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

趙禎遷居興慶府這是大宋的一次重要轉移,是經濟上的轉移,同時也是政治重心上的轉移,大宋的朝堂並沒有受到影響,但在對待西方事物方面開始逐漸的轉變心態。

大宋王朝畢竟還是漢家王朝,對內的態度相當明確,從立國之初便開始追求統一,到了趙禎這裡幾乎已經達到了所有漢家王朝的巔峰。

最根本的心態上已經發生了改變,大宋的經濟,文化,政治,土地面積等等已經全面的超越了以往傳統意義上的漢家王朝。

這一轉變是能用肉眼所看到的變化,許多官員和百姓都發現了這一點,大宋開始逐漸變得不一樣了。

原本所有人的目光都會盯在大宋的國內,可現在卻不同,許多人開始着眼於更遠的地方,比如南海之地以及遙遠的方丈洲,可更多的還是把目光放在了西面。

大宋的貨物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其根本的去處便是西方世界,從西方運回來的財富逐漸增加,甚至到了令人麻木的程度。

於是各種各樣的摩擦便會不斷的出現,今天聽說誰家商號的貨物被劫了,明天聽說某個街坊的親戚在回程的路上了,各種各樣的傳言和實事都在不斷的發酵。

而朝堂中一羣“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朝臣們開始警惕起來,畢竟西方是大宋商品的主要去處,林林總總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都在接納大宋的商品。

漢家百姓的傳統思想便是求安,求穩,這也使得漢家王朝不願過多的參與到西方世界的格局之中,因爲從一開始大宋就把自己定位在了一位商人的角度。

商人嘛!自然是應該老實本分的做買賣便是,人家的事情與自己何干?常言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要大宋的貨物能夠賣出去便是,百姓賺錢的工作增加,朝廷的稅收增加,其他的和大宋並無干係。

可現在不同了,大宋國內安定,四周無有強敵,於是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西方,畢竟在朝堂上下看來西面是一個好去處啊!

到了西面不光能夠賺錢,還能帶回來許多有用的東西,西方的有些技術還是能給大宋提供啓發,當然其中最多的還是來自於塞爾柱,再往西面去的大秦國實在是荒蠻的很。

宋人開始逐漸的清楚,原來這個世界上不只是大宋,塞爾柱,大秦國,這三個國家,還有許許多多的國家。

並且世界也是極爲龐大的,甚至有人說大地就是一個圓球,所有人都是住在球上罷了!

這樣“荒謬”的想法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可還真的有人組織了船隊從登州一路向東出發,若是能抵達西面的國家,並且沿着絲綢之路回來,那就說明大地是圓的。

開始很多人認爲他們是瘋子,但逐漸的有人提出了許多印證的觀點,比如站在碼頭最先看到的永遠是船帆接着纔是船身等等,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尤其是這些人中還有堂堂宰執相公的長子範純佑,這就讓人不得不重視了,雖然範相公常常斥責兒子的荒謬,但也沒有攔住他。

最讓人驚歎的是,已經成爲太上皇的官家居然從內庫中拿錢資助了範純佑的這一“荒謬”行爲。

一個龐大的船隊就這樣在萬衆矚目中從登州出發了,雖然想法在這個時代的人眼中較爲“荒謬”,但趙禎的支持無異於是讓人們明白另一個道理,實踐纔是檢驗正確與否的最佳手段。

大宋的百姓們也開始逐漸改變心態,他們發現認識這個世界好似纔是剛剛開始的一件事,若是大地真的是圓的,那許多事情都會被改變。

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其實非常有限,張衡的渾天說的觀點相對附和人們的認知,於是便有了“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則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繞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見半隱。其兩端謂之南北極。”

無論是哪個時代的人都會追求真相,也會去尋找答案,這是人的本能,當然不是所有人心中的想法。

但有一點是可定的,只有瞭解這個世界,才能更好的在這世界上生存下去。

對西方的瞭解是有限的,大宋正在不斷的增加了解,西方的國家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大宋的書本上,並且得到了更爲專業的翻譯。

法蘭西王國,阿奎丹公國,佈列坦尼公國,諾曼底公國,神聖羅馬帝國,教皇國,西西里王國,卡斯提爾王國,阿拉貢公國,英格蘭王國,丹麥王國,瑞典王國等等。

這些國家對於大宋來說都是通商的對象,當然絕大多數的商品是買到神聖羅馬帝國,再從神聖羅馬帝國賣出去的。

隨着大宋教育的不斷完善,大宋百姓對西方的認知也開始逐漸增加,這是一件好事,只有瞭解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而來自西方的隱患也在逐漸的增加,西方世界對東方文明的窺伺之心越來越強大,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因爲東方在他們的認知中就是遍地黃金之地!

只要是抵達東方的商人在回去之後都能擁有堪比貴族的財富!

貪婪是人類的原始慾望,也是促進人類文明的重要存在,當然最後這些行爲也會變成另一種形勢表現出來,那就是戰爭!

當趙禎抵達興慶府的時候,來自西方的戰爭號角也已經吹響,神聖羅馬帝國與諸多王國聯合起來,再次發動了“偉大”的十字軍東征!

這其實就是一場歐洲與中亞之間的戰爭,而引發戰爭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塞爾柱對西方的限制,大宋的商品被塞爾柱人大量的採購,最後再以更高的價格賣給西方。

當然這不是最過分的,有時塞爾柱的商人甚至會故意斷貨囤積起來,以擡高物價,然後再慢慢的發賣。

和大宋細水長流的方式不同,塞爾柱採用更加暴利的手段獲取財物。

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
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