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

趙禎知道那耶波羅和仁欽桑波兩人相遇的事情,他不覺得有什麼,一個是有求於大宋的少數民族使者,一個是亡國之君。

大抵都是佛教徒,又是境遇相同心生感慨,所以也就命鴻臚寺的官員周到招待。

大宋是天朝上國,該有的氣度還是要有,他最喜歡後世那位總理的外交政策,大國就該有大國的外交態度和禮儀。

在可以給予退讓的地方進行最大程度的退讓,在不可推讓的地方一步不動。

太貪,太甚都有失大國風度,太軟,太面都讓人一開始便瞧不起。

所以給予仁欽桑波和那耶波羅的禮數趙禎幾乎全部滿足,他甚至相好該如何安置那耶波羅,讓他在神都城中平安富貴的過完餘生,當然他不能有子嗣…………

站在宣德門上便能瞧見大半個神都,趙禎發現自己已經瞧不見外城了,宣德樓是宮城的門樓,已經獲得了幾次加固,但在高度上卻不及天安門和朱雀門。

畢竟若是最堅固最高聳的天安門和朱雀門都被攻陷,宣德門再堅固也沒有用。

天空中無數的白雲如同綵帶般的掛在天上,太陽的餘輝如同一個流油的鴨蛋黃,紅橙橙的映襯着白雲,燒着的火一般,讓人覺得暖和。

看着自己手中不斷強大起來的帝國,看着眼前這個龐大的都城,趙禎一時間覺得自己已經站在了華夏文明的巔峰。

自己繼承了封建社會中最高貴的血統和權利,同時也把這個社會送到了巔峰之上,可世間的道理卻不是這樣…………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是世間存在的至理,大宋現在是十分的強大,可在這強大之後卻是一種痛苦的掙扎,趙禎看到了一些不該看到的事情。

這纔是他最痛苦的原因,做出選擇會很困難,他原本計劃好了一切,在自己退位之後便讓趙旭繼續執掌這個國家,然後一代代的傳承下去,可現在他看到了自己創造出來的危機。

說來可笑,危機的源頭居然是格物與教育的普及…………

這兩樣東西本來風馬牛不相及但格物的本身就是通過研判世間萬物發現其中的道理,而這個東西天生就是和宗教對立,而對立的同時也否定了天賦皇權。

這在封建王朝是禁忌,但趙禎知道隨着科學的不斷髮展,早晚有一天人們會徹底的相信皇權就是皇權,和老天沒有什麼關係……

這只是其一,其二便是教育的不斷加強,別的地方趙禎不知道,但神都城,北平府,乃至整個京畿路的識字率都在不斷的提升,幾乎做到了十個人中有七八個識字讀報的存在。

這在封建社會就是一個恐怖的事情,識字的力度加大,百姓們的薪酬開始和文化水平掛鉤,這意味着什麼?

原本的封建社會不需要你去識字便能有個養活自己的營生,而再往上便是一道看不見的“天花板”即便你識字也沒用,並不能增加你的收入。

而且那個時代的人都是在努力掙扎活命,大宋即便是開放了科舉入仕的資格,寒門子弟有了機會,可讀書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少了一個壯勞力的家庭要供養一個成年人讀書需要很大的代價和勇氣,並且這個讀書,讀書,書是最爲重要的東西,書的價值非常高,而且有的時候會出現有價無市的情況。

不光要讀書,還要求學,遊學,這兩樣東西便是讀書人身上的兩座大山,富貴人家多出精銳這不是一句種族理論,而是一個事實。

雖說窮文富武,可有多少窮人死讀書就能成功?

但現在不同了,大宋的書院幾乎對所有人開放,到了年歲的孩子都可以去求學,而接下來便是書籍,在這個對知識產權保護嚴重不足的時代,書籍成爲了一種廉價商品。

而且大部分的文人都覺得書就是應該買的越便宜越好,世間大儒和文臣們同時建議降低書籍的價格。

新技術的出現意味着什麼?效率的提升,成本的減少,活字印刷術極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雖然現在還未出現民智大盛,革命將成的局面,但他兩世爲人,太清楚其中的問題了,時間會發酵一切,隨着國家的愈發穩定,隨着民智的不斷提升,隨着制度不斷的接受各種各樣的新考驗,最終必定會引發一場變革。

無論這場變革的形態是什麼樣的,也無論這場變革是否會流血,但趙禎知道,變革是必然,大宋不會,也不可能會延續千年之久。

自己的所作所爲只是爲了讓華夏漢室更好的保存種子,血脈的種子,文明的種子,教化的種子,科學的種子,以及可能出現的革命種子…………

趙禎雖然清楚這一點,但並沒有扼殺未來的一切可能,他只是剔除了最壞的可能。

趙禎可以肯定的說,即便是自己不去做這一切,最後還是會出現革命,這是歷史的必然,那爲何不去保留下那些珍貴的東西?

這是種羣的保護形勢,趙禎知道革命會帶來好處,也會給天家帶來壞處,但他依舊選擇保留其產生的條件,原因很簡單,因爲這些先決條件會給華夏文明帶來無盡的好處。

趙禎相信無論是哪個王朝或是政權接替了大宋,都不會把這些寶貴的東西付之一炬,只有蠢豬纔會這麼做。

之前各個朝代之間的貧富差距並不大,但到了大宋,到了趙禎執政的時期,哼哼…………錢多的能把人笑死!

是真的有人被這些錢財給笑死了。

一個老者,一個前朝的老儒,據說已經活了百歲多,被地方官員當作人瑞送到了神都。

他經歷過五代十國的紛亂,看到了神都之後便忍不住讚歎,他聽父親說過唐時的舊都,也不及神都的巍峨壯麗。

趙禎雖貴爲皇帝,但對待這種既是老儒又是人瑞的老人家面前充分做到了後輩纔有的尊重和禮儀。

被今年的收入,支出等等一切都詳細的講給老人聽,就像是後輩子孫爲家裡的老祖宗講述今年的收成。

當趙禎向老人解釋什麼事億這個數量單位之後,老人仰天大笑,酣暢淋漓的起身給趙禎行了帝王之禮後便安然去世…………

太子,朝臣,皇后,宮人,內侍,禁軍皆泣不成聲,在趙禎親自背起老人向宣德門走去時,神都百姓見者無不垂淚…………

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
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