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

趙禎看着眼前的大日如來,只覺得他是一座具有傾軋氣勢的佛像而已,之所以在他面前覺得卑微渺小,是因爲佛像在向前的特定角度傾斜。

這種傾斜不是很大,否則便會讓人覺得佛像咄咄逼人,角度剛剛好讓裡覺得他無比高大和威嚴,同時也覺得不那麼具有壓迫感。

其實壓迫感是存在的,只是多少而已,多一分則沒有親厚百姓,大慈大悲俯視產生之感,少一分則失去了法相莊嚴。

趙禎走近了觀瞧便發現了其中的奧妙,只不過是下身寬厚,上升微傾而已。

“朕很奇怪,你們佛教不是向來反對崇拜某人的嗎?爲何又要拜佛?”

“阿彌陀佛!”

賢覺長宣佛號:“官家着相了,我等不是拜佛像,而是拜自心。當一念誠懇恭敬拜下去的時候,心無雜念,心即是佛。而且把佛像當成真的佛拜,立假即真,萬法唯心,因爲誠心,感應道交,自然就有功效。”

趙禎笑而不語,許久之後才道:“這麼說佛門是唯心?”

賢覺點頭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實知一切有爲法,虛僞誑詐,假住須臾,誑惑凡人!”

趙禎也看過佛經,沒事的時候翻看佛經便是一種消遣,當作是對自己的一種知識擴展,趙禎自己有哲學認知,加之他在後世積累下來的哲學經驗,對付這個時代的和尚不成問題。

“夢幻泡影、露、電,皆爲虛而不實之相,因緣和合,緣起緣滅,瞬息即逝,以之喻娑婆世間一切因緣而生、因緣而作之有爲法,甚爲貼切。所謂性空緣起,緣起性空,如是如是。故而識者,不可耽於聲色幻影,而造作無數業因,因因循環,輪轉三界,不得出離。當奮迅勇猛、精進不懈,趨入菩提大道,證悟無生正法。不知朕的解釋對也不對?”

賢覺臉色微變,他沒想到大宋的皇帝居然對佛理有如此高的早已,他不知道什麼叫哲學,他只是知道趙禎的話說出了佛法的真諦,便是多年研析佛法的高僧大德也難以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還只是佛經中的一段,他趙禎居然能說的如此通達完美,簡直就是多年講經的高手。

“官家所言極是,如日之大道!未曾想官家對佛法有如此深厚的造詣,貧僧歎服!”

面對賢覺的稱讚,趙禎卻搖頭嘆道:“不研究不行啊!朕要對付佛門,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否則如何與你辨法?!”

賢覺直愣愣的站在原地,他沒想到皇帝居然會如此直接,更沒想到皇帝對付佛門是如此的煞費苦心。

在他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趙禎便繼續開口道:“既然是唯心,那朕就來說說唯心:一切以心中所想爲存在便是唯心,也就是說心中的想法是最重要的,排在萬事萬物之前,有了心中的想法纔有了世上的一切。是也不是?”

面對趙禎的“進攻”賢覺驚醒道:“官家所言差矣,佛門並非是唯心而論,亦要爲實而論,佛講唯心,是講一切萬法都是自心所現,是指“萬法唯識”。”

要論辨法,賢覺時手到擒來的,作爲佛門高僧,少不得和別人辨法。

趙禎並不在意,否認是沒有用的,佛門的唯識不過是唯心的變種而已,既不想承認自己的唯心,又不想承認唯物。

“朕卻覺得裡佛門小家子氣了些,便是儒家都能承認自己是唯心,爲何你們卻要掩耳盜鈴?世間一切皆是幻象,人在塵世中受苦受難,唯有行善積德忍辱負重,死後才能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這難道不是唯心嗎?”

不等賢覺作答,趙禎便繼續道:“說實話朕挺瞧不起這樣蠱惑人心的言語,若是真有佛的存在,爲何還會讓人世間有如此痛苦?若是真有神靈爲何還會有那麼的多的天道不公?!說到底他們不出現就是因爲根本就不存在!”

賢覺大驚:“阿彌陀佛!陛下難道就沒有一點敬畏之心!”

趙禎看着佛像嚴肅地說:“朕只有對我華夏先賢存有敬畏之心,朕敬畏那些歷史上永遠無法磨滅的蓋世英雄,而是外來的漫天神佛,更不是經書中傳承下來不可觸碰的東西。”

賢覺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與趙禎對話,這個皇帝完全站在了上峰,他的話中充滿了一個王朝高高在上的感覺,而且這話傳出去了,只要是大宋百姓便都會認可。

“朕忘了告訴你,朕是一個無神者!”

賢覺出了一口濁氣,調整了心態才鎮定的開口道:“官家此次前來不知何意?”他知道自己根本就辯論不過皇帝,這個男人的才學太過豐富,一個心中無神的人爲了辯駁對方甚至能去鑽研佛理佛法,從一開始他趙禎就贏了。

趙禎望向賢覺,臉上突然出現和煦的笑容,甚至是帶着蠱惑的腔調開口道:“朕想知道你佛門是期望發展壯大,甚至是成爲一國之大教?是否希望和朕的關係改善,甚至得到朕的認可?”

賢覺忽然發現和趙禎在一起永遠猜測不到接下來會怎樣,就在他覺得佛門已經無望的時候,趙禎卻給了他希望。

“不知官家此言何意?”

趙禎忽然湊近了賢覺,靠在他的邊上充滿誘惑的說道:“你知道在我大宋之側有一個佛國,全國上下皆信仰佛教,並且連他們的王都是號稱活佛。如此一來…………”

“官家的意思是讓我佛門前往吐蕃傳教?”

“法師果然聰慧啊!既然你們在朕的大宋呆不下去,爲何不在吐蕃發揚光大?朕知曉的吐蕃可是隻有密宗,大多爭論中觀和瑜伽行,即有宗和空宗。大乘佛教在吐蕃可沒有多少,所以你們一旦進入,便是對吐蕃佛門的彌補不是?如此朕便會寬待大宋的佛門,只要他們保持靜修,苦修,便不會有人發難!”

賢覺被趙禎忽悠的目瞪口呆,他沒想到大宋的皇帝居然打算利用佛門對吐蕃進行滲透,在他趙禎的眼中,佛門已經成爲世上的毒瘤了?!

在這時候賢覺根本就沒有選擇,大宋的天子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賢覺不能想象自己拒絕他的後果,根本就是佛門不能承擔的。

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
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