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謠言?事實?

江一仗堪稱經典。場經典的糊塗仗六金軍撤擊!後。“知慌“集各軍將領商議了一個下午,沒有誰能說出個所以然來,全都是丈二金網摸不着頭腦。別說,金軍這麼一搞。反倒讓急於救援延安的宋軍不敢輕舉妄動了,因爲實在弄不明白對方到底想幹什麼。

翻遍從古至今的兵書,查遍有史以來的戰例,都找不出答案。

這一日晌午時分,天氣火熱。那條秦直道讓陽光烤得泛白。因爲天氣實在太熱,吃過午飯後上頭傳了命令,不必操練了。因此,許多士卒都光着膀子,尋陰涼處避暑。這種時候,他們談論的唯一話題,就是昨天那場怪仗。

可即使是平日裡口才最好,能把太陽說成方形的人,也編不出一個。理由來解釋這件事。正七嘴八舌扯閒條時,一名**上身,十分精壯的漢子突然操着刀跳了起來。同袍一見,紛紛起身,各各執定兵器?似乎要去廝殺一般。

也難怪,此時,那直道上,從北面過來三騎。初時看不太清楚,等到了數十步外,士兵們赫然發現,這三騎裡,竟然有兩個是禿頂結辮的夷人!最前面那廝,到是南人裝扮,但腰裡也椅着一把女真人慣使的

刀!

這三騎一直奔到營門前十數步久方纔勒停繮繩,也不下馬,就等着徐家軍的士兵圍了上去,個個虎視眈眈。說來也怪,讓數以百計自光都能殺死人的敵軍團團圍住,這三人居然都不慌,還是鎮定自若。

那爲首作南人裝扮的,約有四十多歲。穿件深灰色的直掇,觀其形容似乎並非軍營裡廝殺的粗鄙軍漢。環視四周士兵們一眼,用漢話大聲說道:“我奉大金國國相之命,前來拜會你家主帥徐衛。”

話音落地,卻沒人搭理他,士兵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還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粘罕派人來拜會我們大帥?這不是拿刀問佛要肉吃,根本沒安好心嗎?孃的,一刀結果他算了!

“今天誰巡營?”有士兵小聲問道。

“吳統制吧,上午還來過。”有人回答道。

當時,便有士兵奔回營內,向吳磷報告這件事情。後者聽罷,也覺得詫異,粘罕派人來見大帥?他想幹什麼?問明白來了三個人之後,倒也不敢輕易放他們進來,思之再三,吳磷決定親自去問問。

出了大營,老遠就望見一大羣士卒將三名騎士圍得水泄不通。最前頭那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一直保持一種昂首向青天的姿勢,身後兩名女真武士卻是十分警懼,不時掃視着四周的士兵。

“閃開。”吳瞬喝開一條道。進入人羣。到那漢人模樣的人面前打量一番,問道:“你幾個要見徐大帥?。

在金軍中,紫金虎的大名雖然大多聽過,但他們一般只知道徐衛是“南軍大將”終究是什麼職務卻鮮有弈聞。此時,那人聽得徐衛年紀輕輕居然是“大帥”心裡也不免吃驚。微怔一下後,點頭道:“不錯。”

“所爲何來?”吳磷又問道。

那人卻不正面回答,冷聲道:“見了紫金虎,自見分曉。”

吳磷聽到這話。眉頭擰成一團。紫金虎這個花名,最先其實是由郭藥師統率的漢軍叫出來的,他們當初在紫金山讓徐衛擋住去路,幾度強攻不成,甚至傷亡慘重,便有人稱徐九爲“紫金之虎”。後來漸漸傳開,倒成了徐衛的綽號。

這綽號花名,長官叫可以,同僚叫也無妨,但下屬肯定不敢,你一個金軍使者,敢當着我的面喚我家大帥的花名?你這分明是藐視我全軍!

心裡不滿,臉色更加嚴肅,不耐道:“有事對我講也是一樣”。

那漢子斜着眼睛瞄他幾眼,冷笑道:“你?哈哈,我可是奉大金國國相之命,你自認作得了主麼?”

聽他一口一個“大金國”那周圍跟女真人血戰數年的將士們火冒三丈。大金國?狗屁!老子打的就是你大金國!

有性急的,捉緊兵刃對吳磷說道:“吳統制。少跟他廢話,弟兄們結果了他性命!好叫他知道我等手段”。

吳磷卻非尋常莽撞之輩。心思這幾日事情蹊蹺,現在粘罕又派來使者耍見大帥,自己確實作不了主,還是放他進去纔是。一念至此,便道:“隨我來!”語畢,便轉身朝營內而去,方纔走兩步半,忽聽背後一陣騷動。

扭頭望去。只見士兵們揮舞着兵器圍上去,有幾個已經扯住了那漢子的繮繩,正破口大罵。直娘賊!想在我虎捷軍大營裡跑馬!你他孃的嫌命長!

吳磷面無表情道:“既爲使者,當知禮儀,進我軍大營,安敢乘馬?”

那金使皿週一張望,見羣情激憤,這才悻悻下得馬來,與那兩名扈從一道步行入營。一進營門,吳磷立即將他三個安排在一處軍帳中等候。虎捷軍有一項軍令,可以說是領先其他友軍的,那就是保密。

這個時代,軍隊很少有保密的觀念。比如這個金使,他雖然是使節。你若放他堂而皇之地在營中走動。只要稍微內行一些,他看一遍就能清楚你的虛實。

安頓好之後,吳磷匆匆趕往大帥帳中報告此事。徐衛初聽時,也覺訝異,但隨之便釋然了。金使一來。也就意味着這幾日的謎團就要解開了。正想去見面,又聽吳磷說了那金使如何地跋扈囂張,徐九也是個怪脾氣,你囂張,我還真就不鳥你。於是傳下令去,晾他一兩個時辰吧。

吳磷走後,留在帳中的徐勝想了好一陣,終於還是開口道:“九弟。此事是否向大哥稟報一聲?”

“嗯?哦,確實應該徐衛還頓了一下才回過神來。因爲在他的潛意識深處,他認爲自己在這個時代是孤立存在的,而且對方又指名道姓要見他,所以沒有過多考慮。現在徐四一提,他纔想清楚,現在大哥代理制置副使,理所當然是最高軍事長官,金使理應去拜會他纔對。

想到此處,紫金起身道!”老,四哥,我們一起向大哥稟報此

涇原軍大營,中軍大帳。

上百名全副鎧甲,手執丈長鐵槍的雄壯武士跑步前行,到大帳外方纔停住,分左右四列站定,個個挺胸擡頭,滿臉殺氣!一手以槍柱地,一手插腰,擺出一副傲視天下的模樣,端得是威武不凡!

只是這大熱的天,又不作戰。悶在鎧甲裡不難受麼?

帳簾高卷,朝裡望去,兩排虎將正襟危坐,也是披掛整齊,目不斜視。徐原一身二品武臣的紫色常服,上戴結式慢頭,大馬金刀坐于帥位。雙手放在案上,正盯着外頭。下面的兩排交椅,第一個坐的自然是軍中唯一的“監司。長官,轉運判官張彬。這種會見敵軍使節的場面。他身爲監司官員,理所應當要在場。

緊接其後的,便是陝華經略安撫使徐衛,穿四品武臣硃紅常服,沒戴烏紗,頭頂上就挽個髮結。只腰裡扎着根二十五兩重的御仙花帶,雙手平放在扶手上,靠站椅背,坐的筆直。他後頭的徐勝,那就更是一絲不芶了。

外頭響起整齊發?一的腳步聲,帳內衆官齊齊側首。只見得一人在八名全副武士的衛士簇擁下向大帳而來。

其實徐衛對搞這種“形式”不太感冒,有威風就在戰場上去抖,現在金軍使者單獨而來,大哥排出如此陣勢來威懾,實在沒有必要。

那金軍使者入得帳內,也沒有視而不見,將兩排威武的將佐官員瞧了個遍。當目光落在徐原臉上時,不由得疑惑起來。不是都說徐衛很是年輕,年不到而立麼?怎地是個年過半百的老者?西軍莫非欺我?亦或是傳言有假?當下不動聲色上得前來,抱了個拳,朗聲道:“本官奉大金國國相之命,權充軍前計議使,前來拜會

“何事?。徐原嗓門本就大,此時故意提高音量,最他最近的張彬直感耳朵嗡嗡作響。

那金使面色不改,輕笑道:“相公的威名震動兩河,便是我國國相也極爲敬佩。爲何今日於帳前遍佈甲士?莫非我單槍匹馬,也讓貴軍如此防範麼?”他把徐原當成了徐衛,因此故意消遣道。

徐原頓時不悅,嗤笑道:“殺你易如反掌,何用如此陣勢?不過是叫你知曉我軍之威儀,回去轉告你家國相,早些退了兵便罷,如若不然,”

“哈哈!”金使不待他說完。已放聲大笑。帳內諸將盡皆色變。當時便有按刀欲起者。“相公何必大言欺人?。此話一出,滿堂譁然,衆將紛紛痛斥!

“金使既奉命而來,有事早說。不必打嘴仗。”徐衛這會兒朗聲說道。他說話聲音並不大,但話一出口,

金使側頭盯着他看了半晌,見此人約莫二十多歲年紀,生得好相貌!雖不具鎧甲,不帶兵刃,但自有一股氣派在!尤其是與四周全副披掛的武將們比起幕,當真卓爾不羣!心中一動,遂問道:“沒請教這位是?。

徐衛笑了一聲,並不回答,上頭的徐原卻道:“這便是當年在紫金山擋住你家二太子過不得河。又在杞縣一把火燒了金軍軍糧之人。”

金使臉上閃過一抹掩飾不住的驚色!又多看了兩眼才轉過頭去,再不提那些口舌之爭,正色道:“此次我奉國相之命前來,乃是有一事與貴軍交涉。此前,貴軍進兵之時。曾放出話來。說有擒國相者,賞驢一頭。敢問果有此事乎?”

徐原哈哈一笑:“確實不假”。

金使也不生氣,笑眯眯地接道:“眼下,相公這頭驢怕是賞不出去了。我大金國相體諒相公難處,特派我攜驢資前來。將這頭驢買去,也好顧全相公的臉面。”

他這話,帳內文武大多沒聽懂。徐原也是其中之一,大聲問道:“你怎知我這頭驢賞不出去?。

“呵呵,此時,我軍已在延安城頭立起大旗,接手防務。莫非相公以爲,能將十餘萬女真精銳逐出延安不成?”金使笑問道。

這句話不亞於一聲驚雷!便得大帳之上登時就炸開了鍋!什麼?延安淪陷了?這不可能!一定是粘罕怕我軍進兵,故意遣使造謠,以慢我軍心!這廝用心當真險惡!

“制置相公!不須與他廢話!卑職自請斬此背祖之賊,以祭軍旗”。一將憤然而起,衆人視之,乃涇原張俊。

徐原也驚得不輕,但卻不敢相信,沉默片刻之後,忽地放聲笑道:“此等伎倆也敢在我面前使?你當我是繞牀弄梅的娃娃?”

徐衛臉上也是陰猜不定,他自然也不相信延安淪陷,可聯繫近幾日發生的事情一想,心裡越發不安,當下便站起身來。

見他出頭,衆將都閉口不語。那金使見了,也下意識地退了約半腳,微微低頭。

“你家國相也征戰一生,此等拙劣手段豈能騙得了人?”徐衛在他面前朗聲問道。

金使笑了一聲,拱手道:“大帥休疑,延安城並非爲我軍攻破。”

什麼玩意?不是被金軍攻克的?那還能有誰?總不會是党項人突然下來了吧!正不解時,又聽金使補充道:“延安守城張深,已於四日之前率部開城投降。目下,國相已命其爲延安知府,仍授廊延帥守

“胡說八道!妖言惑衆!制置相公,砍了這臉攢潑才!”衆將大怒。全都憤而起身,挺刀欲殺金使!

徐衛沒有制止狂怒的戰將們。立在原處,目視地面若有所思。張深投降?有這個,可能麼?他可是一路經略安撫使,大帥之尊!延安是他的根據所在,怎麼會屈膝投降?早前一些時候,他還在長安城請自己吃酒,當時信誓旦旦地說,請自己代守三州。等風頭過去再還給他,如今投降?而且聽金使的話,他還是“率部。投降,也就說,他手裡還有可戰之兵!

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七百四十五章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86章 盾陣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500章 政變(下)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八百五十四章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四百一十三章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22章 驚動皇帝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606章 納妾記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96章 教誨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284章 種家軍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八百六十一章第八百六十八章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八百四十四章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八百八十章第75章 阻擊第四百零八章第四百一十六章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76章 死戰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96章 教誨第333章 回馬槍第93章 大哥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92章 又見援兵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675章 徐郡王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615章 養寇第68章 美女第19章 一門三將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一十二章第830章 調走張浚宋遼威武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四百一十七章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42章 小螞蚱第499章 政變(中)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106章 大動作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105章 內憂第44章 棋子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55章 設伏第500章 政變(下)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10章 牛逼老爹第126章 闖宮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323章 血債
第271章 又見鎖城法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七百四十五章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86章 盾陣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500章 政變(下)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八百五十四章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四百一十三章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22章 驚動皇帝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606章 納妾記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96章 教誨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284章 種家軍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八百六十一章第八百六十八章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八百四十四章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八百八十章第75章 阻擊第四百零八章第四百一十六章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76章 死戰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96章 教誨第333章 回馬槍第93章 大哥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92章 又見援兵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675章 徐郡王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720章 宰相密謀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615章 養寇第68章 美女第19章 一門三將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一十二章第830章 調走張浚宋遼威武第784章 未雨綢繆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四百一十七章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42章 小螞蚱第499章 政變(中)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106章 大動作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105章 內憂第44章 棋子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55章 設伏第500章 政變(下)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10章 牛逼老爹第126章 闖宮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323章 血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