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

“官家,募兵爲重!我大宋於契丹駐兵,同樣也要抽調契丹人服兵役,爲我大宋駐守四方,漢人可背井離鄉,駐守四方,那爲何契丹人,党項人不行?他們的百姓也當成爲軍中的一部分,就如同女真人一樣。”

這話說的極是,趙禎明白他的話是什麼意思,這樣一來可讓契丹更快的融入大宋,也讓他們對大宋產生歸屬感,讓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宋人,而不是區分種族的契丹。

“算是收買契丹的年輕人嗎?”

“官家您覺得呢?”

“你下手比較狠,一點餘地也不想留給契丹人啊!”

“打虎不死,必遭反噬!您還有別的辦法嗎?以現在契丹人的表現就能看出,想要徹底屠滅幾無可能!”

趙禎微微點頭,王韻說出了他的心聲,契丹和党項、女真不同。

女真沒有立國,党項國祚太短,都沒有民族的歸屬感,而契丹人不同,他們的國祚比大宋還要長,且是一刀一槍自己拼殺出來的。

說實話在契丹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要比党項和女真都要高得多,也比黃袍加身因兵變而得國的大宋要正統。

只不過契丹不是漢家文明,沒有得到千年儒家,漢家的文化加持,少了這個光環正統性就跌落到了和大宋一樣的檔次上。

畢竟“大哥別說二哥”。

…………………………

王韻和趙禎一君一臣坐在夜空下的篝火前,烤着饅頭偷喝美酒,看似逍遙但嘴中卻說出至之契丹於死地的話。

王韻不是善類,而他趙禎更不是,兩人的交談都是在把契丹按死在地上,讓這個遊牧民族永遠爬不起來,卻不是想着如何去征服。

在他們口中,契丹已經被征服,已經成爲大宋的一部分,他們討論的是如何善後,如何被大宋所統治。

至於戰爭……兩人還真的沒覺得有什麼問題需要討論,上京城的徹底淪陷也就是這兩天,國都被毀之後,大契丹國也就是剩下苟延殘喘。

北遷的契丹人在苦寒之地即便是發展又能如何?大宋的征伐將會瞬息而至,只不過趙禎和王韻都明白,這種征伐不再是數百萬大軍的征伐,而是用以精銳,破殺契丹。

兩者之間的區別很明顯,百萬大軍如刀砍斧劈,大開大合,十萬精銳如同釘鑿刻繪,精雕細琢。

若是百萬大軍追擊契丹人北遷的隊伍,攻伐整個北方草原,消耗是大宋承擔不起的,眼下的百萬軍徹底拿下臨橫府也已經是大宋的極限。

每日的消耗大的嚇人,這數百萬人不是自己養活自己,而是朝廷養着,每天運送糧食的車輛就有數萬之多,這還是早早做好準備的,否則餓死的人就不知道多少。

此戰是把趙禎的家底全部掏空了,多年積攢下來的軍糧,財物全部砸在了北伐之中,看似大宋洪流猛進,事實上早已油枯燈盡。

而這些卻不能有絲毫顯現,尤其不能在張儉的面前顯現出來,所以趙禎讓大軍駐紮下來,並不急於追趕,但事實上卻早已派出了精銳鐵騎,否則東京道的張舟所部去了哪裡?

一口烤肉一口酒,草原的夜晚端是愜意舒暢,天高地擴,星空無垠,什麼宇宙之浩瀚,草原之壯美皆是伴奏,唯有眼下的一堆篝火,滴油的羊肉,香酥的饅頭和美酒纔是當下!

對邊上的三才揮了揮手道:“張儉做什麼呢?”

“獨坐於帳中,並未有動。”

“吃了沒?”

“未動分毫…………”

三才和王韻都奇怪的望着趙禎,難道官家還想請他過來一起用膳?

趙禎笑了笑:“把這些烤肉分他一些,讓他吃完上路,朕當年困於契丹軍中,這老倌可沒少送飯,算是朕還他的,只不過……今日一別便是無期!”

三才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官家行刑之日……”

趙禎一驚:“誰讓你殺他的?!送他走,殺他作甚!”

嘎……

三才呆立原地,邊上的王韻打了個嗝,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張儉是什麼人?契丹的文臣領袖,和大宋的宰執一樣,甚至還是太子太傅!

這樣位高權重的人怎麼能說放就放?即便不是斬首祭旗,也該長困與大宋,以此震懾契丹纔是。

“還不快去?朕一刻也不想在軍中瞧見他,礙眼!”

三才唯唯諾諾的離開,他太瞭解趙禎的脾性了,沒人能改變他的想法,只能執行。

趙禎放張儉離開自然有自己的考量,張儉的信心已經被打擊的體無完膚,大宋的強大在他面前展現的一覽無餘,這時候需要的不是毀滅,而是打擊。

作爲契丹的高層,瞧見大宋的強大之後他基本上已經絕望,經歷了上京城一日城破給了他多少打擊?

既然他支持契丹北遷,那就由他去了,征伐契丹是比較難,但不是辦不到,數百萬的人口又如何,大宋奪取上京城之後可以此爲基,連連征伐。

終究會讓契丹徹底敗亡,接下來便是統治草原。

征伐不成問題,統治纔是終極目標,兩者之間區別很大,前者可快速實現,而否則卻需要漫長的經營。

党項女真人少,可遷徙大宋境內,且他們的土地也能由漢家百姓耕種,但契丹不同,遷徙的費用趙禎想都不敢想,而草原對於漢家百姓來說稍顯陌生。

即便是漢家百姓可以駕馭草原,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不是說把人放在草原上就行的。

說的難聽點,漢家百姓連“羊盤”都不知道是什麼,怎麼放牧?

所謂的羊盤就是每年在草場放牧時羊的糞便堆積物,別小瞧這東西,在冬日裡,羊就要靠這些羊盤保持身體與地面的距離,否則早就凍死了。

在茫茫的草原上尋找羊盤可不是簡單的事情,更別說放牧時需要的技巧與經驗。

趙禎一直覺得統治契丹的最好辦法不是讓契丹人內遷,也不是高壓統治,而是一種大融合與同化。

說的簡單,以幫助的名義遷徙漢家百姓前往草原,接着便拿出漢家百姓最拿手的東西,組成城市,進入服務業與製造業,從而繁榮草原城市的文化和生活。

說到底就是大雜居,讓漢人和契丹人居住在一起,不分你我,兩族通婚,因爲人數的劣勢,大宋經過幾十年或是近百年的時間就能完全同化契丹人。

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
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