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

bookmark

趙禎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收集到了智慧宮中的書籍,其中有不少都是世間罕見的孤本,獨本。

趙禎知道,知識並非是裝在圖書館中才能永久保存的,只有裝在人的腦袋裡,變成建設國家的組成或是力量,才能永久的保存下去。

沒有任何一位學者希望自己的著作躺在圖書館中被人供奉或是收藏,他們無不希望自己的著作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

這也就是意味着科學沒有國界,只需要實現自己的價值便是他們的目的。

大宋就是這麼做的,無論是趙禎執政還是趙旭執政,有一件事都是必須進行無法改變的,那就是把智慧宮中的書籍不斷的整理歸納,分爲幾大學科,同時向大宋的讀書進行傳授。

數學,物理,化學,哲學,天文學,甚至是語言學,都在大宋尋找對應的學生,這些來自大宋全國各地的學子從智慧宮中挑選一門學科進行學習,並且在通過考試之後便可獲得對應的官職。

所有人只能挑選一門學科,這是朝堂中相公們決定的,趙旭登基之後,在他看來華夏學宮需要發揚光大,而最好的辦法不光是皇帝提倡,更需要朝中重臣的干預。

於是朝中六部的相公們包括三司使包拯也參與到了華夏學宮的管理之中,並且還出現了經濟學這個特殊的分類。

經濟是一個複雜的詞彙,在漢家文明中有諸多解釋,常常代指經世濟民,同時也指治國的才幹,以及謂耗費少而收益多,和財力物力。

這次詞彙包拯非常的喜歡,他認爲三司就是主管大宋經濟的衙門,同時也是儲備經濟之才的衙門,所以經濟作爲一個獨立的學科極有意義。

趙禎也非常滿意趙旭的做法,在大宋推廣華夏學宮是一件令他自己都十分期待的事情,從華夏學宮中培養出的官員也算是大宋第一批帝國科學家了!

至於幫助塞爾柱重新獲得智慧,趙禎認爲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智慧這東西看不見摸不着,最多便是存在於書本之中。

到了大宋的東西還能拱手送人?門也沒有啊!趙禎饕餮一般的性格是決不允許有人在科學技術領域超越大宋的,華夏學宮中可不僅有西方的智慧,還有着東方的智慧!

所有的學科都不是單純的西學,而是兼具了東方與西方智慧的結晶。

一家之長算什麼?趙禎要的是全面發展!

可以說華夏學宮便是大宋的無價之寶,是大宋的最強動力,也是數千年東西方文明的結晶所在,可以在大宋學習推廣,但絕不能離開大宋!

對於這些智慧,趙禎的信條只有一個,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趙禎在這方面的吝嗇,即便是華夏學宮的學者都看不下去,任何來自西方的學者想要進入學宮之中瞻仰他們的先賢著作都會被守衛學宮的禁軍將士無情的拒絕,這在朝堂上下看來多少有些不人道,畢竟是人家老祖宗的東西,現在子孫後代來看看,學習一番有何不可呢?

但學宮的規定便是這樣,前來交流可以,但打着交流的幌子“偷師”卻是萬萬行不通的,除非你有拿得出手的真才實學,除非你有華夏學宮中所沒有的學問,否則別想進入學宮中。

苛刻的條件卻也使得世界各地的智者想盡辦法的前往大宋來學習交流。

拿出自己的畢生所學或是學問與大宋的學者進行辯論,只要能勝過大宋的學者,便會受到鮮花和紅毯的禮遇,恭恭敬敬的被請入華夏學宮之中,並且把自己的著作留下,沒有著作的甚至可以得到宋帝國的支持,在學宮中著書立說!

這榮耀幾乎超越了大宋的科舉,甚至比科舉還要吸引世人的注意,誰若是能夠被華夏學宮所接納,所認可,所禮遇,那他無論到了那裡,都會被尊爲智者。

可以說大宋建立了完善的知識儲備以及學術氛圍,這些都是塞爾柱王朝所沒有的,而大宋的科舉所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光是適合政治,適合做官,更多的還有適合管理和規劃,其中有適合修繕水利的,有適合建立醫療體系的,甚至有適合去培養下一代人的……………………

這纔是大宋科舉改革的成就,這纔是大宋科舉的意義。

若是科舉只是爲了選拔官員,那意義何在?培養一羣政治上勾心鬥角的出色人物?傻子也不會這麼幹啊!

但對於看到了會談時大宋官員機敏充滿政治智慧的圖格魯克來說,科舉就是要選拔有才幹且適合做官的人!

所以他向趙禎請求,趙禎也欣然接受,這對大宋來說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但對遭遇危機的塞爾柱帝王來說,一定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聰明人,但如何利用這些聰明人卻是一個高深的學問,統治者不光要勇武,聰明,還要有眼光和前瞻性,同時也要有知人善用的本事。

科舉是幫助帝王做出選擇的好手段,可科舉的意義以及科舉的內容必須要搞清楚,否則便是背道而馳。

趙禎答應了圖格魯克的請求,這讓他非常高興,甚至特意用從塞爾柱王朝帶來的特色美食宴請趙禎。

在他看來到大宋能夠幫助塞爾柱建立自己的科舉制度,這在某種意義上已經體現了趙禎的對於這次會盟的誠意。

至於派兵借道前往以色列王國的事情,他當然會欣然同意,尤其是在得知人數只有不到一萬的時候,更是拍着胸口的保證,塞爾柱會給他們提供必要的糧草,水源和馬匹。

這讓趙禎心中感嘆塞爾柱是真的肥啊!

八千多人的精銳士兵,進行一場長行軍,路上所需的糧草是多少?馬匹的更換又是多少趙禎心中是清楚的。

既然圖格里克能夠如此輕鬆的答應下來,便可見塞爾柱帝國的富裕,這些富裕是來自何處的?當然是大宋!

塞爾柱在中間賺了多少的差價,趙禎心中有數,但這個數只是一個大概,具體是多少他不可能知道。

可以說塞爾柱帝國就是在做空手套白狼的買賣,也是塞爾柱帝國不斷的加價才使得羅馬帝國派出了強盜一般的十字軍。

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
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