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

和自己親戚一起吃飯其實是一件相當放鬆的事情,這些宗室顯然是長久的遠離了政治中心,席間所談論的也都是曾經的往事,作爲皇帝的趙禎從小便是真宗的獨子,所以和這些親戚接觸的極少。

但眼下的這場宴席卻讓他認識到了親情的這個在天家極少存在的東西。

這些人其實挺單純的,觥籌交錯之間趙禎看到有些人已經載歌載舞,瞧着手中的筷子給這些打着節拍,趙禎覺得作爲皇帝有一幫這樣的親戚也不錯。

宗室們高興,趙禎歡喜,這自然是一副溫馨的場面,三百萬貫的財富突然砸到了頭上,這些人也不會計較爵位的丟失,甚至主動讚揚趙禎的舉動。

“官家,您是不知曉咱們宗室的不爽利,畢竟是大宋的宗室,天家的血親,面子上總是要講究的,排場自然不能少,家中養活一大羣的人,每年開銷實在是頭疼的大項,有些生意便是虧損了也不敢關掉,只能硬撐着,多少人等着我們發錢吃飯嘞!”

趙禎笑了笑:“哦?這麼說來你們還是養活了不少的人,算是有功於國,有功於朝廷了。但生意場上的事情誰也說不存,有賺錢的就有賠錢的,諸位若非經商的材料,便拿着這些錢財詩書傳家亦是不錯的事情。”

邊上不知是趙禎什麼身份的親戚苦笑道:“官家說的是,詩書傳家自然是清貴的,可詩書傳家沒有出路啊!我等若不是趁着手中有錢的時候經營商賈之道,後輩子孫光靠詩書傳家怕是還不如現在嘞!”

趙禎擺了擺手道:“這便是不妥!我天水一脈人傑地靈,文采奕奕之輩不在少許,如今大宋文治昌盛,怎生就不能出個文人名士?朕要給宗室子弟公平,從明年的秋闈開始,宗室子弟亦可參加,若是憑着真本事中了舉,那朕就授官!實權,實職官!”

趙禎的話讓整個會寧殿針落有聲,每個宗室都彷彿被趙禎點住了穴道,石化一般的定在原地,各種各樣的姿勢都有。

在大宋,科舉這東西和宗室便是無緣的,宗室子弟根本就不會去參加科舉,不是不能,而是沒用,即便是參加科舉,甚至是中了舉也會被授以虛職,遙領某軍之類的,根本就毫無用處,而且還會把原本的貼補錢變成虛職對應的俸祿,錢財非但不多反而減少了。

長久之後也就沒有宗室願意參加科舉考取功名,還不如安安穩穩的等着封爵或是蔭恩入朝,雖然被文臣瞧不起,但只要稍稍有點權力便不錯了。

還有一點,科舉本是皇帝給百姓晉升士人的渠道,作爲宗室參與科舉,難免會讓人覺得宗室在搶奪名額。

當然後世南宋時有宗室可以參加科舉,因爲那時候的宗室已經龐大到了數萬人的地步,作爲宗室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再享有太多的特權,參與科舉也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

考試有四種方法,有官鎖應舉與無官應舉是宗室子弟經科舉入仕的主要途徑,宗子取應試是針對皇族的一種推恩考試。

類似於文,武舉特奏名。而宗子量試則屬於出官考試,非科舉考試。

宗子享有“別試別取“的特權,這一點趙禎是不會實行的,要麼便不參加科舉,既然要參加了,想要入朝爲官,那就要有真本事,好不容易把宗室頭上的爵位摘掉,難道還要再帶上特權入仕的帽子?

別說趙禎不答應,便是滿朝文武也不會同意。

若是科舉取士逐步向宗室權貴階層傾斜,一定程度上損及平民舉子的利益,趙禎現在打算推出符合這個時代的典範,成爲大宋宗室以後所要依照的舊例。

宗室科舉是趙禎的一個特殊的手段,這是作爲宗室平民化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使大量皇室後裔開始融入進這個快速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之中,而不是出生邊躺在宗室的玉碟之上享受特權與高貴。

當然這些宗室步入官僚隊伍之後,也會影響大宋的士大夫階級,至於結果如何,反倒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要知道在大宋士大夫階級幾乎是比較穩定的存在,還沒有什麼外力能夠打破。

即便是趙禎以公平公正的科舉爲寒門子弟鋪路,可這些寒門子弟在進入仕途之後,其身份也會發生變化,他們不再是寒門,而是融入進了士大夫階層。

而眼下這個機會便是不錯的,讓宗室通過科舉進入士大夫階層,也許能讓平靜許久的朝堂再次活躍起來。

趙禎一直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宗室,勳貴,東城豪門的利益集團以及大宋的各方各面都在趙禎的棋局之中,其中甚至包括了宗教和吐蕃。

趙禎給宗室們開放科舉應試的權利,同時保障他們獲得公平對待的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唯纔是舉,也是在讓大宋的官場更加的公平公正。

官場上的利益需要平衡,所以趙禎可以給宗室開放科舉的權利,但同樣的,這些權利也會使得宗室的性質產生改變。

一旦進入官場,或者說還沒有進入官場的時候,在準備科舉的階段,宗室就要捨棄原本的特質,開始向更加平民化的士大夫階級靠攏。

他們要捨棄原本的高高在上,要捨棄原本的驕奢淫逸,開始變得規規矩矩遵守規矩,低調內斂以遵守儒家禮法。

這是思想上的轉變,原本他們是宗室,宗室便是貴族可以按照貴族的方式生活,可若是要參加科舉應試,那就必須放棄掉原本身上的陋習。

會寧殿的飲宴在趙禎宣佈宗室恢復科舉,而且是公平公正和所有宋人一樣參加科舉的時候,氣氛達到了高潮。

宗室們嚎啕大哭感謝趙禎給了他們這個機會,這一部分宗室相對於帶着王爵傳承的宗室很難看,他們的地位尷尬,獲得的權利也極少,但他們此時不光得了萬巨的賞賜,更是得到了以後出人頭地的機會。

這對於他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對於他們來說,再有錢也沒有用,詩書傳家也要有出路才行,經商他們不拿手,也不是久經商場那些商賈的對手,眼下入仕這個出路,或者說是公平入仕和授官的出路比什麼都重要。

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
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