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

月光再次灑落在戰場上,此時的戰場上已經平靜的如同一座古井,董氈並沒有派遣兵馬前來增援,他相信折耳谷等人可以輕鬆剿滅宋軍的斥候。

踏白軍大勝,數十起剿滅數百青塘騎兵這樣的戰果足以讓踏白軍揚眉吐氣。

這是一場小小的勝利,但卻能極大的鼓舞宋軍的氣勢,扭轉了連敗的戰局,這一戰對於宋軍來說意義非凡。

來的快去的也快,踏白軍的行軍準則便是來去如風,原本的踏白軍還屬於大宋的中央禁軍序列,他們和背嵬軍互相補充,高低搭配,內外相宜的陣容。

但隨着大宋騎兵數量的不斷增加,踏白軍的發展更加專業化,他們逐漸的融入到了邊軍的序列之中,成爲高機動的斥候偵查兵。

大宋騎兵的單兵作戰能力並不一定比得上草原民族的騎兵或是青塘騎兵,但他們的長處也不在單兵作戰而是爲了集體衝鋒。

騎兵的一致性和協調性被髮揮到了極致,這樣的騎兵纔是最可怕的存在,背嵬軍在大宋號稱“馬背上步卒”不是沒有道理。

這個詞原本是個貶義詞,是契丹和西夏譏諷大宋騎兵戰力低下,在作戰時還是以步卒的方式作戰,有時甚至要下馬迎敵,這不是對愚蠢的譏笑是什麼?

但現在,“馬背上的步卒”已經成爲大宋的特色,大宋的騎兵在馬背上還能做到步卒在戰場上的軍陣排列,還能做到步卒那般的令行禁止,還能做到步卒那般的整齊劃,這就是最不容易的事情。

騎兵手中的弩箭和盔甲成爲敵人的最大夢魘,誰能想到宋軍居然能做到齊頭並進之下,還能統一上弦射箭?

這樣的遠程火力覆蓋是任何敵人最恐懼的夢魘,跑又跑不掉,擋又擋不住,當自己好不容易衝鋒到宋軍近處之後,宋軍便會如同月牙一般的分開,兩翼開始迅速合圍,中軍在緩緩的衝鋒後就成爲一波巨浪,瞬間把敵騎吞沒。

再也沒有比和宋軍鐵騎交戰更爲困難的事情,這是所有面對宋軍鐵騎屠戮之後的所有人想法。

不知道的人永遠不會知道,知道的人也沒有機會把這個秘密說出去…………

踏白軍不一樣,他們更加鋒利和精銳,單兵作戰能力跟前,小隊之間的配合更加默契,已經能做到在馬上的騎術超越遊牧民族,武器裝備超過背嵬軍的情況。

踏白軍在邊軍之中的存在極少,他們的騎術教頭都是來自契丹或是党項的資深騎兵將軍,他們的武器裝備都是軍械司精心製作的。

從頭到腳被武裝到了牙齒,加長的橫刀是必備之物,這些橫刀最利於馬上劈砍,甚至連馬登山都裝有一些馬刺,爲的是在需要的時候刺激戰馬快速奔跑或是停下。

馬刺的作用不是單一的刺激馬匹加速,在熟練的騎兵腳上,這些馬刺還能起到停下馬匹的作用,所以在大宋的騎兵口中,這些馬刺又叫停馬刺。

這些契丹人和党項人從未見過的東西在稍稍使用後便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契丹教頭甚至感嘆,若是契丹人先一步有了馬刺便不一定敗給宋人。

成王敗寇這是必然,不是一個小小馬刺能夠改變的,這樣的東西模仿起來很簡單,只不過是裝備快慢的問題。

若是契丹人先有了馬刺,宋軍便會以最快的速度仿製出來,到時候宋軍騎兵也會都裝配馬刺,所以雙方之間幾乎沒有差距。

要知道大宋現在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研發,你沒有的東西我要有,你有的東西我也必須要有,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大宋的不斷強大,才能保證大宋一直走在世界前面。

數十人中也並不是沒有傷亡,折損了三個人,重傷五人,剩下的幾乎個個都帶輕傷,但這依舊是一場大勝,一場驕傲的大勝。

踏白軍的將士們沒有過多的停留,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向雨雪關撤離,並且要繞過青塘軍隊的後方,斜斜的衝進雨雪關中。

原本就高險的關隘再次被加強,這些關隘在宋軍手中和在青塘人手中完全不同。

關隘的規模雖然沒有得到擴大,但無論是高度還是寬度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是爲何青塘人不敢輕易進攻的原因。

城牆的高度已經接近四丈,是原本關城的兩倍有餘,不光如此,關隘之上還有大量的火炮和士兵,各種各樣的守城器械也是堆得滿滿當當宋軍就等着青塘人叩關了。

踏白軍的到來就如同一場甘露,解決了吳成最大的疑惑。

當他們斜斜的從戰場上插過來的時候,青塘軍隊派出了百餘人進行圍剿,他們沒想到宋軍居然能派出騎兵從他們的眼皮底下溜出去,現在還想要衝回雨雪關,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面對青塘人的圍堵,踏白軍將士完全沒有理會,他們需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時間,靠近大宋的關城。

不光要靠近,還要衝進去,在雪山腳下,一個小黑團的身後是一個巨大的黑團,就像是很在追趕人的馬蜂,烏泱泱的一片。

火炮轟鳴,驚天動地,威力巨大的火炮可以輕鬆的撕碎任何敵人,雖然有幾發掉落在遠處,但也足以使得雪山腳下的騎兵膽戰心驚。

無論是踏白軍還是青唐軍都在努力的規避被炮火集中的命運,宋軍的隊伍變成了一條直線,筆直的衝向關隘,這是在戰場上規避火炮的最好辦法。

火炮的威力雖然大,但準頭卻還是不盡人意,稍稍出現的膛線根本不足以使得炮彈沿着瞄準好的路線前進。

兩軍之間的距離又是如此的近,說不定就會落到自己人的頭上。

好在雨雪關上的炮兵並不是傻子,他們儘量的把瞄準的地方向後,寧願打不中青塘軍隊也要避過踏白軍的前進路線。

沒辦法,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瞄準青塘騎兵的最前端,但邊上吳成殺氣騰騰的盯着每一個炮手,他之前就下過命令,若是誰敢把火炮落到自己人的頭上,他就要把誰填進火炮裡…………

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
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