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

田況回到四川路就爲了督辦物資一事,瑪兒敢城有一個蔡伯俙,四川路有一個田況,這兩人能夠保障王韶所部的後勤不會出現短缺。

王韶知道自己的後方有保障,連官家都在瑪兒敢城中,他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於是乎王韶所部便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進,王韶這段時間不斷的攻伐吐蕃,他發現具裝火器的宋軍幾乎無所畏懼,除了行軍的時候極爲消耗體力外,在其他的時候卻是較爲省力的。

甚至於作戰的時候,宋軍都沒有太大的消耗,唯一消耗嚴重的便是火槍和火炮的彈藥,這些消耗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這樣一來高原作戰最擔心的體力消耗問題被宋軍在“無意中”解決了,但事實上這真的是無意嗎?

這一點趙禎比誰都清楚,之所以要利用具裝火器的永安軍和神衛軍,最大的好處便是可以節省體力。

雖說大宋眼下已經用馬車代步了,但行軍之中還是要耗費大量的體力,究其原因便是吐蕃的路實在是太差了。

大部分的路都是常年被人馬踩踏出來的道路,這些自然路只要一段時間沒人經過,道路便會雜草叢生,並且崎嶇不平。

大宋的車馬可以在水泥路上如履平地,但在高原上卻不能,速度慢了很多不說,而且還顛簸的厲害,即便是有橡膠輪胎並且配備了減震的箱車,在這樣的道路上也無法做到快速奔跑。

但有箱車的運送總比靠雙腳走路要來的好,馬車最大的好處便是可以日夜行車,永安軍和神衛軍的將士已經練就了在顛簸的馬車上睡覺的本事。

宋軍攻佔察瓦崗和察瓦絨之後,再向西便是一片山區,但在這些山區之間卻是一條可供通行的道路,當然也有吐蕃部族在此聚居。

此地名爲波窩,史書有載:悉補野部落之裔嘉赤,佔據波窩爲首領,其後裔遂世爲波窩部落之首領。波窩在隋、唐以前爲吐蕃最早的十餘小邦之一,後爲吐蕃兼併。

角廝羅統一吐蕃,建立王朝,自然不會放棄原本的土地和部族,波窩也成爲了吐蕃王朝的一部分,這裡的人生活在崇山峻嶺之中,並不希望受到外人的打擾。

波窩和墨脫兩地都是前往邏些城的必經之路,而這兩地皆是山路,道路崎嶇地勢險要,若是在懸崖峭壁上遇到埋伏,後果不堪設想。

王韶看着眼前隱約在山峰谷底之中的道路心中不由得叫苦,他知道通過黑手的消息也知道這兩地的難行,但沒想到居然會如此艱險。

眼下不是數十人,數百人要經過蜿蜒曲折的山路,而是數萬帶着輜重的大軍,要想小心翼翼的通過這些崎嶇的道路,就需要打起十二萬分的謹慎,並且準備好可能的損失。

吐蕃人若是在此地埋伏下來,後果不堪設想,軍中的探馬來報,在方圓數十里地已經找不到一個吐蕃人。

若是有當地人作爲嚮導,通過波窩和墨脫並不是難事,甚至可以和當地人進行談判,由他們指引並且幫助宋軍通過,這是大宋行軍常用的辦法,但現在行不通。

數千人的部族消失的一乾二淨,從聚居地的情況來看,這些人剛剛離開沒多久,但大宋的探馬卻不可能追得上。

波窩的山路還好走一些,但前面的墨脫便是正真的困難,軍中的黑手已經有些絕望,他親自走過這條路,山路難行不說,而且環境惡劣,有些地方甚至算是懸崖峭壁。

但最爲艱難的卻是一處名爲白馬崗的地方,那裡是墨脫最爲難以通過的山崗,需要翻山越嶺,而宋軍的馬車幾乎不可能通過。

“將軍,這波窩已經算是可行之地,再往前的墨脫我大軍難以通過,不如從波窩繞道向北,與馬爾丹薩的楊帥大軍匯合……”

看着行軍速度已經降到最低的大軍,黑手探子急急對王韶建議,在他看來眼下從南路向邏些城進攻已經成爲不可能,而大軍的探馬並沒有找到可以從墨脫通過的道路。

大軍繞過波窩已經花費了數天時間,若是繼續向墨脫前進,很可能會被困在那裡,白馬崗可不是輕易能夠通行的,之所以叫白馬崗,乃是因爲此處險要,吐蕃高原上最高貴的白馬也難以通行。

想要通過的唯一辦法就是步行,若是能夠得到當地墨脫人的幫助,那便會事半功倍,有嚮導,有捷徑可走。

但連波窩的部族都消失的一乾二淨,墨脫的部族不用想也會如眼下一般。

在波窩平坦的谷底中宋軍安營紮寨,眼下雖說已經通過了波窩,但沿着山谷行軍一段時間後便會遇到墨脫艱險,到時候一座白馬崗便是要了命的事情。

王韶有些發愁,即便是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他也沒有想到墨脫的山路居然如此艱險,想要通過的唯一辦法就是開山修路。

這是一個極爲繁雜的事情,數萬大軍不光要防備吐蕃人的偷襲,還要在高原上艱難的開山修路,這樣一來增加了宋軍的體力消耗,也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穿過墨脫。

但這樣做也有好處,爲大宋之後進軍吐蕃開闢一條通道,但有一點,宋軍開闢的道路不能成爲吐蕃人的便利,宋軍要控制每一寸的土地,而高原卻無法大規模的遷徙關中百姓。

那唯一的辦法就是滅了吐蕃,徹底消滅吐蕃人,讓吐蕃的土地成爲大宋治下的土地,讓吐蕃人成爲“宋人”。

趙禎要做的就是讓華夏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變成“宋人”。

一個人是什麼種族並不重要,什麼姓氏也沒有關係,即便是信仰不同又如何?華夏漢室擁有極爲強大的包容性,吸納性,當有一點不能改變,所有人都要擁有對國家的歸屬感。

這是一種歸屬感,也是一種榮譽感和認同感,一個人連自己的國家都不認可,那這個人必然是沒有歸宿感的,無論他走到那裡都是一個孤獨的旅人而已。

歷史上這樣的民族可不少,吉普賽人,一賜樂業人,他們在數個世紀的時間裡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

即便是財富聚集起來,即便是人才發展起來,其結果還是不能改變被人欺凌的事實。

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百章對策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
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百章對策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