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真相大白

堂上一時議論紛紛,都覺得此事蹊蹺得緊。仔細一想,越發疑惑了,金人向來沒有信義,對我朝一貫都是咄咄逼人。如果真在徐衛手裡吃了大虧,肯定大軍壓境報這一箭之仇,還怎會派出使臣前來行在質問?議和的時候,金使還挺不樂意,說什麼要答應便答應,不答應我們便自己去取。既然有這個實力,你直接把徐衛滅了,不是更省事麼?又何必再走邦交這條路子?

折彥質以他對徐衛的瞭解,知道這廝打仗從來不拘泥,也很敢冒險。是不是趁宋金議和,金軍疏於防範,而猝然發難,打了粘罕一個措手不及?可這也有些說不通,金軍折了數萬人,還死一名宗室成員,粘罕盛怒之下,必報此仇,爲何還派使臣前來行在?難道他們無力應付徐九?

“官家,不管事情如何,徐衛違背朝廷之意,擅自行動這總歸是事實。”吳敏說道。

這頂帽子可不能亂扣,折彥質適時進言道:“此事還須調查清楚,再下結論,不可操之過急。”

“哦?折樞密的意思,繼續讓徐衛在陝西呆着?他敢襲擊金軍一次,就敢作第二次!議和是朝廷費盡周章爭取來的,總不能因爲一個徐衛,前功盡棄吧?”耿南仲笑問道。

折彥質看他一眼,不再說話。趙鼎見狀,直身腰板質問道:“耿相,朝廷議和,爲的是什麼?”

耿南仲知道他想把自己往圈套裡引,只哼一聲並不回答。趙鼎遂自顧言道:“議和,便是爲爭取時間,休養國力,整頓軍備,以圖恢復!徐衛不正是這樣作的麼?下官倒是贊同折樞密的意見,不能草率下結論!必須調查清楚!”

耿南仲斜眼看着他,冷聲道:“本相也沒說要給徐衛定什麼罪吧?只是把他調離陝西前線,召回行在問問清楚。”

趙鼎正想反駁,不料天子已道:“陝西宣撫制置兩司都缺主事,徐衛主持制置司,不可輕動。張浚不是去了陝西麼?想必此時已在歸途之中,待他回到行在,一問便知。”

吳敏聞言,請示道:“陛下,那金使處,如何答覆?”

皇帝略一思索,道:“就說,行在正在調查此事,會給他一個交待。”

“可金使來勢洶洶,要我朝限定時日給出答覆,這……”

一直沒說話的何灌忽道:“西軍是在大宋領土上驅逐北夷,抵禦外侮。臣曾經作過徐衛的長官,對他有些瞭解。此人指揮作戰雖然勇猛,但還算識大體,顧大局。他這樣作,定然有內情。陛下聖明,還是待張浚回到行在之後,再作計較。”

此話一出,縱然還有人懷着什麼異議,也不好再多言。當初擁立官家登基的三位功臣,李綱吳敏都被貶過,唯獨他何灌,作爲一名武臣,一直屹立不倒。就連宋金議和,金方提出處置有關官員,天子都庇護着他,可見官家還是重視他的。他現在幫徐衛說話,恐怕連耿南仲也不好再糾纏。

當下議定,只待張浚還朝,問明一切。金使得到這樣的答覆,自然大爲不滿,叫囂着一切後果自負。可叫喚歸叫喚,他卻一直不走,而從金上京,代表金帝而來的使臣,還是按原定計劃,與行在有司商議割地一事。

而這段時間,在陝西也格外平靜。徐衛接連擊潰萬年耀州之敵後,臨近年末,陝西開始下雪,一則不宜用兵,二則物資的緊缺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必須等到開春之後,從四川再運。而金軍雖然兵強馬壯,卻同樣陷入缺乏物資的困境。粘罕先後把李植派回河東籌集糧草,又遣籤軍屯田,並圍剿各處義軍。同時,在鄜州駐紮精銳,穩固鄜延這個立足點。急盼南方的迴音。

除夕之前,滿朝文武翹首以待,終於盼回了張浚一行。李綱一回到行在,連天子的面都沒見到,先被處謫居興化軍,沒動身,又改爲潮州安置,離開鎮江府當天,又被貶到吉陽軍,也就是後世的海南三亞。別以爲那是旅遊聖地,在宋代,這地方專門安置不受朝廷待見的官員在此監視居住,條件十分艱苦。或許是趙桓還念着他當初的擁立之功,沒有作得太絕,還是給予了相應的待遇。雖然監視居住,喪失自由,但他可以言事,可以上書。不過朝中也有傳聞,說這一點點特權,還是當年跟李綱私交不錯的次相吳敏專門指示辦理的。

張浚行色匆匆地走在樞府之內,同僚們見他回來,紛紛詢問。他也只是點頭而已,急衝衝地往裡走。

至樞密使公房,折彥質早就恭候多時。一進門,沒來得及施禮,折仲古已經問道:“德遠一路辛苦,陝西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兩人雖然階次相差懸殊,但都是政和八年的同榜進士,有了這層關係,自然親近許多。張浚苦笑:“相公總得容下官吃口茶吧?”

折彥質一拍腦袋,趕緊端過自己的茶杯遞上去,可嘴裡還是問道:“徐九搞什麼鬼?”

張浚半杯熱茶下肚,噴出一團白霧,長舒一口氣道:“徐子昂不愧是將門之後,端得是了得!”

“哦?坐下說,細細說來。”折彥質十分感興趣。

兩人落座之後,張浚道:“下官剛到陝西,一進長安城,見到有司官員之後,便得知徐經略已經率軍前往耀州。當時,下官駭了一跳,飛馬去追。但卻沒有追上,等下官見到徐經略時,人家已經擊潰耀州金軍回到長安了。”

折仲古聞言皺眉道:“照德遠的意思,陝西的局勢並非想象中那麼悲觀?”

提起這事,張浚一肚子火,剛端起的茶杯重新放下:“女真人瞞天過海,故佈疑陣!其實,陝西雖然丟了鄜延,但西軍損失並不嚴重。徐經略統率八萬馬步軍,幾乎沒有折損!”

“這怎麼可能?金軍數十萬,可是足足圍了三個月!”折仲古也是將門之後,雖然是文階,可打仗人家也是個行家,能騙得了他嗎?

“樞密相公有所知。其一,長安得李伯紀經營,物資充足。其二,徐經略提前疏散關中平原,收攏兵力。金軍圍長安三月,真正猛攻猛打的,一月都不到。而且,非但未能攻破長安任何一門,甚至還折扣數萬兵馬,耗費無數器械錢糧。在此期間,西軍還有過一次大規模的摸營偷襲,予敵重創!”

張浚說得眉飛色舞,折樞密聽得神往不已。趕緊追問道:“後來?”

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827章 天倫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41章 抱大腿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406章 大變動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728章 將二代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八百六十二章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133章 川陝第八百五十七章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70章 陰招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328章 動粗第323章 血債第七百四十六章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124章 細作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67章 佈局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八百三十五章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92章 又見援兵第149章 佈局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八百七十四章第616章 進攻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五百一十章第240章 挖祖墳第八百六十一章第八百零三章第323章 血債第793章 角力第41章 抱大腿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10章 牛逼老爹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54章 兩軍對陣第八百六十九章第四百零八章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86章 盾陣第124章 細作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八百五十章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四百零八章第8章 土匪來了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79章 逼宮第87章 霹靂炮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826章 選秀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429章 兄弟聯手
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827章 天倫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41章 抱大腿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406章 大變動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728章 將二代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八百六十二章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133章 川陝第八百五十七章第324章 兩日破城第70章 陰招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328章 動粗第323章 血債第七百四十六章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124章 細作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67章 佈局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八百三十五章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92章 又見援兵第149章 佈局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八百七十四章第616章 進攻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五百一十章第240章 挖祖墳第八百六十一章第八百零三章第323章 血債第793章 角力第41章 抱大腿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10章 牛逼老爹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54章 兩軍對陣第八百六十九章第四百零八章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86章 盾陣第124章 細作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八百五十章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四百零八章第8章 土匪來了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183章 粘罕北撤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79章 逼宮第87章 霹靂炮第304章 曲端奪城第826章 選秀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429章 兄弟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