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

趙禎從蔡伯俙的府邸出去之後便心情好了許多,有些話不能對妻子說,不能對下屬說,不能對親戚說,只能對朋友說。

蔡伯俙是一個很好的傾訴對象,坐在溫暖的馬車中,三才便如鬼魅一般的飄了上來,手中遞給趙禎一張奏疏。

“官家,仁欽桑波拜訪了各位相公的府宅,但毫無收穫,但在其他官員那裡獲得了不少的支持,他打着替大宋分憂的名頭確實說動了不少的朝臣。”

趙禎點了點頭:“無礙,只要相公們沒有動,那仁欽桑波的如意算盤便打不成。傳旨下去,各部相公勞苦功高,朕賜珍珠米三十石以示犒賞。”

三才領旨而去,他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官家犒賞了拒絕仁欽桑波的相公,這說明官家中意他們的所作所爲。

那些接受了仁欽桑波勸說的朝臣該怎麼想?

對待仁欽桑波最好的態度就是熱情周到,不理不睬,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徹底絕望,當然他也不可能從大宋求得任何援助。

道理就是這樣,根本就不需要去解釋,但有些朝臣就是不懂其中的厲害,而六部相公們卻已經摸到了感覺。

仁欽桑波在知道了趙禎的賞賜之後便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沒人能幫助自己,也沒人能幫助吐蕃,自己在神都城中只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許多事情非要你跳出三界之外才能看的清楚,而此時的仁欽桑波坐在淨室之中忽然發現自己想明白了。

大宋的皇帝根本就不是爲了提高價碼,而是爲了讓吐蕃內耗,無論是吐蕃貴族還是角廝羅都是一個笑話,一個內耗搏命的野獸罷了。

誰能想到偌大的一個神都城居然滿是如此冷血的人,滿是絕情之人,滿是機關算盡之所,滿是計謀充斥之地?!

既然是自己傻,那就認了,可現在大宋的皇帝卻不讓自己回到吐蕃!

看着倌驛外守衛的士兵,仁欽桑波只想破口大罵,說是來保護自己,擔心角廝羅派人行刺,可實際上卻是防備自己離開!

哪有這樣無恥的?!簡直就是強盜行徑,不,連強盜都不如,強盜還知曉求財不求命,可他大宋皇帝呢?!

氣沖沖的推開門口的士兵,仁欽桑波相信自己作爲一個使者面見皇帝的資格還是有的。

他確實有,士兵並未阻攔他進攻,只不過卻大張旗鼓的跟在他的身後,防止他離開神都城而已,進宮?當然可以,不光可以,還會受到熱情的招待。

鴻臚寺從四品下的官員全部到場,跟隨左右陪他進宮,大宋的百姓見了都要嘖嘖稱奇,感嘆官家對藩部的體貼之心。

一路上坐在馬車中的仁欽桑波聽着外面讚歎大宋皇帝的百姓,心中惡心的直想吐,無恥,無恥之尤!

他來大宋之前就打算把自己的臉皮都扔掉,如何的諂媚都可以,但誰曾想到居然還是敗下陣來,大宋的皇帝比他還要無恥。

車輪滾滾,大宋的馬車在石板路上幾乎沒有顛簸,這座城池的路很奇怪,幾乎不見任何土路,便是百姓家門前的都是水泥路。

水泥這東西在大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到了神都之後,仁欽桑波也明白這東西的作用和好處。

神都城中不光有水泥路,還有石板路,這種路比水泥路更加結實,而且不用時常維修,承重更多,路面更加平整,但相應的耗費也更加巨大。

當然,馬車在上面行駛也更加平穩,大宋的馬車也和尋常的馬車大有不同,坐在上面彷彿是在平地雲走,一點也感覺不到顛簸,稍稍的搖晃也是因爲趕車的馬伕在避讓行人時所產生的停頓。

這個王朝很怪,對外張牙舞爪,鐵血異常,但對內卻是如同聖人治世,百姓不懼權貴,反倒是權貴要處處避讓,不敢輕易惹是生非,聽說一個叫餘靖的官員坐鎮巡檢司之後便更是如此了。

權貴們恨不得舍銀子給百姓以博一個好名聲,現在神都城中流傳一句話:“權貴者輕,小民者重!”

也不知是誰說的,反正上至朝堂相公,下至街頭小販都誇讚這句話說的好。

大宋的百姓走在街上不會懼怕權貴,越是權貴之家,素質涵養便越高,彬彬有禮不說,更是尊老愛幼。

仁欽桑波親眼所見,一個權貴之家的衙內把馬讓給一個生病的老伯去瞧病,還說什麼“坐城大篷車太擠了,給老人家看病重要”。

至於所謂的大篷車仁欽桑波不是沒見過,就是一輛加長了的馬車,得益於大宋的水泥路,一輛馬車最多能掛三個車廂,坐下近二十人不成問題,甚至還能擠下更多。

仁欽桑波拍了拍腦袋,這還是自己認識的世界嗎?什麼時候權貴會把小民看的如此重要了,什麼時候權貴不再囂張跋扈了?

這神都城之中簡直就如同西方極樂,不,西方極樂都比不上,哪有西方極樂的人還笑着賠錢給人家的?!

想到這裡仁欽桑波打了個哆嗦,要是大宋的每一座城池都變成這樣,那大宋真的能做到八百年的太平。

他熟讀史書,知道世界的真實模樣,但眼前這世界給他的卻是極大的不真實,最震撼的地方在於大宋百姓識字,尤其是神都城中,幾乎個個都識字!

便是街邊給人修面的劉一手都是如此,他在進宮之前特意尋那人休個面,誰知道他不光識字,還能背典籍!

《尚書》中的《大禹謨》被他背的是頭頭是道,背完之後還要對邊上聽的乏味的小童大喝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十六字乃我華夏之心傳!不可忘,莫敢忘!汝可懦弱苟且,卻不可違背心傳,否則爲父不滅你,天必滅之!”

佛祖在上!

仁欽桑波當時就想逃離這個詭異的城池,什麼時候一個剃頭匠人都知曉華夏的心傳了?!還能義正言辭的教育子孫,這樣下去宋還了得?!

看着灑下一把銅錢匆匆離去的仁欽桑波走後,邊上的小子擡頭望向匠人道:“大人,剛剛的話孩兒記下了,可是啥意思?”

匠人打了兒子的腦殼回了一句:“問先生去!老子咋個知曉?之前聽隔壁的李二郎說對他家小子說的,李二郎是教員,他說的準沒錯!”

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
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章真相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