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

在兩枚炮彈擊中青塘的隊伍時,踏白軍的壓力終於消失了,身後的慘叫和碎石劃過的尖嘯聲聽的人頭皮發麻。

有些碎石擊打在他們的盔甲上,瞬間就會在盔甲上留下一個小坑,有些甚至擊碎了馬匹身上的馬甲,劇烈的疼痛使得馬匹的速度再次提升。

看着軍馬開始口吐白沫的時候,踏白軍的將士們就知道這些英勇的同伴不行了,數百里的奔襲只是爲了隱蔽和偵查,他們只是一人單騎,極大的發揮了大宋軍馬的馬力。

同時也發現了青塘人的秘密,所以纔會被不斷的追殺。

若是有兩匹馬甚至是三匹馬換乘,那踏白軍的速度只會更快,甚至可以把青塘人遠遠的甩在身後,但同樣的馬匹的數量越多,暴露的可能便越大。

衝入關隘之中的踏白軍飛身下馬迎來了四周士兵的大聲叫好,這般無遮攔的漢子別說是在小小的雨雪關,便是在神都城中也能搏一個彩頭來。

當他們的下馬的時候,立刻有監馬官帶着小吏上前牽着馬在關隘中小跑,即便這樣也有一部分的戰馬徹底廢了,即便是不死也只能當作軍中的駑馬使用嗎,而不是奔馳的戰馬。

踏白軍的虞侯盔甲着身,右手揮拳至胸口錘擊了一下發出金屬的碰撞聲後纔開口道:“啓稟將軍,青塘人已有大動作,角廝羅的小兒子董氈已經開始組織青塘城的百姓進行遷徙,隊伍浩浩蕩蕩不知人數幾何,但依屬下之見,應該是要把整個青塘城的百姓都遷走!”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吳成愣了一下,隨即看向雨雪關對外的青塘軍陣道:“莫不是疑兵之計?這些人雖說駐紮在關隘之前,但卻未曾寸進一步,只有在你們出現的時候纔派人追殺,這麼說他們本就沒有叩關的打算!對了,對了!他們是要掩護董氈帶着青塘人離開!”

“離開青塘?青塘人離開青塘還是青塘人嗎?”

邊上的親兵有些奇怪,但吳成卻冷笑道:“只要這些人追隨角廝羅,青塘就一定是青塘,原來他們是想阻擋我大宋兵甲在這個時候襲擊遷徙中的青塘部,果然是老奸巨猾!”

“將軍,咱們現在是不是該殺出去?青塘人以遷徙爲主,必然是老弱全部都在隊伍之中,這時候襲殺青塘人簡直就是蛇打七寸直指要害啊!”

吳成瞥了親兵一眼:“你這是逼着青塘人和我等死戰!一旦襲擊青塘的老弱和婦孺,青塘的士兵必然發瘋,不用董氈下令,他們也會瘋狂的報復我們,到時咱們要面對的就是不是青塘人而是一個瘋了的部族,還是一個大部分都是男子的瘋狂部族。”

“那將軍,咱們就看着青塘人白白撤走?”

“白白撤走?”吳成仰天大笑:“誰和你說他們是白白撤走的?他們雖然帶走了一切能帶走的東西,牛羊,馬匹,皮毛,貨物,但他們終究是有財富帶不走的!土地如何能帶走?城池可以被燒燬,可以被夷平,但他們有那麼多的時間和人力物力嗎?”

親兵和踏白軍的虞侯都愣住了,呆滯一會吳成便喊道:“來人,把青塘的輿圖拿來!”

在輿圖上觀察許久,吳成用手一指道:“青塘人向西南而退,最大的可能便是要越過積石山從而進入脫敢部和烏倉部。

只要這兩個部族在,就能最大程度上的保證青唐部的安全,別忘了現在的青塘可是一切以角廝羅馬首是瞻,而現在的吐蕃諸部更是以角廝羅爲大讚普。

過了積石山,便沒人會刁難青唐部,積石山可是一道險關,當年角廝羅進攻脫敢部的時候在那裡的軍寨下了大功夫才最終奪取,並且還是用上的最精銳的河湟軍。

眼下若是越過積石山和毛爾蓋,那我宋軍便難以追擊,高原上最大的堡寨不是吐蕃人建的,而是老天給他們的!”

踏白軍的虞侯看着眼前的輿圖點了點頭,用手指向積石山以東道:“吳將軍所言甚是,積石山以東解釋河湟平原,從積石山開始,地勢逐漸陡峭高聳,到了那裡纔是我宋軍難以呼吸之地,不宜久戰,一旦吐蕃人在積石山上設立堡寨,我大宋兵甲想要越過便是難如登天啊!一面是山勢陡峭,一面是呼吸困難,當真是險要中的險要!”

親兵望向吳成微微嘆息道:“將軍,我等怕是要看着青塘人離開了,咱們上峰有令,不得輕易出擊,之可接敵不可越境襲殺啊!”

吳成冷冷的笑道:“當然不能接敵,若是青塘人離開了,那咱們的就可以輕鬆佔據河湟之地,眼下這可是一片好地方,自古河湟出寶馬,我大宋的牧馬之地又多了一塊!

河湟谷地自古便是這青塘的要害,黃河與湟水形成的肥沃谷地,世代被吐蕃人佔據,別忘了青塘人歸根結底就是吐蕃人!

由東往西依次爲民和縣、樂都縣、大通縣、湟中縣、湟源縣、海晏縣,尖扎縣、貴德縣,這些縣可不是青塘人自己設立的,而是唐時便留下的縣治。

原本就屬於我大宋,後來因爲種種歸於青塘,現在既然青塘人走了,那我等自然要把那裡的土地收回來!”

吳成的親兵和踏白軍的虞侯直愣愣的盯着吳成的手指,地圖上的河湟二字尤爲明顯,因爲這片土地還有另一個名字,青塘…………

這片土地其實也不是青塘吐蕃的祖地,這裡的主人是白韃靼和沙陀突厥,但他們在這裡並沒有受到重視,甚至還在被排斥。

河湟之地經歷過羌人遊弋,匈奴逐鹿,吐蕃爭雄,甚至是中原安撫後早已變得面目全非,在這裡的人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吐蕃人,至於祖先是誰,有些部族自己也不清楚,只是被誰統治就是什麼人罷了。

董氈率領青塘人離開的同時,也把這裡的所有人都帶走了,不願走的人自然成爲刀下亡魂,在青塘沒人能違抗大讚普和小贊普的命令。

雨雪關中大宋將士的最大障礙就是眼前的這些青塘大軍,人數也不是很多,幾萬人而已,但宋軍沒有軍令不得擅自出擊作戰,這也是極大的牽絆。

吳成相信,若是十幾二十天后這些青唐軍隊撤離,他就有機會接手青塘的城池了,那些可是一座座空城,也許會被燒成灰燼,但對於宋軍來說卻不是什麼事。

他最在意的是河湟之地啊!

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
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