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

當蕭撻裡見到趙禎之後便輕輕的拉住兒子的手,讓他在自己身後,保護趙仁已經成爲了她的習慣,在這皇宮之中雖然皇后等人並沒有對她有任何的敵視,但總有人想着借自己成爲踏腳石邀功邀寵。

所有人都知道她的身份,瞞不住的東西如何去解釋?

蕭撻裡也不屑於去解釋,皇帝以及嬪妃們對自己非常好,這一點她能夠切身的感受到,而趙仁也是在呵護中成長起來的。

但她在看到趙禎望向趙仁的眼神後便開始慌亂起來,這眼神她太熟悉了,當初自己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就是看到了這樣的眼神,而之後大遼覆滅,契丹內遷,自己也成爲了大宋的嬪妃。

瞧見趙禎用這樣的眼神望向趙仁,蕭撻裡當然驚恐萬分,而結果也是如此,趙禎緩緩的開口道:“仁兒在大宋獲得不了與他能力相匹配的地位和榮耀,安穩的生活並不一定是他想要的。”

“陛下,仁兒還小,他最喜的便是安穩,給他一個爵位,讓他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難道不好嗎?!陛下……臣妾便只有這麼一個依靠了。”

蕭撻裡幾乎在用祈求的語氣,但趙禎卻沒有心軟,也不敢心軟,看向趙仁道:“這要看這孩子自己的選擇,難道你沒有發現,今日朕和大秦國君主對話時,這孩子有多麼的上心?”

蕭撻裡楞了一下隨即望向趙仁:“仁兒,你不是說最不喜的便是勾心鬥角之事嗎?快告訴裡父皇……”

趙禎笑眯眯的看向趙仁,這孩子的心他了解:“裡放心的說,朕在這裡等着,只要裡願意,便可以說出來,朕會滿足你的。”

趙仁第一次發現自己的決定是這麼的重要,但同時也發現做出抉擇也是如此的困難。

“母親,從小到大您都教我如何成爲一個男子漢,如何成爲一個男人,說我時流淌高貴血液的人,仁兒還是想建功立業!”

蕭撻裡絕望了,她知道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也知道趙仁的心有多大,他想要更爲廣闊的天地而不是被困在神都城中。

在趙仁小的時候,趙禎就不止一次的告訴過他:“人生的抉擇在自己的手中,有時一個小小的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甚至會改變人的一生。”

這句話一直被趙仁記在心中,他才智出衆,膽識過人,沉穩的同時又兼具冒險精神,可以說他在各方各面都與趙禎極爲相似。

三個兒子中,趙禎唯一對趙仁沒有任何的要求,也沒有給他任何的約束,趙禎就是想要看看這孩子的將來能走多遠,是順從母親的選擇,還是自己做出選擇。

在趙仁開口之前趙禎已經非常緊張了,他甚至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打算,就算被拒絕,趙禎依舊會給他應有的爵位和榮耀。

但趙仁並沒有辜負趙禎的期望,他在最困難的時候選擇了冒險,選擇了不平凡的一生。

趙禎哈哈大笑,拍着趙仁的肩膀道:“朕就知道里不會甘心,不會把自己的才能埋沒掉,不會碌碌無爲的過完這一生!”

“父皇,仁兒能把母親帶上嗎?”

蕭撻裡在這時果斷的選擇了堅強,望向趙仁道:“你既然選擇了不平凡的一生,就不應該被親情所牽掛,這會阻礙你的進取之心,也會成爲絆倒你的荊棘!”

趙禎卻不以爲然道:“可以,當然可以,朕要把後宮讓給你哥哥,自然也會離開神都城,到時候別說時你母親,便是後宮中的各位娘娘都會隨朕離開,朕既然能扶你哥哥走上一程,也要護着你走上一程…………當然裡二哥也不例外。”

蕭撻裡這次驚訝的望着趙禎,聽他的口氣是說要把皇宮完全的交給趙旭,而他自己卻要離開神都城。

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突然了,皇后肯定也是不知道的。

“官家,這…………”

趙禎擺了擺手:“從一開始,朕就打算把神都城讓趙旭的,眼下他已經登基即位,那朕便要離開,既然時傳位新君,自然要徹徹底底,朕可不是昏君,知道一山不容二虎,天無二日的說法,朕在神都之中,便多少讓人覺得朕還會影響旭兒的判斷,同時也會有人懷着僥倖給朕遞札子!所以離開纔是最好的選擇。”

蕭撻裡此時才真正的意識到,眼前的這個男人有多麼的果斷和豪氣,也明白大遼和契丹敗給他的原因。

做事但凡有一點優柔寡斷,也不能成就他今天的地位和功績,而現在他願意幫助自己的兒子成爲和他一樣的人,蕭撻裡心中的那份恐懼也隨之消散。

在她看來,只要有趙禎的幫助,那趙仁就一定安全,也一定會如同他的兩位兄長一般建立不世功勳。

她其實不知道,趙禎對趙仁的考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從他來到大宋之後,趙禎就開始細心的教導,耐心的引到,給了他獨立的思維,給他建立領先於這個時代的思想以及價值觀,人生觀。

完全時按照最科學,最開放的教育方法進行的,這一點要比他的兩位兄長還要好。

趙禎並沒有因爲他是蕭撻裡的兒子而有任何的偏見或是提防,相反而是更加細心的教導和引導。

而最終他也收穫了豐碩的回報,趙仁已經相當出色,有着他倆個兄長都沒有的東西,或是說擁有了倆個兄長的優點。

趙旭自然是大宋的君王,也是華夏的君王,而趙昀已經在方丈洲建設的如火如荼,方丈洲的實力一天比一天強大,也開始了快速發展。

於是現在趙禎把目光放在了西面,東面的海洋上有趙昀這個“混世魔王”已經足夠了,那裡原本一窮二白的土地,現在卻是在不斷的發展。

而西面卻是更爲廣袤的土地,但卻並非是荒蕪之地,恰恰相反西面有着相當豐厚的資源,以及成熟的文明。

趙禎不光要參與到西方世界之中,還要在那裡給大宋拿下一片土地。

趙仁便是最好的人選,也是最值得培養的存在,西方世界便是一副上好的宣紙,而趙仁便是最佳的畫筆………………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