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

國與國之間的交易是複雜的,同時也是見不得人的,晏殊並沒有當着約翰以及亨利四世的面和格里高利七世進行談判,相反而是在不已經之間把大宋的強大展現出來。

這是一個直白的時代,強大的武力就是一切,何況大宋佔據了道德的高點,是羅馬人挑釁在先,侮辱了大宋的威嚴。

海面上風平浪靜,只有黑頭白身的地中海海鷗在徘徊,當然它們腳下卻是一個個龐然大物,巨大的帆船停靠在海面上,黎明的陽光照射在船身上爲其鍍上了一層金色的“戰衣”。

這些巨大的海船如同神的座駕,就這樣漂浮在海面上隨着海浪緩緩搖曳。

宋帝國的海船巨大,這是神聖羅馬帝國衆所皆知的事情,但並不是誰都見過這樣的巨大海船,當格里高利七世瞧見這些來自東方的龐然大物後,刷新了他的認知。

幼年時期格里高利七世曾經在父親的手工作坊中長大,他曾經更爲接觸平凡的生活,見識過海邊停靠着的海船。

但現在他看到的是華夏鉅艦,這些來自東方的龐然大物把他驚呆了。

奇維塔韋基亞港已經變成了大宋使團的所有之地,格里高利七世可以在這裡看到宋帝國的士兵,而這些士兵的身份也相當奇怪,他們不是宋帝國的正規軍,而是商團的僱傭軍。

但從他們的模樣上看,怎麼看怎麼都像是宋帝國的正規軍,和使團的護衛沒有什麼區別。

港口附近的要塞被佔據,而他現在實在是沒有辦法開口讓宋帝國的使團歸還港口以及要塞,而接下來他看到了要塞中的大量武器裝備,這些都是來自於宋帝國商團的。

一個商團便能有如此強大的力量,格里高利七世不免有些心驚膽戰,而真正讓他恐懼,或是說徹底不打算和宋人對抗的則是大宋海船的威力。

一陣側舷的火炮齊射,讓格里高利七世見識到了什麼是“上帝的力量”一座亂石崗就這樣在宋軍的炮火下化爲平地,到處是碎石以及煙塵,而這個亂石崗的位置距離奇維塔韋基亞還有一段距離…………

這樣的遠程攻擊能力已經超出了格里高利七世的認知,而這樣的大宋船隊完全有能力毀滅神聖羅馬帝國任何的沿岸海港城鎮。

難怪宋軍有恃無恐,只要他們佔據了奇維塔韋基亞港,那就不擔心教廷的報復,甚至不擔心神聖羅馬帝國的報復。

這是一次強大的威脅,晏殊用“拳頭”告訴格里高利七世什麼是真正的強權。

而之前的談判也就變成了一次宋帝國單方面提出要求的事情,這一次晏殊並沒有讓約翰以及小尼克參加,而是單獨與格里高利七世商談對大宋的“賠償問題”。

這其實就是一次勒索,當然晏殊這是在合情合理的勒索,畢竟是大秦人失信在先,他也正好利用這次機會爲大宋爭取更多的利益。

其實相對於晏殊來說,眼下最要緊的事情並非是帶着大秦國的皇帝離開,而是要抓住這次就會從大秦國或者說是教皇國得到最大的利益。

只要大秦國的皇帝在使團中就是安全的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事情,而眼下這個機會卻是難得的,稍縱即逝。

晏殊早已不是不懂變通的朝堂相公,這麼多年來他知恥後勇,不斷的學習趙禎的靈活,同時也學到了蔡伯俙見縫插針的機智。

在這次出使大秦的過程中,他更是把這種隨機應變的水平發揮到了極致,敢於對羅馬人開戰,敢於下令士卒擊殺來犯之敵,敢於在教皇國的教皇面前討價還價。

這對原本老成持重的晏殊來說是一場極大的轉變,人都是在不斷學習和進步的,晏殊也不例外,他在大宋日新月異的改革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並且他發現若是跟不上改革的步伐,自己也會被淘汰掉。

這讓原本重視學習的晏殊更加拼命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

而這麼做終究是有回報的,他發現只要放棄了原本的保守思想,一切改變起來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隨着歲數的增長,人心中的見識和智慧也越來越多,晏殊已經不再是那個“花間詞人”,秀美詞章的他,非但毫無柔美做派,相反堪稱正氣浩然的鐵漢。

這樣的人敢於認識自己的不足,也敢於改變自己,身上既然有短處,那就應該學習別人進行改變。

晏殊從中學到了精髓,他是一個精明人,只是受到許多的約束才把自己變得那麼頑固,但他只是看起來頑固而已。

現在作爲使團的正使,又遇到教皇親自來“送人頭”晏殊實在是沒有理由不好好利用一下眼下的機會。

而趙禎的書信也在無意之中幫助了晏殊,使得他在一開始便壓制住了格里高利七世,而在此之後晏殊“乘勝追擊”,以強大的艦隊給了格里高利七世以“重創”,讓他瞬間就喪失了和自己討價還價的念頭。

若是趙禎或是蔡伯俙看到眼前的晏殊,一定會被他的手段給驚呆,這還是他們認爲的那個老實本分,絕不逾矩的晏殊嗎?

但現在的晏殊卻在和格里高利七世進行談判,一場關乎大宋長久利益的談判。

格里高利七世無疑是希望大宋不要攙和到神聖羅馬帝國教權和皇權的爭奪之中,但這一點晏殊說的不算。

“我大宋皇帝陛下和貴國皇帝之間的約定只有陛下才能做決定,我雖然是大宋的相公,但無法做到干涉陛下決定的程度。”

“那還請大宋皇帝對我的冒犯既往不咎,這次只是一個小小的誤會而已,我院儘量滿足貴國的要求。”

“什麼?!你的意思是要把這座港口變成宋帝國的港口?!你這是在從神聖羅馬帝國,教皇國的土地上劫掠領土!”

格里高利七世這下有些坐不住了,奇維塔韋基亞港是距離羅馬城最近的港口,也是最爲繁榮的港口,若是失去這座港口羅馬城將會損失很多利益。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