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撲朔迷離

傍晚時分,夜幕降臨。起伏的梁山在夜色中看起來,顯得那麼地孤獨和落寞。蕭瑟的秋風已經帶有幾分寒意,吹得人心頭不禁悲苦。在這蒼茫的夜色中,幾個人影迤邐而來。人無言,馬無聲,就那麼靜悄悄來到梁山下。

前頭兩騎,一個是徐衛,一個是楊彥。下得馬來,兩個人都沒有說話,隨從的衛兵遞上香燭果品,他二人默不作聲地蹲了下去,在地上擺開祭品。戰亂年景,又在行軍之中,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仍不免寒酸。一個刀頭肉,一罈酒,和今天要祭拜的對象生前喜歡吃的一些伙食。

徐衛晃燃了火折了,將一對蠟燭耐心地點燃。跳動的燭光映紅了兩張肅穆的臉龐,沒有臉淚,沒有悲鳴,只是眼神之中仍不免一絲哀傷。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雖說披堅執銳效命疆場,總會有這麼一天。可不久前還和你談笑風生的弟兄,突然之間就天人永隔,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徐衛拿着三柱清香在燭火上細心地點着,楊彥則默默地旁邊撕着紙錢。他們面朝東,那裡是他們的故鄉,河北。在大名府下的一個小縣城郊,有一個世外桃源般的村落。在那裡,他們曾經形影不離,終日廝混,留下了不太好的名聲。他們也曾在那裡舉義起兵,轉戰各地,打下了赫赫威名。然而這一切,在此刻已經不重要,他們如今只是在祭奠一個逝去的英靈。

“馬泰,今天是你頭七,我和楊彥來拜祭你了。時局如此,暫時難以將你回葬故里,還望你體諒。待到將來收復失土,我們弟兄再讓你魂歸故鄉。”徐衛低聲念着,將三柱清香插入土中。

楊彥將一張張紙錢放上火堆,秋風吹拂之下,燃得很旺。似乎離去不遠的亡靈知道了兄弟前來祭拜。

“馬二,從小到大,欺負了你十幾年。現在沒個絆嘴的人了,還真不習慣。兄弟就想不通,你急什麼?金狗還沒有殺絕,你就走了。唉,罷了,數落了你這麼多年,不想你都走了還聽我嘮叨。兄弟,我們雖然沒有擺三牲,喝血酒,但不須這些,咱們就是兄弟。惟願生生世世,都作袍澤,世世代代,都是弟兄。今天你頭七,九哥和我來給你送些祭品,燒些紙錢,你都拿去,不用省着花,在那邊想賭就賭,每年咱們弟兄都會給你燒的。唉,馬二啊,你怎麼就……”楊彥說着說着就說不下去了。

馬泰的遺體已經讓徐衛派兵護送回長安。後事如何安排,要看他父母髮妻的意願,但國難當頭,時局多變,估計也只能暫時安葬在陝西了。魂歸故里,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畢竟河北現在是所謂“大韓”的領土,讓高逆世由控制着。

看着蠟燭越燃越短,紙堆也漸漸熄滅,徐衛和楊彥緩緩起身。兩人不約而同地後退兩步,躬身一揖,跪地一拜,如此反覆三次,方纔肅立。此時,一陣風吹來,捲起灰燼漫天飛舞。那風聲,聽起來,竟象是夜空之中,誰一聲沉重的嘆息

徐衛頓時眼眶一紅,楊彥卻淚流滿面,他們知道,馬泰這回真的走了,再也不回來了。

回去的路上,衛士打着火把,兩人都放任着戰馬緩緩前進。楊彥緩過神來,沉聲問道:“九哥,總算是湊出來五萬餘人馬,丹州打不打?”

“丹州打不打都無關緊要,現如今我們已經造成了大軍壓境的態勢。婁宿如果上當,那自然着急着調兵回防。但到現在還沒有動靜,我估計是有什麼變故。也可能是鄜州的耶律馬五看出來了什麼端倪。”徐衛說話時,語氣很平和,其實心裡也有些焦急。現在他手裡雖說有五萬多人馬,但真正能拉出去和金軍拼的,只有他那不滿萬的部隊,以及徐洪的數千精兵。其他那些趕來集結的義軍,搞搞偷襲還可以,正面作戰,非其所長。

“要是耶律馬五不回防,那咱們乾脆真就去搞延安”楊彥恨聲道。

徐衛搖了搖頭:“我們缺少器械,延安城池既高且固,攻不下來。況且,我軍若真扣延安城,馬五必拼死來救,到時數萬烏合,怎敵女真虎狼之師?”

“那似此這般,如何是好?”楊彥扭頭問道。

徐衛思索片刻,點頭道:“明日兵發丹州,無論如何,樣子還是要裝象的。”

ωωω ★ttκд n ★¢ ○

不多時,兩人回到大營,夜色中,但見宋軍營帳綿延數裡之長,燈火輝煌,映照得這片天空也如白晝一般。但徐九心裡非常明白,這表面的光鮮,卻是裝出來的。能不能騙到女真人,還是個未知之數。

但這未知數,立即就解開了。剛入營,吳玠和李貫兩人就匆匆來見。

“大帥,喜事”吳玠入帳的第一句話就讓剛剛坐下的徐衛猛然起身。喜事?莫非……馬五出兵了?

“大帥,我軍派往鄜州的細作已經探得分明。日前,鄜州金軍數萬之衆,離開城池揮師往北,投延安方向。”李貫大聲報道。

徐衛蹭蹭幾個大步走下來,急切地問道:“可探仔細了?馬五確實派大軍北上?”

“絕不會錯按行程估算,現在應當到了延安境內的甘泉地界”李貫十分肯定。

徐衛心頭如大石落地一般,終於鬆了口氣。馬五大軍一路往北,逐漸遠離鄜州,此時想必王稟等將也收到了消息。王正臣乃良將,他必會抓住這個機會,猛攻鄜州待馬五發現中計,再引軍回援時,恐怕爲時已晚

好甚好此役若勝,則收復陝西全境,至少提前數年光陰若陝西得以保全,非但於己大有裨益,也將有力地掣肘金國對宋戰略

隆興三年九月初,金軍大將耶律馬五引軍離鄜州,馳援延安。婁宿聞訊之後,心中稍安。但面對宿敵徐衛,他仍舊不敢大意,延安全城戒嚴沒有絲毫鬆懈,禁止一切出入,能戰之人都已上城,急待援兵。此時,韓常和馬五兩路兵馬都在往延安趕。而在坊州的王稟確認此事後,立即率軍開拔,越過鄜坊邊境。再探知金軍已經放棄直羅鄜城二縣時,王稟決定,不管洛川縣,大軍直趨鄜州州治所在的洛交縣。務求以最短的時間拿下城池,給大軍取得立足之地

出征之前,王稟再三告誡諸將,並吩咐他們要曉諭全軍將士。此戰是事關光復陝西全境的決定性戰役。若能拿下鄜州,延安府就憑我予奪,金軍在陝西的根基就將大爲鬆動。他要求全軍務盡全力,拼死效命。

張憲吳璘等人,都是徐衛麾下戰功卓著的勇將,自有傲氣在。王稟雖然有名聲,但想讓他們甘受驅使,並不是一件易事。所幸,與王稟同來的乃是軍中資歷最老的張慶。在他的協同斡旋下,驕兵悍將們便遵從軍令,兵鋒直指鄜州

一場事關陝西歸屬的重大戰事,即將拉開序幕。

且不說王稟大軍壓境,單說馬五引數萬精銳北上,不兩日到達延安府下甘泉縣。兩日急行軍,人馬頗爲疲倦,他遂下令於甘泉休息一晚,明日再啓程赴延安。雖然從令出兵,但老實講,馬五心中的疑慮不曾稍減。他始終認爲,徐衛此舉別有用心。儘管沒什麼證據,但憑他跟虎兒軍作戰的經歷判斷,徐衛雖勇,然不作無謂之爭。如果對方真想取延安,他就不怕我從鄜州出擊,下坊耀二州,威脅長安?

巡視完軍營,這位出身契丹的大將立在甘泉城頭,遠眺延安方向。心中始終不安,鄜州雖說兵強馬壯,帶甲數萬之衆。但自己此番調走一大半,若徐衛真是別有用心,那坊州必然是強兵集結之地。若對方全力去扣鄜州城,恐怕……

“統軍萬戶蕭撻自延安來,已入城”正沉思之際,有士卒上城報道。

“哦?請他上城。”馬五回道。蕭撻和他同爲契丹舊臣,遼亡之前雖無來往,但降金之後,因同爲契丹族人的緣故,較爲親近一些。現在他從延安過來,想必是受婁宿之拿,前來催促進兵的。

不一陣,一將上得城來,老遠就喊道:“你終於出兵了。”

馬五笑了笑:“我若再不出兵,婁宿只怕殺我的心都有了。”

“那倒不至於,只是話就難聽一些。”蕭撻原本統率一個契丹萬人隊,但韓常攻環慶,婁宿將他的兵馬大半分給韓常,只留下極少數守衛延安。

馬五沒再閒扯,直接問道:“虎兒軍進至何處?”

“已完成集結,估計這兩日便將攻取丹州。婁宿遣我至此,便是督促你火速進兵。”蕭撻回答道。

兵貴神速,若徐衛真想圖延安,他不應該這樣拖延。應該趁各路援軍沒有到達延安這前,就猛攻城池。心中越發疑慮,遂對蕭撻道:“此事恐怕有詐,我且寬限我兩日。”

蕭撻不明白他話中之意,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甘泉距離鄜州尚不算遠,若有變故,我還可回防。若再往北走,就遠水救不得近火了。此事萬望你周全”馬五抱拳道。

“這恐怕不妥,婁宿已然動了肝火。你我二人本就同源,若行此事,必招非議。另外,容我勸你一句,國相還在陝西時,你就和婁宿言語不合,意見相左,彼此心存怨恨。這種緊要關頭,還是不要節外生枝了。他讓進兵便進兵,左右這陝西,也是他主事。再說了,能有什麼變故,我肯信,宋軍敢拔鄜州?”蕭撻好言相勸道。

馬五目光如炬,正色道:“你還真就說中了,以我看來,徐衛這回十有八九是另有所圖。鄜州,可能性很大”

“有根據麼?你可知延安危如累卵?自活女戰敗,關中平原上,我方已無一兵一卒。宋軍已襲取了河中府,控制了浮橋壁壘,陝西和河東的聯繫已經完全切斷。說難聽點,這叫甕中捉鱉你若說徐衛另有所圖,那他何必在同州大肆集結部隊?無論如何,回援延安絕不會錯。漢將韓常,都已經全力往回趕了,你不能落在人後吧?”蕭撻道。

這句話引起了馬五注意:“什麼?韓常也回來了?這麼說,環慶之事失利?”

蕭撻誤會了他的意思,有些不耐道:“這種關頭,你還爭個甚?知道你當初反對打環慶,說是徒勞無功。現在果然被你言中了。罷罷罷,一切休說,回延安再作計較。”

馬五沒有迴應,韓常既回,延安可保無恙一念至此,對蕭撻道:“我意已決,暫緩進兵。勞你回稟婁宿,就說我已到達延安邊境,駐兵甘泉,虎兒軍很快就會察覺,自然有所顧忌。也不須再着急趕赴延安了。”

“你這是何苦……”蕭撻還想再勸。

“不必多言,若你不願助我,儘可直言相告婁宿,說我故意拖延也好,別有用心也罷。”馬五看來是鐵下心腸了。

蕭撻碰個釘子,好心讓人當成了驢肝肺,也覺得沒趣。但馬五和他同爲契丹人,焉有進讒之理?遂無奈道:“罷了,我回去儘量替你周全吧。但韓常兵力有限,我勸你還是儘早趕赴延安爲宜。畢竟婁宿是主,你是副,若你二人鬧將起來,國相舍誰保誰,你心裡自己有數。言盡於此,好自爲之,告辭。”

馬五拱手一拜:“如此,多謝。”

送走蕭撻後,馬五暗思,這個風險值得冒。我就在甘泉不動,倒要看看你紫金虎這局棋想怎麼下

九月初五,徐衛率軍進逼丹州。作爲陝西治內轄構最小的一個州,丹州城實在沒有什麼可拱依託的。城池本來就小,又幾經兵禍,損毀嚴重。金軍得此地後,也無心加以經營。當宋軍五萬之衆直趨城下時,看到的是一座千瘡百孔,不堪一擊的破爛。但爲了保護延安,婁宿還是傾其全力,派駐數千兵力至此。

將城池圍定之後,徐衛並沒有急於動手,而是煞有架勢地派人勸降。這是很合常理的一個舉動,宋軍勝過丹州金軍十倍不止,這破爛一堆的城池是絕計擋不住宋軍猛攻的。不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也爲了爭取時間,勸降是雙贏的好事。

守城的金軍理所當然地拒絕了這個荒唐的提議。自宋金開戰以來,金國大軍所向披靡,從來都只有宋軍望風而降的事情,剽悍的金軍怎能屈膝?雖說在紫金虎手裡,女真人吃了不少的虧,但這並不能影響金軍的驕傲。

與此同時,在延安城裡的婁宿固然心急如焚。但這個時候也有人相勸,這個人就是他的兒子完顏活女。活女的看法竟與耶律馬五有些類似,他認爲徐衛大舉挺進關中平原,而後轉兵向北欲圖延安。按說應該兵貴神速,趁延安沒有防備,援軍不及趕到的情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兵臨延安城下。但受限於兵力不足,徐衛卻在同州停留了一段時間,藉以集結部隊。如此一來,徐衛已經失去了進攻延安的最佳時機,韓常已經在路上,一兩天以內就會到達。馬五儘管態度曖昧,但他也不可能至延安生死於不顧。總體看起來,延安或有驚而無險。

他這個看法雖然與馬五有本質上的區別,但對延安的前途感到樂觀,還是一致的。

儘管打了敗仗,名聲有損,但並不能妨礙老爹對他的信任。婁宿也算是百戰名將,因爲對手是讓他跌了大跟頭的徐衛的緣故,一開始非常着急。但仔細一想,事情也確實如此。無論是韓常和馬五,只要有一路先趕到,延安應該就穩了。

九月初六,延安城,原鄜延經略安撫司衙署。

剛剛趕回來的韓常正向婁宿彙報戰況。在原環慶叛將慕容洧的協助下,金軍剛開始進展順利,攻佔了慶陽府的北部大片地區,一度打到距離環慶首府慶陽不到百里的地區。慕容洧剛開始受陰於環州,但後來守軍不知爲何主動後撤,他也佔據了環州。但戰局進行到這裡陷入了僵局。宋軍得到增援,在慶陽府以北數十里的地方設置了一道防線,韓常率軍在此與宋軍大小十餘戰,未能前進一步。而慕容洧也在這個時候被宋軍擊退。正在戰事膠着之際,他收到了延安告急的消息,遂火速收兵回援。

對於此番進攻環慶無功而返,韓常很是不平。

“無妨,國相臨走之時囑咐,我們的首要之務便是保住現有區域。虎兒軍在關中平原上得手,一路推到丹州,對延安形成威脅。你及時回防,也是功勞一件。”婁宿寬慰道。看得出來,韓常的來援,讓他心裡吃了顆定心丸,整個人輕鬆不少。

正說着,忽聞契丹萬戶蕭撻回來了。

“馬五所部呢?”婁宿問道。

“只有蕭撻獨自歸來,未見鄜州兵將。”士兵回答道。

婁宿勃然大怒,耶律馬五這廝太過猖狂竟然數度無視我調兵急令

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284章 種家軍第四百零九章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69章 密謀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500章 政變(下)第八百零三章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四百三十六章第464章 突火槍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67章 佈局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366章 民變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八百三十三章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五百一十一章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四百一十章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120章 爛招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438章 吃酒第八百三十五章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47章 屠殺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八百六十一章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438章 吃酒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258章 暗戰第93章 大哥第791章 唱雙簧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827章 天倫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四百一十五章第八百七十章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728章 將二代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八百七十六章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211章 重大發現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八百五十六章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177章 兄弟聚首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四百一十九章第302章 粘罕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248章 河東危急
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284章 種家軍第四百零九章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69章 密謀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500章 政變(下)第八百零三章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四百三十六章第464章 突火槍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67章 佈局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366章 民變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八百三十三章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209章 招討副使第111章 睚眥必報第五百一十一章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四百一十章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120章 爛招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438章 吃酒第八百三十五章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47章 屠殺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八百六十一章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438章 吃酒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377章 全軍狂怒第258章 暗戰第93章 大哥第791章 唱雙簧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827章 天倫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四百一十五章第八百七十章第578章 將計就計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728章 將二代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八百七十六章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211章 重大發現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405章 雙管齊下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八百五十六章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177章 兄弟聚首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四百一十九章第302章 粘罕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248章 河東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