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

bookmark

耶律賈再次進入這個熟悉又陌生的皇宮,宮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莊嚴肅穆,但卻失去了它的主人,皇帝屍身將要在召懷殿停靈,以供朝臣,外戚,貴族,宗室的參拜。

皇帝駕崩的消息早已在上京城中傳開,這是張儉和蕭惠散播出去的消息,爲的就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準備好,可以說耶律洪基的死從頭到尾都被安排好了。

唯一不再計劃之中的便是孛爾只斤的族人會對皇帝有如此大的恨意,以至於辱了帝王屍身,頭顱被作爲了酒器,這件事對於張儉和蕭惠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也是絕不能泄露的,而對於蕭撻裡來說卻是天大的噩耗。

她對耶律洪基下手純屬無奈,她一個女人身上所揹負的東西實在太多太重,以至於她不得不對任何干擾她的人動手,即便是親生兒子也不能放過,女人執政天生就有悖於禮法,這時候若不能果斷便再無機會。

但耶律洪基可以死,但卻不能被辱!

兒子的頭顱被做成酒器,這是蕭撻裡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事情,也是她怨念的所在,而蕭滿這個計劃的執行人將要付出代價,孛爾只斤氏的人都將爲他獻祭!

當然,蕭撻裡還發現一個問題,眼下發生的一切好似和大宋皇帝脫不開關係,是他故意透露出孛爾只斤氏的人將會成爲草原的霸主,將會顛覆整個遼朝,雖然他不可能有前後眼,但在遼朝所發生的一切實在太過巧合。

蕭撻裡已經對兒子的死充滿了恨意,她下意識把所有的事情都聯繫了起來便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論,趙禎放出一段關於孛爾只斤氏的預言,之後耶律洪基便派人屠殺孛爾只斤氏的族人,而孛爾只斤的餘孽混入到了蕭滿的身邊以圖刺殺皇帝,而在這個時候耶律賈又帶着耶律洪基前往了祖州與蕭滿相遇……

從一開始的預言到最後的巴圖刺殺這一連串的巧合實在太過讓人懷疑了,當然其實這只是一個巧合而已,趙禎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能量謀劃這件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能力謀劃這件事,但就是這份巧合讓蕭撻裡對趙禎的懷疑極具上升,甚至對他當年提出的警告都覺得是早有預謀的威脅。

這個瘋狂的女人不光對巴圖和整個孛爾只斤氏的人充滿了恨意,對趙禎她同樣怨恨,再她看來很可能是趙禎在幕後謀劃了這一切,一個瘋狂的母親纔不會去管合理不合理的猜測,她只認爲自己相信的事情。

於是蕭撻裡就把耶律洪基的這筆帳奇葩的算在了趙禎的頭上,若是趙禎知曉了一定無奈苦笑,他當初只不過是爲了防患於未然,借遼朝之手對孛爾只斤氏的人進行屠殺而已。

趙禎當初也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天下許多人都說自己是神仙轉世,是真正的真龍天子,可以預言前後,於是趙禎僥倖的試了一下,最終的結果便是遼朝果然對孛爾只斤氏的人動手了。

當蕭撻裡召見蕭滿的時候,這個狡猾的狐狸早已憑着敏感的直覺溜掉了,他知道自己肯定會變成犧牲品,耶律賈不會放過他,張儉蕭惠同樣不會放過他,但最重要的是太后更不會放過他!

蕭滿才覺得他自己是最委屈的人,他是蕭撻裡手中的工具,是張儉蕭惠的棋子,甚至是巴圖復仇的橋樑,他一直都是在被別人利用,但最後所有人都在找他,都把他視爲兇手!他纔是最倒黴的那個人!

思來想去他覺得最終自己將會被犧牲掉於是他便早在祖州城的時候便做好了打算,他不能前往上京城,更不能前往皇宮,他要消失在路上,讓所有人都察覺不到自己的離開。

於是一個簡單卻有效的方法在蕭滿的腦袋中形成,自己還是有價值的,尤其是對大遼的敵人來說更是有價值,眼下他無處可去,卻是可以帶着祖州城和遼朝最隱秘的消息前往大宋!

開始的時候他還有些猶豫,可當他看到左延臣和皮室軍並沒有能力阻止耶律賈等人之後,他便知道大勢已去,耶律賈等人一定會前往上京城,皮室軍的目的就是爲了維持祖州城的穩定,消除叛亂的可能。

眼下耶律洪基死了,再也沒有能威脅蕭撻裡這位太后權利的人了,耶律賈等人即便起事也將毫無意義,說來是那麼的諷刺,在皇帝死後,左延臣便帶着這些皮室軍搖身一變成了皇帝的送行儀仗…………

蕭滿一直向西逃竄,他不認爲自己該直接南下前往大宋,大宋的邊軍可不比皮室軍好對付,也許自己一句話還沒說就被邊軍的棘輪弩射成了刺蝟。

於是蕭滿便從西面繞道進入大宋的北京道,這裡原本是大遼的中京道,蕭滿在此擔任過鬆山州的節度使,對這裡他了解的相當透徹,可當他從隱秘的山路進入松山州後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若不是不遠處高大青翠的松山,蕭滿甚至覺得自己來錯了地方,這還是原本中京道最貧窮的州府嗎?當年自己在這裡幹了一年便忍受不了,找遍了所有關係才讓蕭家把自己調走。

這裡原本是真的窮啊!

大多數的人家都是以茅草或是石塊建造房屋,被說是磚房,就是一般的木房在松山州也是頗爲少見,州城松山城倒是好一點,可也好不到哪去。

但當他從松山的小道出來後便聽到了轟隆的巨響聲,巨大的爆炸讓他以爲宋軍在進攻,但很快他便發現這是宋人在開山鑿石,巨大的石灰石被炸裂,一羣光着膀子赤裸着上身的契丹人,漢人,帶着錘鎬鏟等物上前把石塊弄成小塊,在用推車運送出去,而這巨大的推車居然是以鐵軌運輸的!

蕭滿發現,這松山變成了宋人的礦山!

在遠處看了好一會的蕭滿,牽着馬匹悄悄的離開,不遠處的山腳下便是一大羣新蓋的建築,這在原本的松山是絕不會出現的。

一路向松山州的州城進發,蕭滿看到的松山州已經讓他認不出來,松山州的工廠變多了,農田變多了,人口變多了,連百姓臉上的疲憊和幸苦也變多了,可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