齊武不敢隱瞞,好像他也沒必要隱瞞。

一萬幾千步騎,半年的糧食,如果說張俊鐵了心要對抗西軍,恐怕還是能再撐一段時間。他今既來獻降,倒省去許多麻煩,帳中將帥這麼想着。

徐衛撫摸着冒出來的鬍碴子,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過跪在帳中的齊武。一陣之後,揮手道:“推出去,殺把首級送到城中”

當兵的最實在,只聽命令,不問原因。那帳前武士一聽宣撫軍令,二話不說擁上前去,拖了齊武就走。

“相公饒命相公饒命這兩軍相爭,不殺使者徐宣撫徐宣撫”齊武極力掙扎,卻還是被武士拖出帳去。

這事一出,帳中將帥的反應迥然不同。似徐洪、馬擴、王稟等人,面色不改,壓根沒想過阻止。楊彥側過頭去,不解地看着紫金虎,張憲也是皺着眉頭不明就裡,徐成則起身道:“宣撫相公,這是,這是爲何?”

王稟見狀道:“他城中有一萬數千兵力,糧食足可應付半年,卻說什麼漸漸不支,這不是睜着眼睛說瞎話麼?”

徐成緩緩落座回去,好像也覺着不對頭。這時,又聽叔父道:“徐成,你去。”

一怔之後,涇原副帥馬上明白了叔父的用意,一抱拳,大步搶出帳去。擡頭一望,武士並未走遠,他攆上前去,被齊武看見,大聲喚道:“小帥救命”

“救你母親老子是來親掌法刀,清理門戶”徐成大罵道。說罷,唰一下抽出腰間佩刀,命令士兵就地按了齊武,亮出脖子來。兩腳一跨,雙手高舉,那雪亮的戰刀帶着勁風砍下

“小人有話說”齊武歇斯底里地吼道。

刀在他後頸上方一拳處停下,徐成並未撤刀,沉聲道:“說不通,你人頭落地”

“張俊是另有打算並非真心投降”齊武閉着眼睛大喊。

徐成臉上一緊,蹲下身去,揪了齊武頭髮,切齒道:“你給我記住,你quan家都在涇州,敢耍手段,就是宣撫相公不說話,我也有辦法”

“是是是,小人句句實言,並無半點虛假”齊武語帶哭腔。

“去你母親的先前當我叔父面,你說了一堆的假話你這廝留不得”徐成說話間,又舉起刀。

“小帥聽我一言張俊鐵心不降派小人出城,不過是緩兵之計,他正徵發全城民夫加固城防被西軍攻破的城北大門,正在裡間修甕城還有,還有……”齊武已經被嚇破了膽,什麼底都抖出來了。

在他嚎叫時,徐成已經還刀入鞘,啐了一口,哼道:“留着給宣撫相公說罷”語畢,命士卒押了他再入帳去。

“宣撫相公,這廝還有話說”徐成回到帳內,大聲說道。

齊武伏在地上,不等任何問,合盤托出道:“張俊派小人出城,原爲緩兵。他已強徵了城中男丁加緊修繕。除城門封死以後,更在裡間加築甕城。還有,宣撫相公前兩次勸降書,都被他當衆扯碎還有還有,昨日晚間,城中部隊譁變。作亂的也是原涇原官兵,張俊被砍中一刀,但很快彈壓下去,挑頭的將官都被處死現在城中人心惶惶,軍無固志小人知道的,就這麼多了……”

徐衛眼睛一眯:“張佰英既然派你出來,你該是他心腹之人?”

“小人被徐大帥招入軍中後,就一直隸屬張俊部,相隨多年。”齊武全身被汗學浸透,真如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徐衛沒再問,趁着這個當口,王稟插話道:“張俊派你來,可說過幾時開城投降?”

“回長官,張俊既爲拖延,哪有期限?只讓小人提出條件,想慢慢磨。”齊武知無不言。

“什麼條件?”徐成問道。

齊武一時啞了,被這麼一嚇,他還能記得住那許多條條款款,又恐久不說話招來禍事,慌張道:“左右,左右便是在徐宣撫提出的條件上,再加一些來來往往談幾回,拖延時間”

王稟看向徐衛,見對方還沒有發話的意思,又道:“若是放你回去,你如何應對?”

齊武心頭一震,看到了生還的希望,忙不迭地說道:“小人若見張俊時,只說徐宣撫答應便是。”

王稟嗯了一聲,不再說話。

“帶他下去,好生看管。”徐衛忽然道。齊武再三叩頭,強撐着站起來,被武士架着出了帳去。

他一走,徐衛環視衆將帥問道:“你們怎麼看?”

“張俊鐵心對抗,容他不得不如將計就計,送這廝回去,就說我們答應了。明日,繼續扣城”王稟建議道。

徐洪搖了搖頭:“如果這齊武回去稟報張俊,說西軍答應了條件,而明日我軍繼續扣城。張俊就會向他的將士說,這就是西軍,言而無信,除了死守以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我認爲,齊武不用回了,照常進攻。”

馬擴沉吟道:“從齊武泄露的消息來看,城中金軍並非一條心。原來涇原軍的將士人心思歸,畢竟他們中很多人的老小還在涇原。我倒是認爲,可以把齊武放回去,一方面讓他穩住張俊,一方面聯絡涇原軍舊部,爲我等攻城作內應。齊武就算有什麼變數,於我軍也沒有損失,反正已經看清了張俊底細,這延安西城,是必須靠強攻下來才作數。”

“我贊成。”楊彥第一表態支持。

“不失爲良策,附議。”徐洪點頭道。

“齊武靠得住,能成事,就算意外之喜,要是不成,也無所謂,我贊成。”張憲也道。

徐洪正色道:“宣撫相公,諸位同袍,想過一個問題沒有?一旦放齊武回城作內應,我軍勢必暫停進攻。這不就給了張俊喘息之機?齊武可是說過,張俊正在加固城防。”

王稟聞言笑道:“徐都統過慮了。延安西城已經這樣,還能怎麼加固?他無非就是在城門裡修築甕城。自古今來的堅城要塞,你見過哪一座是在城門內築甕城的?甕城本爲保護城門,你修在裡面有何用?再者,修築在城裡極受限制,張佰英這是自作聰明再者,我軍不必暫停太久,容他兩天時間便是兩天時間,備石材、打地基、築牆,這樣修出來的甕城,我是真不知道能否擋得住破城錘一撞。”

徐洪不說話了。

王稟越加自得,笑謂衆人道:“此外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可以說明張佰英愚人一個”

連徐衛都來了興趣,問道:“哦?怎麼說?”

“宣撫相公不煩出帳看看天,要麼今晚,要麼明天,必然有雨,他修什麼甕城?反正卑職覺得,張俊離瘋不遠了。”王稟笑道。

“哈哈正臣兄所言有理。反正下雨,我軍也不必冒雨攻城,等他兩日便是諸位信不信,兩天之後,張俊必然再派人來敷衍”馬擴亦笑。

衆將聞言皆笑,徐衛也忍不住笑道:“罷了,就這麼辦吧。”

馬擴立即收起笑容,正色道:“相公,齊武這個人雖然不算甚麼,但卑職建議,相公單獨見一見他,許以重利,他若能在城中內應,可免去我軍不少麻煩,也省得士卒枉送性命。”

“怎敢勞宣撫相公大駕?卑職去見他就行”徐成主動說道。

徐衛思之再三,搖頭道:“還是本帥親自去。”

齊武被拖離牙帳之後,被看管在一處堆放兵器的帳篷中。天色將晚,帳中甚是昏暗,他心中又極度恐懼,不知生死若何,正惶惶不安時,帳簾掀開。只見一個身着鎧甲,未戴頭盔,掌着一盞燈進來,不是徐衛是誰?

齊武慌得一躍而起,俯首道:“相公。”

徐衛也不作聲,將那盞燈放在地上,拿腳踹了踹面前一捆東西,知道是槍桿,遂坐了下去,隨口道:“坐下說。”

齊武卻不敢:“徐宣撫面前,哪有小人坐的地方?小人還是站着吧。”

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245章 宣制之爭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240章 挖祖墳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501章 新政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五十六章第150章 入夥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八百二十二章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118章 張憲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八百七十七章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639章 上本子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125章 契丹人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81章 議戰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401章 出事了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八百八十二章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八百四十章第八百二十二章第197章 傻了吧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768章 絕路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84章 橋不能燒第133章 川陝第122章 冠禮第七百八十八章第724章 西部王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54章 兩軍對陣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102章 張九月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537章 楊彥上位
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245章 宣制之爭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240章 挖祖墳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501章 新政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五十六章第150章 入夥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八百二十二章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118章 張憲第641 兀朮的哀嘆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八百七十七章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639章 上本子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125章 契丹人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81章 議戰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401章 出事了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156章 萬衆期待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八百八十二章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485章 風雲突變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八百四十章第八百二十二章第197章 傻了吧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768章 絕路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84章 橋不能燒第133章 川陝第122章 冠禮第七百八十八章第724章 西部王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54章 兩軍對陣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102章 張九月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537章 楊彥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