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

楊懷玉的南路軍以及楊仲賢的西路軍保護中軍的側翼,這是保護軍陣的最好方法,這兩軍都是步卒較多,騎兵偏少,作爲穩固陣腳的所在再好不過。

西路軍的鋼鋒騎兵已經被狄青要走了,南路軍中的騎兵也是如此,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說,騎兵已經並非重要的存在,他們的主要任務便是穩定軍陣。

步卒穩定軍陣,騎兵的作用便很明顯了,狄青用他們組成對付興慶府合圍之兵的利刃,一旦西夏打算內外合圍夾擊大宋,狄青手中的騎兵便會出擊,擊潰沒藏訛龐的策應。

大宋的騎兵依然採用複合模式,並非單一的重騎兵,而是多種多樣的騎兵混合作戰,在戰術思想上便並非固步自封,吸取歷代騎兵作戰的特點加以運用。

當然在這個騎兵統治戰場的時代,步兵並非沒有建樹,這主要看如何去使用他們,趙禎把步兵打造成以兵團作戰爲主,衝鋒利用他們的穩固,紮紮實實的與敵人對抗,兵陣不亂即使無敵。

隨着狄青的一聲令下,東路軍也是完全有騎兵組成的大宋中軍開始忙活了,相比任何一個時代的戰爭,大宋的戰陣都是最爲奇怪的,兩翼並非是移動最快的騎兵,而是以穩紮穩打著稱的步兵,反倒是如快若奔雷的騎兵在軍陣之中充當中軍。

獨特的戰術顯然連西夏人也想不到,來自大陷谷的伏兵一下子撞擊在大宋的側翼上,以騎兵對步兵本應當是最爲相剋的,騎兵擁有強大的衝擊力對步卒造成致命的威脅,但如果攻城拔寨就顯然力不從心。

雖然大宋軍陣在平地上,但卻依然如城寨般難以攻取,鐵蒺藜,陷馬坑,絆馬索,拒馬槍,棘輪弩,無不形成一道道看不見的城牆險要,西夏人在撞入大宋軍陣的時候便是死傷慘重,鐵蒺藜的威力得到體現,戰馬嘶鳴着倒地,更多的鐵蒺藜刺入戰馬的身體,讓它不堪再戰。

深深的陷馬坑自不用說,戰馬突然墮入其中往往是人仰馬翻,尖銳的木刺在強大的慣性下洞穿西夏人的身體,慘號聲不絕於耳,一時間這陷馬坑中恍若人間地獄。

四道防線之後還有身着重甲手持陌刀的大宋陌刀陣,以及連連不絕的箭雨,所謂的騎兵剋制步兵的說法也是要分情況的,比如有着完全準備的大宋步卒,在對抗騎兵的時候反而佔據了優勢,並且軍中還有一支少見的鉤鐮槍隊,他們是大宋步卒中專門對付騎兵的士卒。

鉤鎌槍是在槍頭鋒刃上有一個倒鉤的長槍。槍長七尺二寸,其中槍頭爲八寸。槍頭上尖銳,其下部有側向突出之倒鉤,鉤尖內曲。

槍桿長六尺,粗圓徑爲四寸,以木製成,杆尾有鐵鐏,長四寸。鉤鎌槍的槍頭和普通長槍一樣,起到刺殺作用,側面的倒鉤則既可以用來砍殺敵人,也可以在地上橫割馬腿,從而迫使敵軍落馬,創造戰機。

西夏人在大宋的側翼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反而是被宋軍殺傷無數,大宋的步卒可不似騎兵,這是他們難得獲取戰功的機會,想要出人頭地,全靠戰功墊底,即便是軍中的指揮,虞侯,小校都要靠軍功轉價的機會。

興慶府中的守城之軍也出來了,顯然沒藏訛龐是希望內外夾擊大宋,但這正也是在狄青的意料之中,軍旗揮舞,已經着甲的騎兵翻身上馬,或是在隊友的幫助下上馬,畢竟重甲騎兵身上的鎧甲便有幾十斤重。

大宋的騎兵分爲數種,人馬具甲的板甲騎兵,只着胸甲與頭盔的胸甲騎兵,以及只穿着簡單鐵甲的弓弩騎兵,當然即便是統一兵種的騎兵也是多種多樣,板甲騎兵有的手持長長的騎槍,有的直接用上了馬槊,或是最擅長劈砍的馬刀。

而這裡面最特別的便是弩箭騎兵,大宋把威力驚人但卻不適合在馬背上使用的弩箭也搬到了戰馬上,弩箭騎兵的作用便是如此,他們身着薄一點的鐵甲,最利於靈活轉動,弩箭也是經過改造的棘輪弩,一隻手便可完成上弦搭箭整個動作。

馬背上的遠程打擊力量最是靈活機動,遊走的弩箭騎兵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射殺敵人並讓敵人狼狽躲避,起到破壞陣型的作用。

大宋騎兵以八千手持騎槍的板甲重騎鋼鋒爲前導,緊隨其後的是手持馬槊的背嵬軍,和手持長槍踏白軍,這兩支軍隊戰法不同,但卻配合默契,背嵬軍號稱馬上的步卒,不是他們的騎術不佳,而是他們令行禁止,整齊劃一。

相對於背嵬軍來說的踏白軍則是騎術高超,馬上功夫亦然了得,兩軍配合算是天衣無縫,背嵬於前破陣,踏白於後遊走,即便是戰爭也相當有藝術感。

在八千鋼鋒的帶領下,大宋中軍開動,向西夏人的騎兵撲去,隨着大宋騎兵的加速,戰場上響起特殊的聲響,一種獨特的韻動傳遍整個戰場,即便是遠在側翼的步卒都能感受到地面的震動。

兩軍撞在一起,這一瞬間彷彿戰場都陷入了寧靜,接着便是無數騎槍折斷的聲音,這也意味着有無數西夏人當場擊殺……一時間西夏人的騎兵軍陣陷入了慌亂,緊接着便是大宋騎兵殺戮時刻的開始。

馬槊閃爍着寒芒洞穿西夏騎兵,很輕鬆的便把西夏人從馬上挑了下去,一旦落馬在密集的軍陣之中自有被踩踏致死的結果,衝入軍陣之後的大宋騎兵速度不減,不斷的向前衝殺,而緊隨其後的胸甲騎兵則很快的揮舞着手中鋒利的馬刀,西夏人的皮甲根本不堪一擊,而重甲自有手持馬槊的背嵬軍來對付。

相對清閒的則是若即若離的弩箭騎兵,他們手持棘輪弩快速的瞄準敵人並挨個射殺,若是敵人靠近,他們拍馬便走在拉開與敵人之間的距離時,回首射擊,西夏人往往是在聽到弩弦的聲響後便已經躲閃不及的中箭。

大宋的中軍騎兵很快擊潰興慶府的西夏騎兵,待敵人走後,他們也不追擊,而是儘量的遠離興慶府的城牆,此時自有士卒前來收拾戰場……

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
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