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以身犯險乃是至天下與不顧也!此非聖賢之君所爲!”

夏竦不斷的在宮門外唸叨這句話,而趙禎在大殿內假裝聽不見,夏竦在得知趙禎上城牆親自指揮守軍與遼人作戰後,整個人都炸了,在軍中勢單力薄的他拉着包拯就親自到析津府的宮殿上諫。

雖然他已經把聖賢之君的名頭給扯出來了,但在包拯看來還不夠嚴重,應該用更爲嚴肅的話諫言纔能有效果,前段時間官家的所作所爲已經超出了人君的範疇,居然利用自己的生死作爲引誘遼人進攻的誘餌,這完全不是人君所爲!

與理與法都是相悖而行,大宋最重禮法,官家如此怎麼能作爲萬民表率?!

包拯開口自然不會如夏竦那般客氣,直接把趙禎的行爲上升到了天理和綱常之中,所用的言語也不再如夏竦那般字斟句酌。

夏桀,商紂,之類的昏君成了趙禎的先例。

彭七抹肩頭擼二背的就去找包拯理論,在他看來官家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大宋,有哪個帝王情願詛咒自己來吸引敵人的進攻的?只有官家肯這麼做,這要多大的無私之心?

趙禎一言不發的看着彭七,也許讓他出去把包拯胖楱一頓是個好主意,即便包拯不服軟也能讓自己的心情爽一爽……

當彭七走到大殿門口的時候,趙禎長嘆一聲開口道:“算了,讓他們發發牢騷便是。”

“官家,這些個酸儒措大都欺負到您的頭上來了,即便是與他們共治天下也不當如此無禮!”

喲吼……彭七最近讀書比較多,連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都知道?趙禎露出不屑的嗤笑:“你真當朕與大宋的列祖列宗與讀書人共治天下?他們算個甚?!”看着彭七驚訝的眼神趙禎揮了揮手道:“不過是不與他們計較罷了,文人要是沒了傲骨也算不得文人,不過是個應聲蟲而已。朕需要的就是這樣擁有傲骨的文人……”

彭七十分不理解官家這種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的行爲,既然文人刺得官家難受爲什麼不搬開他們?他哪裡知道趙禎不是不想踢開文臣,他要是能離開這些文臣,就不會在此鬱悶了!

眼前大軍出征都需要夏竦這個文臣,後勤保障,監軍法紀這一塊沒人做得比他更好,而大軍佔下了遼朝的南京道,沒有包拯這樣的能臣治理,還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

作爲皇者的趙禎清楚的知道文臣和武將的作用,對於一個帝國來說兩者缺一不可,歷史的經驗告訴趙禎,只有通過這些文人的監督和壓制,才使得趙宋王朝不是被武將,外戚篡權滅亡的。

但一個王朝的武將不可能永遠都在文臣之下,趙禎不能保證自己死後就沒有兵事需要武將,一旦延續重文輕武的路線,即便是趙禎在有生之年收復燕雲,也最多讓大宋憑藉燕雲之地多苟延殘喘幾年罷了。

終究還是要解決重文輕武的弊政,而且要讓文武平等的思想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讓大宋做到萬世不移!趙禎想過,即便是自己的子孫坐不穩江山也不能讓這大好河山淪落到外族的手中。

漢人做皇帝,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從身體上都更加接近漢人這個族羣,都更加照顧自己的族人。

一腳踹開大殿,殿門帶着呼嘯聲從包拯和夏竦的面前劃過,門風吹的夏竦的鬍子都飄了起來,趙禎指着包拯就是一頓臭罵:“朕要是夏桀,商紂,你們這些臣子是什麼人?夏之趙樑?商之費仲、尤渾?別忘了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夏竦這個見風使舵的一看見趙禎發怒便小心的拉扯了一下包拯的袖子,其中的意思很清楚後,別拉着自己找不自在!

但如果包拯能明白他的意思就不是包拯了,倔強的上前道:“臣之所言乃句句關切,上諫之言不敢避重而就輕,如若過之,臣叩請陛下治罪!”

包拯一句話把趙禎頂的夠嗆,話都說的這麼明白了,趙禎還怎麼治罪?一旦治罪包拯就等於是剝奪了官員上諫的權利,順帶手的還說明自己的私德有問題。

趙禎點了點頭,包拯說的很,自己確實沒有辦法治罪與他,只能鬱悶的說道:“家有諍子,不敗其家。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包學士說的好,朕記住了,但你以爲這就沒事了?彭七,派人把包拯押送回東京城。”

彭七獰笑着對包拯道:“包學士,得罪了!某家也是遵陛下旨意……”

包拯雖然頑固,但並不傻,遼人二十萬大軍圍困析津府,即便官家手有重兵,但戰場上刀劍無眼,什麼意外都會發生,此時析津府算的上是最危險的地方,官家此時把自己押送會東京城其實爲的就是保護自己。

“臣懇請官家收回成命,臣死不離開!”

趙禎揮了揮手一言不發的離開,完全不理會嘶吼的包拯被人拖走,夏竦在一邊感嘆包拯的好運氣,一般稍稍得意的微笑,像包拯這樣古板的人就是不會抓住機會。

“朕怎麼看你好像不是很失望,眉宇之間全然是得意之色?難道你就不想回東京城?在遼人二十萬大軍的圍困之下,一旦有失可不是那麼容易脫身的。”

既然趙禎點破,夏竦也放開了,要是包拯在邊上打死他也不會這麼說:“陛下,臣的確是希望在安穩地方躲到戰爭結束,可是不成啊!臣還打算在這戰場上撈一個不世之功嘞!要是苟且偷生,魚與熊掌如何兼得?”

趙禎圍着夏竦繞了幾圈:“你還真的是把功勞看的比命還重要啊!朕原本以爲你是來燕雲撈軍功的,現在看來果真如此,你知道爲何朕要把你留在身邊嗎?”

這一點夏竦還真的是不知道,微微搖頭:“臣不知,懇請陛下解惑。”

趙禎笑了笑:“因爲你老奸巨猾,朕能駕馭得了你,但旭兒未必能駕馭,如果朕有什麼意外,你就陪着朕一起吧!另外,朝臣中和你差不多的也只有丁謂了,他的年歲已高,隨便一個藉口便能打發掉,而你不行啊!只能說你點子太背!”

趙禎的話說的夏竦目瞪口呆,這還是那個以寬仁著稱的官家嗎?!哦,差點忘了,官家一項是個狡猾的狐狸來着……

看着官家大笑着離開,夏竦非但不難受反而興奮的跟着大笑,一旁的彭七看着夏竦道:“瘋了……夏竦瘋了……”

夏竦自然是沒瘋,官家的話就是體現他價值的最好證明,老奸巨猾無所謂,連一個帝王都要看緊的人,正說明了他夏竦的才能與手段,這樣的自己不在丹青史書上留下一筆都對不起官家剛剛的一番話!

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三百章悲歌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
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三百章悲歌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