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

見氣氛稍稍有些尷尬,趙禎把一盆肚包雞推到王蒙正的面前道:“國丈嚐嚐這道菜,名字很俗氣叫心裡明白,可味道卻是着實還吃!”

王蒙正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拿起筷子去夾菜,可當筷子戳破豬肚的一瞬間,豬肚裂開裡面是一隻燉的酥爛的小雞……

王語嫣驚訝的望着肚包雞道:“這是什麼菜,居然用整個豬肚包住了雞仔……”

“這叫肚包雞,朕更喜歡叫他心裡明白,國丈認爲朕取的名字好不好?”

趙禎的話讓王語嫣奇怪,這道菜她從未聽說過,而且官家的語氣中彷彿帶着話裡有話的感覺,奇怪的望了一眼臉色不對的父親和趙禎,她敏銳的感覺到兩人之間好像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酒宴上的氣氛變得詭異起來。

王蒙正哆嗦着手,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道:“官家的意思老夫明白,可王家所欠朝廷稅款就是翻上十倍也不及修路的費用啊!還請官家三思!”

王語嫣的眼神瞬間就變得難看起來,盯着父親看了一會道:“王家總共脫逃稅款幾何?”

王蒙正支支吾吾了一番也沒說個清楚,趙禎在一旁冷笑道:“恐怕就連國丈也不清楚吧?朕倒是清楚的很!”

說完便從衣袖中掏出一本奏疏道:“你們父女好好看,仔細看,朕看到這奏疏連飯都吃不下!”

趙禎知道王語嫣肯定和這種事情沒有關係,可趙禎依然要把她算在其中,這是故意給王語嫣看到,爲的就是讓她向王蒙正施壓。

果然趙禎的方法奏效了,當他離開的時候便瞟見王語嫣飛快的奪過奏疏仔細的審閱起來,越往下看臉色越陰沉,當趙禎離開月亮門的時候隱約聽見王語嫣甜美的嗓音便的有些尖利……

本是老子的王蒙正現在居然生出不敢直視女兒的愧疚,也難怪女兒發火,王家的產業逃稅居然高大十幾萬貫,尤其是後開設的工廠最甚,高達十萬貫錢。

“父親大人這是想把女兒從這後宮中趕出去啊!十八萬貫!整整十八萬貫啊!你讓我怎麼有臉見官家?難怪官家曾說王家豪右但君子愛才要取之有道,女兒本以爲這是官家在警告王家不要走上歪路,可曾想官家說的居然都是真的!”

王語嫣氣的俏臉通紅,王蒙正從未見過掌上明珠般的女兒這樣,心下也慌了。

“父親知道對不住你,可這也不是咱們王家一家……”

“你不是對不起我,而是對不起官家和大宋,別人家咱不管,但唯獨王家不行!”

王蒙正一咬牙道:“那你說怎辦就怎辦,爲父一切都聽你的!”

王語嫣臉色灰白的無力苦笑道:“怎辦?你現在倒是問起我來了,之前哥哥犯法,你也是沒辦法纔來求助我,現在脫逃稅款也是這樣,難道我就是爲王家擦屁股的嗎?這次我不管了,王家就準備好錢財等着迎接官家的怒火吧!”

王蒙正慌忙說道:“這可使不得,要是連你都不顧王家了,那王家非得被官家生吞了不可啊!”

“現在知道怕了?晚了……一切都晚了!二哥的事情我還能在官家面前說道說道,爲此不惜被魯宗道痛罵一番博取官家同情,可這稅款一案定是由丁謂算賬,他是什麼樣的人父親比我還清楚吧?要是我還去三司說情,怕是連我都會被丁謂參上一本!”

王語嫣的話徹底的擊碎了王蒙正最後的心裡屏障,呆呆的望着女兒一言不發。

畢竟是在官場商場打拼多年,王蒙正經過短暫的天人交戰之後便猛的起身道:“我們王家可以沒有錢財,但你的後位卻不能有失!爲父這就去官家面前負荊請罪去!”

王語嫣見父親起身就走,長嘆一聲喚住他道:“官家顯然已經有了定計,你只需把王家的態度拿出來就可以,到時官家必然不會過於刁難。”

身型一頓,閨女就是閨女,到了這時候依然替自己考慮,王蒙正稍稍彎曲的背脊挺直了些,父親就應該給女兒撐起一片天,即使女兒是高高在上的皇后也一樣!

大步走向官家消失的月亮門,王蒙正覺得自己這輩子做的最大,最成功的生意不是當初站在官家的一邊,而是生了如此懂事的又聰慧的女兒。

趙禎默默的看着這一切,心中感嘆親情的偉大,他甚至有些嫉妒這種親情,想起老爹活着時候對自己的教誨,甚至不惜以自己作爲誘餌下了一盤大棋,趙禎深深的後悔……

看着跪倒在自己腳下的王蒙正趙禎談了口氣道:“國丈平身吧!你養了個好女兒,朕自然不會讓王家覆滅,也不會讓皇后受委屈,從東京城到鄭州管城之間的水泥路耗費銀錢多少先由王家墊付,之後每年的盈利王家可佔五成!”

王蒙正蒙圈了,修路還能有盈利?做了一輩子生意從沒覺得架橋修路這種善舉能得到回報的。

見他一臉茫然,趙禎笑道:“虧你還是做了一輩子的商人,水泥路和別的道路不同,大宋要對每一條水泥路進行維修養護,百姓走在上面當然無所謂,可馬車,牛車呢?當然會對道路有所損壞,而且運糧的車,和拉人的車又不一樣,所以這些道路要收錢才能走……”

王蒙正驚訝的望着趙禎道:“可道路收錢,古來未有啊!此後怕是百姓們的怨言……”

“這你不用擔心,朕打算取消入城稅。從此以後百姓行走與大宋所有城鎮皆不用交稅,你說百姓們還會不會有怨言?還有便是對旅人所收路費和對商人的不同,甚至還會在兩地之間開設客車,專門用於載客,車費低廉,且不用繳納路費。”

王蒙正眼睛一亮,他敏銳的直覺發現如果真是這樣,百姓高興還來不及能,出城去遠的地方本來就要僱車僱船,這下好了有官府的車船,誰還去車行搭夥?

還有一點他沒想到,修路要多少人?趕車要多少人?這些不都是安排工作崗位的好機會嗎?

國家基礎建設是降低失業率的最好方法,以工代賑這是古人應對災難的手段,可在大宋這樣經濟發達的朝代,建設國家基礎設施就是便向的以工代賑。

封建時代的最大硬傷就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所以纔會有土地兼併的發生,人們的終極目標就是置地,存糧,存錢,打破這種單純又封閉的競技模式,能走出小農經濟的怪圈,甚至是王朝更換的怪圈。

小農經濟的最大弊端就是不能有效的對抗自然災難,這是制度產生的時候就定下的準則,農人離不開靠天吃飯的命運,而整個王朝做多的就是農人,更可怕的是所有的經濟結構都是建立在以糧食爲基礎的危樓上。

一旦爆發大面積的天災,整個社會和國家都將遭到摧毀,小災年撐一撐就過去了,如果遇到大災,則會產生動盪因素,如果接連遇災難,國家覆滅就在彈指一揮間。

想打破這種規則就要打破小農經濟的制度,而趙禎就是要揮舞一把大錘,徹徹底底的改造這個封建王朝。

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
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