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

如同趙禎料想的一樣,角廝羅在邏些城中收到前線戰報之後便立刻向馬爾丹薩增兵了,只不過增援的十萬人還沒抵達,馬爾丹薩便易主了。

宋軍的進攻速度時快時慢,行軍的速度很快,但推進的速度很慢,彷彿在故意給吐蕃時間一樣,這一點在角廝羅看來是因爲宋軍不適應吐蕃的環境,而在不斷的休整。

宋軍的行動一直在給角廝羅造成一種錯覺,這也是趙禎的高明之處,在每一個地方設置陷阱,一步步的讓角廝羅的思維方式深陷其中。

楊懷玉的三十萬大軍一直都不是主力,但表現出的戰力卻是強悍的,因爲眼下的吐蕃人還沒有發現王韶所部的強大。

這是一場戰術欺騙,趙禎一顆三十萬大軍的“煙霧彈”把角廝羅籠罩在霧中,王韶的軍隊要比楊懷玉的大軍慢上許多,這也是最好的時間差。

在楊懷玉的大軍攻陷馬爾丹薩的時候,王韶所部纔剛剛開始對察瓦崗和察瓦絨發動進宮。

攻城戰原本就是宋軍最爲擅長的,裝備大量火器的宋軍更是對此得心應手,數萬吐蕃雜軍慘死在瑪兒敢的城下,這已經讓察瓦崗和察瓦絨的殘餘軍隊驚恐不已。

吐蕃人也是人,他們也有快樂和恐懼,同樣也怕死,尤其是一些逃回來的人見識過宋軍的火器之後,心中的恐懼便更加令他們喪失鬥志。

火炮轟鳴,巨大的呼嘯聲伴隨着強大的衝擊力擊打在矮小的城牆上時,吐蕃雜軍崩潰了,他們四散而逃,根本不敢觸及宋軍的鋒芒。

即便是瑪兒敢有再多的利益和誘惑他們也不會再爭取了,那裡簡直就是人間地獄,尤其是宋軍的火炮進行過一次轟擊造成城牆倒塌之後,吐蕃人更是失去了唯一的防線。

火炮的不斷的發射,宋軍的步卒也在不斷的挺進,這是一場極爲輕鬆的攻城戰,火炮把實心彈砸在城牆上,吐蕃人根本就不敢登上城牆進行反擊。

一路上暢通無阻的前進到了缺口,火槍舉起,任何敢於向宋軍發動進攻的吐蕃人都會被精準的射殺在衝鋒的路上。

相比之下,高原不是天塹,城牆不是天塹,大宋的火器纔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萬餘人的宋軍攻入城池之後,火炮便停止了發射,這時候再不斷的開炮很有可能越過城牆擊中友軍,在這宋軍之中是堅決不允許的。

越過城牆之後的宋軍迅速組成軍陣,這是把火器威力發揮到最大的辦法,刺刀已經裝在了槍筒上,遠近皆可攻殺。

靠近的敵人用刺刀突刺,而遠處的敵人則是被火槍無情的殺戮。

在這個時候,依舊有宋軍將士負責用吐蕃語大聲的喊話,無非就是放下刀兵,繳械不殺,但凡有反抗者或是出現在街道上的人,宋軍殺無赦!

平民百姓這時候躲還來不及,怎可能出現在街面上?只有吐蕃的軍隊無處可藏。

肅清街道,讓大軍快速開進,如此便能最快的控制和穩定城池,這是宋軍作戰的法則也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王韶率領所有軍隊全部進入城池之後,吐蕃雜軍也被消滅的差不多,剩下的人幾乎一鬨而散,要麼離開城池,要麼丟盔卸甲躲在百姓家中,但很快也會被宋軍搜查出來。

察瓦崗,察瓦絨在短短的三天時間內全部告破,不光如此宋軍殲敵五萬餘人,俘虜一萬三千人,經此一役吐蕃聯軍幾乎覆滅殆盡。

想要佔便宜的人,往往最後倒黴的是他們自己,吃虧是避免不了的,甚至會賠上身家性命。

吐蕃人爲此付出了代價,當然這也是貪婪的後果,角廝羅利用了這些人的貪婪,但同樣也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消息,這支從吐蕃東南進入的宋軍具裝火器!

一邊是楊懷玉的三十萬大軍,另一邊則是王韶具裝火器的宋軍,角廝羅一時間有些發矇,他知道大宋皇帝是一個穩重之人,但沒想到會如此的小心謹慎。

以大宋的強悍,進攻吐蕃完全沒有必要這般的兇猛,當年宋軍攻伐遼朝也不過是這般的模樣,而且宋軍眼下是具裝火器,太過兇猛!

事實上角廝羅並沒有趙禎想象的那樣放鬆對東南宋軍的關注,這支軍隊出自大宋的四川路,而且之前一直在和康巴人交易互市。

眼下這支軍隊如此犀利,怎能讓角廝羅不上心?

之前多吉率領的數千人可不是白給了,之所以在瑪兒敢留守這區區數千人不是因爲瑪兒敢不重要,只有角廝羅自己知道多吉這些人乃是精銳中的精銳。

也是完全效忠於吐蕃贊普的精銳騎兵,他們的全軍覆沒讓角廝羅很震撼,但同時也知道如何把利益最大化。

於是纔派遣吐蕃那些並不老實的吐蕃各部聯軍而去,眼下還能擁有自己部族的人都是一些殘存的舊貴族。

這些人和吐蕃朝廷的關係很複雜,既需要他們又厭惡他們,這些人只要丟出一塊利益,就好比狗看見了骨頭一樣瘋狂的撲上去。

眼下吐蕃部族聯軍的覆滅也證明的角廝羅的猜想,果然這支宋軍和以往不同,區區七萬多人便能有如此戰力,可見這支偏師的強大。

雖然知道了這一點,但也是角廝羅始料未及的誰能想到宋軍的偏師都是如此的戰力驚人?

但傳統的思想還是佔據了他的上峰,在他看來王韶所部雖然強大,但楊懷玉的三十萬大軍纔是一股毀天滅地的力量。

這不光是因爲人數,更是因爲背嵬軍和踏白軍的番號,這兩支軍隊的強大非同一般,當年無論是党項人還是契丹人引以爲豪的騎兵在他們也是奈何不得,雖說不是被宋軍全面碾壓但也旗鼓相當。

這足以證明宋軍騎兵的戰力驚人,輕易角廝羅也不敢放棄對楊懷玉大軍的阻截,一旦三十萬宋軍精銳全力攻伐吐蕃,只會讓吐蕃分崩離析。

眼下只能依靠時間和漫長的補給線來對宋軍不斷的削弱,這纔是角廝羅一開始就定下的計劃。

他要的是生存,而不是被大宋消滅,更不是想着不切實際的反敗爲勝。

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