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

和自己親戚一起吃飯其實是一件相當放鬆的事情,這些宗室顯然是長久的遠離了政治中心,席間所談論的也都是曾經的往事,作爲皇帝的趙禎從小便是真宗的獨子,所以和這些親戚接觸的極少。

但眼下的這場宴席卻讓他認識到了親情的這個在天家極少存在的東西。

這些人其實挺單純的,觥籌交錯之間趙禎看到有些人已經載歌載舞,瞧着手中的筷子給這些打着節拍,趙禎覺得作爲皇帝有一幫這樣的親戚也不錯。

宗室們高興,趙禎歡喜,這自然是一副溫馨的場面,三百萬貫的財富突然砸到了頭上,這些人也不會計較爵位的丟失,甚至主動讚揚趙禎的舉動。

“官家,您是不知曉咱們宗室的不爽利,畢竟是大宋的宗室,天家的血親,面子上總是要講究的,排場自然不能少,家中養活一大羣的人,每年開銷實在是頭疼的大項,有些生意便是虧損了也不敢關掉,只能硬撐着,多少人等着我們發錢吃飯嘞!”

趙禎笑了笑:“哦?這麼說來你們還是養活了不少的人,算是有功於國,有功於朝廷了。但生意場上的事情誰也說不存,有賺錢的就有賠錢的,諸位若非經商的材料,便拿着這些錢財詩書傳家亦是不錯的事情。”

邊上不知是趙禎什麼身份的親戚苦笑道:“官家說的是,詩書傳家自然是清貴的,可詩書傳家沒有出路啊!我等若不是趁着手中有錢的時候經營商賈之道,後輩子孫光靠詩書傳家怕是還不如現在嘞!”

趙禎擺了擺手道:“這便是不妥!我天水一脈人傑地靈,文采奕奕之輩不在少許,如今大宋文治昌盛,怎生就不能出個文人名士?朕要給宗室子弟公平,從明年的秋闈開始,宗室子弟亦可參加,若是憑着真本事中了舉,那朕就授官!實權,實職官!”

趙禎的話讓整個會寧殿針落有聲,每個宗室都彷彿被趙禎點住了穴道,石化一般的定在原地,各種各樣的姿勢都有。

在大宋,科舉這東西和宗室便是無緣的,宗室子弟根本就不會去參加科舉,不是不能,而是沒用,即便是參加科舉,甚至是中了舉也會被授以虛職,遙領某軍之類的,根本就毫無用處,而且還會把原本的貼補錢變成虛職對應的俸祿,錢財非但不多反而減少了。

長久之後也就沒有宗室願意參加科舉考取功名,還不如安安穩穩的等着封爵或是蔭恩入朝,雖然被文臣瞧不起,但只要稍稍有點權力便不錯了。

還有一點,科舉本是皇帝給百姓晉升士人的渠道,作爲宗室參與科舉,難免會讓人覺得宗室在搶奪名額。

當然後世南宋時有宗室可以參加科舉,因爲那時候的宗室已經龐大到了數萬人的地步,作爲宗室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再享有太多的特權,參與科舉也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

考試有四種方法,有官鎖應舉與無官應舉是宗室子弟經科舉入仕的主要途徑,宗子取應試是針對皇族的一種推恩考試。

類似於文,武舉特奏名。而宗子量試則屬於出官考試,非科舉考試。

宗子享有“別試別取“的特權,這一點趙禎是不會實行的,要麼便不參加科舉,既然要參加了,想要入朝爲官,那就要有真本事,好不容易把宗室頭上的爵位摘掉,難道還要再帶上特權入仕的帽子?

別說趙禎不答應,便是滿朝文武也不會同意。

若是科舉取士逐步向宗室權貴階層傾斜,一定程度上損及平民舉子的利益,趙禎現在打算推出符合這個時代的典範,成爲大宋宗室以後所要依照的舊例。

宗室科舉是趙禎的一個特殊的手段,這是作爲宗室平民化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使大量皇室後裔開始融入進這個快速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之中,而不是出生邊躺在宗室的玉碟之上享受特權與高貴。

當然這些宗室步入官僚隊伍之後,也會影響大宋的士大夫階級,至於結果如何,反倒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要知道在大宋士大夫階級幾乎是比較穩定的存在,還沒有什麼外力能夠打破。

即便是趙禎以公平公正的科舉爲寒門子弟鋪路,可這些寒門子弟在進入仕途之後,其身份也會發生變化,他們不再是寒門,而是融入進了士大夫階層。

而眼下這個機會便是不錯的,讓宗室通過科舉進入士大夫階層,也許能讓平靜許久的朝堂再次活躍起來。

趙禎一直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宗室,勳貴,東城豪門的利益集團以及大宋的各方各面都在趙禎的棋局之中,其中甚至包括了宗教和吐蕃。

趙禎給宗室們開放科舉應試的權利,同時保障他們獲得公平對待的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唯纔是舉,也是在讓大宋的官場更加的公平公正。

官場上的利益需要平衡,所以趙禎可以給宗室開放科舉的權利,但同樣的,這些權利也會使得宗室的性質產生改變。

一旦進入官場,或者說還沒有進入官場的時候,在準備科舉的階段,宗室就要捨棄原本的特質,開始向更加平民化的士大夫階級靠攏。

他們要捨棄原本的高高在上,要捨棄原本的驕奢淫逸,開始變得規規矩矩遵守規矩,低調內斂以遵守儒家禮法。

這是思想上的轉變,原本他們是宗室,宗室便是貴族可以按照貴族的方式生活,可若是要參加科舉應試,那就必須放棄掉原本身上的陋習。

會寧殿的飲宴在趙禎宣佈宗室恢復科舉,而且是公平公正和所有宋人一樣參加科舉的時候,氣氛達到了高潮。

宗室們嚎啕大哭感謝趙禎給了他們這個機會,這一部分宗室相對於帶着王爵傳承的宗室很難看,他們的地位尷尬,獲得的權利也極少,但他們此時不光得了萬巨的賞賜,更是得到了以後出人頭地的機會。

這對於他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對於他們來說,再有錢也沒有用,詩書傳家也要有出路才行,經商他們不拿手,也不是久經商場那些商賈的對手,眼下入仕這個出路,或者說是公平入仕和授官的出路比什麼都重要。

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
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